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動畫強勢來襲,我們體內的細胞原來是這樣工作的

2020-08-27 國衛生物

導讀:

去年,無論朋友圈還是群聊,總是少不了一部動漫《工作細胞》的話題,豆瓣網評給出了9.2的逆天高分!看完動畫不要愧對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因為它做到寓教於樂。


大家最喜歡的血小板,刷爆了朋友圈

《工作細胞》

這是一記來自日本的強勢科普動畫,說的是我們每個人身體的故事。


可以說,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及我們的身體勤奮。一年365天,全年無休,你工作它在工作,你休息它還在工作,你受傷了它要採取防護措施,你的喜怒哀樂它都不會閒著......


各種各樣的細胞,各種各樣的器官組織

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知道它們是怎麼工作的嗎?

《工作細胞》用擬人化的方式一次為你解答。


在這裡,我們的身體不再是一片紅色幽暗的世界,而成了一座明亮有序的現代化都市。

大約有37兆2千億個居民(細胞)四散分布,在各自區域堅守工作崗位。


從負責制定作戰戰略的「指揮官細胞」,衝在健康一線的「戰士細胞」,到運送養料物資的「運輸細胞」......

首先出場的,是一位紅細胞美女。每天在體內四處奔走,將氧氣輸送到散布在身體各處的細胞中,並將一部分二氧化碳輸送到肺部。

估計是新手,迷迷糊糊的不清楚路線,推著一箱子二氧化碳四處找肺部。

不是被靜脈瓣膜攔截,就是被淋巴管的哨兵喝止

摸到脾臟就不說了,一路瞎轉,竟然還跟細菌打了個照面。

「確認過眼神,你不是對的人」

有細菌出現的地方,當然就有我們時刻衝在一線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戰士。不耍帥,不擺架子,哪裡出現危機,哪裡就有它們衝鋒在前的身影。

身體出現的任何外部入侵的細菌、病毒異物,都是它們首要清理的目標。

看似冷冰冰,帶著十足十的殺氣,實際上是個外冷內熱的忠實黑騎士。

紅細胞美女幾次三番遭遇危機,都是多虧它及時出手相救。

一來二去的,紅細胞妹子竟然對白細胞產生了別樣的情感。

真的是,猝不及防一大包狗糧。你們主子我還是單身狗一枚,你們居然就像模像樣地在我身體裡談起了戀愛,蒼天啊......

除了反應迅捷的白細胞,我們身體裡還有很多其它防禦部門。比如戰鬥力更加強悍的殺傷性T細胞,它們直接聽命於輔助T細胞指揮官,可以反覆殺傷病毒異物,而本身不受損傷。

比如這位笑容和藹可親,身著女僕裝的小姐姐。它其實是巨噬細胞,負責捕殺細菌病毒等異物,幫助機體開展修復工作,並清除死去的細胞和細菌。

在陽光中呈現一片靜謐的樹突狀細胞。它們則主要負責收集、遞呈入侵細菌和遭受感染的細菌信息,並與其它細胞相互作用,啟動適當的免疫反應。

而人氣最高的,莫過於我們的血小板。一個兩個......簡直萌出天際。

一群小萌物圍著被壘得高高的鈣離子,踮著腳尖往上蹦,怎麼夠也夠不著。

經過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向它們打招呼,竟然還有一隻把帽子扭過來遮住臉......嗯,人家怕生呢!

別看小小一隻,集合起來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隊伍。當血管發生損傷時,它們就帶著血纖蛋白和凝血因子出來堵住傷口。

堵住傷口的同時,也堵死了更多細菌進來的通道,紅細胞得以安全地留在體內,白細胞則可以專心致志地絞殺留存體內的病毒細菌。

可以說,《工作細胞》把腦洞開出了天際。


那麼大家看著或是帥氣或是漂亮或是可愛的細胞角色,有沒有對現實中的它們感到好奇呢?一起來看看吧,現實和理想之間,這差距真心不是一點半點。


動畫中的紅細胞,運送著養分跟氧氣的迷糊香菜。

現實中的紅細胞,又稱為紅細胞或血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球,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

動畫中的白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看起來冷酷到沒顏色的小哥

現實中的白細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球之一,能吞噬異物或產生抗體,以幫助機體防禦感染。

動畫中的殺手T細胞

現實中的殺手T細胞,消滅受感染的細胞。就像一個「殺手」,它們可以對產生特殊抗原反應的目標細胞進行殺滅。

動畫中擬人化後的巨噬細胞,穿著女僕裝持有強大武器的美麗的大姐姐,職責是捕獲併吞噬細菌等異物,並且從中獲取抗原的免疫情報。看上去很弱其實戰鬥力超群。

現實的巨噬細胞,捕獲併吞噬細菌等異物,主要作用是清除體內衰老損傷或凋亡的細胞,以及免疫複合物和病原體等抗原性異物。

動畫中擬人化後的血小板,看起來是只有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生大小的稚嫩少女(相對於一般細胞個頭比較小)。

現實版的血小板,負責在血管受到損傷(例如擦傷)的時候集合起來封閉傷口,乾燥以後就變成痂。

動畫中的的肺炎球菌

現實版的肺炎球菌,引發肺炎的細菌,會侵入肺細胞並且破壞紅血球,也是最壞能夠破壞腦部的病原體,不僅可以導致兒童肺炎,而且還是引發腦膜炎、中耳炎等疾病

動畫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擬人化的模樣,登場就相當有女王範。

現實版金黃色葡萄球菌,人體表面的常見菌之一,毒性極強,從傷口入侵體內時可能引起表皮感染、肺炎、腦膜炎等症狀。

動畫中的化膿性鏈球菌

現實版化膿性鏈球菌是鏈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人及動物糞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引起各種化膿性炎症,

動畫中的綠膿桿菌(真可憐,連個人形都沒有)

現實版綠膿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傷口感染較常見的一種細菌。能引起化膿性病變。感染後因膿汁和滲出液等病料呈綠色,故名。

動畫中的曲狀桿菌

現實版的曲狀桿菌

動畫中的血小板們使用的纖維蛋白

現實版的血小板

動畫中可愛的初始T細胞,還沒有跟病原戰鬥過的殺手T細胞新人

現實的初始T細胞

動畫中的樹狀細胞,插幾片葉子搞成綠色就是樹了?

現實中的樹狀細胞,全能型的輔助細胞,可以針對入侵的細菌進行抗原提示,還有產生細胞激素強化免疫細胞等等!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因其成熟時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而得名。

動畫中的輔助性T細胞是淋巴系統的司令官,確認病源入侵之後負責對殺手T細胞發布出擊指令。

現實中的輔助性T細胞

動畫中的B細胞

現實中的B細胞來源於骨髓的多能幹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可合成和分泌抗體(免疫球蛋白),主要執行機體的體液免疫。

動畫中的流行性感冒病毒

現實中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它分為甲(A)、乙(B)、丙(C)三型,近年來才發現的牛流感病毒將歸為丁(D)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豬、馬、蝙蝠等多種動物感染和發病,是人流感、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等人與動物疫病的病原,會造成急性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狀。所以平常感冒慘兮兮就是這傢夥害的!

《工作細胞》,它有其現實的創作基礎— —我們的身體。

紅細胞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就是負責運輸的快遞員,白細胞對抗細菌病毒,就是衝鋒在前的戰士,血小板負責生理止血,體積小,就是這樣萌萌的形象。合理又不失可愛。

它把那些不為人知的身體內部構造,通過這麼一種鮮活生動的形式演繹出來,通俗易懂,大開腦洞的同時,極大地完成了科普價值。


當你的肺部有病菌入侵時,當你的身體出現擦傷時,身體是如何在為了你的健康戰鬥?


肺炎鏈球菌來襲

故事首先是由於人類的免疫力下降,肺鏈入侵,大部隊被白細胞消滅後開始追擊漏網之魚,我們看看白細胞在追擊肺鏈時都說了什麼?

肺炎鏈球菌是什麼?


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染色陽性球菌,有毒株菌體外有化學成分為多糖的莢膜,莢膜具有抗原性,是肺炎鏈球菌分型的依據。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質是肺炎球菌溶血素及莢膜,此菌可引起大葉性肺炎、腦膜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捕獲肺炎鏈球菌

在白細胞努力追擊肺炎鏈球菌的同時,殺手T細胞出動,但最終並不是直接消滅了細菌,而是把它困在支氣管,一個噴嚏?噴出去了,離開了人類的身體。

捕獲成功!

準備發射(打噴嚏)!

發射(打噴嚏)成功!完成任務

動畫難免會誇張一點,但是其中含義我們能理解的,每天身體中的細胞都在努力的工作著,為了我們的健康,在與細菌病毒抗爭著,如果每次都能像動畫中用噴嚏將細菌送到體外固然是好,但是機體會有吃不消的時候,那麼就會感染,隨之生病,為了減輕白細胞的工作量有沒有預防的好方法?


沒有說教,不是當年枯燥的課本,卻在不知不覺間讓你開啟了一次身體內部的觀賞旅行。不為別的,就算是為了這群全世界最拼命、勤奮守護你的細胞們,我們也得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啊。


這裡和大家分享的一組動圖展現的就是工作細胞片中角色的原型,一起來看一看它們平時在體內工作的樣子吧。


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

來源:stephentaylor1954

毛細血管的直徑是相當小的,紅細胞可能必須要排好隊一個一個通過才行。在《工作細胞》中也有女主角紅細胞擠過狹窄小巷的畫面。紅細胞的樣子大家可能生物課上都已經看到過很多次了,是一個兩邊向內凹的圓盤形,很有辨識度。


中性粒細胞追逐細菌

來源:David Rogers


一段非常經典的素材(原片拍攝時間是1950年代,所以畫質也沒辦法要求了……),展現了中性粒細胞通過化學信號追趕細菌(前面的小黑點)的樣子。


《工作細胞》的男主角就是一個中性粒細胞。在中學階段,老師對「白細胞」的講解是相對粗略的,而白細胞中其實還可以細分出很多種類,在其中中性粒細胞是數量最多的一種。

中性粒細胞變形運動

來源:UC San Francisco (UCSF)

當感染發生時,中性粒細胞通常是最早到達戰場追捕細菌的。它們能夠進行(和其他細胞相比)非常靈活快速的變形運動,穿過血管鑽進受感染的組織。這個圖著重展現的就是中性粒細胞變形運動的樣子。

(漫畫中穿過血管的中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圍攻線蟲

和中性粒細胞不一樣,嗜酸性粒細胞主要參與的是抗寄生蟲的免疫過程。不過這段體外拍攝的畫面中它們攻擊的並不是寄生蟲,而是非寄生性的秀麗隱杆線蟲,只是一隻純良無害的實驗生物而已……

(漫畫中的嗜酸性粒細胞)

「殺手」T細胞

來源:Alex T. Ritter et al.


顯微鏡下的細胞看起來略顯單調,而如果螢光標記一下,看起來就不一樣了。這裡圖中展現了一個細胞毒性T細胞(也經常被叫做殺手T細胞,在圖中為紅色)識別並消滅癌細胞的過程。


在《工作細胞》中登場的針對異常細胞的「殺手」有細胞毒性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兩種。它們都會利用穿孔素等武器讓目標細胞(受感染或者癌變等情況)死亡,不同的是T細胞的殺傷更加特異性,是在識別特定抗原的基礎上進行的。

(漫畫中的細胞毒性T細胞)


最後是一個額外的小知識: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都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個命名的依據是它們染色時的表現。首先,這三種細胞經過染色之後都能觀察到「顆粒」結構,所以被稱為粒細胞。其次,一般常用的HE染色會用到兩種酸鹼性不一樣的染料,這些細胞染色時對兩種染料的親和性不同,進而會體現出不同的顏色,根據這種差異它們就被分成了嗜酸性、嗜鹼性和中性三類。


《工作細胞》中涉及比較多的是免疫細胞和相關的免疫過程,也算是人體內波瀾壯闊的戰鬥場景。雖然免疫學真是一門令人頭禿的學科,但還是歡迎大家趁機了解一下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體內的神奇過程。


文章來自:細胞王國

相關焦點

  • 強菌來襲,體內大戰再開!《工作細胞》特別上映版10月初宣布上映
    動畫代理商木棉花7月6日宣布人氣科普漫畫《工作細胞》特別上映版動畫 《強「菌」來襲!人體腸道大騷動!》」而誕生的科普漫畫,但藉由各式「細胞擬人化」讓原本生硬無趣的細胞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且更貼近人心。
  • 科普動漫《工作細胞》:擬人化的體內細胞工作日常,血小板超可愛
    大家好,這次九呆帶來的是一部有趣的科普動漫。這部動漫名為工作細胞,是改編自清水茜原作的同名漫畫。原作清水茜創作這一漫畫是因為她妹妹的提議,她的妹妹在學習細胞方面知識的時候,曾跟她提議說:「把細胞知識畫成漫畫的話,我應該會很容易記住,姐姐你畫一個一話完結的故事吧」。
  • 工作細胞:撞臉金木小天使,新劇場版火熱來襲
    是的,沒錯,萌爆二次元、屠遍御宅圈的《工作細胞》,要出劇場版啦!這部《工作細胞》劇場版名為——「最強之敵再次來襲————體內大腸的騷動」,預計將在2020年9月5日在日本上映。國內可能遙遙無期了,所以先看看日本的具體安排吧!
  • 血小板短篇動畫將與《工作細胞》劇場版電影同期上映
    文|akAyc 圖|來源網絡改編自漫畫家清水茜原作漫畫的《工作細胞》,將於2020年9月5日在日本國內上映特別版電影——《強菌來襲!人體腸道的大騷動!》,日前官方對外宣布了《血小板短篇動畫》也將一併上映的消息。
  • 《工作細胞》大火熱! 科普也能「萌出血」
    更神奇的是它是一部寓教於樂的「科普動畫」。(海報上寫著:這是你的故事,你體內的故事—)  「人的細胞數量,約為37兆2千億個。細胞們在名為身體的世界中,今天也精神滿滿、無休無眠地在工作著。」每次動畫的開頭,都提醒著你:「這是一部知識滿滿的動畫哦!」  不過看下去你會發現,動畫裡並沒有枯燥的科學術語,而是擬人化的動畫角色和有趣的動畫場景,用一個個故事展示了每天在你身體裡發生的,細胞工作的忙碌日常。
  • 《工作細胞Black》動畫定檔明年1月,白血球大姐姐在宅男體內戰鬥
    ———————————————————————《工作細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它以精彩的擬人化科普,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複雜而有序的人體世界。其中又酷又暖的白血球大哥哥,呆萌又努力的紅血球小姐姐,還有可愛到犯規的血小板們,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工作細胞》劇場版:腸道內的大騷動,這次輪到被乳酸菌萌出血了
    這部動畫將在9月5日播出劇場版動畫,明年2021年1月份登陸冬季番劇列表。這部動畫不但非常有意思,而且還能科普人體生物學知識,在看動畫之餘還能學習到知識,大家準備好收看這部動畫了嗎?TV動畫第1期《工作細胞(はたらく細胞)》於2018年7月7日~9月29日播出,一共13話。在播完後就宣布了第二期製作。特別篇動畫《感冒症候群》於2018年12月26日在電視臺播出。動畫官網在放送結束後公開了為教育機構、醫療設施等無償提供的動畫角色素材免費使用。接下來的TV版動畫第第二季《工作細胞!!(はたらく細胞!!)》在明年2021年1月播出。
  • 《工作細胞》我們身體的細胞你能認出幾個?
    這部動漫的劇情非常非常具有想像力,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我們人體裡面的細胞,號稱「看了這部動漫,生物考試絕對會及格!」《工作細胞》就是把細胞擬人化,紅細胞是女主角、白細胞是男主角,講述了關於血液、細胞這些知識,科普教育意義非常大!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那些可愛的細胞吧!
  • 大叔的血小板長這樣?《工作細胞BLACK》動畫明年播出!
    還記得那部超萌的人體科普動畫《工作細胞》嗎?擬人化的故事加上生動有趣的角色,一下子火了起來。而它的姊妹篇《工作細胞BLACK》,原作漫畫依然是同一位作者清水茜的漫畫,而這部漫畫畫風一轉,雖然同樣是擬人化的故事,但變得比較緊張,講述了一位常年酗酒,抽菸,生活缺乏規律的亞健康人士的體內,繁忙的細胞們如何在奮鬥保持他身體的正常工作的故事。
  • 激萌《血小板短篇動畫》將與《工作細胞》劇場版電影同期上映
    改編自漫畫家清水茜原作漫畫的《工作細胞》,將於2020年9月5日在日本國內上映特別版電影——《強菌來襲!人體腸道的大騷動!》,日前官方對外宣布了《血小板短篇動畫》也將一併上映的消息。 這部名為《強菌來襲!
  • 從細胞說起:《工作細胞》告訴我們,「病毒」終將被消滅!
    可是你知道病毒是怎麼侵入細胞和消除的嗎?這部可愛的番劇——《工作細胞》將會告訴你。電視動畫《工作細胞》改編自清水茜原作的同名漫畫,作者抒發自身的奇思妙想和嚴謹的專業知識,將我們身體中的各個細胞進行了擬人化,以簡單易懂且有趣的一個個小故事巧妙地為我們科普了存在於我們身體中的這個「小小軍團」。
  • 《工作細胞》劇場版與《血小板短篇動畫》將於9月5日上映,期待
    《工作細胞》是女性漫畫家清水茜於《月刊少年天狼星》2015年3月號起開始連載的漫畫。這部動漫的靈感是作者的妹妹在學習細胞方面知識的時候,曾經告訴過作者「把細胞知識畫成漫畫的話,這樣可能會很容易記住,然後漫畫就誕生了(寵妹狂魔)。
  • 《工作細胞》: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
    去年的一部番劇引起了很大的熱度,喜愛它、讚美它的人很多,但是也因為一些人的不當行為而引起爭議,它就是《工作細胞》。 《工作細胞》是一部優秀的科普動畫,它把人體內的細胞擬人化,通過他們的日常工作來科普各種細胞的功能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 看完工作細胞black,你還敢熬夜嘛,為了體內細胞,抓緊時間養生了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第二季後篇、黑塔利亞第七季、五等分的花嫁、工作細胞第二季以及工作細胞black等。很多人知道工作細胞卻不知道其實還有一部工作細胞black。安藍在這裡提醒一下~看完black再把工作細胞看一遍,讓自己清醒清醒~與工作細胞不同的是,在這裡人物進行了性別、性格都有了變化。
  • 工作細胞第二季動畫PV公開 核心細胞介紹 血小板依舊萌出血
    作為一月新番中即將放送的工作細胞第二季動畫,其具體的宣傳PV在近日正式公開,這次的主要宣傳PV內容還是以介紹各個細胞的作用功能還有具體的形象為主,這裡帶來簡單的介紹和說明。
  • 成人版《工作細胞Black》了解一下
    想做我的女婿,哼,秋月孝三了解一下~這部動畫從質量上講確實不錯,打著科普名義的日常戰鬥戀愛萌番。於是懂人心的爸爸放出了——《工作細胞Black》!裡番版本的工作細胞,全員性別反轉,不但有漫畫,動畫似乎也提上了日程!
  • 工作細胞:用最萌系的方式講最科學的知識,這樣的動畫請多來一點
    這類醫學知識一般而言都是枯燥且乏味的,但是有一部動漫卻將這些繁瑣的知識變成了生動有趣的故事,這就是《工作細胞》。《工作細胞》是由日本漫畫家清水茜於2015年3月開始連載在《水刊少年天狼星》上的漫畫,動畫版於2018年播出。
  • 工作細胞:為了身體的37兆細胞,您應該好好活著!
    動畫版本的工作細胞終於完結了,選擇使用失血性休克來收束,它也揭示了細胞能夠進行生命活動的本質。我認為該動畫算不上神作。當我觀看第一集的時候,確實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第一集的情節質量非常很高,但是後面的畫風變得有些糟糕。
  • 生化危機版《工作細胞》來襲!這部外傳目的不是科普,而是警示!
    然而這段PV的畫風卻與我們以前看過的《工作細胞》完全不同,暗黑系的風格,看起來還有點驚悚的味道。下面,史萊姆菌帶大家認識一下這部生化危機版的《工作細胞Black》吧。番名就直接告訴我們,這是一部暗黑風格的《工作細胞》。和之前的《工作細胞》相比,從這段PV中我們可以發現人物方面有很大的變化。前作有路痴紅細胞妹子和工作超認真的白細胞小哥哥,還有讓我們捨不得受傷的萌萌的血小板。而《工作細胞Black》從封面圖我們可以看到主角換成了戴眼鏡的紅細胞小哥哥和超兇的白細胞小姐姐的搭配。
  • 《工作細胞》白血球COS,原來一直守護著我們的,是這麼美的小姐姐
    CN茶々丸 白細胞,日本漫畫家清水茜所著漫畫《工作細胞》及衍生動畫中的男主角,現實中人體血液內白細胞的男性擬人,隸屬於中性粒細胞課,編號為U-1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