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夥前往伊拉克當僱傭兵,同行7人只有他倖存,他現狀如何了

2020-12-15 青趣報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託爾斯泰

導語:當僱傭兵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一個愛國的人,他們是不會去當僱傭兵的。當僱傭兵完全是以掙錢為目的而去當兵,而且當的不是我們國家的兵,是去外國當兵。真正的熱血男兒都是要保家衛國守衛我們的祖國,又怎麼會去到外國當兵?僱傭兵這一個行業,社會上對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歧視,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覺得當僱傭兵是很可恥的,但有的人覺得以利益出發,沒有什麼不對的。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在十年前,前往伊拉克當僱傭兵的中國小夥子,和他一起同行的有七個人,只有他倖存下來,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我們來講的這個故事當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夥子,他的名字叫做白曉保是一個80後男孩子出生在一個很困難的家庭,爸爸媽媽世代都是農民。家裡面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家庭人口多,而且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家裡面就顯得很困難,從小父母都為著生計而奔波疲於奔命,從來沒有時間照看自己的兒子,也沒有時間去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主人公從小就缺少父母的管教,成為了一個小混混。

經常和別人打架,曾經還因為打架被拘留了一段時間,長大之後沒有學歷,也沒有看家的本領到社會上找工作,只能夠處處處受欺負,到後來他看到伊拉克在招僱傭兵,年薪百萬,他果斷的報名了,還拉上了自己的機構兄弟,一起來到伊拉克當僱傭兵。他們去了幾年時間,隨同他的七個人,全部都在伊拉克的戰火當中死亡了。這麼多人去,只有他活了下來,後來他平安地回到了中國,回到中國之後開辦了自己的一家保安公司,成為了這家公司的大老闆。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似乎有點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意味在其中。男主人公年輕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在小的時候就喜歡打架鬥毆,養成了很多的不良習慣,還去到了九死一生的地方去當僱傭兵。好在他命很硬,活著回來了,活著回到了父母的身邊,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一個老闆,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領。我們的平安對父母是最重要的,父母不奢求子女大富大貴,但一定要平平安安,一定要健健康康的。

結語: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依然在發生戰爭,也有少部分國家,他們是處於和平的狀態,我們都渴望和平,我們希望世界不要再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戰爭。我們生在中國,在中國出生,長大,是一個中國人,我們的國家也曾經經歷過戰爭,我們非常的明白戰爭帶給老百姓的痛苦。

相關焦點

  • 當年他是伊拉克的中國僱傭兵,七人同行只有他活下,如今現狀怎樣
    很多人都有一個當軍人的夢想,軍人意味著一身榮光,但並不是每一個軍人,都是為自己祖國而戰的,事實上有一些所謂的僱傭兵,是為了金錢和名利而戰,這樣的軍人往往缺失了一些榮譽感和責任感,但他們同樣是出生入死,在血海之中拼搏掙扎。
  • 為了100萬酬勞,不顧性命去伊拉克當僱傭兵的小夥,現狀如何?
    很多人習慣了現在安逸的生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為之付出行動的,但是有這樣一個社會底層青年,他以命換錢,去往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在伊拉克籤約了一份「賣命」工作。坎坷成長路這個小夥名叫白曉保,是一位來自陝西的熱血青年。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雖然家境比不上別的同學,但是他七歲就開始習武。
  • 為100萬酬勞,他跑到中東當僱傭兵,同行12人只有他活了下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僱傭兵」這個特殊職業,他們是以金錢為目的而參戰的武裝人員。只要對方出價夠高,他們可以受僱於任何人。因此,外界常稱他們「要錢不要命」。但因為利潤夠高,所以常有人冒著風險去當僱傭兵。在很多人看來,中國人離僱傭兵這個特殊團體都很遙遠。
  • 為了100萬前往伊拉克當僱傭兵,白曉保活著回國後,如今怎樣了?
    在這些地區本地兵源比較少,因此對於僱傭兵的需求就比較大,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一位小夥8年前為了100萬元的薪資去海外當僱傭兵的故事。起初白曉保去北京闖蕩,但由於他自身沒有掌握一門技術,因此在北京根本沒有找到賺錢的機會,這讓他對自己當初來到北京闖蕩的決定產生了懷疑,直到一次偶然看見的招人啟事給他的人生帶來了重大轉折,使他進入了僱傭兵這個獨特的行業。這份招人啟事的內容是招聘一批人員前往伊拉克擔任安保工作。
  • 中國小夥為了100萬酬勞,不顧性命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如今怎樣?
    導語:中國小夥為了100萬酬勞,不顧性命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如今怎樣?引言如果想知道在戰場上誰的作戰能力最強,只需要知道這場戰役當中,雙方究竟有沒有僱傭兵。所謂僱傭兵,指的是那些以金錢為目的,甚至甘願放棄生命的特殊兵種。以色列這個國家經常遭遇戰爭,這也就導致來自以色列的僱傭兵在全球來看數量最多。關於僱傭兵的歷史記載,我們通過《日耳曼尼亞志》可以得知,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這類人的身影。除了國外以外,在古代同樣有與這類人非常相似的群體,古人通常將其稱為死士。
  • 中國小夥退役後去伊拉克當僱傭兵,死了賠400萬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網上流傳著的這樣一個說法,說「中國是僱傭兵的禁地」。這句話意思其實不難理解,但是我國能夠收穫這樣一個高度評價,也是對我國近些年國家強大、軍隊強大的一個肯定。但是在這句話提及到的僱傭兵,大家或許都對它有點陌生,似乎這只是會出現西方或者動亂地帶的組織。
  • 為100萬佣金,中國小夥冒死前往伊拉克,當僱傭兵後如今過得怎樣
    僱傭兵,在很多人印象中都是「孤狼」的形象,平日裡幹的也是刀口舔血的買賣。與國家軍隊不同,他們無需遵守繁雜的政治制度,只需聽從組織及僱主命令行動。只要價錢合適,他們可以受僱於任何人,參加任何戰爭,同時無視任何道德。
  • 當年為100萬到伊拉克當僱傭兵的白曉保,買400萬保險,後來如何?
    伊拉克常年戰亂紛飛,兵力需求較大,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僱傭軍在其整個軍隊中佔有較大比重。而在這些僱傭軍中卻出現了一個中國小夥的身影。那就是白曉保,當年他為了100萬遠赴伊拉克,後來如何呢?但是由於他之前的人生荒廢學業和青春,沒有掌握任何技能和本領,在北京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裡,沒有一技之長的白曉保很難立足,他所有的,不過是一身的力氣。正當白曉保在北京街頭鬱悶地閒逛時,一則消息映入眼帘,是中國的某企業在招人前往伊拉克當保安,薪酬100萬。
  • 當年為了100萬薪酬,跑到伊拉克當僱傭兵的白曉保,現狀如何
    ——三垂岡(清代:嚴遂成) 從古至今的中國男兒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英雄主義精神,他們想成為英雄同時也崇尚英雄,幻想著自己可以有朝一日擔負起家的職責,擔負起保衛國家的重任。英雄主義固然值得提倡也會被人追逐,但是當真實走上戰場之後,那裡的現狀也會真的讓人心涼。
  • 他是中國第一個僱傭兵,17年前去伊拉克戰場,如今回國他怎麼樣了
    不過說到中國軍隊,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國軍人了,中國的軍人走出去在排面上就從來沒有怕過誰,曾經有一個中國軍人,他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僱傭兵,在17年前,還還去到過硝煙不斷的伊拉克戰鬥,完全不顧生命危險,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在這場戰爭中活著回來了,如今他怎麼樣了?
  • 陝西小夥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年薪100萬,後來怎麼樣了?
    陝西小夥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年薪100萬,後來怎麼樣了?每一個男孩子都有一個當兵夢,希望能夠扛起槍保家衛國,看到電視哭令人熱血沸騰的特種兵,他們也想站在祖國的邊境線上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會看到僱傭兵這個職業,一般都是指特種兵退役後,去一些偏遠國家給一些有錢人當保鏢,年薪基本都會很高。特種兵會收到年齡嚴格的限制,所以一些退伍的老兵為了生活,謀到一些工作,都會選擇去當僱傭兵。曾經就又一個陝西的小夥子,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年薪達到100萬,後來他怎麼樣了?
  • 19歲年輕小夥為了100萬報酬,遠赴中東當僱傭兵7年,現在過得怎樣
    十幾年前就有這麼一位小夥子,年僅十九歲的他卻選擇為了100萬的酬勞而冒險,遠赴中東成為了一名僱傭兵,每日都在槍林彈雨中生活,現在的他生活怎樣了呢?這名小夥名叫白曉保,來自陝西。不久後,白曉保得知了一個消息,一家中國企業正在招聘前往伊拉克的安保人員以及僱傭兵,酬勞也十分豐富,有整整100萬元,這令白曉保心動不已。沒有經過太多考慮,年輕氣盛的白曉保直接報名參加了應聘,並順利通過。此時的白曉保還不知道,這個突然的決定險些讓後來的他丟了性命。 來到伊拉克後,日子卻和白曉保所預想的相差甚遠。
  • 小夥買400萬保險後,去伊拉克當僱傭兵,如今回國幹出了一番事業
    提起僱傭兵,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影視作品中的那些冷血無情,為金錢所驅使的非正規軍人。更多地將這些人與殘忍麻木,亡命之徒聯繫起來。白曉保感覺自己一身武藝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關鍵是能讓他掙錢撐起那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的家。 是機會也是風險。僱傭兵可是高危職業,更何況去的地方是動蕩不安的伊拉克。用朝不保夕來形容是再也恰當不過了,戰場之上你可能會隨時喪命。 槍林彈雨之中謀生存可不是一件易事。這一切白曉保都很清楚也很明白,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條路。
  • 17年前的伊拉克戰爭,25歲中國小夥報名參加僱傭軍,後來怎麼樣?
    導語:有一些人一有夢想就不斷的追逐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最後實現了他人生當中的夢想,那些追夢者最後都感謝這麼努力付出的自己。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國25歲小夥成為僱傭軍上戰場,那後來如何了呢?5歲的白曉保跟著自己的父母成為一名城裡人,在城市裡面讀書白曉保最大的印象就是在電視裡面看到了硬漢軍人形象,他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成為一名中國軍人保家衛國。小小年紀的白曉保懷著大大的夢想,於是白曉保讀書非常努力,每每他父母看到這麼努力的他深感欣慰,同時他告訴他的父母要成為一名軍人,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父母有一個練武術的朋友,於是白曉保就跟著那個人練武術。
  • 陝西小夥為當僱傭兵,孤身闖蕩伊拉克,成立安全區保護中國人
    其中,中泰企業協會的創始人白曉保更是功不可沒,憑藉他在兩國之間多年的走訪,最終完成了成立協會這一重任。誰能想到這位如今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的大老闆白曉保,八年前是一位將生死置之度外、每天將生命寄存到上帝那裡的僱傭兵呢?
  • 那個為100萬酬勞,冒險去中東當僱傭兵的白曉保,12人僅他還活著
    如今這句話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的人。僱傭兵(Mercenary),一種以金錢為唯一目的而參戰的武裝人員,誰出價更高,僱傭兵就受僱於誰,即使是對手,在他們眼裡,沒有朋友和敵人,也沒有所謂國家和道德,只有金錢和利益,故而人們稱其為「要錢不要命的人」,他們也是「人為財死」的典型代表。
  • 為了加入法籍,遠赴法國當僱傭兵的中國軍人吳鑫磊,現狀讓人唏噓
    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裡。——屠格涅夫 導語:在眾多的職業裡面,軍人一直是受人尊敬和崇拜的。相信有許多的男生,在自己小的時候都幻想過將來有一天可以穿上軍裝,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這些年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能夠成為一名中國軍人,也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不過,其中卻總是有些人不滿足,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為了加入法籍,遠赴法國當僱傭兵的中國軍人吳鑫磊,現狀讓人唏噓吳鑫磊是一個23歲的中國小夥,曾經的他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區中的一個優秀戰士。靠著在部隊多年的訓練,他成為了部隊中一個軍事素質過硬的士兵,受到了部隊領導的欣賞和提拔。
  • 當年他替弟還債,為了100萬去伊拉克當僱傭兵,現在過得怎麼樣?
    放下屠刀白曉保不管在旁人心裡如何想他,白曉保心裡始終覺得自己威風極了,像極了小說裡的大英雄,連弟弟都對他推崇備至,以他為榮。父母聽說之後,趕回家教育他,可他正是聽不進勸的時候,覺得自己不過就是小打小鬧,父母也太大驚小怪了。
  • 小夥退伍後前往中東,僱傭兵一天工資8000元,犧牲後賠償400萬
    戰狼中的僱傭兵是反派,是壞人,但是現實中的僱傭兵卻不是電影中講的那樣,很多都是為了謀生才選擇的一份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去外國當僱傭兵的例子越來越多,根據可靠消息顯示,中東地區的僱傭兵工資換算成人民幣達到8000元一個月,就算因為軍事衝突犧牲之後,還會向這個士兵的家人賠償約合400萬人民幣的賠償金,所以一些中國小夥子就抱著活著可以以後衣食無憂,死了也可以賠償家人的心情踏上了這樣一條路。並且僱傭兵其實沒什麼丟臉的,職業裡面不分高低貴賤,大家都只是為了謀生而已。
  • 中國軍人吳鑫磊,退役後遠赴法國當僱傭兵,現狀讓人沒想到
    在部隊的這麼多年訓練,他學會了許多的知識本領和專業技能,軍事素質過硬,在部隊當中有著良好的表現,受到上司的器重。當偵察兵的五年時間裡,極大地培養他的個人能力。退伍之後,他選擇了去到法國當僱傭兵,成為了一個傘兵團的人。之所以來到法國當僱傭兵,他跟記者說完全是為了能夠拿到法國的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