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80、90後的寶媽都加入了生二胎的隊伍。如果經濟實力允許、身體尚可、又能平衡大寶的心理落差,那麼家中再添個小寶寶,也是很幸福的事。
但也有些寶媽考慮不周,在要二胎的時候倉促了,並且忽視了與大寶的交流。這樣的話,在二寶出生後,大寶就想不通了。
這幾天,有個二胎媽媽發朋友圈,看哭了很多人,她就沒做好大寶的心理建設,「忽悠」大寶當了姐姐。她的女兒在《媽媽,我想對你說》的作文中,表達了對媽媽的不滿。
這位二胎寶媽的大女兒今年10歲了,上小學4年級,平時乖巧聽話又成績優異,讓媽媽很省心。所以寶媽感覺要二胎的話,女兒也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難接受。
寶媽懷孕後就告訴了女兒,很快就有小弟弟啦!並對女兒承諾:「等有了弟弟,他肯定乖乖的,會逗姐姐開心。而且,媽媽也會更加的愛你。」
女兒很信任媽媽的話,就喜滋滋看著媽媽的肚子一天天變大,陪著她去產檢。
但是,現實和想像總是有些差距的。寶媽已經快40歲了,公婆和父母的身體都不好,不能伺候月子。她生了二寶,就請了兩個月的保姆,以後都是自己帶小寶寶。這樣,確實很累,對大女兒的照顧就力不從心。
這天,女兒和二寶都睡著後,寶媽忙完了收拾書桌,發現了女兒寫的作文,看完後不禁心酸落淚。
女兒平時乖乖的,也不和二寶爭寵,這讓寶媽誤以為,要二胎並沒給女兒造成什麼傷害。但女兒寫下的短短幾百字,好像敲打在了她的心裡,原來女兒竟然是這樣想的。
媽媽,我想對你說媽媽,你知道嗎?自從有了弟弟,我覺得你就不愛我了。可是,當初你明明告訴過我,有了弟弟他會很乖,會逗我開心,你還會更愛我的。這些話,我是多麼的相信呀!我看著媽媽的肚子一天天變大,陪著你們去醫院生弟弟。但我發現,自從弟弟出生後,我就成了家裡多餘的人。弟弟怎麼會很乖?他只會哭。不但哭,還撕過我的作業本。可是媽媽呀,你說弟弟還小,他什麼都不懂,還讓我重新抄一遍。你知道嗎媽媽,那次,我哭了整整一夜。弟弟搶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吃的、穿的、用的,我都不如以前的好。我多麼想回到弟弟出生前,那時候,我是多麼的重要呀!媽媽,我想對你說:我的心好痛,這種痛就是,你忽悠我當姐姐。可是媽媽,我仍然很愛你。如果,你能多給我一點點,一點點的愛,我就原諒你了。
優優育兒樂園分析:
小女孩寫的信真的讓人很心疼。就算媽媽對弟弟有點偏心,對她照顧不周,但她仍然很愛媽媽。她的要求很小,只要媽媽能給他多一點點,一點點的愛,就會原諒媽媽了。
追根溯源,讓小女孩有「被忽悠」當姐姐的感覺,還是因為媽媽給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誇下海口說弟弟很乖,更愛她。然而,在生二寶後,媽媽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女兒了。
其實,有了二寶以後,媽媽從關注一個孩子,變成關注兩個孩子。原本都屬于大寶的關注,被分走了一半。大寶自然會失落,懷疑爸爸媽媽不再愛他,甚至會產生怨氣。
所以,要提早做好大寶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二寶不是來搶走屬於他的愛,而是來陪他一起成長的。
和大寶交流,不要這樣對大寶說
「有了二寶,你會多一個弟弟/妹妹跟你玩了。」
跟大寶說,有一個弟弟或妹妹跟你玩,大寶會非常開心,每天期待弟弟妹妹的到來。但等到二寶出生了,大寶卻發現這個小嬰兒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就知道哭和睡,根本沒辦法和他玩耍。
這時,大寶會很失望,覺得爸爸媽媽在騙她,對二寶的期待,也會被失望和憤怒所取代。所以,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還是不要給大寶比較好。
「有了弟弟或妹妹,你要照顧她哦!」
這種分配任務的說法,會讓大寶不知所措。
大寶本來就對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一頭霧水,假如又有了一項照顧別人的艱巨任務,會更加找不到方向,並且會有壓力感。
他還是個孩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呢,怎麼會照顧好小寶寶?
「太好了,我們家又要有一個小寶寶了。」
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要謹慎。在大寶眼中,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當媽媽很開心告訴大寶,將有一個新的寶寶。孩子天生敏銳的心,會本能地判斷出,二寶的出生,將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
有的孩子也會覺得心裡酸酸的,甚至會大哭大鬧,抗拒二寶的到來。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特徵,所以父母在和不同年齡的大寶溝通時,需要講究一些不同的策略,避免讓大寶產生一種地位不保的焦慮感。
這樣說,讓大寶容易接受二寶的到來
和二歲以下的寶寶溝通,不用刻意說明。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認知能力有限,還沒有獨生子女的概念,所以不管家裡新添的弟弟還是妹妹,他都能很自然接受。
如果大寶還不到一歲,可以不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大寶已經一周多了,可以簡單的告訴他/她,並指著自己的肚子跟他/她說:「媽媽的肚子裡住了一個小寶寶,不久你就能當哥哥/姐姐了。」
和2—3歲的寶寶溝通,賦予孩子新的角色。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習慣了家人的獨寵,家裡突然多一個新成員,他可能會產生不滿的情緒。
大人除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外,要給出必要的引導和鼓勵,並賦予大寶哥哥/姐姐的角色,樹立他當大寶的權威。
讓孩子陶醉於自己的新角色中,並為此感到驕傲,從而忽略了被弟弟妹妹分走的那些關注。
和3歲以上的寶寶溝通,表現出適當的偏愛。
對於即將到來的弟弟妹妹,已經開始懂事的大寶,最為憂慮的是有了二寶之後,自己還是父母的寶貝嗎?
所以,聰明的父母不妨表現出對大寶的偏愛,讓他覺得父母的關注點還在他身上。
為二寶準備各種東西時,不要忘了給大寶一些新的玩具。還要多表揚、肯定、鼓勵大寶,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並感到驕傲。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爸爸媽媽在告訴大寶要生二寶的時候,要既不誇大好處,也不迴避壞處,以最真實的姿態面對。告訴大寶,二寶會帶來家中哪些變化,讓大寶了解情況,做好心理準備。
寫到最後,和你說幾句貼心話:
家有二寶,不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與財力,更需要及時處理兩個孩子的各種情緒反應和心理不適。可不要小看這些看似簡單的嫉妒、困惑與抱怨,它其實代表的是孩子對尊嚴和權利的重視。
如果父母長期忽視某個孩子,過分強調另一個孩子,很容易造成寶貝的心理落差,進而出現排斥親人或怨恨。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但手心手背都是肉,相信所有的父母,都能平等的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而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也都渴望能夠獨享爸爸媽媽的愛。
所以,假如你有兩個孩子,一定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用孩子能夠感受到的方式去認真愛。假如你沒準備好要二胎,請等一等。
看了小女孩給媽媽寫的信,你有什麼想法?你會要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呢?
——END——
(文/多平臺原創作者優優育兒樂園。圖/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