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天元突破》
《天元突破》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機器人與美少女這兩個日本動畫的傳統要素在本片中被發揮到極致。西蒙作為男主角並不是依靠自己的行動去發展劇情,反而性格懦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少年。他主要依靠各種機械設定搖身一變成為英雄。幾個配角最後以他為中心組成了最強的一臺機器——天元突破紅蓮之眼,解放了螺旋族。在不間斷的正邪激鬥過程中,本片關於「天元」的世界觀被很有魅力地展示出來。「天元」有著中央突破、王道路線的含意,天元突破主要是呼應最後劇情「連天與次元都一併突破」,與圍棋術語相同應該是有其含義的。「天元」也有天空或屋頂之意,契合劇情中主角一開始從地底出來,再到宇宙進行作戰。
內容介紹
日復一日,地下村莊基哈村的少年西蒙始終拿著鑽頭挖掘,並習以為常。但是,西蒙的好友,被稱為「大哥」的卡米那終日叫囂著所謂地上的世界。「穿破天際,到地上的世界去看一看吧」,卡米那每日這樣想著。但他一直未能成功。直到有一天,巨大的機械怪物——「顏面」打破村子的天井,進入村子四處破壞。確認了地上世界的存在,卡米那熱情高漲,與地上來的少女優子、小弟西蒙三人一起對抗顏面,並駕駛西蒙意外挖出的機械——「裸眼」衝出了天井,到達了地上的世界。他們的冒險故事就此展開。
作品分析
3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動漫作品就是日本的電視動畫。無論是迪斯尼的浪漫還是皮克斯的震撼,都不及一部幾百集的電視動畫這麼深入人心。這些電視動畫在中國形成的「粉絲群體」無比強大。不恰當地說,「火影」也罷,「美少女」也好,無論你情願與否,它們伴隨了至少幾代中國人的成長。本文從兩個切入點來分析《天元突破》,第一從日式二維動畫技法來看,其次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動畫的另一個關鍵詞——「瘋狂」的含義。循規蹈矩不是一個褒貶的判斷,對於商業藝術作品而言,其遵循的「規」和「矩」正是藝術的規律性特質。動畫創作真正成功與否,一個國家動畫的發展能否真正有全球的影響力,一定是成本、技術與效果三者的最佳結合。走出新路不僅僅只是藝術風格,還包括一套贏得市場的模式。
《天元突破》的二維動畫模式還和另一個電視動畫的基本訴求有關係:技術創新與動畫效果的互動,也就是說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儘量用全新的視聽模式來營造吸引人的動畫效果。這就是電視動畫的基本生存原則。當前我國電視動畫創作中有一個奇怪的說法:二維就是落後。在思維慣性中, 3D與高技術及國際化緊密相連,而二維只是和落後與低端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從後期開發與衍生產品的優勢來看,二維電視動畫依然是主流。當然,以維度來對動畫進行劃分本就是一種誤區。就像繪畫一樣,當代我們對繪畫的基本劃分,雖然愈加重視材質的使用,但是很少再以繪畫工具來對繪畫門類進行界定。縱觀全球電視動畫的製作技術傾向,傳統意義上的平面動畫依舊是主要形式。
站在二維動畫的立場來看,《天元突破》至少有三個特點:1.前後景的迅速變化,創造屬於動畫的推拉搖移鏡頭方式。2.動作關鍵幀的巧妙選擇,大量節省成本,創造全新運動模式。3.二維動畫特效,速度線、爆炸、特寫的創造。一言以蔽之,就是將簡易鏡頭和運動如何結合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探索,直接牽涉到對「動畫本體」的認識。早期的動畫創作者們一直都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探索,怎麼開拓屬於動畫自己的鏡頭語言和興奮點,怎麼樣才能對觀眾造成視覺衝擊,同時還不能違背動畫法則。後來,創作者們大膽借用了漫畫的手法,對動作進行靜態處理,即抓住一系列動作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幾幕來進行詳細刻畫。
若是兩人決鬥,通常會出現如下畫面:雙方慢動作地向對方衝去,在決一勝負之際,同一畫面中,雙方身體交叉錯開,利用形式感的線條在背景中進行不斷的閃現,身體呈凝滯的固定姿勢,把這個造型和前後景的色彩、線條融為一體,此時,不但是構圖,就整體畫面來說,都呈現出最有視覺衝擊力的一幕。此時還可以利用空鏡頭將周圍的環境營造起來,比如說花瓣飛舞、白鴿起飛、濃煙滾滾,這個時候再把鏡頭切回打鬥的現場。利用這樣的時間差,勝負已分,雙方又站立在風中,再用下一個造型來打動觀眾。這樣的模式化風格基本上成為一種既節約成本又有效果的經典動畫技巧。
我們發現,上面敘述的這類鏡頭,所有運動都是假的,沒有真動起來,但是觀眾感覺動得很快,這就是動畫的運動方式,這種方式必須有很多輔助技巧。大多數「假動」都強調細節的描繪、變形技巧、圖形畫面的多樣及線條粗細的使用,某種意義上就是用圖形來擾亂觀眾的視線。日本動畫中對「光」、「爆炸」等場面的刻畫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就是這些程式在交替使用中創造出動感。在前期分鏡時,追求心理動感,甚至是預先留空鏡,聲音先導,讓每一個具體的製作手段都有動畫視聽的意義。這些技巧在創造運動的同時還給觀眾以感官刺激,調動情緒,同時加上真正意義上的蒙太奇組合效果,更增加了動態感。所以,這是真中有假,假中又有真。觀眾早已被絢爛的畫面效果所吸引,顧不得真和假,直接享受視聽盛宴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具體的方法都是和觀眾心理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動畫更多的時候需要「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而不是花大錢做傻片的莽撞思維。
簡單的世界觀對於這一類動畫很重要。天上的星空,地底的村莊,生活在地下的人群只能等待爆炸才有機會。「爆炸」這種意象的心理意義在該片中被發揮到極致。這種發揮不單是從畫面變化到動畫效果,更是全片的節奏變化與觀眾心理。西蒙作為本片的主角,唯一的技巧就是執著地鑽孔,所有的打鬥都和鑽孔的工具有著密切關係。男主角的基本定位就是一個典型的瘋狂模式,這和《海賊王》中路飛的橡膠子彈一樣,都是最過癮的動畫創意。如果要談及動畫的核心命題,很多人可能會說「幽默」或是「溫情」。對於以敘事為手段的商業動畫長片來說,只有幽默是遠遠不夠的,當然,作者的目的可能是讓觀眾感受到溫情,比如一家團聚,或者正義戰勝邪惡,但是只有這樣的目的便是以偏概全。從某種意義上說,「瘋狂」是動畫的核心命題,是超越故事與視聽的精神實質。
《天元突破》最令人瘋狂的就是貫穿始終的「用我的鑽頭鑽破天際」——從地下鑽到地上、鑽上天空直至鑽破宇宙。熱血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是支撐這種瘋狂的最好動力。我們為什麼需要瘋狂,瘋狂究竟是什麼?這一命題被當代哲學深度關注。德魯茲在《反俄狄浦斯》中,將瘋狂與分裂視為逃離歷史、逃離符碼之網、逃離控制與異化的唯一獲救之路。「瘋狂」與「正常」這一對令人神往的矛盾組合,給予人類對自身價值以及社會道德的無盡追問。
我們習慣成人對社會規範的主導,並把這些規範定義為「正常」。但是,強者擁有話語權力,主宰其他生命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在話語末端的個體,被壓抑,被禁錮,精神得不到宣洩。社會與人的非正常行為就在分裂自身的同時挑戰著權力。後現代的娛樂方式愈加走向一種釋放,正因為政治主導下的社會生活讓大家無能為力。徒勞的理性批判換成了權力的解構,最終用瘋狂來逃離歷史,逃離話語,逃離被控制與被異化,走向娛樂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