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厚望,他們努力打拼,希望在寶寶出生後能給他們最好的資源,而在不少人眼裡,除了物質條件,他們還希望給孩子一個象徵著「便利」的美國國籍。美籍寶寶能夠享有的「低門檻就讀名校」、「美國各項社會福利」、「180多個國家的免籤待遇」等福利,這些宣傳語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即將生育的中國婦女。
湯唯與吳秀波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早於2013年落幕,但國人赴美產子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就在最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赴美生子」的事件推向輿論的漩渦。在報導中,41歲的中國女子李東媛因涉嫌參與組織五百多民中國女性赴美生子,被判處10個月監禁。李東媛承認移民欺詐和籤證欺詐,目前,她即將被美國驅逐出境。
美國媒體報導。/ 網絡截圖
有人說,之所以獲刑,除了本身這個領域就是遊走在法律邊沿外,對於孕產婦健康的危害和風險損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執著於赴美生子的女性,一路上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早產、先兆性流產、妊娠三高等都將引發孕婦在懷孕乃至生育期間諸多的風險。
事實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降生的2000萬新生寶寶中,早產兒約佔5%~15%,國內早產兒死亡率為12.7%~20.8%;先兆流產最終進展為流產的病例只佔全部先兆流產者的10-15%;我國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約12-18%……在國內,萬般重視的情況下,尚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一個人在美國,怎麼保障健康乃至自己和孩子的生命?
於是,該事件爆發後,不難預測:不久的將來,「赴美生子」的生意鏈怕是要黃了。
中國掀赴美生子熱潮
從北上廣到美國的「生子鏈」
李冬媛是中國第一個因為經營赴美生子而獲刑的人,而在她身後掩藏著的巨大「赴美生子」需求,她儼然不是唯一一個「引路人」。
2018年2月27日晚,劉美盈在家看著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影片中,湯唯飾演的角色在下飛機後,化妝、穿高跟鞋、綁腹帶,將自己偽裝成旅遊者,順利通關……種種畫面默默烙印在她的心裡,無法抹去。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劇照。
終於,在28日晚上,帶著試探的口吻,她推了推躺在身邊的男人:「老公,我想去美國生孩子。」
「幹嘛,上海不能讓你生孩子?」老公的態度看得出來不置可否。
那一晚,「赴美生子「四個字紮根在劉美盈的腦神經末梢,影片中,湯唯的每一個動作都在牽動她的神經,連睡覺做夢都在想像著:有一天,挺著肚子,在美國吃著美味的月子餐,生下白白胖胖的兒子……
第二天一大早,劉美盈實在忍不住了,她開始查找赴美生子的相關資料。也是在這一刻,她發現,在輸入關鍵詞後,跳出的信息多不勝數,在各大公眾論壇的赴美生子話題上,更是貼滿了關於赴美生子的各種消息、案例以及分享,她恍然大悟:原來,有不少人早已踏上去美國生子之路。
某赴美生子論壇顯示,加入時需要嚴格的審核以及200元的費用。/ 網絡截圖
她隨手加入了一個赴美生子微信交流群,在微信群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生子攻略:籤證什麼時間辦最合適?逗留期可以有多長?生孩子住在哪兒最好?寶寶出生後需要辦理哪些證件?保姆應該如何選擇?醫院怎麼選最合適……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劉美盈還粗略估算了一遍,機票、租房子、住院費、坐月子時聘請保姆等費用,好在,所有費用加在一起,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某月子中心列出的費用清單。/ 網絡截圖
如此,也不難發現,包括劉美盈在內的孕婦,她們的行為無不折射出國人赴美產子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長。伴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在我國與美國之間,各大小機構通過瘋狂的宣傳已經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催生出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從數據上來看,這個謹慎的灰色產業也初顯規模。據《環球》雜誌統計,2007年中國大陸赴美產子人數約600人左右,2010年達到5000人,2014年達到4萬,2016年超過8萬。依附於這一龐大的人群,進在美國開辦月子中心做接待服務也日漸成為一門生意……
有調查顯示,目前整個赴美生子行業從業人員約為3000人,絕大多數為個人從業者,公司化運營的有81家,佔比為2.63%。
公司化運營的機構,也有一套「標準流程」。
某月子中心的赴美生子流程。/ 網絡截圖
39深呼吸(ID:shenhuxi39)從某醫療備孕機構了解到,他們的「主打項目」,不僅有赴美生子業務,還有赴美試管、代孕業務。他們為赴美生子的家庭提供了「一條龍服務」,根據不同經濟條件,有不同的價格區間可以選擇。
「赴美生子的費用最便宜一檔就在十幾萬人民幣,機構的老師會幫忙培訓關於籤證等相關事宜。」該機構工作人員透露:赴美生子相當方便,只需辦理護照,之後機構會聯繫相關的吃住行,以及去美國醫院的檢查等事項。
某月子中心的多個赴美生子套餐。/ 網絡截圖
工作人員還向39深呼吸(ID:shenhuxi39)提供了一份名為「入境機會最大化策略」的提示單建議,在籤證申請上寫孕婦打算入住美國某五星級酒店,可以使移民官確信,他們是富裕的度假者,不是為在美國國土生孩子前來旅行的準媽媽。
同時,大多數經營赴美生子的機構還會為這些客戶辦理10個月的旅遊籤證,在客戶懷孕6-7個月時,協助她們偽裝成出國旅行的普通遊客,方便她們順利入境。
進入某月子中心網站,第一時間就會彈出客服對話框。/ 網絡截圖
「機構會辦理一切手續,包括接機、落地翻譯、選擇美國月子中心等。」在39深呼吸(ID:shenhuxi39)提到孩子之後戶口及教育問題時,機構稱雖然不會幫忙辦理國外的戶口,但是會幫赴美生子的媽媽準備好辦理國內戶口的所有材料,孩子在18歲之前享有「雙國籍」,18歲之後孩子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國籍。
一切看似準備就緒,準媽們隨時可以開啟一場充滿冒險與未知的「赴美生子」之旅。
為何要中美兩地奔波?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發,經過將近12小時的飛行後,可以抵達美國洛杉磯。
從海關排隊入境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許多中國婦女,她們手裡緊緊握著一疊資料,調整自己的呼吸,儘量讓自己顯得輕鬆自然。為了能夠順利過關,她們會選擇效仿湯唯在戲中的角色一樣,有的將自己偽裝成時尚遊客,有的會將自己扮演成職場精英,有的將自己化裝成有懵懂青春的求學者。
洛杉磯由於地理氣候的優勢,更加上華人眾多的方便,使其成為亞洲媽媽赴美生子的不二之選。/ quan
殊不知,她們的肚子裡已經孕育了一個個小生命。而當接受盤問時,她們都會以演習過數次的說辭告訴對方: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我不僅不會佔用美國的資源,我還會為美國的經濟出一份力。
36歲的林敏是一名二胎媽媽,她的第一個寶寶是在中國出生,在她懷二胎的時候,朋友圈裡的一條消息讓她產生了赴美生子的念頭。
「在美國生孩子,寶寶一出生就是美國國籍,這也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教育著想。」林敏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赴美生子的福利非常令人心動,當時頭腦一熱,就決定讓二胎成為一個美籍寶寶。
每一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厚望,他們努力打拼,希望在寶寶出生後能給他們最好的資源,而在不少人眼裡,除了物質條件,他們還希望給孩子一個象徵著「便利」的美國國籍。美籍寶寶能夠享有的「低門檻就讀名校」、「美國各項社會福利」、「180多個國家的免籤待遇」等福利,這些宣傳語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即將生育的中國婦女。
某月子中心列出美籍寶寶與中國寶寶的福利對比。/ 網絡截圖
當然,除了美國國籍,據39深呼吸(ID:shenhuxi39)了解,在每年大批赴美生子的女性中,也有一群特別的人,她們遠赴美國,單純是為了要個孩子。
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智明春在日常坐診時,就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女性。當她看到這位女性的病歷單時,「需要監測卵泡」、「年齡66歲」等字眼無不引起好奇。經過一番交談後,智明春了解到,這位66歲的張阿姨是一位「失獨」媽媽,她原本有一個早已成年的兒子,可是孩子卻在30多歲時意外離開人世。失去孩子的悲痛以及年老的孤獨,讓她決定再要一個,尋找一絲百年後的慰藉。
然而,對於一個66歲的女性而言,懷孕生子並非想要就能輕易實現,從醫學的角度而言,這一年齡的女性幾乎已經失去了懷孕的可能。
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出生時有大約100-200萬個原始卵泡,可是,絕大部分卵泡都會閉鎖,且消耗的速度猶如處在下坡路的過山車,會越來越快。其中,青春期時卵巢裡只有30-40萬個卵泡,育齡期每月約消耗1000個卵泡,35-37歲是速度加快的大拐點。而女性一生中只有約400至500個卵泡會發育成熟並排卵,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卵子,才有機會與精子相遇,孕育一個新生命。
女性年齡對卵泡數量及卵子染色體質量的影響。/ 網絡截圖
但是,她不願意放棄,在國內,輾轉找了數家醫院,沒有一家醫院肯接受。無奈之下,她選擇去遠赴美國試一試試管嬰兒。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王麗娜曾經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對於高齡要求生育的人來說,在卵子活力不足的情況下,輔助生殖會是一大選擇。事實上,高齡做試管嬰兒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每年赴美生子的人群中也佔著不小的比例。上述某醫療備孕機構向39深呼吸(ID:shenhuxi39)介紹:「每年公司提供的試管嬰兒以及代孕的服務數量約200組家庭,其中去美國單純做試管的佔30%。其實,很多女性去美國會選擇代孕而不是單純做試管嬰兒。」
在一家取卵代孕網站上,赫然標註著各種卵子源和代孕地點的價格。/ 網絡截圖
臨床數據統計也顯示,不孕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婦,必須藉助輔助生殖才能實現生育,輔助生殖技術已經成為治療不孕不育的主流技術。截至2008年,我國已經成功出生3萬多名試管嬰兒,2016年我國完成試管嬰兒治療周期超過70萬,2017年超80萬。
然而,在中國,想要做試管嬰兒,必須擁有結婚證、準生證以及不孕不育證明,並且我國明令禁止選擇性別以及胎數。在這嚴格的把控之下,我國將一部分有需求的女性「送」去了美國。
某醫療備孕機構客服表示,做試管時可以挑選胚胎。/ 微信聊天截圖
美國,已經成為不少大齡未育女性心中的希望之地。
捨近求遠
美國真的比中國適合你?
希望之地,真有這麼好?現實中,未必。例如,在諸多報導中,所謂的國籍說法就成為一大槽點。今年8月,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正認真地考慮廢除「出生公民權」。
在白宮外,他對記者說道:「我們正在非常認真地研究『出生公民權』,你跨過邊境,在我們的國土上生個孩子,恭喜你,這孩子就成美國公民了。坦白說,這真是荒唐可笑。」川普還稱,他將籤署一則總統行政令,結束這項在美國生效已逾150年的制度。
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稱,他將籤署行政令,終止在美外國人所生嬰兒自動獲得美國國籍。/
一旦廢除,將意味著如果父母不是美國公民或父母是非法移民,即便孩子在美國出生也無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一政策將使得那些赴美生子的努力變成泡影。
實際上,哪怕不廢除這一制度,那些在美國出生,擁有美國國籍,享有著美國多項福利的孩子們,在中國的成長之路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39深呼吸(ID:shenhuxi39)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赴美生子的家庭,並不會在美國常住,而是把美籍孩子帶回中國撫養教育,機構宣傳的13年義務教育,這些孩子並沒有享受到。而如果中國籍的父母留在美國陪孩子讀書,生活成本遠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
根據美國1868年憲法的第14條修正案,凡在美國領土上出生的人都是美國公民。其具體表述是:「所有
林敏在美國生完孩子後,也選擇了回國。她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美籍孩子在中國上學,大多只能選擇學費昂貴的外國學校,同時,可能無法享受國內的醫保等必須有中國戶口才能享有的福利,並且每隔兩年,需要回美國辦理籤證手續。
雖然孩子的生活學習上存在許多不便利,但是林敏並不後悔生下一個美籍寶寶:「未來孩子上美國名校,可以申請更高的獎學金,而即使孩子留在中國,也可以憑藉外籍身份,低分上清華北大。」林敏說,她期待孩子18歲成年後,能夠實現上美國名校的美好願景。
當然,面臨中美「兩難」選擇時,也有人缺乏林敏的樂觀,她們中,有人在堅持了多年後,實在不堪重負,最終放棄美國國籍。而這也意味著,18年來付出的所有努力,幾乎都化為泡影。
還有人說,去赴美生子也不單單看重國籍。「生孩子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但是在美國醫院,可以打麻藥進行無痛分娩,這比在中國生產的時候,少受了很多苦。」劉美盈之所以會看上赴美生子,還是出於對生育的恐懼。而這也是很多赴美產子孕婦的共識。
各大媒體報導美國生育過程的順利和愉悅,成為當下諸多孕婦最在意的一大問題。中介告訴劉美盈:在美國,無痛分娩的普及率已高達85%,在中國,無痛分娩的普及率僅有1%。
歐美分娩陣痛率對比。/ 澎湃新聞
「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甚至告訴我,有孕婦在中國使用無痛分娩後,出現了副作用,生完孩子後,經常會出現腰痛的現象,而這在美國是絕對不可能的。」劉美盈說。
有文件,有數據,有案例,如此,入坑理所當然。
對此,39深呼吸(ID:shenhuxi39)求證了國內多家醫院的專家。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手術麻醉科副主任兼ICU主任徐振東稱,無痛分娩實施的前提就是要保證母親與胎兒的安全,目前,無證據及研究顯示,無痛分娩會對產婦及胎兒造成不利影響。相反,與剖宮產及其他傳統分娩方式相比,無痛分娩反而具有一定優勢。
所謂「無痛」並非完全沒有感覺,而是通過麻醉把疼痛等級降到4級以下。/ quanjing
「目前,國內分娩鎮痛椎管內使用的主要是低濃度的局麻藥物和阿片類藥物,藥物到達胎兒體內的劑量微乎其微,不足以導致藥物在胎兒體內積聚,所以不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徐振東主任說。
智明春主任也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目前無痛分娩在臨床上的使用率之所以不高,這與國內麻醉師緊缺有很大關係,在技術以及藥物的使用上並無差異。
中國醫生資源最緊缺的四個科室,其中包括麻醉科。/ 看醫界
相反,赴美生子的產婦以及新生兒在安全上則缺乏一定保證。有研究人員發現,赴美產子與本土產子相比,赴美產子的生產過程出現複雜情況(比如新生兒需要進重症監護室等)的比例更高,產後新生兒在醫院住院的時間更長,產後出院至返回本國這段時間內,嬰兒再度入院的機率也更高。
赴美生子似乎「看上去很美」,背後卻隱藏著更多的複雜狀況。
中國式醫療不敢信?
在赴美生子這件事上,她們被騙了
2019年3月,林敏帶著二胎兒子回到上海,也是從那天起,身邊許多朋友開始向她打聽「赴美生子」的好處。
林敏也不止一次思考過,同一問題:如果不是因為國籍,自己還會去美國生孩子嗎?體驗過這一經歷的她,自己最明白,在洛杉磯的三個月,孤獨、無助、寂寞經常逼得她想放棄,不過,想想孩子的未來,她最終咬咬牙,挺過去了。
66歲的張阿姨也曾後悔過,但想起當初做下赴美生子決定時的原因,她還是說服了自己。「美國的醫療技術比中國好,輔助生殖成功率更高!」張阿姨如此對39深呼吸(ID:shenhuxi39)解釋道。
有網友吐槽國內「看病貴、看病難」。/ 網絡圖片
這也是國外生殖中心在國內的代理機構慣用的宣傳點:抓住中國大部分女性對生殖醫療領域認知缺乏這一特點,經營赴美生子機構在宣傳時不斷傳達出來「美優中劣」的信息。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昆明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輔助生殖其實是包括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兩種技術,做人工受精的單次受孕率,是在15%-20%左右。而做試管嬰兒的話,放一個胚胎的前提下,受孕率接近40%。對於正當生育年齡的人群做試管嬰兒的話,放一枚胚胎受孕率接近40%,如果放兩枚胚胎,妊娠率可以達到50%以上。想要一次就成功,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比較難以實現的。
做試管嬰兒的具體流程。/ 39健康網
「機構所宣傳的中美輔助生殖成功率差異,其實是在玩文字遊戲:好的胚胎可以提高成功率,但實際上對於大部分高齡的女性,她們自身難以得到一個好的胚胎。這些機構在宣傳的時候,避開了這一點,他們不會說自己接收到的病人裡的成功率,他們只提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不管在國內國外,只要你有一個好胚胎,移植成功率自然高。」李昆明主任直言,醫學領域一直有各種國際性的交流會,因此從技術上來講,國內和國際並沒有任何差距,技術壁壘是不存在的。
甚至從某種角度而言,因為中國醫生接觸到的患者比美國醫生多得多,相對來說反而更有經驗,更適合中國孕產婦。
事實也是如此。據公開資料顯示,雖然,我國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足足比發達國家晚了10年,但自1988年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以來,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迅速,臨床妊娠率從早期的6.4%提高到現在的32%,活嬰分娩率達30%-35%。
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與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 資料圖片
截至2008年,我國已經成功出生3萬多名試管嬰兒,2016年我國完成試管嬰兒治療周期超過70萬,2017年超80萬。
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2年,全國年均增加50個輔助生殖中心,2013年到2016年,全國年均增加20個輔助生殖中心。截至2017年,我國共有451個輔助生殖中心、23家人類精子庫機構,專業人員逾萬人,每年實施70萬例以上,現已成為世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第一大國。
2007-2020年中國獲批輔助生殖中心機構數量、試管嬰兒中心數統計情況及預測。/ 前瞻產業研究
不過,當入局者不斷增加,國家對於市場的監管力度就會日益加強。從2002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國家衛計委)對於輔助生殖技術進行全面管理,針對中國大陸的所有醫學的專業人員首次引入了準入制,根據醫療機構的技術、人員管理、資質、場地、設備,以及管理提出準入要求。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生殖醫學專科主任靳鐳教授坦言:「在衛健委的指導下,國內生殖中心越來越規範,具有嚴格的檢查和評審,拿到準入證的機構每兩年都要進行一次校驗。但是隨著人口政策的變化,高齡女性越來越多,這也需要我們跟隨國家政策的變化調整我們的服務理念和技術。」
也就是說,在輔助生殖技術上,中外差距微乎其微。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國外專家的認可。促性腺激素之父布魯諾·盧嫩菲爾德博士在國內多個論壇上公開表示:目前中國輔助生殖技術與設備非常先進,全球許多生殖中心都採用的是中國設備。
如此看來,為了生孩子,為了孩子更光明的未來,捨近求遠,大費周章遠並非好事。在現實的衝擊下,「美國夢」不一定會碎,但卻也沒有那麼美。39深呼吸(ID:shenhuxi39)期望,在生育這件大事面前,女性及其家庭能更慎重一點,畢竟,赴美產子的美夢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幻化為噩夢,所以,在做夢之前,每個人都該有最基本的甄別能力。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指導專家: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 李昆明
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智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