河豚:在劇毒與美味之間遊走

2020-12-17 大連日報

    / 宋曉傑 /

    誰敢說世間的戰爭僅限於戰場?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不斷徵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自身得以繁衍生息。這場生死較量從未停止,這其中當然包括對食材外延的不斷拓展。

    河豚有毒,盡人皆知。昨天恰好有朋友給我講了一個關於河豚的故事,使我對河豚的困惑又多了一副「解藥」。

    相傳,1960年鬧饑荒時,遍尋食物而不得,某地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家長正愁得打轉,在街上忽見河豚,便撿了幾條回家。人多魚少,只好在鍋裡加了白菜。全家人冒著赴死的心情把河豚洗了(去血線)、燉了、吃了。結果,全家人飽餐一頓卻沒死成。歡喜自不必言。但他們十分好奇,都說河豚劇毒,難道它偏愛善良的我們?後來人們才明白,是白菜解了河豚的毒。

    真假無從考證,河豚日益成為大眾的盤中餐是事實。像攀登「珠峰」的勇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類挑戰意識、冒險精神總會在某些人身上體現為戰勝平凡和膽怯——刺激,玩兒的就是心跳!當然,並非否認勇士的探索精神。

    民諺曰:「海蜇弦子,洋魚針,咚咚咚,最毒不過河豚心。」古人說:「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劇毒、奇鮮集於一身,如毒蠍美人,提心弔膽卻又步步驚心,讓人又怕又愛,欲罷不能。好在現在人類已經掌握了食河豚的方法,既滿足口腹之慾,又安然無恙。

    河豚又叫氣泡魚。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0.48毫克足以使人斃命。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肉中並不含毒素。

    多年前,曾有文學同道L開了一家河豚館邀我去過一次。店面乾淨整潔,素雅高端,二層樓,現在想來也算大館子了。我意志薄弱啊,吃的時候還在猶豫,可吃到嘴裡什麼都忘了——天下大事,不外乎生死二字。「冒死吃河豚」,就算是友情含量測試帖吧。猶豫的間隙,我犯了小心眼兒。不過,看到L活蹦亂跳的心下釋然,不然這飯店不早關門閉店了?我忽然想起小時候寫作文時的常用語:腦子裡閃過無數英雄人物。但這次想起的卻是韋小寶,不禁嘿嘿傻笑起來——吃!如果出了「萬一」,這死法也算奇葩了。可能膽怯、犯嘀咕的時間有點兒長,味蕾萎靡不振,那次吃得並不爽。所以,直到現在也想不起河豚是如何味道。

    蘇軾詩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據說這位美食家謫居常州時,一位士大夫請他品嘗河豚。蘇軾一聲不吭,埋頭大吃。士大夫見蘇軾那副不雅的吃相正有幾分失望,卻見蘇軾打嗝、舉箸間忽然發聲:「也值得一死!」此間雖是笑談,倒使蘇軾多了一份可愛。

    我看過央視拍攝的專題片《味道》,是以遼河口漁家菜為模本拍攝的。其中就有關於河豚的講述。鏡頭中,廚師手上的河豚是這樣的:背上的刺、肚子上的刺特別突出。兩個金色的黑斑是它特有的標誌。健康的河豚為墨綠斑,白腹,眼凸出,頭大,尾細,嫩,約70釐米長。

    廚師說,做河豚的廚師要持證上崗,因河豚劇毒,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危險。廚師說著,攝影師給他手上的一塊老疤來個特寫鏡頭。有一次,在處理河豚時不慎將河豚汁弄到手上,結果手化膿了,連手上出的汗都變成檸檬色。更嚴重的是,這種狀況持續了整整十個月。他喜愛這個職業嗎?專題片裡他沒說,但他製作河豚菜系已經二十多年了。

    河豚的吃法主要有三:一,河豚刺身。河豚刺身是魚生中的極品,魚生片薄如蟬翼,晶亮如玉,遠遠勝過三文魚刺身;二,紅燒河豚。鮮美,嫩滑。口感、色相皆極好;三,白汁河豚。湯汁濃鬱,白皙如乳,香氣四溢,清淡不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河豚的本味。也有隻熬魚皮和魚骨的。湯要熬得濃稠如糖漿,且熬成兩鍋湯。湯汁熬好後,將魚肉、黃豆加入鍋湯中做成皮凍。待皮凍涼透用快刀切開,皮凍顫顫的,緊實,勁道,滿滿的膠原蛋白。這道菜一定美容養顏——女人真好哄!想到這兒,什麼毒不毒、怕不怕的,全拋到腦後了。

    ◆ ◆ ◆ ◆

    作者簡介:宋曉傑,生於遼寧盤錦。已出版各類文集二十餘部。一級作家。曾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2011年度華文青年詩人獎、第六屆全國散文詩大獎、首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揚子江》詩刊獎、遼寧文學獎等。2012-2013年度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

    ◆ ◆ ◆ ◆

相關焦點

  • 河豚含劇毒為何仍大受歡迎?揭開雞泡魚料理美味秘密
    而其中有一種魚味道非常鮮美,那就是河豚。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買賣,因此除了在日本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吃到河豚。結合上述種種原因,讓河豚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許多人趨之若鶩的前往日本,品嘗其絕美的風味。河豚的毒在哪部位?
  •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要說到刺身,想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因為日本的刺身在世界上是非常出名的,世界各國的遊客去日本必吃的美食就是刺身了。不過在眾多的刺身中,日本人最無法拒絕的就是河豚刺身了,而他們也知道河豚是含有劇毒的,但為何還要「冒死」品嘗呢?要說到含有劇毒的河豚,而這種毒素叫做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毒素之一,甚至比氰化物還要毒一千倍以上。
  • 十裏海河豚小鎮:品河豚美味,結生死之交
    曹妃甸有句老話——品河豚美味,結生死之交。大意是指河豚魚雖然味道極美,但體內含有劇毒,能陪你吃河豚的人,都是無懼生死的知心密友。現在的曹妃甸,則流傳這樣的說法——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陪他去河豚小鎮吧,吃最美的河豚,品最棒的海鮮!
  • 無毒不美味!大爺魔鬼刀工切河豚,這手活兒也是絕了!
    無毒不美味!大爺魔鬼刀工切河豚,這手活兒也是絕了!河豚的肉質細嫩鮮美,在我國更有著無毒不美味的說法,它們也被稱作是美食界的貂蟬,可見河豚在我國人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就有一位大爺親自下海去捉了一隻河豚,只見大爺只是觸碰了河豚一下,這隻河豚立馬全身就鼓了起來,看著著它氣鼓鼓的樣子還真有些可愛,隨即大爺便拿出刀具,使勁的在它的身上剁了幾刀。
  • 奇聞:含有劇毒卻是餐桌上至臻美味,兇猛無比卻淪為海豚的皮球
    其習性兇猛,卻也是餐桌上的上品美味,但是生殖腺、肝部、腎部、眼睛、血液中都含有河豚劇毒,從古至今,在日本到我國的江浙一帶都有食用河豚的傳統,但是敢於食用河豚的人都得冒著輕則中毒,重則死亡的危險。日本在古代就有冒著生命危險去吃河豚記載,其實河豚毒至今都是無法解毒的,一克用於科學研究提純的河豚毒就高達上百萬美金,也是世界最昂貴的毒素之一。
  • 危險的美味!水產小販售賣野生河豚致食客中毒身亡被起訴
    河魨俗稱河豚,是很多饕餮喜歡吃的美食,但由於河豚體內含有劇毒毒素,它的卵、血液和肝臟等部位含有劇毒,因此也被大家稱為「危險的美味」。然而有些人難以抵擋這道美食的誘惑,非要「拼死吃河豚」。這不,在啟東就有一名男子因為食用了野生河豚魚中毒身亡。
  • 關於河豚你了解多少?
    大家都知道河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河豚,又叫做氣泡魚、氣鼓魚、吹肚子魚等等,從古至今我國所食用的河豚一般都生活在河中,因捕獲出水之際會發出類似於豬叫的唧唧聲音因此得名河「豚」,河豚身體呈圓筒形狀,體內有一個氣囊,當它遇到危險時會通過吸氣把氣囊膨脹到最大,以此來嚇退敵人。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對河豚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我覺得,第一個吃含劇毒的河豚的人才是真英雄,或許這第一個人就是日本人。 日本食用河豚的歷史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日本考古學家從當時的貝冢裡發掘出河豚科魚類的骨頭。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吃河豚魚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古今人士如此說
    這是說,河豚魚肉的味道太鮮美了,一旦品過這種河豚魚肉的美味,別的魚都不值得一嘗了。(小編也吃過河豚魚,其實就那麼回事,粘呼呼滑膩膩的沒什麼口感)古語云:『拼死吃河豚』這句話,是說人們為了能嘗到河豚魚的美味,即使冒著中毒死亡的代價也要體驗一回!難道就是沒了解饞嗎?
  • 美食科普之「河豚」:為何日本人賭上命也要吃河豚?
    如果一種食物美味到極致,但是有劇毒了,比如河豚是必須吃不讓吃才要命。所以說真正的吃貨都是敢拼死吃河豚的壯士,河豚肉下死,做鬼也想瘦,你閉嘴。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它出自於日本國寶級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之口。人類吃河豚的歷史是一部關於競技與突破晉級的歷史。
  • 旅行食記|鮮美卻有毒,河豚料理,真的值得吃嗎?
    河豚,是一種肉質鮮美但身帶劇毒的魚類,有人曾經這樣描述"不吃河豚,不知魚味。一吃河豚,百魚無味。"可見河豚是多麼美味!原來河豚長這樣!提到河豚料理,當然數日本最為出名。日本人吃河豚近乎狂熱,有毒的河豚反倒被他們吃出了花樣,吃出了逼格,吃出了情懷,甚至吸引著一大波外國食客為這"致命美味"趨之若鶩。
  • 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
    除了毒蛇之外,還有很多有毒的東西,但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之下,一些有毒的東西卻被加工成了美味的食物,從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乃至追捧,比如魔芋,就是典型的有劇毒的食物,但經過人們加工之後,變成了美味可口的食物,到如今也成為了市面上的網紅食物之一。
  • 吃貨注意:河豚雖美味 現殺現吃要不得
    河豚肉質肥美卻伴隨著劇毒,這對好吃的食客來說真是危險的誘惑。2016年9月,農業部和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要求有條件地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但加工企業須備案後才可以銷售經加工後的河豚可食部位(皮和肉可帶骨),禁止經營河豚活體。
  • 河豚「禁食令」部分解禁 鄭州市民有望安全嘗鮮
    河南商報記者 王菁河豚自古被視為「天下至味」,但它和「美味」名聲相伴的,還有「劇毒」,我國曾一度徹底禁止河豚進入市場。這條「禁食令」卻在近期有條件「開禁」,這意味著河豚在經過正規企業的養殖和加工後,可以正常進入市場。
  • 蘇州河豚店,椒鹽河豚、紅燒河豚,肉質細膩,你最喜歡吃哪個?
    酸湯河豚、椒鹽河豚、河豚泡飯蘇州人鍾愛吃魚青魚白魚 鯽魚鱸魚都能變著法兒的做成美味可要說到河豚大家都是談「魚」色變啊雖然長得乖巧可愛要知道這河豚可是劇毒無比每年春季,河豚從外海溯遊而上因此,產卵地江蘇揚中、江陰、靖江和海安,都形成了獨特的河豚美食文化。作為長江三鮮之首,號稱不吃河豚,不知魚味。卻又因其劇毒,讓不少食客望而卻步。秧草紅燒河豚紅燒河豚是最傳統的做法,因為口味偏甜,肉質細膩肥美,深受江浙人民喜愛。而這種口感離不開一樣東西,便是糖。首先我們用冰糖來炒糖色,冰糖顏色透亮,湯汁粘稠,讓菜品有更誘人的色澤。
  • 瞧瞧日本人如何生吃河豚這個部位,吃後感:像在嚼豆腐
    瞧瞧日本人如何生吃河豚這個部位,吃後感:像在嚼豆腐人類對於美食的追求可以達到多麼狂熱的地步?如果僅僅是因為生長在環境極其惡劣或者危險的地方也就罷了,然而更加恐怖的是明明知道這種食物含有劇毒,卻因為美味而甘願以身犯險,可以說是「為食而生,為食而死」了。而日本人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很多在我們看來非常危險的飲食方式在他們看來卻非常普通,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種。
  • 唐山周末·曹妃甸國際河豚美食節打造曹妃甸旅遊產業「靚麗名片」
    該活動延續了「唐山周末」系列活動的辦節理念,圍繞「尋味河豚王、美食曹妃甸」主題,重點推介曹妃甸區多瑪樂園景區和十裏海河豚小鎮特色旅遊項目,深度挖掘河豚美食文化內涵,做大「河豚經濟」,全力培育曹妃甸「中國河豚(紅鰭東方魨)之鄉」特色品牌和消費熱點。據介紹,河豚,也叫臘頭魚,圓圓的身體,頭胸部很大腹尾部很小。
  • 蘇軾寧死也要吃一口:河豚,為何讓千百年來的食客趨之若鶩?
    在我國,有一個叫揚中的小地方,每年的清明前後這裡都會聚集很多人,大家只有一個目的:河豚。雖然有劇毒,但來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揚中是長江裡的一個小島,海拔比長江還要低。因為長江下遊又叫揚子江,而楊中在揚子江中間,因此而得名。揚中是長江衝積平原的一部分,水資源豐富,被揚子江江水環繞,土地十分肥沃。
  • 挑戰生命線的料理——玄品河豚宴
    河豚是一種肉質鮮美但有劇毒的一種魚類,河豚魚的肉晶瑩剔透、鮮滑可口、肉味腴美、口感獨特,比一般的魚有韌性。河豚的內部器官含有一種能致人死命的神經性毒素。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