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寂寞嗎?(龍應臺)

2020-12-15 小小等於

不是第一次看龍應臺的《目送》,卻是第一次從書中品出人生的味道。初讀不知書中意,讀懂似是斷腸人。

一個人的孤單可能會寂寞,兩個人的同居就一定不寂寞嗎?一個人的生活可能會孤單,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就一定是成雙成對嗎?寂寞其實是因為感情找不到共鳴之人、情感找不到共通之處,而產生的落寞情感。

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了太多共同的時間,沒有情感共通之處,不屑於共同的語言交流,不屑於尊重並遷就對方的觀點。對方的存在,最終變得可有可無。

每天早上有人習慣早起,早鍛鍊,定時早餐,上班,下班,晚餐,早早睡覺;有人習慣晚起,不斷的電話,湊合的吃點(不好說是早餐,也不好說是午餐),外出,晚歸。

偶爾有點共同時間,不會相互理解,只會相互抱怨。慢慢地,慢慢地,雙方感情的初心也遺失了,生活更是落得一地雞毛。倦了!累了!沉默了!

在一個屋簷下,各自沿著各自的軌跡生活。似乎向左走,向右走。旁人眼裡的在一起,真實生活的孤單落寞。哪來的成雙成對?甚至都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搭夥人。沒有了情感交流,沒有了生活在一起的煙火味,沒有了共同的經濟往來。所有的交集只是完成任務、履行職責,對方成為了各自最熟悉的陌生人。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最陌生的同居人。

不能因為寂寞而在一起,因為在一起後有可能更寂寞。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豐富精彩,兩個人的生活也可能落寞孤單。寂寞是什麼,是情不知歸處。而這份情感寄託,一定要是人嗎?不妨試試其他事物。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世界是寂寞,兩個人的生活雖艱辛但很難得
    一個人的生活註定會感到寂寞,因為找不到可以依靠和分享的人。 兩個人的生活雖然充滿艱辛和無奈但總會有所依靠和幫助,也註定幸福滿滿。 30歲以後的婚姻感情生活,是懂得也會感慨,但同樣也是最難得的擁有。
  • 龍應臺《目送》‖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你有感性的一面嗎?」面對自以為是者的詰問,龍應臺曾以一篇《自白》來回應,結尾處說:是的!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當然,作為她真正讀者的人,自然可以見到她身為女人感性的一面。自她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後,《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相繼出版,被稱為「人生三書」,是龍應臺「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 龍應臺《目送》:21世紀的《背影》,感人至深的「生死筆記」
    ——《目送》可能是年紀大了,現在對於親情更加渴望也更加需要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2020已經到來,我們又年長了一歲,然而我們的父母卻又老了一歲,在感嘆時間和親情的時候讓我想起了龍應臺在《目送》裡描述有關親情的那些文字,所以今天想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籍。
  • 一個人如何才能活得輕鬆隨意又不寂寞?
    一個人生活在塵世中,太物質沒有情趣,太高雅又太寂寞。如何才能活得輕鬆隨意,又不失寂寞?那就過一種半俗半雅的生活吧!讓自己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狀態中,享受物質帶來的樂趣,再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樣活著,你會覺得不累,且很快樂。
  • 不同路的兩個人勉強在一起以後,比起一個人還寂寞
    經常都會願意跟對方在一起,說一些不願意和其他人一起說的話題。實際上,愛情在一開始的時候,主要還是由激情和親密這兩種因素來構成的,至於承諾之所以會被擺在第三位,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重要性並沒有前面兩者重要,另一方面是他出場的時間也是比較久的。就我們所知道的,在愛情當中一個人會給出另外一個人承諾,並且是比較正式的承諾,一般都是在宣布結婚的那一刻。
  • 龍應臺,你真的有文化嗎?
    龍應臺這個名字我以前真的沒太在意,只知道她是作家,翻過她的幾本書,讀過她幾個被人吹捧的句子後我就對她的文章一點興趣都沒有了。因為我發現那些被吹捧的句子粗糙膚淺根本打動不了我。其實龍應臺讀的大學很好,而且學歷很高。當然臺灣的教學質量不敢恭維,從龍應臺和蔡英文這些人身上可以看出。蔡英文連英文、漢字都寫錯,不知道學歷怎麼來的。而這個龍應臺呢,頂著文人的名號橫行天下,竟然文化程度很差。一個文學上的博士對於自己祖國竟然沒有熱愛之心,這是人類起碼素質的欠缺。
  • 一個人,和兩個人,有什麼區別
    為了寂寞的心,還是為了不再孤獨。有人常說,單身比戀愛好多了,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也不需要煩惱,一個人,其實也挺好的。很多事,很多人,都可以獨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離開了誰又不行了,並不是非誰不可。當然,就有人那麼極端,不過這只是少數。一個人,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工作,自己承擔著生活。兩個人,一起吃飯,各自睡覺,共同承擔著生活。
  • 喜歡專門看美麗圖片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龍應臺這段語錄,振聾發聵
    當然,我們能夠思考到這一點,也是因為我們讀到了龍應臺的一段語錄。說到這裡,如果大家也是喜歡專門看美麗圖片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龍應臺這段語錄,振聾發聵!文字如下:美麗的圖片所掩蓋的,當然是個哀鴻遍野的人間。
  • 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孤獨無助,那不如一個人一直呆著
    當你選擇和一個人在一起,一定要知道,有些東西不一定表現在外表,更多地是發自內心地值得。永遠不要問對方到底還愛不愛你,你只需要問自己,還想不想過下去。他不愛你,你做什麼都是無用地。當跟一個人在一起,有這三種感覺時,勸你趁早醒悟,及時放下,遠離不值得的人。01. 他其實並不愛你,他一直讓你有孤獨的感覺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但最不值得你去挽留就是他一直讓你有孤獨的感覺。
  • 夜讀|《目送》: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
    作為從大陸到臺灣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時候的龍應臺沒有其他家族親人,因為這一背景,她對許多「人生基礎課程」的學習有著嚴重的時間上的延遲。「如果我在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祖父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親戚的人際變化。等他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的父親過世,第一次上課就是這重大人生事件。」這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 一個人孤獨,兩個人束縛,分開了想念,在一起厭煩
    一個人的時候孤獨,兩個人的時候束縛;一個人的時候渴望愛情,兩個人的時候希望自由;一個人的時候寂寞,兩個人的時候鼓譟,人總是這樣,得不到的時候想要,得到的時候不去珍惜。私人空間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我們不能一直霸佔著某個人,他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物品,你可以強迫他,但是要記得,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你可以一時的讓他服軟,不能讓他一世服從,當他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反抗就會到來,壓抑有多狠,反抗就有多激烈。
  • 19歲生娃21歲離婚,網紅王檸檬:兩個人的孤單比一個人更寂寞
    但是王檸檬在男朋友小賴苦苦相逼,哭著問她:「你真的要殺死他嗎?」的時候,她心軟了。於是,19歲,前途一片光明的女孩兒,輟學待嫁,為愛生娃。生下孩子沒多久,月子都還沒坐完,王檸檬就復出工作,而原因是還債,還是替夫還債。
  • 魔道祖師:是否一個人想著一個人,就叫做寂寞?網友:肯定答案
    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喜歡的人換了另外一副面孔,你還會喜歡他,或者你還能認出他嗎?雖然不知道有多少肯定答案,但是老祖認為,答案為肯定的有絕大部分可能佔少數。那麼想見的人見不到,是否可以稱為一個人想著一個人的寂寞呢?
  • 兩個人相處不快樂怎麼辦?劉同語錄給出了答案,讓人醍醐灌頂
    在我們這個年代,結婚了的人也不一定快樂的,因為我們年代的人,最缺的就是與人相處,哪怕結婚了,也不一定婚姻後的生活就能夠相處很融洽,結婚後倘若兩個人不會相處,也會過得很痛苦的。那麼兩個人相處不快樂怎麼辦呢?
  • 龍應臺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你怎麼看?
    龍應臺這句話,現在被很多公知高舉為真理。當年龍應臺在北京大學演講,語出驚人:誰在乎 「 大國崛起 」 ?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誰又在乎 「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
  • 點燃野火的女人|龍應臺|龍槐生|雜文|大陸
    她,就是龍應臺。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1952年,龍應臺出生於臺灣高雄大寮鄉眷村。眷村,就是戰敗後大陸去臺軍人的聚居地。她的父親龍槐生,生在湖南衡東,在國民黨的軍隊服役,親身經歷過抗戰時期的艱辛。她最有名的雜文,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文中,龍應臺痛斥一些國人的麻木不仁:記者在文章中對造假的商家點名批評,反而被指責:你把不合格的商家都揭露了,讓人家以後怎麼吃飯?孩子被車撞了,街上路過的人很多,無人幫助孩子,也沒有人譴責肇事逃逸的司機,每個人都麻木得不像個有體溫的活人。
  • 相遇是兩個人的事,而離開卻是一個人的事
    這也就反應了,大多數的相遇是兩個人的事,而離開卻是一個人的事,是因為TA太閒了,你們沒有踩在同一個步調上,所以對方才選擇離開。離開的確是一個人的事,但請不要盲目,從一個坑又跳到了另一個坑人人生而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出身你可能選擇不了,但你能選擇的就是去過一個怎樣的人生。面對愛情時也是一樣的,其實留與舍也都是你的權利,如果沒有結婚的話,更不需要對方的同意,直接也就可以走。
  • 龍應臺與父母兒女的故事,有心痛,也有欣慰
    最近,重溫了龍應臺的《天長地久》一書。龍應臺是一支獨立的筆一一可以燒灼如野火,狂放如江海,也可以溫潤如目送。二O一七年八月,辭去社會任職與相關事務,移居屏東潮州鎮,照顧母親,開始鄉居寫作,創作了《天長地久》一書。
  • 心理學:孤獨不代表寂寞、可憐、沒人愛,孤獨是一種能力
    老公收入不高,問他拿錢買東西,他總是嫌我敗家,不夠賢惠,沒有作為。半夜我一個人起來給孩子餵奶,他在旁邊鼾聲如雷。我不僅後悔生孩子,還後悔結婚了。」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帶來的不僅僅是孤獨,更是心底的寂寞和失望。蔣勳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孤獨是飽滿的,寂寞會讓人發慌。」
  • 龍應臺的至理名言,讓人明白了什麼叫所謂的了解,警醒世人!
    反正以上所謂的了解不是什麼,我說的還不夠深刻。那麼所謂的了解是什麼呢?倘若你也不知道,我們不妨一起讀一下龍應臺的至理名言,讓人明白了什麼叫所謂的了解,警醒世人!文字如下:所謂了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裡。——龍應臺《目送》讀完龍應臺這句語錄,讓我們知道了只有了解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並且還知道痛在哪裡,這才是所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