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上海大都市圈範圍明確「1+8」,專家建議應具8項核心功能
近日,寫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上海大都市圈」範圍得到明確:包含上海、無錫、常州、蘇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等「1+8」共9個城市。
上海大都市圈(1+8)範圍圖
9月28日,「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暨「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聯盟」成立儀式在上海舉行。
據研究中心公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中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上海大都市圈包含上海、無錫、常州、蘇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舟山9個城市,是長三角城市發展最成熟的區域之一。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都市圈間合作互動,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及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
據了解,「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要求,響應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支撐上海大都市圈協同規劃、建設和管理,由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三家單位合作成立。
上述三家單位還聯合了無錫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常州市規劃設計院、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湖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嘉興市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舟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共同發起創建「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聯盟」。
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屠啟宇領銜的課題組表示,面向未來的國際坐標系,上海大都市圈協同規劃應以「基於上海、大於上海、優於上海」的思路,按照空間分層的思想更從容地部署全球城市-區域功能和生產、生活、生態目標優先排序。上海大都市圈目標願景則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打造生態都市圈、活力都市圈、人文都市圈。
「卓越」指突出的創新演化能力,揭示本地域的動力機制;「全球」指突出全球性的聯結能力和世界級的影響力;「城市-區域」指流量樞紐和創新策源功能的核心依託空間從行政性邊界拓展為功能性邊界。
課題組還提出上海大都市圈應具備有全球影響力的8項核心功能:具有全球示範性的新型城鎮化地域;具有全球示範性的可持續發展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長三角文化中心;國際先進位造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 國際金融中心。
課題組認為,要以「共享共擔」指導功能分解和協同配合。超大城市單單採取非核心功能疏解的策略是不恰當的,而應考慮同步實施核心功能共享和非核心功能疏解。從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應強化作為整體功能空間單元對於負面情景的應對,包括重大自然、人口、地緣等挑戰。
課題組提出,尤其是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在空間維度,需要以開放的態度動態考慮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間範圍;在功能維度,為應對傳統全球城市-區域體系中的多城市分散國際「垂直一體化」聯繫面臨的巨大風險與問題,需要重點強化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長三角城市群內部「水平一體化」發展體系,各城市之間的功能關聯應該有顯著提升。
據介紹,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和研究聯盟是以支撐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為導向,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區域、共謀發展」為原則,以開展高水平規劃研究、諮詢服務、信息傳播、人才培養為主線,跨學科、跨領域的新型智庫和平臺,以國內領先的理論與理念,為上海大都市圈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成立儀式上,王凱、毛佳樑、伍江、李曉江、張京祥、張道根、陳小鴻、鄭時齡、唐子來、崔功豪等專家被聘為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聯盟顧問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