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建議初學繪畫的孩子學習動漫?
近幾年,動漫崛起,在兒童和青少年階段非常流行,包括我們這些成人也被動漫所吸引!
包括海賊王,火影忍者,一拳超人,變形金剛,少女漫畫等等!
各式各樣的人物設定,場景規劃,武器,熱血,激情,夢想!所有的角色都在扮演著我們不可能實現的故事!
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在某一個時段都會有迷戀這些畫面的時段,裡面主角滿足了所有自己對未來的幻想!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
長大以後也許漫畫,cosplay,周邊,二次元會成為一些孩子的工作或者終身的興趣!
近幾年漫畫培訓班開的越來越多,很多都沒有從本質上解決漫畫這個問題,所以孩子們的學習始終都沒什麼很大的變動,而且低齡孩子長期學習這個畫種,對後續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很多機構的動漫,其實是一種套路教學。
我畢業於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我有很多的朋友在從事漫畫設計,場景設計,遊戲原畫設計的工作,所有對漫畫也有一些了解!自己也開過兩家美術培訓機構,但是我從來不開動漫班,不想誤人子弟。
我接觸過9-13歲周歲的孩子中,60%的孩子都是因為動漫而結識了繪畫,開始了解美術,開始去嘗試繪畫!
家長常常帶著孩子來問我,諮詢我孩子想學習動漫,孩子明確表示只想學習動漫,看過孩子的作品後我很詫異,孩子們好像掉入了一個繪畫的怪圈!
我通常把繪畫比作一個金字塔,需要一塊一塊的往上壘,你問我怎麼在塔尖看風景,我只會告訴你,先從一塊磚開始壘起,所以很多家長拒絕了機構!選擇了一家能直接看到風景的金字塔去學習。
漫畫步驟解析:
設計創意——線稿——上色——細節調整——完稿
以下是孩子們畫出來常見的作品:
家長們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孩子們通常都在畫這些!
每一張似乎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填色!
家長經常跟我說,為什麼瞎畫了好多年,好像沒有什麼進步?而且機構所有孩子畫的都是一樣的,孩子的每一張作品都能在上一張找到差不多的影子。
那是因為孩子僅限於線條上的模仿,缺少了基礎繪畫理論!
我來做一個簡單的解析:
家長可以把圖示讓孩子操作,練習一下(畫第一張圖)
人物來自於一拳超人,看似簡單吧!其實內涵了大量的繪畫原理!然並不是很複雜,但如果誰都能畫出來,繪畫就不用愁了,對於零基礎的人其實還是有難度!
畫面反映一方面是世間萬物的一個常見特性,另一方面也是考驗我們是否能夠靈活運用你的各種思維能力去判斷、掌控、驗證你筆下的東西。
何況,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並不需要很嚴謹,沒有人會拿著尺子或者量角器去考驗你的圖,只要看上去大概對稱,大概舒服就可以了。就這一條我們就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
假設圖一是一扇門的正面,那麼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看到圖二的情況!
沒錯,側面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圖二的效果!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近大遠小,透視關係!(這僅僅是繪畫規律的一個點)
孩子之所以沒進步,是因為把圖形當圖案在畫,脫離了根本,人物也好,機器也好,都有已知的規律在其中,如果不把人當人,就畫不出人!
現在孩子們在機構接受訓練的時候,忽視了這些繪畫規律,你就感覺人永遠不像人,只是線條和色彩的拼湊。而且機構教學主要以臨摹為主,看重畫面效果,忽視基本的規律。
所以先去報個素描班,了解真實繪畫的基本原理!
素描是一個寫實派比較重要的基本邏輯學科,可以說是一門科學分析學,是前人根據事物的原理,總結出來的真實世界合理圖像化的規律性學科,從結構,形體,比例,光影,色彩上去解構真實世界。
很多繪畫者在前期的時候只看到畫面的一部分,但是學下去,你就會看到第三層,第四層,然後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在寫實這個派別基本也不會脫離基本原理,
所以你看到的繪畫,在眼睛裡是和諧的,是匹配的,合理的陳述了他眼中或者你眼中真實的世界。
不學素描也可以,繪畫就是把我們平常看到的東西和想像的東西合理的表達出來!
一個透視合理的環境,立體的人物畫成了平面的人物(低齡孩子是正常存在這種情況的),一定是我們缺乏基本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這個要通過長期的訓練來扭轉思維習慣!
還有一點是我們的孩子在低齡情況下,他對於事物的看法是2D層面的,3歲,你大概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樣子的線條,但是孩子明白他在構想什麼樣的畫面,他自己畫的是什麼,他是比較清楚的。這點你可以問你自家寶貝!
漸漸長大,他對於事物的分析就會改變,從2D,變成2.5D,變成3D,但是往專業繪畫方向走,就需要基本理論的支持,或者是完成一個3D思維的構建。成人對於畫面的看法基本是3D的,但是自己畫出來的可能是2D,因為缺少邏輯訓練,只能簡單的對圖像進行簡化處理。
漫畫的色彩和光影就不細細分析了,小編一時半會講不完!這些都歸類在繪畫的基本規律內!(即合理的通過觀察,分析和表達繪畫內容)
這個畫面反映的就是繪畫基本規律在這其中表達意義,結構,造型,光影,形體等!(以下為機器人設計繪畫的手稿,屬於結構解析)
孩子為什麼一直沒進展,也是這個邏輯就沒有理清。
首先就不會去構想畫面,都是抄線條。
其次基本拋棄了基本形體的理解,身體比例,形體結構。
再者少了對光影的分析和理解,你怎麼可能要求孩子畫一張優秀的作品。
一個畫畫的人逐步提高,就是基於這些原理,畫面越來越完善,這些關鍵點做的越來越好,其中有個核心也是漫畫的比例會拉長,但是也是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在其中,首先我們得了解一個真實的人是什麼樣子,才有可能針對性的做出改變,使其不再彆扭。
拋開了原理,追求一些表象,對不起啥也不是!
那麼素描在前期做了哪些工作呢!
石膏基本形體結構
第一步做的是了解基本型,結構,透視。
組合石膏結構+石膏素描
第二步是組合結構,石膏素描,了解光影,位置重疊等。
素描靜物
第三步深化了解層次,光影,結構,造型,各種材料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
頭像結構,頭像素描
第四步,開始了解頭像結構,對複雜事物進行深入刻畫,所有基於以上幾步。
人物速寫
第五步速寫人物,速寫場景,了解人體結構,各個部分的比例搭配,形體處理,光影概括,訓練自己的眼力。
色彩靜物,色彩頭像,色彩風景
第六步色彩靜物,色彩風景,色彩頭像,了解色彩在形體結構上的表現,包括色調,顏色搭配等等。
剩下一些其他的就屬於大學課程了,就不細講了!
整個高考的美術培訓基本是整個原理,就是讓孩子從一個單純的理解,變成一個具備邏輯思維和整體思維的人,學會獨自判斷畫面,處理畫面,知道哪些該畫,哪些是膚淺的,哪些是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可以理解為怎麼把一個簡單物體的圖像化處理。
裡面就會涉及到從小到大看事情的方法論,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思考過程,所以不要說學畫畫是沒用的,它也屬於一種能力的訓練。
所以我們再回頭看漫畫,漫畫屬於高維度的概括某一形象,對形象進行重新處理,簡化一些複雜部分,或者是精細化處理一些細節。它其實更加需要你有一個紮實的功底.
否則就是沒水的魚,學得多,思維就越僵化,都不能理性分析的事物,就畫不出想要的效果!
孩子學動漫注意的幾點!
一:前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繪畫規律訓練
規律訓練的重要性在上面已經解釋的非常清楚了,這是檢驗畫面合理性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二:學習和模仿階段
了解各個流派之間畫風,有針對性的去訓練自己的表達,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表法方式,比如手繪和電腦繪之間的差別就很大,唯一不變的是繪畫規律!
龍珠的畫風和海賊王的畫風也是有區別的,找到自己的表達很重要,重在嘗試!
三:想像力和創造力
越長大,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就越匱乏,會比較局限於某一種表達,比如有些孩子愛畫動漫的人物,但是畫了30張,20張的配飾和造型都是一致的,來源於孩子想像力的弱化,想像力的構建基本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對這個世界的觀察!
繪畫技術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但是一個人的想像力是只能被引導的,這就是為什麼低齡孩子我們不太注重技術的原因,更在意他的繪畫內容!
技術到達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停滯,彼此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唯獨你自己的想像力是和其他人最大的區別!
四:美學積累和設計感
這個話題是小編以前作為設計師最大的感受,繪畫其實也是平面設計,所有的畫面布局,色彩搭配,造型設計,配飾設計,美學觀念多半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能找到相應的原型!日本動漫的多數場景設計來源於真實的街道和建築!
我們只有多帶孩子去接觸,去體驗,博覽群書,閱歷世界,才能形成他們自己的美學觀,這就像我們穿衣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搭配,但是好不好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動漫的學習多半回歸最本質的理解也是美學上知識點,一種新的方式解構美學!
美術教育和美術培訓的區別也在於此,美術教育重在美,美術培訓,重在術!
五:來自大家的鼓勵
不管哪一個學畫畫的孩子,都需要鼓勵和支持,沒有任何的知識學習是容易的,對這些愛畫畫的孩子們多一些鼓勵和支持,他們一定能越畫越好!
動漫和兒童畫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於更多的歸納和理解,有一整套嚴密的邏輯體系在內,在孩子不熟練掌握基礎的繪畫規律前,我是不推薦孩子去學習動漫的!
很多人說畫畫的人有些走火入魔,所有的人,物,在我們眼中就變成了結構,線條,顏色如何表達才能畫出來,確實是如此!我們既要把人當人,又要把人不當人去畫,漫畫具備這樣的特徵,要懂得寫實的人怎麼畫,又要懂得如何把寫實的人畫的不寫實但他看起來還是人!
所以珍惜每一個愛畫畫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正在經歷一場革命!
關注拾光社聯盟!
教你們怎麼做成人繪畫心理學分析
怎麼幫孩子選機構
怎麼幫孩子了解繪畫原理
讓你也成為美術教育的專家
了解機構運作!
每一次分享
都向其他家長傳播了一次知識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知識!
喜歡就點個讚
點個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