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曾被《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他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但卻毅然放棄所有,走上了革命之路。革命成功後,他本可享受革命成果,但是他卻再次踏上革命之路,即便前方荊棘密布。格瓦拉犧牲後,他的肖像成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徵、全球流行文化的標誌。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裡遇到了卡斯特兄弟,之後就和他們一起回到了古巴,並帶領古巴人民進行武裝革命運動。在戰鬥中,格瓦拉突出的勇氣及毅力、出色的戰鬥技巧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卡斯楚兄弟。很快,格瓦拉成為了卡斯楚最得力和信賴的助手。照片中就是切·格瓦拉在武裝革命成功後走在大街上的場景,最左側的就是菲德爾 卡斯楚。
照片中就是格瓦拉與第一任妻子伊爾達·加德亞。在瓜地馬拉,格瓦拉結識了許多由於反抗獨裁統治者而被迫流亡的革命者,其中就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秘魯女革命者伊爾達·加德亞。隨著慢慢相處中,格瓦拉與伊爾達·加德亞產生感情。1955年,格瓦拉與伊爾達在墨西哥結婚,婚後生育一個女兒。1959年5月22日,切格瓦拉與伊爾達離婚。
照片中就是格瓦拉與其第二任老婆阿萊達·馬奇。格瓦拉與阿萊達·馬奇認識的時候,阿萊達·馬奇還是一個美麗的大學生。在革命期間她一直陪伴在格瓦拉身邊,兩人既是親密的戰友又是感情深厚的伴侶。1959年6月2日,切格瓦拉與阿萊達·馬奇結婚,婚後阿萊達為格瓦拉先後生下了4名兒女。他們相互陪伴了六年,在格瓦拉突然不辭而別後,兩人從此再無相見。
照片中是在剛果的格瓦拉。1965年4月23日,格瓦拉決定前往剛果,格瓦拉在去剛果之前就已經同卡斯楚進行一次秘密會談,並且說服了卡斯楚支持這次行動。來到剛果的格瓦拉,決定要用遊擊戰來幫這些武裝隊伍推翻當地的反動政府。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當地的隊伍沒有一點紀律可言,而且還內鬥不斷。格瓦拉的《剛果日記》中寫道:「當地人組織起來的烏合之眾愚笨、漫無紀律、內部紛爭不休是導致這次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剛果革命失敗後,格瓦拉並沒有放棄也沒有回到古巴,而是來到了玻利維亞,並在當地組建了許多遊擊隊進行革命活動。此舉讓玻利維亞總統非常驚恐和憤怒,他揚言一定要殺死格瓦拉。格瓦拉對玻利維亞軍政府的威脅並不在意,他的掉以輕心讓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照片中這個箭樓的小屋就是格瓦拉在玻利維亞的營地。
當時玻利維亞政府軍確實容易對付,但是格瓦拉卻忽略了其背後的美國。美國很快便派出了CIA人員進入玻利維亞,搜捕遊擊隊。格瓦拉率領的遊擊隊越發艱難。1967年10月,格瓦拉遊擊隊中的一個逃兵向玻利維亞特種部隊透露了格瓦拉遊擊隊的營地,格瓦拉因此被捕。這張照片就是格瓦拉的被捕畫面。
格瓦拉被捕後,被關在一個破學校裡面,巴裡恩託斯總統知道格瓦拉被捕後,下令立刻處死他。格瓦拉被關在破落校舍的第二天,就被秘密殺害了。當時關於被射擊的位置眾說紛紜,有說是射擊喉頭,也有說是射擊胸膛。直到2014年《每日郵報》才曝光了格瓦拉遇害的現場,從照片中能夠看出格瓦拉遇害後雙眼還睜著,在其心臟位置有一個射擊留下的孔洞。
格瓦拉被殺害後,他的遺體被玻利維亞軍方運去了一個秘密地方,關於是否埋葬或火化並未對外公布。1997年,在玻利維亞政府支持下,古巴,玻利維亞,阿根廷三國調查組尋找了兩年後,終於找到了格瓦拉的遺體。之後格瓦拉的遺骸被運回了古巴,古巴政府為格瓦拉舉行了最為隆重的悼念活動和安葬儀式。葬禮結束時,卡斯楚親自點燃了格瓦拉靈前的長明燈。照片中士兵抬著格瓦拉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