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莎拉回來了~上周整個人沉迷在一本小說中,晚上有點時間都在看書,不要問我書名,先留個懸念,等我看完再認真寫個讀後感推薦給大家!上個月連續更新了幾篇美妝文,現在後臺的留言都是催影評的,正好也到周末了,今天就來推薦一部新片《機械姬》給大家周末合家歡。
《機械姬》說是新片其實英國在今年1月就上映了,上映後反響還挺不錯的,身為科幻迷怎麼能錯過呢?看片名就知道影片是講機器人的,不過即使是不愛看機器人電影的觀眾也不用馬上拒絕它,這部影片屬於《月球》那種格局比較小,故事很精緻的類型,機器人也不是冰冷生硬的機器,而是有自我意識的「人」。影片僅有兩三個主要角色,場景也就那麼幾個,基本上是靠人物的對白撐起全片,如果不認真看可能會覺得有點悶,不過千萬別走神,因為對白幾乎沒什麼廢話,可以說每句話都是有用的,最後回想整部電影會覺得非常精煉有力,如果你喜歡《黑鏡》的話,《機械姬》應該會讓你找到相似的感覺。
劇情算不上新穎,這類題材相信大家曾經也都見識過,不過同一個故事,講法不同精彩程度會完全不一樣,比如灰姑娘灰小夥這種劇情,從古至今就沒少過,真正精彩的卻屈指可數。
《機械姬》的故事起源於一個「大獎」,程序猿加利就職於某家知名搜尋引擎公司,某一天他幸運抽中了老闆納森的大獎,所謂大獎就是可以前往老闆的深山別墅中和老闆共度假期……(真的是獎勵嗎?)當然這個大獎也是帶著任務的,在與世隔絕的別墅中,有點神經質的老闆納森親自接待了加利,並希望他能協助自己完成對新開發的機器人的智能測試,納森不僅具有商業頭腦,還是機器人研發方面的天才,他研製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智慧機器人伊娃,為了確認伊娃的獨立思考能力,納森需要加利對伊娃進行「圖靈測試」,故事就從這個測試開始了……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圖靈測試」,我就稍微講幾句,所謂「圖靈測試」簡單說就是讓計算機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問題,如果提問者無法分辨回答者是計算機還是人類,那麼這臺計算機便被認為具有智能,也就是通過了「圖靈測試」。
雖然是講電影,但既然說到這裡了,我就偏個題,和大家聊聊圖靈本人,他的人生簡直比電影更精彩。圖靈也就是「圖靈測試」的設計者阿蘭·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出生於英國倫敦,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他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人生跌宕起伏,做過很多了不起的大事,也遭遇過令人惋惜的災難。二戰期間他和同事破譯了情報,在盟軍諾曼第登陸等重大軍事行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甚至有歷史學家認為圖靈讓二戰提早了2年結束,至少拯救了1400萬人的性命。
同時他也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圖靈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相當於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這麼偉大的科學家是不是只專注科學研究的弱雞呢?並!不!是!圖靈還是一名世界級的長跑運動員,他的馬拉松成績僅比奧運金牌選手慢了11分鐘!身體素質和智商都遠超常人,這樣看起來圖靈簡直是人生贏家有沒有?但是,如此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卻在1952年被起訴,罪名是「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同性戀,當時這種行為在英國屬於刑事犯罪,當時他並沒有為自己的行為申辯,於是公審後他被給予兩個選擇:坐牢或者荷爾蒙注射療法(也就是所謂的「化學閹割」),為了繼續科學研究,圖靈選擇了後者,而在注射期間,他的身體因為藥物開始發生變化,比如乳房不斷發育,這讓本來熱愛體育的圖靈在身心上受到了極大傷害。兩年後的1954年圖靈死在了自己家的床上,旁邊放著一顆浸過氰化物的毒蘋果,驗屍官裁定的死因是——自殺。
真是清秀的帥小夥!
故事還沒有結束,直到2013年,英國女王籤署了對圖靈定性為「嚴重猥褻」的赦免,並立即生效,司法大臣克裡斯·格雷林說「圖靈應被當之無愧地記住並認可他對戰爭無與倫比的貢獻,而不是對他後來的刑事定罪」。至此圖靈的故事算是畫上了一個句點,他在當初被判違法,這件事現在看起來是一出殘忍而荒謬的悲劇,尤其是考慮到他的巨大貢獻,真是令人惋惜。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無法改變當時的環境,但至少我們可以確保我們不會再回到那樣的時代。
偏題偏了好遠,拉回來說我們的電影,先看看主演好了
飾演加利的演員多姆納爾·格裡森(Domhnall Gleeson)是不是很面熟?到底在哪裡看過這張臉呢?《機械姬》並不是他的第一部科幻片,看過《黑鏡》的觀眾一定會覺得他似曾相識
其實他就是《黑鏡》第二季第一集《馬上回來》裡面的假男友!是不是馬上想要「哦~」一聲,先別急,看看下面這張劇照
認出來了嗎?他還是韋斯萊家族的長子,也就是哈利波特的好朋友羅恩的大哥比爾·韋斯萊。多姆納爾一口迷人的英國腔一定可以捕獲英音控的心。
為了不劇透,關於機械姬伊娃的部分就不多說了,但我想片名叫做「機械姬」倒不如叫「機械婊」或者「心機姬」啊……
大部分關於人工智慧類型的影片其實都是在講一件事,就是人類把自己當成上帝,以自己認為的完美模板去創造了人工的「人類」,可是當這個人造的「人」富有獨立的智能時他會擁有人類的感情嗎?他是會像諾亞那樣守序並富於憐憫呢,還是會像該隱那樣為了自身不惜一切?我們一手創造的作品會不會反將我們摧毀?摸透人類心理的高智慧機器人會不會利用人類的情感將我們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