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是時候向大家介紹我們這「譯群人」了
外刊精讀學習>>為期一年,隨到隨學 | 知新共學外刊群
Trados學習群>>多一項技能傍身 | 知新共學Trados學習群第3期招新啦~
▼
正在招募
▼
為期一年,隨到隨學 | 知新共學外刊群
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新版的CATTI官方指定教材《英語筆譯實務》第一章的讀書筆記,由知新共學翻譯群譯友Pray製作。
關鍵詞:經濟類文體、化虛為實、化靜為動
經濟類文體的特色:語體風格正式。
在詞彙方面,選詞正式,靜態的抽象名詞表達較多;
句式方面,高頻使用並列複合句和主從複合句,句子插入成分較多。
另外,經濟報告的內容決定文中包含大量的經濟術語、統計數字以及對各類趨勢的描述。
- 文體分析 -
經濟類文章較之其他文體的獨特特徵可以總結為:
1. 數據對比高頻出現
例: Export surplus was 72.54 billion francs, compared with 47.71 billion francs in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在財經詞語中,「同比」是指與上一自然年度(或財年)的同一時期(如月或季度)相比較而得出的增長或下降的比率。以下表達均可表示「同比」:
l 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l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l from a year earlier
l year-on-year
2.表示趨勢的程度副詞高頻出現
l 表示發展趨勢較大或較快時多使用:fairly, rather, a great deal, much, dramatically, drastically, considerably, remarkably, markedly, sharply, significantly,apparently, tremendously, greatly
l 表示發展趨勢較小或緩慢時多使用: gradually, gently, slightly, slowly
3.表示漲跌趨勢的動詞高頻使用
- 方法點撥 -
(一)抽象名詞「化虛為實」
官方報告行文端莊正式,英語抽象化表達較為多見。
連淑能在《英漢對比研究》一書中曾指出此類英語抽象表達含義虛化、語氣莊嚴。與此不同的是,漢語用詞傾向於具體,常常「以實的形式表達虛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內容」。
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系列讀書筆記↓↓↓
英漢雙語的人稱與物稱
由於這種差異的存在,漢語譯文若使用與英語相應的名詞表達,往往會顯得不自然、不通順,在翻譯實踐中就構成了「翻譯問題」。具體解決方法如下:
1.用動詞取代抽象名詞。英語大量的行為抽象名詞表示行為或動作意義,由這類名詞構成的短語往往相當於主謂結構或動賓結構。在英漢轉換中,應充分利用漢語動詞優勢,以動代靜,以實代虛。
2.添加範疇詞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範疇詞用來表示行為、現象、屬性等概念所屬的範疇,是漢語常用的特指手段。
3.用具體的詞語闡釋抽象的詞義。英語抽象詞的含義比較籠統、概括、虛泛,在漢語裡往往找不到對應的詞彙來表達,這時常常要藉助具體的詞語來解釋其抽象的詞義,正如彼得·紐馬克(Peter Newmark)所說: As a last resort, 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請觀察以下譯文對文中抽象表達的處理方式:
例1 These risks include an escalation of trade disputes, an abrupt tightening of global financial conditions, andintensifying climate risks.
譯文此類風險包括貿易爭端升級,全球金融狀況突然收緊,以及氣候風險加劇。
例2 several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seen per capita income decline.
譯文幾個發展中大國的人均收入卻呈現下降趨勢。
例3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volatility of export and fiscal revenues often translates into large swings in economic activity,and lower rates of growth over the longer term.
譯文出口和財政收入同時劇烈波動,往往造成經濟活動劇烈波動,並造成增長長期低迷。
例4 …they remain exposed to volatile prices.
譯文......仍面臨價格波動的影響。
分析:以上例子中的畫線部分均為英語中的抽象名詞,具有極強的動詞意味,故均使用動詞或主謂結構翻譯,使得譯文更為地道流暢。
例5 These effects are exacerbated in countries with weak governance and poorinstitutional quality, where the lack of diversification may act as a barrier to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譯文在治理能力和制度質量薄弱的國家,缺乏多樣化可能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障礙,其產生的影響更為嚴重。
分析:該例中的governance為抽象概念,根據上下文添加「能力」,使得概念具體化。
(二)經濟趨勢表達 「化靜為動」
經濟類文體中對變化趨勢的表述較多,輔以形容詞、副詞表示程度,翻譯時不必拘泥於詞性,可根據語義搭配,配合名詞動詞化,實現化靜為動。
例:
- 總結與建議 -
經濟類報告文體端莊嚴肅,表現在用詞方面,常使用一些風格正式的抽象詞、靜態表達,加上密集的財經術語,詞彙密度高達66%以上;句式層面多用複合句,平均句長為22個單詞以上,因此總體而言,閱讀和表達難度較大。
要翻譯好這樣的專業報告,首先要經常閱讀類似文本,熟悉常見術語,善於根據上下文判斷抽象詞的準確意義。其次要善於將靜態表達動態化,從而實現漢語的流暢、地道表達。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對原文篇章結構的總體把握,從而在漢譯選詞、搭建句式結構的時候具有宏觀格局。
備考經濟類文章翻譯時,還應多關注經濟新聞。廣義的經濟新聞,覆蓋全部社會經濟生活和與經濟有關的領域,包括從生產到消費、從城市到農村、從宏觀到微觀、從安全生產到服務質量,從經濟工作到政治、社會生活中的相關領域。
狹義的經濟新聞則重點關注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以及與投資相關的要素市場。在各類水平考試中,往往選擇的是專業性稍弱的廣義經濟新聞,多包括政經、產經新聞。
華春瑩說「這個鍋太大了,甩不出去」,該如何翻譯?
WHO官員說「世界欠你們的」,這句原話應該怎麼翻譯?
MTI考前熱身 | 西安外國語大學MTI真題翻譯思路拆解
翻譯思路拆解 | 社評:李子柒、孔子學院、文化輸出
翻譯思路拆解 | 只需要星星之火,便足以讓善良燎原
參考譯文 | 西南財經大學2019年MTI英譯漢試題
參考譯文 | 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年MTI中譯英試題
翻譯思路拆解 | 社評:暴力傷醫何時休
文學翻譯賞析+思路拆解 | 白馬湖之冬(節選)
翻譯思路拆解|單霽翔:故宮,就是一個600歲的超級IP
思路匯總 | 如何翻譯「新增病例連續N日下降」?
翻譯思路拆解 | 社評:「一問三不知」唐主任被免職,如何選出實幹派幹部?
公文翻譯方法匯總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