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南小學三二班學習《昆蟲備忘錄》後「神獸」眼裡的昆蟲世界

2020-12-18 崑崙評說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孩子們深切感受到了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使得孩子們不能像往常一樣正常的生活,不能到學校和同學老師們一起學習!

幸好,可以在家通過網絡在老師的指導下上課。線上學習讓生活不再單調乏味,而是變得充實起來了!孩子們可以在家裡跟老師們一起學習文化知識,還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唱唱歌,跳跳舞,畫畫圖畫,做做手工,活動活動筋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時還會吸引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跟著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家庭。

前幾天的美術課孩子們都大顯身手,精心設計了郵票,雲肩,還有彈簧紙條小玩具!老師給予了我們全班同學特別高的評價,每個同學的每一件作品都堪稱傑作!孩子們各個心裡都樂開了花!並且也暗下決心,好好學習,好好讀書,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通過線上語文課,我們學習了《昆蟲備忘錄》,讓我們這些神獸了解到了更多的昆蟲界的知識,比如蒼蠅、蜻蜓那神奇的複眼;比如瓢蟲 (俗稱花大姐),它們也有益蟲和害蟲之分;比如昆蟲裡的霸王,力大如牛的怪異的獨角仙;還有經常出現在畫家筆下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傢伙——螞蚱的形體竟然有那麼美!昆蟲的世界實在是太神奇有趣了!

這次老師給孩子布置的語文作業,可不是簡單的抄抄寫寫,讀讀背背,而是讓孩子們這些「神獸」跨界——做昆蟲備忘錄!還不能重複書上的內容,這可有點為難孩子了。幸好有老師指點迷津,告訴孩子們可以結合正在讀的名著法布爾的《昆蟲記》,可以聯繫生活,先確定最感興趣的昆蟲,然後再去搜集相關資料(可以翻閱圖書、上網搜索、向爸爸媽媽請教等);可以列圖表,畫思維導圖,當然也可以模仿書上的形式從不同的方面(名稱、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來介紹,圖文結合會更完美。較之前的美術作品,這可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要想完成好,就一定要下足功夫,做足準備呦!

話不多說,快來走進我們這些「神獸」眼裡的昆蟲世界吧!

這次,同學們興致更高,52個同學竟然交了55幅作品。怎麼樣?看了這些「神獸」介紹的昆蟲,你是不是對昆蟲世界也著迷了呢!吐露一點小秘密,大家發現孩子們的作業裡有什麼問題了嗎?哈哈,不知道何時,可愛的小青蛙 ,調皮的小狗狗也混入了昆蟲界!它們到底是不是昆蟲呢?這些「小神獸」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大家趕緊拿起法布爾的《昆蟲記》,一起去書中尋找答案吧!

(來源:心若琉璃)

相關焦點

  • 《昆蟲備忘錄》——獨角仙
    看似枯燥的課本其實是一本百科全書,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從今天開始跟著牛哥一起來探究裡面的奇趣世界吧。 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中收錄了科普文章《昆蟲備忘錄》,文中提到了甲蟲大力士——獨角仙,來聽聽牛哥的解讀吧!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相信三年級的學生學習了課文《昆蟲備忘錄》之後,都對大自然的昆蟲充滿了好奇感。他們天真的腦袋裡也許都在思考,為什麼每一個小小的昆蟲身上都有講不完的科普故事,為什麼它們身上總有許多奇妙有趣的現象?昆蟲備忘錄:螳螂2.昆蟲備忘錄:螳螂。
  • 昆蟲記
    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隆生廣場蟲蟲樂園參加小惠同學昆蟲展採風活動,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 一走進蟲蟲樂園,我的眼睛就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所吸引,仿佛走進了現實版的《昆蟲記》。參觀人員被分為男女兩隊,Apple老師帶領我們男生隊開始了採風之旅。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被選入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三下,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學完之後總感覺意猶未盡。我當時給孩子們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作為拓展閱讀,法布爾是孩子們喜歡的昆蟲學家,他的文章孩子們也喜歡讀,我們都感覺挺好的。直到遇見講談社的這本《MOVE圖鑑昆蟲》,簡直閃瞎了我們的雙眼,也太太太棒了!
  • 《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把昆蟲放大數千倍後你看到的世界
    昆蟲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總能在暖暖的日子裡見到勤勞的蜜蜂,也一定見過不知疲倦在覓食的螞蟻……然而它們過著的生活卻總被我們忽視。比如,昆蟲作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參與了營養物質大循環,是很多其他體型較大動物的食物來源。假如沒有昆蟲,將會導致很多類型的生態系統坍塌,人類社會也將無法存續。昆蟲生活在一個比我們小得多的微觀世界中。
  • 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昆蟲記登場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 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MOVE圖鑑 昆蟲》與我們的學習、生活似乎並無什麼太大的交集,實則不然,讀《MOVE圖鑑 昆蟲》收穫的不僅僅只是昆蟲小知識,還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昆蟲和植物構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所有的昆蟲和植物是一同進化的。地球上現存的開花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昆蟲幫忙傳粉的。同時,昆蟲們也依靠植物進行生命活動。
  • 在紙上與昆蟲朋友「約會」,11歲小學生繪製昆蟲畫集
    11歲的姜博揚宅家40多天,始終惦記著他的昆蟲朋友們。無法相見,他就用畫筆在紙上與昆蟲們「約會」,目前他已創作出一本昆蟲畫集。姜博揚是武漢開發區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也是法布爾《昆蟲記》的鐵粉。他特別喜歡昆蟲,聽蟲鳴,觀蟲影,在校園和公園裡的草叢中,經常能看到他陶醉的身影。他不僅喜歡閱讀昆蟲類書籍,還一度在家飼養了螳螂、獨角仙等昆蟲。
  • 你認識多少種昆蟲?1200多種昆蟲,開啟孩子昆蟲探索之旅
    專業的昆蟲科普知識+高清昆蟲生態照片+昆蟲標本照片+幽默風趣的昆蟲趣事,讓這本科普圖鑑讀起來很好玩。1、昆蟲認知入門:滿足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對昆蟲的認知孩子眼裡,萬物有靈。很多孩子天生就對小動物,小昆蟲感興趣。現在很多小動物樂園,萌寵樂園,兔咖,貓咖,可以近距離地擼貓擼狗,餵兔兔,餵小鴨。
  • 《幻書啟世錄》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花大姐、獨角仙、掛大扁」語文書上汪曾祺喜愛的昆蟲到底長啥樣
    ——汪曾祺《昆蟲備忘錄》幫孩子選擇這本《MOVE圖鑑昆蟲》是源於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汪曾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在小學三年級的課本裡,有一篇課文《昆蟲備忘錄》就是講各種各樣的昆蟲知識,汪老非常喜歡這些小東西,寫出來的文字也是頗有童趣。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了解昆蟲世界的秘密,來這裡就夠了!
    昆蟲的種類,你知道有哪些? 世界上最大的甲蟲是什麼? 8月12日, 《童話故事裡的昆蟲世界》科普展 在新江灣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 帶你一探昆蟲世界的奧秘。
  • 電影《昆蟲總動員2》熱映 小昆蟲撼動大世界
    由鬼才導演託馬斯·紹博與海琳·吉羅共同編劇和執導的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來自遠方的後援軍》正在全國熱映。該片以媲美好萊塢式的精良製作,獨特的法式浪漫與幽默,於映後收穫大量好評,延續前作口碑神話。情懷露天電影 打造最沉浸體驗映前,《昆蟲總動員2》特別聯合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為親子觀眾準備了一場別出心裁的露天電影。此次活動不僅為為孩子們奉上一場藝術與實踐相結合的視覺盛宴,更是讓很多大人重溫往日情懷。不少觀眾表示,能夠在大自然的蟲鳴中觀賞這部電影,無疑是最沉浸的體驗。
  • 活蹦亂跳的昆蟲飛抵惠州
    你有像法布爾撰寫《昆蟲記》那樣近距離觀察、接觸這些奇妙又有趣的小生物嗎?你有嘗試過親手製作完整細緻、用來科普的真實昆蟲標本嗎?你想了解探索這些擁有3.5萬億年歷史、經歷3次滅頂都依然存在的神秘生物嗎?
  • 初二《生物》第十一章第三節 昆蟲的一生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課堂上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比較分析的學習方法,強調辨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引導學生客觀的分析昆蟲與人類的關係,增強學生保護昆蟲的多樣性的歷史責任感和環保意識,通過運用生物知識解釋現象與解決問題,如生物防治方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的價值,使學生在現實生活背景中學習生物學。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昆蟲記》原著篇幅很長,孩子讀起來相當有難度。所以在各大網站上一搜索,就有無數改編版的《昆蟲記》,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在小編查閱數套、反覆對比後,便確定《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一定是小讀者們最好的選擇。
  • 郵票上的昆蟲世界爾雅答案
    ,這應該是世界最早的純昆蟲郵票。蜂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詩中描述的能夠兼收並蓄,採集百花的蜜蜂應該就是 (B) 。2.241【判斷題】露西伊芙在在南太平洋地區收集到七萬種昆蟲,繪製大量草圖與筆記。這些標本與筆記都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2【判斷題】康斯託克與尼特姆提出「假想脈序」學說(後世稱為:康尼脈序),1899年兩人合著《昆蟲的翅》。
  • 90後女孩倪夢雅:琥珀昆蟲復原畫第一人
    倪夢雅回憶,2015年她加入一個由昆蟲愛好者和生物學者組成的基金會後,對琥珀中完整保存下來的生物非常感興趣,逐漸萌發了繪畫的想法,希望通過畫筆更加細緻的表現這些被封存的原始生命形態。「2017年是我畫昆蟲最多的一年,每天除了工作睡覺,大部分時間都在畫昆蟲。依稀記得第一次畫的琥珀昆蟲是一隻蝽,一隻9900萬年前的臭蟲,也就是這隻臭蟲改變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