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10日,第53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回顧近幾年參展企業,與汽車相關的黑科技越來越多,CES展會因此也被業內戲稱為「汽車科技展」。那麼在2020年第53屆CES展會上又有哪些與汽車相關的黑科技呢,讓我們粗略為大家盤點了以下10項。
一、博世:虛擬遮陽板
此次展會上,博世發布了一款搭載人工智慧技術的虛擬遮陽板。該產品由一塊透明液晶顯示屏與車內監控攝像頭連接,可識別駕駛員眼部位置和眼皮運動,並運用智能算法分析位置信息,根據陽光或其他光源透過擋風玻璃射入駕駛員眼睛的路徑,調暗顯示屏上的相應部分,其餘部分將繼續保持透明,所以並不會妨礙駕駛員的視野。博世利用這款創新性的透明液晶顯示屏一舉解決了刺眼陽光和遮擋視線的矛盾,提升了行車安全。
解決痛點:行駛中光汙染帶來的安全隱患
技術難點:眼部識別及位置算法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2-5年
技術含量:四星(滿分5星)
二、博世:ADAS車載監控系統
除了虛擬遮陽板外,博世集團還在展會上發布了最新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監控系統。和傳統意義上的車載監控系統所監控「車輛」不同,博世的車載監控系統主要針車內人員的監測,該系統能夠不斷監控乘客眼皮的運動,視線方向以及乘坐姿勢,如駕駛員疲勞走神或低頭看手機,系統會發出警告;同時還能夠監控車內人員的數量和位置信息,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預先做好安全系統的保護。隨著將來自動駕駛越來越普及,監測駕駛員的狀態將成為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解決痛點:自動駕駛普及過程中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問題
技術難點:面部及眼部識別智能算法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1-2年
技術含量:三星(滿分5星)
三、大陸集團:「透明引擎蓋」
此次展會上,大陸集團「透明引擎蓋」技術進行了全球首秀。該技術搭載了大陸集團的360°全景影像系統,該系統由四個衛星攝像頭和一個電子控制單元構成,通過智能圖像處理算法可重構車輛下方的圖像,並將所遮擋的區域精準清晰地投射到車內中控屏上,以便駕駛員可以看到下方被遮擋的實景和障礙物。
解決痛點:車底盲區帶來的安全風險
技術難點:圖像處理算法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1年
技術含量:兩星(滿分5星)
四、大陸集團:「裸眼」3D中控屏
除了「透明引擎蓋」技術外,大陸集團還展示了3D光場顯示技術,並將這項技術作為人機互動的關鍵元素應用在汽車中控臺上,3D光場顯示技術中控臺還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了觸覺交互的功能。所有車內乘客無需佩戴特殊眼鏡或頭戴跟蹤攝像頭就能享受到「裸眼」3D體驗,通過三維高亮顯示、圖像增強及複雜的照明效果可以更便捷、安全地傳遞信息並減少駕駛員注意力的分散,提升行車安全。
解決痛點:人機互動的注意力分散以及交互情感需求
技術難點:裸眼3D投影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5-10年
技術含量:四星(滿分5星)
五、大陸集團:車聯網及自動駕駛使能器
車聯網及自動駕駛使能器使命很清晰,主要為未來的自動駕駛和互聯出行打基礎,該功能包括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360度3D傳感技術、接觸傳感器系統等,而接觸傳感器系統能夠根據接收到的聲音信號探測到低速碰撞,並採取緊急制動。另外,通過在車輛的相應位置安裝2到12個傳感器,可以用於探測行車或駐車狀態下的各種聲音信息,因為汽車觸碰物體時的聲音有著明顯辨識度,所以系統能根據聲音特徵對這些觸碰進行分類,判斷是車體刮擦、低速停車碰撞事故還是其他障礙,從而助力駕駛員或車主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解決痛點:車輛與外界發生接觸後的感知能力
技術難點:聲音信號的分類與判斷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1-2年
技術含量:兩星(滿分5星)
六、法雷奧:路邊行人意圖分析
本次展會法雷奧展示了可預測路邊行人意圖的Move Predict.ai技術,該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和車身周圍360°的感知技術,包括魚眼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可對車輛周圍的場景、道路使用者的行為及其注意力或注意力分散程度進行詳細分析(例如考慮他們是否使用手機),並使用此信息來預測他們的意圖(如過馬路)和可能的行駛軌跡。
解決痛點:市區道路行人突然竄出的交通隱患
技術難點:識別算法與可靠度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2-5年
技術含量:四星(滿分5星)
七、日產:輕量化超隔音材料
日產在此次CES展會上推出了全新的輕量化超隔音材料,該材料由晶體結構與塑料薄膜組合而成,可以有效控制空氣震動,降低車輛在道路行駛和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寬頻噪音(500-1200Hz)的傳播。目前,該頻段隔音材料大部分由重型橡膠製成,還在重量上做了優化,在不改變隔音效果的情況下降重量減少輕了75%,而簡單的結構也使其成本與傳統的材料價格相當,競爭力十足。
解決痛點:車輛行駛中的NVH
技術難點:材料分子結構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3-5年
技術含量:四星(滿分5星)
八、本田:Augmented Driving Concept智能駕駛概念車
Augmented Driving Concept概念車並不像以往的智能駕駛概念車那樣一味地強調「枯燥無味的」自動駕駛,反而更加注重駕駛員如何在一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上獲得更多的駕駛樂趣。通過該概念車的多個傳感器和攝像頭來判斷駕駛者的意圖,以保證系統能非常平順的在自動駕駛和半自動駕駛之間無縫切換。該概念車從半自動駕駛到自動駕駛共提供了八種駕駛模式,用戶可以享受到不同模式所帶來的駕駛樂趣。
解決痛點:人類駕駛與自動駕駛怎樣平順過渡
技術難點:駕駛者意圖判斷算法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未來5-10年
技術含量:四星(滿分5星)
九、寶馬:「都市套房」概念車
寶馬展位上,展示了i3 Urban Suite概念車。顧名思義,Urban Suite是「都市套房」的意思,這款i3的座艙就是朝著都市起居的方向設計。從上圖能夠看到,車廂部分取消了傳統副駕駛位和後排的一個位置,僅為後排保留更為舒適的「老闆座」。如果需要臨時辦公,左側的桌子和檯燈可以很好的滿足;如果想要休閒娛樂,則可以把腳放在副駕駛位的腿託上,再將車頂的屏幕翻轉下來觀看電影,在隱秘的車廂空間中享受別致的「都市生活」。
解決痛點:車廂內的生活與娛樂
技術難點:技術上無難點,難在觀念的轉變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根據市場需求隨時可實現
技術含量:一星(滿分5星)
十、豐田:「織慧之城」
此次CES展,豐田是汽車領域最有吸引力的展位,從去年東京車展開始,豐田展臺上就不再出現汽車了,而是一系列未來出行願景,意味著豐田從傳統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豐田「織慧之城」是實際存在的,位於日本靜岡縣裾野市,佔地約71萬平方米,這裡目前仍是豐田汽車東富士工廠,計劃2020年底關閉改造,2021年開始建造織慧之城,之所以叫「織慧之城」,就是要用各種智慧街道把城市編織於一體。道路將只提供給自動駕駛汽車及零排放汽車使用,像豐田不久前發布的e-Palette,將成為編織之城的主要交通工具,屆時將會有2000人在「織慧之城」中「生活」。
解決痛點:城市交通擁堵、能源與排放問題
技術難點:物聯網與大數據整合
投入量產時間預測:小範圍5-10年
技術含量:5星(滿分5星)
侃弟點評:
2020 CES的科技含金量依然很高,關於汽車的電子科技著實不少,以上只是選取有代表性的技術方向。可以看到,在電子電器化的大背景下,汽車從內到外都有更多可以發展的空間,從駕駛者的感官體驗到車外人員的安全性,都有想像的空間和技術解決的方案。進入2020年代,汽車將進入全新的快車道,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