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7-06-12 15:17 來源:澎湃新聞
環球影業「黑暗宇宙」祭出的第一面大旗《新木乃伊》在上周末的北美票房市場與華納兄弟的《神奇女俠》正面交鋒。結果魔不敵神,上周五首映的《新木乃伊》沒能撼動上映兩周的《神奇女俠》的頭把交椅,不過,從全球票房來看,阿湯哥對海外觀眾,尤其是亞洲觀眾的吸引力依舊非比尋常。
《神奇女俠》海報。根據DC漫畫改編的《神奇女俠》上周末拿下5700萬美元,其上映十天以來的北美總票房已超越2億美元,全球票房更是達到了4.35億美元。而且德國、西班牙與日本三地尚未開映,其票房總額仍有上升空間。
在上映的第二周,《神奇女俠》的周末票房相比首映周下滑了45%。對比多數漫威和DC漫畫改編作品(《蝙蝠俠大戰超人》下降了69%,《自殺小隊》下降了67%,《鋼鐵俠》下降了65%),第二周50%-60%的下滑幅度,可以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位居次席的《新木乃伊》拿下322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不僅遜色於《神奇女俠》,縱向比較1999年上映的布蘭登·費舍(Brendan Fraser)主演的那部《木乃伊》——當時的開畫成績是4330萬美元,最終拿下超過4億的全球票房,開創了跨度近十年的三部曲——竟然也要倒退半步。
《新木乃伊》海報。不僅票房不盡如人意,評論也是慘澹一片。「爛番茄」上的好評率僅17%,Metacritic上的打分也只有34分,普通觀眾映後評分為B-級。
相比美國觀眾的「苛刻」,海外市場卻再次伸開雙臂擁抱了阿湯哥。1.4億美元的海外票房,超越2005年的《世界之戰》(War of the Worlds),成為他從影以來收穫的最高海外首映票房;以全球總票房來看,也創下其電影生涯的最佳開畫成績。
尤其在亞洲地區,首先是比北美提前一天首映的韓國市場,《新木乃伊》以73億韓元打破去年《釜山行》創下的65億韓元的該國開畫紀錄。而在中國內地,它更是在周末三天豪取3.5億人民幣,遠超口碑甚佳的《神奇女俠》的2.6億人民幣的首周票房。
對於一心要開創「黑暗宇宙」的環球影業來說,這樣的成績有著多重意味。一方面,需要考慮的是美國本土觀眾是否對這樣的暗黑題材的翻拍片已經失去興趣。另一方面,也要估算一下這次《新木乃伊》的海外票房大爆,究竟有多少來自於阿湯哥的個人魅力。分析清楚這兩個問題,才能謀劃如何擴充「黑暗宇宙」。好在時間尚且充足,「黑暗宇宙」的下一部作品是計劃於2019年情人節上映的《弗蘭肯斯坦的新娘》,而該宇宙的其它的單人電影,如《化身博士》《隱形人》《弗蘭克斯坦》《吸血鬼德古拉》都還未確定公映日期。
《內褲隊長》海報。票房榜上排名第三的是上映第二周的夢工廠動畫電影《內褲隊長》(Captain Underpants ),1230萬美元的票房相比上周縮水近一半,但其北美累計票房已超過3800萬美元的拍攝成本,這對於夢工廠花小錢、多拍片的新戰略,無疑開了個好頭。
位居第四的是上映三周的《加勒比海盜5》,其全球票房目前已跨越6億美元大關。同樣由迪士尼出品、全球票房累計8.33億美元的《銀河護衛隊2》則排在第五。
除《新木乃伊》外,上周五另有兩部大規模開映的新片,但均未能躋身榜單前五。一部是由獨立電影新貴A24公司製作發行的驚悚片《黑夜造訪》(It Comes at Night),影片由1988年出生的特裡·愛德華·沙爾茨(Trey Edward Shults)執導,點映後曾獲媒體高度評價,目前在「爛番茄」上仍有著84%的好評度。
《黑夜造訪》海報。然而,這一次普通觀眾與專業影評人顯然無法達成共識。影片首映後的觀眾映後評分僅有D級,之後經過社交媒體上的意見發酵與口耳相傳,《黑夜造訪》最終拿到了6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遠低於此前1000萬美元至1200萬美元的業界預估值;好在其預算不過500萬美元,本身走的就是低成本心理驚悚片的套路。
《梅根·列維》海報。另一部則是真人真事改編的美式主旋律影片《梅根·列維》(Megan Leavey),主人公梅根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憲兵部隊警犬分隊的一員,帶著她訓練的工作犬「雷克斯」,多次在伊拉克戰場服役,立下不少軍功。影片上映後觀眾反響頗佳,但或許是限於題材本身,周末票房僅376萬美元,位列第八。
6月9日-6月11日北美周末票房榜1.《神奇女俠》 5718萬美元
2.《新木乃伊》 3224萬美元
3.《內褲隊長》 1230萬美元
4.《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1071萬美元
5.《銀河護衛隊2》 624萬美元
6.《黑夜造訪》 600萬美元
7.《海灘遊俠》 460萬美元
8.《梅根·列維》 376萬美元
9.《異形:契約》 180萬美元
10.《一切的一切》 162萬美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美票房
相關推薦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