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午間要聞 | 北京小客車搖號新規:一人名下最多一個指標;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優衣庫將關閉全球第二大門店
事件關注
【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據海關總署網站12月7日消息,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北京小客車搖號新規:一人名下最多一個小客車指標】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小客車搖號新規,明確「一人名下最多一個指標」,優先「無車家庭」,關注「高精尖產業」。北京市交通委稱,小客車指標是有限的社會公共資源,應當確立「每人最多可以保留1個指標」的原則。「一人多車」或「背戶」者,只能選擇其中一輛更新指標,但車輛作為個人財產可以一直使用到報廢。同時,允許名下有多輛車的個人,通過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新政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國家衛健委:12月6日新增確診病例15例,本土病例3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消息,12月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例(上海7例,廣東2例,浙江1例,福建1例,雲南1例),本土病例3例(均在內蒙古);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A股午盤
【滬指跌0.66% 大金融板塊走弱】12月7日,A股三大股指低位震蕩,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66%,深證成指跌0.25%,創業板指跌0.15%。盤面上,白酒、半導體、農業等板塊活躍;大金融、汽車、交通運輸等板塊走弱。兩市成交額逾4850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出約33億元。個股方面,兩市逾2500股下跌,貴州茅臺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沃森生物跌超17.5%。
【養殖業板塊拉升走強】大湖股份、中水漁業漲停,國聯水產漲超18%。
【煤炭開採加工板塊拉升】寶泰隆漲停,鄭州煤電、恆源煤電等跟漲。
【汽車整車板塊走弱】亞星客車跌8%,北汽藍谷跌6%,江淮汽車、東風汽車、小康股份等跟跌。
大公司
【優衣庫關掉「世界第二店」】受疫情和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的雙重影響,日本快消巨頭優衣庫在韓國市場遭遇「滑鐵盧」,營收同比大降超50%。面對疲軟的韓國市場,優衣庫已經關閉了26家門店。據《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報導,優衣庫12月6日宣布將在明年1月31日關閉位於首爾明洞的旗艦店。優衣庫明洞店是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店的全球第二大優衣庫門店,在2011年11月開業的時候,曾創下單日銷售額20億韓元(約1200萬元人民幣)的紀錄。
【沃森生物:轉讓上海澤潤股權議案暫不提交股東大會審議】12月7日,沃森生物發公告稱,暫不將《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提交公司 2020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公司仍將一如既往的推進上海澤潤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在取得更加廣泛認同的基礎上,制定並推出契合公司戰略及上海澤潤長期發展的規劃方案,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大眾汽車回應「停產」風險】12月6日,大眾中國回應停產傳聞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不過有企業人士指出:「汽車晶片的供應能力不足是目前全球行業性的問題,後續可能會對全球汽車廠商會造成一定影響。」據悉,本次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主要出在晶片的上遊企業,受疫情影響,海外規模較大的晶圓廠和封測廠陸續宣布停產,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造成全球半導體缺貨嚴重。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