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記憶《小虎子》
小虎子是一個中國人常用的名字。
大約一年前曾經有一個遊戲很流行,叫做:你身邊有長海麼?
據說每個人身邊都有叫長海的。
我看了看,我身邊還真有。
當時我就說我覺得有一個比長海更流行的名字,就是小虎子。
我們當時一起的幾個人算了算,每個人身邊都不止一個小虎子。
(你身邊有小虎子嗎?)
不過雖然身邊有很多小虎子,如果別人說起小虎子,我腦子中第1個反應出來的還是這個小虎子。
這個頭上沒有一根毛,總是戴著紅領巾,總是穿著襯衣和條條褲子的小虎子。
二、《中國少年報》和《小虎子》
那個時候,我們總是在《中國少年報》上看《小虎子》。
80年代初,我們每個班都定的有一份《中國少年報》。
不記得《小虎子》是不是每一期都有了,只記得這個漫畫非常受歡迎。
每次發了這個報紙之後,大家都搶著去看這個漫畫,以至於會把報紙爭破。
老師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報紙發下來,就讓我們班最會畫畫的人,用粉筆把《小虎子》漫畫畫在後面的黑板上,這樣同學們就可以一起看了。
當時我們班最會畫畫的人是我……
(這是我的理想)
實際情況是:我的同桌。
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在畫畫的時候我會自告奮勇地幫他舉著報紙,順便就先看了。
那個絕大多數時候都很聰明都很能幹都很照顧集體的小虎子,偶爾也會幹幾件迷糊事兒,或者幹幾件錯事。
我記得他幹迷糊事和錯事的時候,是我們大家最開心的時候。
用今天的話說,仿佛有一種走向了神壇的感覺。可能我們幼小的心靈裡會覺得這樣的孩子才更像我們身邊的小夥伴,才更親切更可愛吧。
記得有一次小虎子幫忙看鄰居家的孩子。
他給鄰居家的孩子變大貓,把鄰居家的孩子嚇哭了。
說來有意思,小虎子給鄰居家的孩子變大貓的姿態和我們玩的時候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用兩隻手使勁兒往下拉下眼皮兒。
(這個不知道為什麼叫變大貓,不過我們大家都這樣講。
我們還管捉迷藏叫藏老貓。)
因為和我們的生活太貼近了,這個小故事當時在班上引起了空前的轟動。
那一星期,大家彼此打招呼的方法都是變大貓。
現在想想還非常可愛。
三、畫家
想了半天,沒想起來小虎子的畫家是誰。
去網絡上搜了搜,發現居然是很多人創作的欄目。
目前我已經看到的畫家有:
沈培、吳文淵、徐寶信、孫曉剛、劉易晏……
感謝這些曾經豐富了我童年時代的人。
《小虎子》漫畫曾經結集出版過很多次。
網上隨手搜來了幾本的封皮。
你還記得這個小虎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