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學家、《名表手邊書》《頂級名表》作者;硬核機獅,腕錶量化評估創始人,專答#這表怎麼樣?
Quality intelligence communicates...
舵碧灣1958『海軍藍』讓帝舵粉絲希望文氣一點且有復古氣質的願望得到滿足;勞力士新款潛航者系列滿足了人們希望『水鬼』再大一點的渴望,也將緩解老『水鬼』的緊俏,說白了,老款水鬼將更容易買到(表販子可能不愛聽了)。
勞力士蠔式恆動系列那麼明豔的錶盤和41毫米的尺寸,分明是在吸引更年輕的買主光顧表店。
在北京王府井英皇旗艦店水下探潛主題展上,發現了一款奇怪的帝舵手錶——碧灣 1958型 「海軍藍」。海軍藍是一個亮點,而39毫米(非海軍藍碧灣的是41毫米,該款式依然存在)的小尺寸是另外一個亮點。
還沒來得及回味,9月1日,勞力士在上海邀請我們看了2020新品,其中一個亮點就是,潛航者表殼增大1毫米,蠔式恆動系列原來的39毫米,被41毫米取代。當然,36毫米款式仍在。
等於說,帝舵的碧灣現在除了41毫米款式,現在多了一個小一點的39毫米款式可選,手腕細一點或者喜歡文氣一點的人多了一個選擇;而勞力士的陽剛之氣,充分反映在加大的水鬼和蠔式恆動系列上。這種表殼尺寸的對衝,把防水運動手錶的人牢牢吸住。
不光是尺寸的對衝,勞力士帝舵的顏色對衝也夠狠,帝舵增加了冷峻的海軍藍,而勞力士則增加了昔日輝煌的綠圈黑盤款和嫵媚的珊瑚紅、綠松石等錶盤(蠔式恆動系列)。網上『超公價』謠言四起,不得不佩服這兩手。
碧灣1958型「海軍藍」(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的產品邏輯是這樣的,尺寸關聯的是款式的創始年份以其配色命名。 1958年,帝舵表推出首款防水深達200米(660英尺)的潛水腕錶,型號7924,亦稱「大錶冠」。並搭配1950年代風靡一時的39毫米直徑表殼,手腕纖細的佩戴者亦能很好駕馭。而新表款的顏色則延續了帝舵運動腕錶對藍色的運用與悠久傳統,是小巧型腕錶及復古款愛好者的心儀之選。
「帝舵藍」的來歷
1969年,帝舵表推出了一款配備藍色錶盤及外圈的潛水腕錶,形成帝舵表極具標誌性且經典恆久的特色元素之一——「帝舵藍」。1970年代,法國海軍大規模採用帝舵潛水腕錶,這品牌專用色彩受到更多人青睞。受此靈感啟發,碧灣1958型「海軍藍」款式延續了「帝舵藍」這一悠久傳統,採用海軍藍錶盤及外圈,搭配同色海軍藍「輕觸質柔」錶帶,以類法蘭絨的合成材質帶來至輕至柔的絕佳佩戴體驗。
機芯是帝舵表原廠機芯MT5402型,非磁性矽遊絲,不僅獲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COSC),更擁有超越該獨立機構設定標準的出眾性能。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規定機芯運行時相對於絕對時間的每日平均誤差可為-4至+6秒之間,而帝舵腕錶在完成組裝後,機芯的每日誤差僅在-2至+4秒之間。動力儲存70小時。
勞力士就不用多說了,『我只講兩點』
勞力士潛航者(包括潛航者日誌)變大了1毫米,同時【敲黑板】表殼表鏈的過渡更流暢了——橫向表耳間距也變大,表耳更薄。結論:從造型角度來說,新水鬼比老水鬼更好看了。機芯是新機芯3230/3235,順磁性藍遊絲。動力儲存達70小時。
勞力士蠔式恆動系列原來的39毫米被41毫米取代,同時出現了多個色調的錶盤,珊瑚紅、綠松石和銀色等等。原有的36毫米款配色基本上與39毫米款相同。
新的蠔式恆動系列配備了全新3230機芯。順磁性藍遊絲。動力儲存達70小時。
帝舵表,海軍藍的錶帶有講究
今年是帝舵織紋錶帶十周年。『海軍藍』表款配備的織紋錶帶亦選用海軍藍為主色調。作為帝舵表的一大標誌特色,織紋錶帶是法國聖艾蒂安(St-Etienne)地區一家名為朱利安·富爾(Julien Faure)的公司製作的,這公司有150年歷史了,他們用十九世紀提花織機做錶帶,品質上乘,佩戴舒適。帝舵表於10年前推出首款配備該廠織紋錶帶的腕錶——啟承計時腕錶(Heritage Chrono)。2020年,帝舵表與這家擁有15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迎來合作十周年紀念。
腕錶都發(網站和小程序)是腕錶學研究的窗口,那裡展示的測評數據顯示著腕錶學家對每款手錶的評估。評估結果以手錶的客觀價值為主,也儘可能多的將影響個人主觀估值的維度引入測評。
劉興力(Henri LIU)/腕錶(史地政經心理)課代表
新浪微博:劉興力-Watchisto
今日頭條:腕錶學人
小程序:腕錶都發(公眾號同名)
信不信由你
腕錶學界有一項發明,就是以量化手段度量手錶的價值。這一發明可以很好地與品牌價值結合起來,綜合評估手錶的價值。我們認為這可能是最權威最全面的手錶評估手段。這個測評工具的訴求是自殺性的,因為誰掌握了這個工具,誰就能自主回答「這表怎麼樣?」這類的問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是中國人率先發明的(這年頭,誰在乎呢?)。網絡或微信搜「腕錶都發」就能找到這個測評工具。在前面的社交平臺也能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