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為什麼寬容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2020-12-01 央視網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最近,臺灣「臺聯黨」的某些「立委」在「立法院」公然要求駐日代表羅福全參拜靖國神社,這又讓人聯想到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後,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卻宣稱「要以寬容的精神來面對歷史」。那麼這一系列事件發生到底有哪些深層次的背景?就這一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中國社科院的兩位嘉賓,這位是世界史研究所的湯重南教授,歡迎您湯教授,這位是臺灣研究所的劉宏先生歡迎劉先生的光臨,那麼首先我們還是來看一段背景資料。一起來看一看。

  4月29日,「臺聯黨」的「立委」在「立法院」質詢時,公然要求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羅福全參拜靖國神社。在亞洲各國強烈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臺灣竟有人提出此言論,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突然冒雨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小泉執政以來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他上次參拜靖國神社是在去年的8月13日。靖國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維新以來歷次戰爭中死亡軍人的場所,二戰中的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也被作為「昭和殉國者」奉祀在這裡。

  小泉繼去年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國及韓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受害者遺屬及史學專家等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強烈抗議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靖國神社。而韓國群眾也舉行了示威遊行,抗議小泉的參拜行為。但是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卻宣稱「只有以寬容的精神忠實面對歷史教訓,才能拋棄仇恨,以理性的態度及前瞻的視野,開創未來」。同時臺灣「外交部」對於小泉關於日本將致力維護和平、絕不重蹈戰爭覆轍的談話,予以肯定。認為當前日本在促進亞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方向上扮演著正面角色。

  主持人:關於日本參拜靖國神社這個問題,一直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強烈反對,那麼小泉純一郎為什麼還是會執意去參拜靖國神社?而且選擇這樣一個時機?湯教授您的看法?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引起全世界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關注。跟國際大背景有很大關係,小泉他也考慮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些衝擊,對日本他也有一定壓力,但是更重要的應該看到這是小泉純一郎他主觀和客觀的判斷的一些大的失誤,從他主觀判斷來說,他認為要解決日本現在一些政治改革、經濟改革有相當大的困難,進行不下去,在經濟方面,10年來經濟不景氣,怎麼尋找出路,自民黨在國民中的威信,出了相當多的政治和黑金醜聞,也使他要想辦法維持一些支持率。現在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傾向已經明顯了,日本右翼人雖然非常少,但是活動能量是很大的,而且氣焰是很囂張的,就像遺族會有幾百萬人,甚至估計到有七、八百萬人,那麼自民黨它要贏得支持率,保持它的國民支持率,這八百萬張選票對它事關重要。應該這麼說,日本國的憲法完全清楚規定了靖國神社不是一個國家的,是一個私人的一個民間的一個機構,而且作為國家的一個首相正式去參拜是完全違憲的,所以日本民眾也舉行了相當多的活動,堅決地抗議。他沒有想到他這樣一些做法會在國際上,在中國引起這樣強烈的反對,他覺得還有時間來進行修復,因為到8月份他再要參拜,那麼9月份是中日恢復邦交30周年,更不合時宜。他這種判斷,那種國內外的判斷說明什麼,說明他自己腦子裡這種深刻的歷史觀是完全錯誤的,他不能夠正確認識日本侵略中國的這段歷史,沒有認真反省這樣一種誠意。

  主持人:除了參拜靖國神社之外,我們也注意到日本在軍事方面有很多的動作,您怎麼來看待這些行為?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它最近已經有透露,它要把所謂的防衛廳提升成防衛省,而且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一段時間,舉行大型的聯合軍事演習,它的軍事力量也在相當大地膨脹,而且這樣一系列行動更不要說最近有相當多的一些新的法案在議會不斷在通過,我覺得這樣一些行動值得人們關注,值得我們警惕。

  主持人:剛才通過教授的分析我們簡要地了解日本當前一些形勢問題,那我們再來看看臺灣的反應,在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後,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就發表了一個聲明,說要「以寬容精神來面對歷史」,這種聲音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聲音是完全不協調的,您怎麼來看待臺灣當局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表態,而且似乎這種表態和過去的表態也不一樣?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我覺得臺灣所謂「外交部」的一個聲明裡面,它不光是寬容,而且還有一個肯定,它對現在日本發展的一些事態,一些形勢它表示肯定,我想他其實這種肯定僅僅從它「外交部」聲明裡面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個就是所謂日本堅持和平有這樣一個憲法第九條,就是非戰條款。第二個就是戰後走民主和平路的事實,第三個是小泉在去年八月份參拜靖國神社說的一段話,說是不要讓歷史重演,它認為從這幾個來說就要肯定,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和平憲法第九條,我們知道只要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了解這個憲法並不是日本當時自己自發來修訂的而是在整個國際當時反法西斯同盟的壓力之下,協助來修訂的,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由當時佔領日本的盟軍總部來直接參與來制定和平憲法,所以這並不是日本當時它自己完全反省的一個結果。第二個就是所謂戰後50多年來走和平道路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知道它走和平道路也是在日本國內相當一部分和平主義力量在那兒,為日本走和平之路在努力,同時在國外,包括我們中國這些鄰國,也在不斷促使日本走和平道路來壓制右翼和軍國主義,使軍國主義和右翼勢力在日本成了一個過街老鼠,它的影響不大,不大並不說它不發展,而是由於國內外強大的壓力使它不敢過分囂張,第三小泉去年8月13日參拜靖國神社講話,不重蹈歷史覆轍,但我們看看從去年8月到今年沒多長時間,實際上他已經用行動否定了自己言論。臺灣當局我不知道它是故意忽略這些基本情況,還是因為某種特殊目的,而完全不顧這種東西去胡說八道。

  主持人: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極端行為,就像我們剛才開始提到「臺聯黨」還要求臺灣駐日代表親自去參拜靖國神社,這種行為怎麼去解釋?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現在的臺灣當局某些人應該說數典忘祖,他完全忽視了原來日本在侵略和霸佔中國領土臺灣,對臺灣造成非常多的傷害。現在在臺灣這樣一批人把日本侵略、奴役、霸佔臺灣全部忘光了,不但忘光了完全違背臺灣廣大民眾一些民意,還居然叫嚷出這樣一些(話),跟世界人民的想法不和諧,跟現在世界發展的聲音也是不和諧。

  主持人:通過對這段歷史簡單回顧,真的讓人們別忘了這麼一句話,「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針對臺灣當局強調的「歷史不可遺忘,但要以寬容的態度,汲取歷史教訓」。的言論,島內的一些民眾來到了在臺北的日本交流協會門外,拉起橫幅抗議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一些示威者說,臺灣當局懦弱、膽小,不敢譴責小泉參拜。臺灣著名作家李敖認為臺灣當局的做法是不明歷史是非。

  臺灣著名作家 李敖:臺灣居然對日本首相動作表示肯定,並覺得日本在反省歷史,日本沒有反省,而是臺灣的這些人在曲解歷史,臺灣這些人眼光只看到「二·二八」我們被外省人殺了,,而忘掉了我們被日本人殺掉了多少,忘掉了,請問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嗎?當然不是,所以我覺得臺灣今天的反應太奇怪了。

  主持人:我們再來分析臺灣當局它出臺這一系列言論它背後原因是什麼?您怎麼來看?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概括起來就是它的整個一個考慮就是聯美拉日,對抗祖國大陸。也就是它不管是對美國讓步或用歷史問題來交換對日本示好,全是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對抗祖國大陸,對抗統一,實際上就是推行提高臺日之間實質關係,官方關係,這樣也是為了製造「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臺」。為自己找靠山,我們知道它認為在亞洲地區它惟一假如要搞「臺獨」活動,真正可以依靠的對象也就是美國和日本形成的美日安保這樣一個體系,尤其我們考慮到前不久去年2001年以來整個亞洲地區一些局勢變化,它可能認為這種形勢變化對它有利。它的目的就是說,我在這個問題上讓了你,而且我在這個問題上對你示好,你在其它問題上包括跟我臺灣關係上最重要的是所謂在安全問題上,所謂的亞太安全同盟,這個問題你能照顧我。

  主持人:但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因為它是拿臺灣人民包括全體中國人民一種感情作為一種交換。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對。臺灣不僅僅是一般感情上問題,在一些現實利益上它也是拿了一些利益來做交換,我們知道日本統治臺灣期間,除了大量慰安婦問題,除了強佔臺灣臺籍勞工問題,還有在臺灣發行了大量債券,日據時代的債券,這個債券現在島內已經在追討,民間的追討。希望臺灣當局能夠協助,臺灣的「外交部」表明,也會跟日本溝通,但實際上臺灣已經有人指出來它為了所謂的政治利益,為了整體利益它是一個拖,表面上去承諾幫助你民間去爭取,而實際上不會為了這些債券的利益,民眾的利益去跟日本鬧僵的,實際上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在對日本關係問題上煞費苦心,我們知道一方面,民進黨自己中央成立了一個對日專門工作小組,當時在「總統府」內部也成立了一個對日專案小組。這都說明它整個在對日政策上為了一個特定利益可以把歷史,把島內整個人民的利益置於它所謂戰略利益考慮之下,把這完全不顧。

  主持人:你意思說,它的政策取向是要加快提升日本和臺灣關係,像臺灣做出這樣的示好表示之後,我不知道日本方面有沒有做出反應?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日本因為作為官方來說它基本沒有任何反應,因為日本它也有它相當多的顧忌,它懾於整個世界的形勢,懾於中國、韓國這樣一系列考慮,從它心裡說應該說它有一個叫做臺灣情結,所以有一批右翼勢力一個勁兒想要保持臺灣現狀,甚至於鼓勵「臺灣獨立」,這樣一些「臺獨」運動,但是它作為政府官方它是不能這樣做,因為我們原來有過兩國共同聲明,有過和平條約,也有過共同的宣言,這一系列承諾它是不能夠輕易推翻的,它考慮到日本這樣一個更大國家利益,它不願意在這時候,整個開罪於中國、韓國,在外交上更加被動。

  主持人 結束語:臺灣這一部分人提出這種言論正好迎合了日本右翼勢力某些想法,所以這種動態是非常值得大家去關注,今天謝謝二位嘉賓的光臨。謝謝!在這裡我想講述一段歷史故事,二戰之後德國曾經主動提出給以色列一大筆援助,以幫助其渡過建國之初的困難時期,這在以色列引起大規模抗議,許多猶太人認為,這是用錢來贖罪,但德國人則謙卑地表示,「這筆錢與贖罪無關,人死而不能復生,我們的罪孽與救贖之路永無止處」。戰後德國人與日本人在對待戰爭的反思問題上的不同的做法引起了世界的強烈反應。歷史發展到今天,而日本拒不認罪,臺灣當局則發出要「以寬容的精神來面對歷史」的這一與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所不同的聲音,引發了人們更多的思考。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賀亞莉)

  臺灣當局為什麼寬容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2002年5月14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最近,臺灣「臺聯黨」的某些「立委」在「立法院」公然要求駐日代表羅福全參拜靖國神社,這又讓人聯想到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後,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卻宣稱「要以寬容的精神來面對歷史」。那麼這一系列事件發生到底有哪些深層次的背景?就這一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中國社科院的兩位嘉賓,這位是世界史研究所的湯重南教授,歡迎您湯教授,這位是臺灣研究所的劉宏先生歡迎劉先生的光臨,那麼首先我們還是來看一段背景資料。一起來看一看。

  4月29日,「臺聯黨」的「立委」在「立法院」質詢時,公然要求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羅福全參拜靖國神社。在亞洲各國強烈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臺灣竟有人提出此言論,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突然冒雨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小泉執政以來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他上次參拜靖國神社是在去年的8月13日。靖國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維新以來歷次戰爭中死亡軍人的場所,二戰中的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也被作為「昭和殉國者」奉祀在這裡。

  小泉繼去年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國及韓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受害者遺屬及史學專家等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強烈抗議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靖國神社。而韓國群眾也舉行了示威遊行,抗議小泉的參拜行為。但是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卻宣稱「只有以寬容的精神忠實面對歷史教訓,才能拋棄仇恨,以理性的態度及前瞻的視野,開創未來」。同時臺灣「外交部」對於小泉關於日本將致力維護和平、絕不重蹈戰爭覆轍的談話,予以肯定。認為當前日本在促進亞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方向上扮演著正面角色。

  主持人:關於日本參拜靖國神社這個問題,一直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強烈反對,那麼小泉純一郎為什麼還是會執意去參拜靖國神社?而且選擇這樣一個時機?湯教授您的看法?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引起全世界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關注。跟國際大背景有很大關係,小泉他也考慮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些衝擊,對日本他也有一定壓力,但是更重要的應該看到這是小泉純一郎他主觀和客觀的判斷的一些大的失誤,從他主觀判斷來說,他認為要解決日本現在一些政治改革、經濟改革有相當大的困難,進行不下去,在經濟方面,10年來經濟不景氣,怎麼尋找出路,自民黨在國民中的威信,出了相當多的政治和黑金醜聞,也使他要想辦法維持一些支持率。現在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傾向已經明顯了,日本右翼人雖然非常少,但是活動能量是很大的,而且氣焰是很囂張的,就像遺族會有幾百萬人,甚至估計到有七、八百萬人,那麼自民黨它要贏得支持率,保持它的國民支持率,這八百萬張選票對它事關重要。應該這麼說,日本國的憲法完全清楚規定了靖國神社不是一個國家的,是一個私人的一個民間的一個機構,而且作為國家的一個首相正式去參拜是完全違憲的,所以日本民眾也舉行了相當多的活動,堅決地抗議。他沒有想到他這樣一些做法會在國際上,在中國引起這樣強烈的反對,他覺得還有時間來進行修復,因為到8月份他再要參拜,那麼9月份是中日恢復邦交30周年,更不合時宜。他這種判斷,那種國內外的判斷說明什麼,說明他自己腦子裡這種深刻的歷史觀是完全錯誤的,他不能夠正確認識日本侵略中國的這段歷史,沒有認真反省這樣一種誠意。

  主持人:除了參拜靖國神社之外,我們也注意到日本在軍事方面有很多的動作,您怎麼來看待這些行為?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它最近已經有透露,它要把所謂的防衛廳提升成防衛省,而且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一段時間,舉行大型的聯合軍事演習,它的軍事力量也在相當大地膨脹,而且這樣一系列行動更不要說最近有相當多的一些新的法案在議會不斷在通過,我覺得這樣一些行動值得人們關注,值得我們警惕。

  主持人:剛才通過教授的分析我們簡要地了解日本當前一些形勢問題,那我們再來看看臺灣的反應,在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後,臺灣所謂的「外交部」就發表了一個聲明,說要「以寬容精神來面對歷史」,這種聲音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聲音是完全不協調的,您怎麼來看待臺灣當局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表態,而且似乎這種表態和過去的表態也不一樣?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我覺得臺灣所謂「外交部」的一個聲明裡面,它不光是寬容,而且還有一個肯定,它對現在日本發展的一些事態,一些形勢它表示肯定,我想他其實這種肯定僅僅從它「外交部」聲明裡面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個就是所謂日本堅持和平有這樣一個憲法第九條,就是非戰條款。第二個就是戰後走民主和平路的事實,第三個是小泉在去年八月份參拜靖國神社說的一段話,說是不要讓歷史重演,它認為從這幾個來說就要肯定,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和平憲法第九條,我們知道只要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了解這個憲法並不是日本當時自己自發來修訂的而是在整個國際當時反法西斯同盟的壓力之下,協助來修訂的,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由當時佔領日本的盟軍總部來直接參與來制定和平憲法,所以這並不是日本當時它自己完全反省的一個結果。第二個就是所謂戰後50多年來走和平道路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知道它走和平道路也是在日本國內相當一部分和平主義力量在那兒,為日本走和平之路在努力,同時在國外,包括我們中國這些鄰國,也在不斷促使日本走和平道路來壓制右翼和軍國主義,使軍國主義和右翼勢力在日本成了一個過街老鼠,它的影響不大,不大並不說它不發展,而是由於國內外強大的壓力使它不敢過分囂張,第三小泉去年8月13日參拜靖國神社講話,不重蹈歷史覆轍,但我們看看從去年8月到今年沒多長時間,實際上他已經用行動否定了自己言論。臺灣當局我不知道它是故意忽略這些基本情況,還是因為某種特殊目的,而完全不顧這種東西去胡說八道。

  主持人: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極端行為,就像我們剛才開始提到「臺聯黨」還要求臺灣駐日代表親自去參拜靖國神社,這種行為怎麼去解釋?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現在的臺灣當局某些人應該說數典忘祖,他完全忽視了原來日本在侵略和霸佔中國領土臺灣,對臺灣造成非常多的傷害。現在在臺灣這樣一批人把日本侵略、奴役、霸佔臺灣全部忘光了,不但忘光了完全違背臺灣廣大民眾一些民意,還居然叫嚷出這樣一些(話),跟世界人民的想法不和諧,跟現在世界發展的聲音也是不和諧。

  主持人:通過對這段歷史簡單回顧,真的讓人們別忘了這麼一句話,「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針對臺灣當局強調的「歷史不可遺忘,但要以寬容的態度,汲取歷史教訓」。的言論,島內的一些民眾來到了在臺北的日本交流協會門外,拉起橫幅抗議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一些示威者說,臺灣當局懦弱、膽小,不敢譴責小泉參拜。臺灣著名作家李敖認為臺灣當局的做法是不明歷史是非。

  臺灣著名作家 李敖:臺灣居然對日本首相動作表示肯定,並覺得日本在反省歷史,日本沒有反省,而是臺灣的這些人在曲解歷史,臺灣這些人眼光只看到「二·二八」我們被外省人殺了,,而忘掉了我們被日本人殺掉了多少,忘掉了,請問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嗎?當然不是,所以我覺得臺灣今天的反應太奇怪了。

  主持人:我們再來分析臺灣當局它出臺這一系列言論它背後原因是什麼?您怎麼來看?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概括起來就是它的整個一個考慮就是聯美拉日,對抗祖國大陸。也就是它不管是對美國讓步或用歷史問題來交換對日本示好,全是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對抗祖國大陸,對抗統一,實際上就是推行提高臺日之間實質關係,官方關係,這樣也是為了製造「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臺」。為自己找靠山,我們知道它認為在亞洲地區它惟一假如要搞「臺獨」活動,真正可以依靠的對象也就是美國和日本形成的美日安保這樣一個體系,尤其我們考慮到前不久去年2001年以來整個亞洲地區一些局勢變化,它可能認為這種形勢變化對它有利。它的目的就是說,我在這個問題上讓了你,而且我在這個問題上對你示好,你在其它問題上包括跟我臺灣關係上最重要的是所謂在安全問題上,所謂的亞太安全同盟,這個問題你能照顧我。

  主持人:但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因為它是拿臺灣人民包括全體中國人民一種感情作為一種交換。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宏:對。臺灣不僅僅是一般感情上問題,在一些現實利益上它也是拿了一些利益來做交換,我們知道日本統治臺灣期間,除了大量慰安婦問題,除了強佔臺灣臺籍勞工問題,還有在臺灣發行了大量債券,日據時代的債券,這個債券現在島內已經在追討,民間的追討。希望臺灣當局能夠協助,臺灣的「外交部」表明,也會跟日本溝通,但實際上臺灣已經有人指出來它為了所謂的政治利益,為了整體利益它是一個拖,表面上去承諾幫助你民間去爭取,而實際上不會為了這些債券的利益,民眾的利益去跟日本鬧僵的,實際上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在對日本關係問題上煞費苦心,我們知道一方面,民進黨自己中央成立了一個對日專門工作小組,當時在「總統府」內部也成立了一個對日專案小組。這都說明它整個在對日政策上為了一個特定利益可以把歷史,把島內整個人民的利益置於它所謂戰略利益考慮之下,把這完全不顧。

  主持人:你意思說,它的政策取向是要加快提升日本和臺灣關係,像臺灣做出這樣的示好表示之後,我不知道日本方面有沒有做出反應?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教授 湯重南:日本因為作為官方來說它基本沒有任何反應,因為日本它也有它相當多的顧忌,它懾於整個世界的形勢,懾於中國、韓國這樣一系列考慮,從它心裡說應該說它有一個叫做臺灣情結,所以有一批右翼勢力一個勁兒想要保持臺灣現狀,甚至於鼓勵「臺灣獨立」,這樣一些「臺獨」運動,但是它作為政府官方它是不能這樣做,因為我們原來有過兩國共同聲明,有過和平條約,也有過共同的宣言,這一系列承諾它是不能夠輕易推翻的,它考慮到日本這樣一個更大國家利益,它不願意在這時候,整個開罪於中國、韓國,在外交上更加被動。

  主持人 結束語:臺灣這一部分人提出這種言論正好迎合了日本右翼勢力某些想法,所以這種動態是非常值得大家去關注,今天謝謝二位嘉賓的光臨。謝謝!在這裡我想講述一段歷史故事,二戰之後德國曾經主動提出給以色列一大筆援助,以幫助其渡過建國之初的困難時期,這在以色列引起大規模抗議,許多猶太人認為,這是用錢來贖罪,但德國人則謙卑地表示,「這筆錢與贖罪無關,人死而不能復生,我們的罪孽與救贖之路永無止處」。戰後德國人與日本人在對待戰爭的反思問題上的不同的做法引起了世界的強烈反應。歷史發展到今天,而日本拒不認罪,臺灣當局則發出要「以寬容的精神來面對歷史」的這一與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所不同的聲音,引發了人們更多的思考。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賀亞莉)

  v

相關焦點

  • 韓國再次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嚴重遺憾」
    新華社漢城8月14日電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崔成泓14日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寺田輝介,再次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嚴重遺憾」。 崔成泓說,韓國政府曾多次強調,日本首相參拜曾經破壞世界和平、並給鄰國帶來無法形容的災難的戰犯牌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 參"神"拜鬼意欲何為——透視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自從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首次以私人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後,福田赳夫、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乃至橋本龍太郎等日本首相都曾參拜過靖國神社。其中中曾根更是在1985年的這一天以總理大臣的身份首次正式參拜了靖國神社。  時隔16年,日本歷史上會不會出現第二位在8月15日以總理大臣的身份正式參拜靖國神社的首相?靖國神社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特殊地位和含義?
  • 田中力勸其三思而行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立場鬆動
    本報綜合消息 日本外相田中真紀子30日就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向記者表示,首相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者不應當參拜靖國神社。  田中說,首相即使以私人名義參拜靖國神社,也與禁止國家從事宗教活動的憲法第20條相牴觸。她說,29日她在首相官邸就這一問題與小泉進行過交談,當時她向小泉詳細介紹了前人在戰後為修復日韓、日中關係付出的努力,並要求小泉不要去靖國神社。
  • 目擊小泉參拜神社全過程
    大洋網訊13日下午,小泉與自民黨幹事長山崎拓和官房長官福田康夫等人就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進行了最後一次商談。席間,小泉作出了最後的決定,即當天下午進行參拜。  抗議人群圍堵道路  在小泉將於下午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傳出後,位於東京市九段下地區的靖國神社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對象。
  • 日本內閣大臣時隔四年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去的最早
    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多位現職內閣大臣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為四年來首次。 《朝日新聞》稱,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8點不到就進入神社。參拜約15分鐘後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 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
    導語: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今天8月15日,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的周年紀念日。今天,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前往靖國神社「拜鬼」。日本媒體指出,安倍內閣成員上一次在日本戰敗當天參拜靖國神社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小泉在早上8點前進入靖國神社,大約15分鐘後,他「拜鬼」結束,未經記者採訪直接離開現場。隨後,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15日上午9點前,文部省文部大臣、科學技術大臣黑田光一也前往靖國神社「拜鬼」。
  • 小泉進次郎等多人參拜靖國神社,時隔4年首次有安倍內閣成員在日本...
    在這一天,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前往靖國神社「拜鬼」。日媒注意到,上一次有安倍內閣成員在日本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還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日本《朝日新聞》15日報導稱,當天早上8時不到,小泉進次郎就進入了靖國神社。在大約15分鐘後,他「拜鬼」結束,沒接受記者採訪就直接離開了現場。
  • 時隔四年 日本內閣成員再次在戰敗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
    人民網東京8月15日電(李沐航)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之際,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於15日早晨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自2016年8月15日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和奧運大臣丸川珠代參拜靖國神社後,時隔四年再次有日本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 安倍晉三時隔一個月再次參拜靖國神社
    參拜後,安倍晉三對記者說:「我此次參拜是為了表達對英靈的崇敬。」  日媒稱,這是安倍卸任日本首相後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9月19日,安倍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
  • 安倍何以急於再度參拜靖國神社
    9月19日上午,日本卸任首相安倍晉三發推宣布:「為了向英靈們報告他已卸任」,他在當天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從所配發的圖片來看,安倍身著燕尾服,這是參拜靖國神社的「正裝」。這距離安倍上次以首相身份參拜,已有近7年時間。
  • 日本戰敗紀念日 4名安倍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荻生田光一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人民網東京8月15日電(李沐航)15日上午,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荻生田光一前往位於東京都九段北的靖國神社進行了參拜。此外,作為安倍內閣成員的總務大臣高市早苗、一億總活躍擔當大臣衛藤晟一、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於15日上午也參拜了靖國神社。據悉,這是自2016年8月15日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和奧運大臣丸川珠代參拜靖國神社後,時隔四年再次有日本內閣成員於日本戰敗紀念日當天參拜靖國神社。
  • 日本環境大臣參拜靖國神社,成時隔4年來安倍內閣首位在日本戰敗日...
    在這一天,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前往靖國神社「拜鬼」。日媒注意到,上一次有安倍內閣成員在日本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還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日本《朝日新聞》15日報導稱,當天早上8時不到,小泉進次郎就進入了靖國神社。在大約15分鐘後,他「拜鬼」結束,沒接受記者採訪就直接離開了現場。
  • 參拜神社意欲何為
    參拜神社意欲何為    日本首相小泉9日在眾議院會議上就其施政演說回答質詢時公然表示,作為他個人,對那次戰爭中的日本戰歿者表示衷心的敬意和哀悼,為此他仍將參拜靖國神社
  • 安倍今天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剛剛,日本已卸任首相安倍晉三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此前針對部分日本內閣閣僚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強調,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個對那場侵略戰爭負有嚴重罪責的甲級戰犯。日方一些政要的做法再次反映了日方對待侵略歷史的錯誤態度。我們敦促日方切實信守正視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 今年他們終於不敢參拜靖國神社了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導,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日本議員聯盟決定不參拜靖國神社。報導稱,相關人士11日透露,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已經決定,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不進行集體參拜。這是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做出的決定。據共同社,該議員聯盟每年在春秋兩季的例行大祭和8月的終戰日都會一起進行參拜,中止是罕見的應對。
  • 安倍晉三時隔一個月再次參拜靖國神社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據日本富士新聞網剛剛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上午參拜靖國神社。日媒稱,這是安倍卸任日本首相後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9月19日,安倍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
  • 參考快訊:安倍自曝今天參拜靖國神社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據路透社東京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周六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他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 日本146名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供奉祭品
    當地時間2014年4月22日,日本東京,約150名日本議員22日上午剛剛參拜靖國神社。  新華網東京4月22日電(記者馮武勇)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22日上午再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另有超過140名日本國會議員當天上午參拜靖國神社。  新藤義孝當天早上參拜靖國神社本殿並奉獻「玉串料」。超黨派國會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140多名國會議員也於當天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
  • 靖國神社對日本意味什麼?為何日本參拜,會引起國際輿論的反對?
    靖國神社,相信朋友們並不陌生,小編學生時代經常也是聽到新聞說日本某某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引起輿論譁然。離我們時間比較近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任時就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遭到了國際輿論的一致反對,這個輿論不僅僅是指日本國以外,包括日本國內也有反對安倍晉三這樣出格的舉動的。
  • 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小日本為何總是參拜!
    在近年的中日關係中,靖國神社是個重要的存在。但靖國神社到底是個什麼樣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 1869年,日本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提出建個軍部神社來祭奠戊辰戰爭以後戰死的軍人,這就是「靖國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