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有幾個艦隊、編制,實力多強

2021-01-20 戰略網

美國海軍下設七個艦隊,約500,000現役和預備役軍人、279艘現役軍艦和4,000架飛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噸位最高、裝備最先進、總體實力遠超於其他國家的世界上最強的海軍。美國海軍由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兩個獨立的軍種組成,均歸屬於美國海軍部領導。海軍部則是美國國防部下屬三個軍種部門之一。海軍部設於五角大樓內, 又稱為「華盛頓海軍大院」,它由三個中央單位組成:海軍部長辦公室、海軍作戰部、海軍陸戰隊總部。另外,美國海岸警衛隊在戰時受海軍領導。

海軍共有九大部門: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中央指揮部、歐洲艦隊、網絡戰爭指揮部、海軍預備隊、特種作戰部、研考部和補給司令部。艦隊在海軍中定位成武力提供者;他們不能自己擬定作戰計劃,只能維護和訓練戰鬥單元以備隨時供應區域聯合作戰司令部派遣。非公開的美國海域外軍艦行動都被定為成特遣隊,通常由第二第三艦隊執行。只要進入其他編號艦隊負責的區域,特遣隊就會重新編號。例如一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地中海西岸就會被命名為特遣隊20.1;進入地中海內就變成特遣隊60.1。

目前海軍共有六支艦隊,番號為第三艦隊、第四艦隊、第五艦隊、第六艦隊、第七艦隊、第十艦隊,都由三星中將指揮,除了第四艦隊由兩星少將指揮。其他六支艦隊由區域司令部指揮分成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歐洲艦隊、中央指揮部(只指揮第四艦隊,等於第四艦隊有兩層重複指揮),等任務編組;這四位任務性指揮官全是四星上將。其中第一艦隊的編號早在1947年二戰後已經存在,但是1973改編成第三艦隊。

美國海軍現狀概覽

海軍現役艦隊(六大艦隊)

第三艦隊

總部:聖地牙哥。負責:東太平洋至美國西海岸。

美國海軍第三艦隊成立於1943年3月,二戰結束後,其番號被撤消。70年代初,美國為了對付前蘇聯的海上擴張,提高在太平洋的反潛能力,以及加強對中太平洋的控制,美國海軍將當時的第一艦隊與太平洋艦隊反潛司令部合併,恢復了第三艦隊的番號。

其主要任務是:調指揮太平洋區域的反潛作戰,組織反潛防禦和訓練,保護轄區內航道安全,組織護航兵力,組織新武器裝備的海上試驗和鑑定。由於第三艦隊負責太平洋艦隊艦艇兵力的部署前訓練,因此,第三艦隊曾被稱為訓練艦隊。

太平洋艦隊新服役的或大修後的艦艇都要先編入該艦隊進行訓練。訓練形式主要是部隊演習、戰備演習和艦隊演習,訓練結束後方可派往第七艦隊執勤。第三艦隊,其艦隊規模遠遠大於我們熟知的第七艦隊,擁有航空母艦5艘,是太平洋艦隊的主力。

第四艦隊

美國海軍第四艦隊隸屬美國海軍南方司令部。

美國海軍24日宣布,將重建美國第四艦隊,負責美國海軍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的行動。

海軍官員當天說,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從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調往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的海軍船隻將由第四艦隊承擔操作責任。現任海軍特種戰爭司令部司令克南將指揮這支艦隊。

海軍參謀長拉夫黑德說,海軍專為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行動建立一支艦隊,表明美國已認識到「西半球南部海事安全的極大的重要性」。

美國媒體認為,海軍的這一舉措是在美國意識到對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國家影響力下降後做出的。

美國目前擁有五支艦隊,分別是負責大西洋地區的第二艦隊、太平洋東部和北部的第三艦隊、海灣地區的第五艦隊、地中海地區的第六艦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第七艦隊。

二戰時期,第四艦隊曾是美國海軍的一支主要力量,用來封鎖和防衛敵軍潛艇和襲擊艦,但在上世紀50年代被取消。

第四艦隊曾多次參與重大作戰

二戰期間,美軍為全面掌控太平洋、大西洋,確保美國本土安全,分別在兩個大洋方向建立了各5支艦隊。其中第四艦隊於1943年3月正式組建,主要任務是負責南大西洋廣闊海域的巡邏及反潛作戰。

二戰結束後,為適應冷戰期間美蘇大艦隊對抗的需要,美軍各艦隊進行了大規模壓縮和整編。第四艦隊於1950年撤編,其所屬艦隻被併入總部設在美國本土東海岸諾福克港的第二艦隊,這支艦隊參加了1962年對古巴海上封鎖、1989年入侵巴拿馬、1990年對哥倫比亞海上封鎖以及1993年應對海地危機等作戰行動。

重建後影響範圍包括中國

儘管暫時不會配屬大量艦艇,但第四艦隊的重新組建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軍的全球部署能力。

一方面,美軍第四艦隊將能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大對古巴、巴西、阿根廷等中南美國家的海上威懾;另一方面,第四艦隊也為美軍染指非洲大陸提供了海上力量支撐,其對非洲西海岸的控制和監視能力將大幅度增強。

從長遠看,第四艦隊還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洲國家造成深遠影響。目前,第七艦隊的理論巡防區域包括西太平洋、印度洋至非洲東海岸,但由於其作戰重點始終放在西太平洋日本、朝鮮半島方向,因此印度洋南部至非洲東海岸的廣大海域實際上長期處於大國海軍力量的真空狀態。第四艦隊重建後,未來將能夠與第七艦隊在非洲之角形成戰略合圍態勢,從而直接影響到亞洲—印度洋—非洲大陸這一重要國際海上通道的安全。

第五艦隊

美國海軍第五艦隊隸屬海軍中央司令部。總部:巴林。負責:中東波斯灣。

美國第五艦隊(United States Fifth Fleet),是美國海軍六大艦隊之一。是美國駐中東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轄區範圍從波斯灣、紅海、阿拉伯海,到東非肯亞的印度洋海域一帶,司令部設置在巴林。人員、機械材料由太平洋艦隊及大西洋艦隊提供,負責中東地區船支的安全。

第五艦隊是美國海軍成立的第五支艦隊,1944年4月26日編成,主要改組自美國中太平洋部隊。這支部隊歷史包含中太平洋部隊時期,從1943年到1945年間,由美國海軍上將雷蒙德負責指揮。二次大戰結束後,於1947年1月遭解散。第五艦隊於1995年被重編。

因為中東地區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地區,對美國來說是個利害關係重大的區域,冷戰後,中東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所以在這個區域設置常備的海軍部隊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在波斯灣戰爭其間,美國就動員了不少海軍戰艦前往中東,由第七艦隊負責指揮。

為滿足該戰區作戰的需要。為此,美國在1995年7月決定,重新編成第五艦隊,負責中東地區的安全。印度《第一郵報》2013年2月4日文章稱:中國在瓜達爾港的存在,對美國部署在中東地區的第五艦隊而言將是嚴重威脅。由於瓜達爾港距荷姆茲海峽很近,北京將藉助該港對通往遠東和歐洲的戰略石油貿易構成威脅,美國的戰略和能源安全利益也將由此受影響。它還會成為中國觀察美國軍事行動的平臺,中國可藉此攔截駐紮在阿拉伯半島的美軍軍事通信。發生軍事衝突時,若馬六甲被美封鎖,瓜達爾港還可成為中國在印度洋貿易通道的有效替代路線。

第六艦隊

美國海軍第六艦隊隸屬海軍歐洲司令部。總部:義大利那不勒斯。負責:大西洋歐洲至非洲。

美國海軍「喬治·布希」號航母(CVN-77)開赴地中海,加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參加對敘利亞、伊朗的威懾行動。美國海軍第六艦隊曾被稱為「地中海**」、「現代地中海憲兵」和「利比亞戰爭急先鋒」。

第六艦隊的前身,是活動於地中海的幾個小型作戰分隊,其任務是執行該地區的海上監視與作戰任務。1948年,這幾個小分隊改稱第六特混艦隊,1950年改稱第六艦隊,主要任務是:實施海戰,確保地中海和黑海的制海權與制空權;在地中海沿岸實施兩棲登陸作戰;重點防守和封鎖海區內的主要通道。

目前,第六艦隊是美國海軍駐歐洲的主要作戰力量,司令部設在義大利的加埃塔。

第七艦隊

總部:日本橫須賀。負責:西太平洋至南亞。

美軍第七艦隊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的橫須賀港,駐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衝繩和韓國釜山、浦項、鎮海基地及新加坡等地,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海外前線投送部隊。

目前,美軍第七艦隊大約擁有50至60艘軍艦、350架戰機。一般由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組成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為主要作戰部隊,輔以陸基航空兵、兩棲部隊。現轄旗艦一艘(藍嶺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喬治·華盛頓號),3至4艘配備飛彈的巡洋艦、18至20艘飛彈驅逐艦及護衛艦、5至6艘攻擊型潛艇以及5至8艘登陸艦、18艘後勤保障船和若干汽墊船、輔助船隻等。

第十艦隊

美國海軍第十艦隊隸屬美國艦隊網絡司令部。總部:馬裡蘭州米德爾海軍基地。

是2010年重新恢復的艦隊,海軍信息網絡戰。據說重建的第10艦隊是唯一沒有艦艇部隊的司令部,可謂最新創意的網絡信息體制司令部。

另:第1艦隊1973年撤銷併入太平洋第3艦隊;第2艦隊2011年撤銷併入大西洋第4艦隊。

艦艇列表

美國海軍服役中的船艦其艦名均以USS為開頭,其意為「美國船艦(United States Ship)」。非服役中而由民間船員操作的美國海軍船艦其艦名以USNS開頭,其意為「美國海軍船艦(United States Naval Ship)」。

美國海軍通用艦船分類符號是用來識別船艦的型式與主要功能。船艦艦名由美國海軍部決定,艦名可能是州、城市、鎮、重要人物、著名戰役、魚類和理想或典範。原則上,不同級別船艦其艦名源自不同的來源。

建造以及使用中的航空母艦和潛艦均以核能為動力來源,可參見美國海軍核子反應器了解更多的資訊和核子動力船艦的歷史。從美國海軍船艦列表可以獲得更完整的艦艇列表信息。

  美國艦船一覽表(截止2015年)

  航空母艦(現役11艘,在建2艘)

  一、傑拉爾德。R.福特級航空母艦(在建2艘)(滿載10萬噸)

  1、 CVN78 傑拉爾德。R.福特號(下水)

  2、 CVN79 約翰。F.甘迺迪號(在建)

  3、 CVN80 企業號(在建)

  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現役10艘)(滿載9.9萬噸左右)

  1、 CVN68 切斯特。W.尼米茲號

  2、CVN69 德懷特。D.艾森豪號

  3、CVN70 卡爾。文森號

  4、 CVN71 西奧多。羅斯福號

  5、 CVN72 亞伯拉罕。林肯號

  6、 CVN73 喬治。華盛頓號

  7、 CVN74 約翰。C.斯坦尼斯號

  8、 CVN75 哈裡。S.杜魯門號

  9、 CVN76 羅納德。裡根號

  10、CVN77 喬治。布希號

  快速戰鬥支援艦(航母戰鬥群補給艦)(現役3艘)

  一、供應級快速戰鬥支援艦(現役3艘,退役1艘)(滿載49000噸)

  1、T-AOE6 供應號

  2、 T-AOE7 雷尼爾號(2015年退役)

  3、 T-AOE8 北極號

  另有14艘劉易斯和克拉克級乾貨彈藥補給艦(T-AKE1--T-AKE14)(41000噸)

  14艘亨利。J.凱澤級油料補給艦(T-AO187--T-AO204)(42000噸)(共建18艘T-AO188、T-AO190退役;T-AO191--192外售)(2016年開始更新17艘新油艦,陸續退役現有油料補給艦)

  巡航飛彈核潛艇(現役4艘)

  一、俄亥俄改級巡航飛彈核潛艇(現役4艘)(水下18750噸)

  1、SSGN726 俄亥俄號

  2、 SSGN727 密西根號

  3、 SSGN728 佛羅裡達號

  4、 SSGN729 喬治亞號

  彈道飛彈核潛艇(現役14艘)

  一、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現役14艘)(水下18750噸)

  1、 SSBN730 亨利。M.傑克遜號

  2、 SSBN731 阿拉巴馬號

  3、 SSBN732 阿拉斯加號

  4、 SSBN733 內華達號

  5、 SSBN734 田納西號

  6、 SSBN735 賓夕法尼亞號

  7、 SSBN736 西維吉尼亞號

  8、 SSBN737 肯塔基號

  9、 SSBN738 馬裡蘭號

  10、SSBN739 內布拉斯加號

  11、SSBN740 羅得島號

  12、SSBN741 緬因號

  13、SSBN742 懷俄明號

  14、SSBN743 路易斯安那號

  攻擊核潛艇(現役54艘,在建6艘)

  一、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現役40艘,退役22艘,共建62艘)(水下7100噸)

  1、SSN698 布雷墨頓號(2017年退役)

  2、SSN699 傑克遜維爾號(2017年退役)

  3、 SSN700 達拉斯號(2017年退役)

  4、 SSN705 科珀斯克裡斯蒂號(2016年退役)

  5、 SSN706 阿爾伯克基號(2016年退役)

  6、 SSN711 舊金山號(2017年退役)

  7、 SSN713 休斯頓號(2016年退役)

  8、 SSN714 諾福克號(2015年退役)

  9、 SSN715 布法羅號(2017年退役)

  10、SSN717 奧林匹亞號-以上為基礎型

  11、SSN719 普羅維登斯號(2019年退役)

  12、SSN720 匹茲堡號(2019年退役)

  13、SSN721 芝加哥號

  14、SSN722 基韋斯特號

  15、SSN723 俄克拉荷馬號

  16、SSN724 路易斯維爾號(2019年退役)

  17、SSN725 海倫娜號

  18、SSN750 紐波特紐斯號---以上為改I型

  19、SSN751 聖胡安號----以下為改II型

  20、SSN752 帕薩迪納號

  21、SSN753 奧爾巴尼號

  22、SSN754 託皮卡號

  23、SSN756 斯克蘭頓號

  24、SSN757 亞歷山大號

  25、SSN758 阿什維爾號

  26、SSN759 傑斐遜城號

  27、SSN760 安納波利斯號

  28、SSN761 斯普林菲爾德號

  29、SSN762 哥倫布號

  30、SSN763 聖菲號

  31、SSN764 博伊西號

  32、SSN765 蒙彼利埃號

  33、SSN766 夏洛特號

  34、SSN767 漢普頓號

  35、SSN768 哈特福德號

  36、SSN769 託萊多號

  37、SSN770 圖森號

  38、SSN771 哥倫比亞號

  39、SSN772 格林威爾號

  40、SSN773 夏延號

  二、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現役3艘)(水下9142噸)

  1、 SSN21 海狼號

  2、 SSN22 康乃狄克號

  3、 SSN23 吉米。卡特號

  三、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現役12艘,在建6艘,計劃31艘)(水下7800噸)

  1、 SSN774 維吉尼亞號

  2、 SSN775 德克薩斯號

  3、 SSN776 夏威夷號

  4、 SSN777 北卡羅來納號

  5、 SSN778 新罕布夏號

  6、 SSN779 新墨西哥號

  7、 SSN780 密蘇裡號

  8、 SSN781 加利福尼亞號

  9、 SSN782 密西西比號

  10、SSN783 明尼蘇達號

  11、SSN784 北達科他號

  12、SSN785 約翰。沃納號

  13、SSN786 伊利諾伊號(在建)

  14、SSN787 華盛頓號(在建)

  15、SSN788 科羅拉多號(在建)

  16、SSN789 印第安納號(在建)

  17、SSN790 南達科他號(在建)

  18、SSN791 德拉瓦號(在建)

  SSN792----SSN804暫無艦名

  兩棲攻擊艦(現役9艘,在建1艘)

  一、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現役1艘,在建1艘,計劃5艘)(滿載45000噸)

  1、 LHA6 美國號

  2、 LHA7 的黎波裡號(在建)

  LHA8---- LHA10暫無艦名

  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現役8艘)(滿載41000噸)

  1、 LHD1 黃蜂號

  2、 LHD2 埃塞克斯號

  3、 LHD3 奇爾沙治號

  4、 LHD4 拳師號

  5、 LHD5 巴丹號

  6、 LHD6 好人理察號

  7、 LHD7 硫磺島號

  8、 LHD8 馬金島號

  兩棲指揮艦(現役2艘)

  一、藍嶺級兩棲指揮艦(現役2艘)(滿載18400噸)

  1、 LCC19 藍嶺號

  2、 LCC20 惠特尼山號

  兩棲船塢運輸艦(現役11艘,在建2艘)

  一、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現役1艘,退役10艘)(滿載17200噸)

  1、 LPD15龐塞號(2017年退役)

  二、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現役10艘,在建2艘)(滿載24900噸)

  1、 LPD17 聖安東尼奧號

  2、 LPD18 紐奧良號

  3、 LPD19 梅薩維德號

  4、 LPD20 綠灣號

  5、 LPD21 紐約號

  6、 LPD22 聖地牙哥號

  7、 LPD23 安克雷奇號

  8、 LPD24 阿靈頓號

  9、 LPD25 薩默塞特號

  10、LPD26 約翰。P.馬薩號

  11、LPD27 波特蘭號(在建)

  12、LPD28暫無艦名(在建)

  兩棲船塢登陸艦(現役12艘)

  一、惠德貝島級兩棲船塢登陸艦(現役8艘)(滿載15726噸)

  1、 LSD41 惠德貝島號

  2、 LSD42 日耳曼城號

  3、 LSD43 麥克亨利堡號

  4、 LSD44 岡斯頓廳號

  5、 LSD45 康斯託克號

  6、 LSD46 託爾圖加號

  7、 LSD47 拉什摩爾號

  8、 LSD48 阿希蘭號

  二、哈珀斯。費裡級兩棲船塢登陸艦(現役4艘)(滿載16740噸)

  1、 LSD49 哈珀斯。費裡號

  2、 LSD50 卡特霍爾號

  3、 LSD51 奧克希爾號

  4、 LSD52 珍珠港號

  機動平臺登陸艦(現役1艘,在建2艘)

  一、蒙特福特角級機動平臺登陸艦(現役1艘,在建2艘)(滿載80000噸)

  1、 MLP1 蒙特福特角號

  2、 MLP2 約翰。格雷號(在建)

  3、 MLP3 路易斯。B.普勒號(在建)

  聯合高速運輸艦(現役4艘,在建2艘)

  一、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艦(現役4艘,在建2艘,計劃10艘)(滿載2400噸)

  1、JHSV1 先鋒號

  2、 JHSV2 喬克託郡號

  3、 JHSV3 米利諾基特號

  4、 JHSV4 福爾裡弗號

  5、 JHSV5 雷索盧特號(在建)

  6、 JHSV6 布倫斯維克號(在建)

  JHSV7---- JHSV10暫無艦名

  瀕海戰鬥艦(現役6艘,在建14艘)

  一、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現役3艘,在建7艘,計劃16艘)(滿載2784噸)

  1、LCS1 自由號

  2、LCS3 沃斯堡號

  3、LCS5 密爾沃基號

  4、LCS7 底特律號(在建)

  5、LCS9 小石城號(在建)

  6、LCS11 蘇城號(在建)

  7、 LCS13 威奇託號(在建)

  8、 LCS15 比林斯號(在建)

  9、LCS17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在建)

  10、LCS19暫無艦名(在建)

  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現役3艘,在建7艘,計劃16艘)(滿載2780噸)

  1、LCS2 獨立號

  2、LCS4 科羅納多號

  3、LCS6 傑克森號

  4、LCS8 蒙哥馬利號(在建)

  5、LCS10 嘉貝麗。吉弗斯號(在建)

  6、 LCS12 奧馬哈號(在建)

  7、 LCS14曼徹斯特號(在建)

  8、LCS16 塔爾薩號(在建)

  9、LCS18查爾斯頓號(在建)

  10、LCS20暫無艦名(在建)

  飛彈護衛艦(現役5艘)(2015年底前完全退役)

  一、佩裡級飛彈護衛艦(現役5艘,退役46艘,共建51艘)(滿載4100噸)

  1、 FFG56 辛普森號(2015年退役)

  2、FFG50 泰勒號(2015年退役並轉臺)

  3、FFG51 蓋瑞號(2015年退役並轉臺)

  4、 FFG58 塞繆爾。B.羅伯茨號(2015年退役)

  5、 FFG59 考夫曼號(2015年退役)

  附:FFG52卡爾號、FFG55 艾爾羅德號(預計2016年轉臺)

  飛彈驅逐艦(現役62艘,在建9艘)

  一、朱姆沃爾特級飛彈驅逐艦(在建3艘)(滿載14564噸)

  1、 DDG1000 朱姆沃爾特號(在建)

  2、 DDG1001 麥可。蒙蘇爾號(在建)

  3、 DDG1002 林登。詹森號(在建)

  二、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現役62艘,在建6艘)(滿載8400-1000噸)

  1、 DDG51 阿利。伯克號

  2、 DDG52 巴裡號

  3、 DDG53 約翰。保羅。瓊斯號

  4、 DDG54 柯蒂斯。威爾伯號

  5、 DDG55 斯託特號

  6、 DDG56 約翰。S.麥凱恩號

  7、 DDG57 米切爾號

  8、 DDG58 拉布恩號

  9、 DDG59 拉塞爾號

  10、DDG60 保羅。漢密爾頓號

  11、DDG61 拉梅奇號

  12、DDG62 菲茨傑拉德號

  13、DDG63 斯特西姆號

  14、DDG64 卡尼號

  15、DDG65 本福爾德號

  16、DDG66 岡薩雷斯號

  17、DDG67 科爾號

  18、DDG68 蘇利文號

  19、DDG69 米利厄斯號

  20、DDG70 霍珀號

  21、DDG71 羅斯號-以上21艘為I型,8422噸

  22、DDG72 馬漢號

  23、DDG73 迪凱特號

  24、DDG74 麥克福爾號

  25、DDG75 唐納德。庫克號

  26、DDG76 希金斯號

  27、DDG77 奧凱恩號

  28、DDG78 波特號-以上7艘為II型,9033噸

  29、DDG79 奧斯卡。奧斯汀號

  30、DDG80 羅斯福號---以上2艘為IIA型5/54改版,9217噸

  31、DDG81 溫斯頓。S.邱吉爾號

  32、DDG82 拉森號

  33、DDG83 霍華德號

  34、DDG84 巴爾克利號---以上4艘為IIA型5/62改版,9217噸

  35、DDG85 麥克坎貝爾號

  36、DDG86 肖普號

  37、DDG87 梅森號

  38、DDG88 普雷貝爾號

  39、DDG89 馬斯廷號

  40、DDG90 查菲號

  41、DDG91 平可尼號

  42、DDG92 莫姆森號

  43、DDG93 鍾雲號

  44、DDG94 尼採號

  45、DDG95 詹姆斯。E.威廉士號

  46、DDG96 班布裡奇號

  47、DDG97 哈爾西號

  48、DDG98 弗裡斯特。P.謝爾曼號

  49、DDG99 戴維。G.法拉格特號

  50、DDG100 基德號

  51、DDG101 查爾斯。V.格裡德利號

  52、DDG102 威廉。T.桑普森號

  53、DDG103 特拉克斯頓號

  54、DDG104 安德魯。斯特雷特號

  55、DDG105 喬治。杜威號

  56、DDG106 斯託克戴爾號

  57、DDG107 格雷夫利號

  58、DDG108 韋恩。E.邁耶號

  59、DDG109 賈森。杜漢號

  60、DDG110 威廉。P.勞倫斯號

  61、DDG111 斯普魯恩斯號

  62、DDG112 麥可。墨菲號

  63、DDG113 約翰。芬號(在建)

  64、DDG114 拉爾夫。詹森號(在建)

  65、DDG115 拉斐爾。佩拉爾塔號(在建)--上31艘為IIA型5/62無快炮改版

  66、DDG116 湯瑪斯。哈德納號(在建)--以下3艘為III型實驗版,10000噸

  67、DDG117 保羅。伊格內修斯號(在建)

  68、DDG118 丹尼爾。井上號(在建)

  DDG119-DDG126暫無艦名

  飛彈巡洋艦(現役22艘)

  一、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現役22艘,退役5艘)(滿載9957噸)

  1、 CG52 邦克山號(2019年退役)

  2、 CG53 莫爾比灣號

  3、 CG54 安提坦號

  4、 CG55 雷伊泰灣號

  5、 CG56 聖哈辛託號

  6、 CG57 張伯倫湖號

  7、 CG58 菲律賓海號

  8、 CG59 普林斯頓號

  9、 CG60 諾曼第號

  10、CG61 蒙特裡號

  11、CG62 錢瑟勒斯維爾號

  12、CG63 考彭斯號

  13、CG64 葛底斯堡號

  14、CG65 喬辛號(長津湖號)

  15、CG66 休城號(順化市號)

  16、CG67 希洛號

  17、CG68 安齊奧號

  18、CG69 維克斯堡號

  19、CG70 伊利湖號

  20、CG71 聖喬治角號

  21、CG72 維拉灣號

  22、CG73 皇家港號

相關焦點

  • 二戰,美國海軍實力到底有多強?
    二戰,美國海軍實力到底有多強?眾所周知,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擁有現役11艘領先世界的航母組成的航母戰鬥群,以及眾多的海外軍事基地讓美國在世界話語權更加夯實。而美國能有這樣強大的海軍和二戰有著直接的關係,二戰中英法等國在亞洲地區殖民地迅速淪陷,這時候需要一個國家的海軍來壓制日本海軍的崛起,而這個時候美國不管是地理環境還是角色都非常適合。二戰,美國海軍實力到底有多強?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海軍第一強國(當然,他基本什麼都是第一)二戰期間美國造了一百多艘航空母艦,給了英國數十艘。
  • 美國海軍實力有多強?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
    美國海軍實力有多強?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要說體現在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部隊,那可能就是美國海軍了,自從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海軍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全部加起來都沒有美國的多,這11支航母艦隊每一支都有影響一個地區平衡的能力,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中東地區看到美軍的航母,在其他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但是其他國家卻不敢反抗
  • 一隻艦隊實力超過整個日本海軍,美國海軍TF58「滅國艦隊」
    1941年末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癱瘓了太平洋艦隊8艘戰列艦,此時整個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僅有3艘航母和2艘戰列艦能與日軍作戰。但日本的戰爭行為行為也徹底喚醒了美國這個工業巨人,美國真正的工業能力完全發揮之後用3年時間將海軍規模擴大了數倍,製造了100餘艘航母和難以計數的輕型艦隻。
  • 從美國海軍重建第一艦隊,解析後川普時代的印太戰略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從太平洋彼岸傳來的最新消息,就是美國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提議重新恢復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編制。面對中國海上力量的不斷強化,出席海軍潛艇聯合座談會的布瑞斯威特強調,光依靠日本的第七艦隊沒有辦法維持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穩定。他強調,中國的威脅從北極一路延伸到亞太地區,嚇壞了美國的所有盟友。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有的認為日本聯合艦隊力壓英國皇家海軍,有的認為英國皇家海軍完爆日本聯合艦隊。那麼日本和英國哪國的海軍更強?答案是英國皇家海軍略勝一籌。我們先來看一下二戰爆發時兩國的海軍力量對比。1939年,英國擁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四支艦隊,擁有航母8艘,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重巡洋艦64艘、潛艇69艘以及數量龐大的護衛艦、魚雷艇等輔助艦隻,海軍總噸位超過130萬噸,海軍總體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
  • 北洋水師世界第九,美國海軍第八,清末各國海軍實力排行榜
    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錢,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其實,早就西方海外殖民積極擴張的時代,海軍就已然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西班牙人依靠無敵艦隊,在17世紀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之一;英國也是依靠更強的海軍艦隊,擊敗西班牙,才締造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新霸主。
  • 珍珠港海軍基地——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大本營
    新華社發在美國主辦的「環太平洋」軍演中,美珍珠港海軍基地往往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珍珠港海軍基地,位於夏威夷群島瓦胡島最南端海岸地區,距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魯魯13千米。經過長期建設,業已成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前沿海軍基地。該基地地理位置獨特,配套設施完善,是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指定珍珠港為美國海軍基地。
  • 二戰日本海軍有多強?當年的大和號和赤城號,如今也沒幾國能造
    導語:二戰日本海軍有多強?當年的大和號和赤城號,如今也沒幾國能造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德國就不說了,其強大有目共睹。而日本在海軍實力方面是要強於德國海軍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使得美國被迫對日本宣戰。而起初日本的海軍實力要遠遠大於美國,因為日本擁有很多的航母以及其他的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當年日本最著名的戰艦無疑就是大和號和赤誠號。
  • 美國海軍陸戰隊有多強,他們和美國海軍又有什麼不同?
    美國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除了武裝備之外,其士兵的強大戰力也讓人無法忽視。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海軍陸戰隊這一兵種,其中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海軍陸戰隊級來自美國。雖然這支部隊的名稱中有「海軍」二字,但它和海軍卻沒有多少直接關聯。
  • 號稱亞洲最強,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有多強?看完你就明白了
    日本-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在其海陸空三軍中,海軍實力最為強大,從日本發布其所制定的世界海軍排名中可以得知,日本將自己排在了第三,甚至還自稱亞洲頭號海軍,那日本的海軍實力究竟有多強呢?
  • 第七艦隊實力超90%國家,為何美軍還要造一支亞太艦隊?
    此前,美軍已經將第七艦隊派往亞太地區,近一段時間,美軍企圖在該地區再次增添一支新的艦隊,以此增強他們的威懾力。光從帳面數據上看,美軍的第七艦隊實力已經超越了世界上90%的國家海軍,而根據美軍的想法,未來還要將一支實力與第七艦隊實力相近的艦隊部署在擁擠的亞太地區,為何美國人還要打造一支亞太艦隊?
  • 美海軍欲重啟第一艦隊,印太力量得到增強,兩個盟友反差巨大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美國的實力都是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一家獨大,在海外興建了300多處軍事基地,而海軍也成為了美國徵戰全球的一支勁旅,下轄11艘核動力航母,幾百艘不同型號的戰艦
  • 東海艦隊VS韓國海軍
    我國海軍歷經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是世界一流的海軍,目前人民海軍艦艇的總噸位已經躍居世界第二,直逼第一的美國海軍。在人民海軍的發展歷程中,三大艦隊的貢獻居功至偉,而海軍最強艦隊也是隨著時代而輪番更替。從最初的北海艦隊,到進入新世紀的東海艦隊,再到現在的南海艦隊,時代見證了人民海軍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海艦隊的實力如何?
  • 二戰義大利海軍:艦隊實力令人望而生畏,但海戰戰績卻乏善可陳
    二戰時期,義大利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的第五大海軍強國,擁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 義大利海軍艦隊,是以戰列艦、7艘特蘭託級、扎拉級和波爾薩諾級在內的重巡洋艦為主,雷擊艦和護航艦為輔;儘管在戰爭初期時,義大利海軍活動頻繁,曾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卻乏善可陳。
  • 美國將重組第二艦隊,編制超過200人,俄或面臨巨大海上危機
    最近美國又出臺了一項決議,或將在海上掀起軒然大波。據環球軍事5月6日報導,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期消息,美國宣布將重建海軍第二艦隊的計劃。了解得知,美國海軍第二艦隊曾於7年前解散,此次高調宣布重組,意圖或很明顯。目前官方的說法是,鑑於國防安全考慮,以大國競爭為理由,也為了重新樹立美國在海上的軍事權威才展開的此次重建計劃。
  • 美俄兩國都設有太平洋艦隊,中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何時組建?
    美國「世界霸主」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美國之所以敢橫行世界,其主要原因還是仰仗國內先進的軍事武器和發達的科技。儘管有外界傳言說美國近幾年的軍事實力倒退了,然而這些流言蜚語絲毫不影響美國是世界第一的事實。與此同時可以和美國一決高低的就是俄羅斯。
  • 解析為何美海軍重建第一艦隊,其遏制中國發展的印太戰略仍然不會得逞
    太平洋彼岸傳來的最新消息,就是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思韋特提議重新恢復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編制。出席2020海軍潛艇聯合座談會的布雷思韋特強調,光依靠駐紮在日本橫須賀的第七艦隊沒有辦法維持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 美國第二艦隊重出江湖
    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能沒有多少人會懷疑,即使近些年經濟增長放緩,但是美國的軍事實力還是世界第一。美國海軍更是如此,在全球的各大洋中都可以看到美國海軍艦隊的身影。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美軍初期將委派11名軍官和4名士兵組成艦隊司令部,隨後逐步擴充到85名軍官和164名士兵。雖然艦隊司令官級別以及艦艇組成並未公布,但有消息稱,美國第六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格雷迪將成為第二艦隊的最高指揮官,而巡弋區域多在大西洋的「杜魯門」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很可能轉入第二艦隊行列。
  • 中國海軍的三大艦隊哪個實力最強?
    南海艦隊實力最強。考慮到南海艦隊已經擁有:051B型1艘(167),052B型2艘(168、169),052C型2艘(170、171),052D型5艘(172、173、174、175、161),054A型10艘(568、569、570、571、572、573、574、536、500);再加上3艘071型船塢登陸艦 、4艘094型戰略飛彈核潛艇。可以說,南海艦隊已經成為中國海軍實力最強的艦隊。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布雷斯韋特宣稱,為提升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力態勢,欲重組第一艦隊,並將其作為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洋和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