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美如鮮花,我的爸爸醜如泥巴,為什麼媽媽愛爸爸,因為鮮花離不開泥巴。
看到這首充滿童趣的打油詩,我總會想起兒子。
幼時的他可不像現在這麼不聽管教,讓我頭疼。
兒子小時候格外淘氣,一天到晚小嘴巴拉巴拉個不停,不知道像誰。
丈夫和我都不是能說會道的人,可兒子簡直是我倆的極端。
他和誰都能聊天,走到哪說到哪。
小區裡的小姐姐,老太太都認識他,就連水果店的阿姨看到他都熱情地打招呼。
朋友少,不擅長交際,是我的弱點。
每次帶他出門,我都很靦腆羞澀,恨不得不認識他。
可兒子壓根不放在心上,依舊蹦蹦跳跳,和大家打著招呼,我跟在後面,氣得想要拍死他。
是不是所有的男孩子長大了,就很少與父母交流?
我的兒子就是這樣。
我再也聽不到他圍在餐桌前,笑嘻嘻地說著,」爸爸略感潦草,媽媽長得漂亮。「的玩笑話。
還記得那時候,他話一說出來,氣得他爸爸鬍子都要翹起來了。
兒子,你當是評論書法嗎?
我知道這是青春期的孩子必須度過的一關,但我們做父母的未免有些失落。
兒子學業越來越繁忙,不知不覺,我把對他生活的注意轉移到學習成績上。
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埋頭打遊戲的兒子,第一句話就是作業寫完沒有?
兒子步入高中,成績很不好。
每次開家長會,盯著兒子的成績單,我就一肚子火。
課外輔導班給他報了,能提分的練習題也給他買了,還是考這個分數。
氣人!
可以說,兒子的高一高二,我每天都是一肚子的火。
丈夫給我看了一小段抖音,視頻裡孩子痛苦地哭訴,作業我吃完飯就寫完了,我也做家務了,也收拾了自己的房間,妹妹哭了,管我什麼事?我就完了一會兒手機,你們就說我一直玩手機,為什麼你們一直罵我?
小孩傷心低沉的聲音從手機傳來,估計不超過10歲。
當媽的我聽了簡直受不了。
我知道我對兒子太心急了,看到他玩遊戲就會衝他發脾氣。
孩子壓力大,可是沒辦法,大家都在奮勇衝刺,戰鬥的號角早已吹響,就等高考這一戰了。
有人說人生的三大境界是:
接受父母平庸
接受自己平庸
接受孩子平庸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要學會接受。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沒有哪個媽媽願意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除非真的到了那個境界,至少我沒有。
最後兒子考了個普通一本,學校就在市裡。
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很不開心。
我花那麼多錢,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985考不到,再不濟也要給我考個211大學吧!
其實在高考成績公布的那幾天,我一直留意網上的動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山西媽媽。
她當時正在外邊吃飯,當查到兒子的高考成績657分,還是縣裡的高考狀元,又蹦又跳。
喜悅溢出屏幕,直奔我而來。
確實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題。
我多想像那位山西媽媽一樣,為孩子又蹦又跳,但兒子不會滿足我的。
丈夫一直都知道我對兒子的學校不滿意,哪怕我在兒子面前裝得很開心。
但畢竟是老夫老妻了,一點秘密都藏不住。
他舉了我舅舅家的例子。
舅舅有兩個兒子。
似乎全世界都同款,老大憨厚,而老二鬼機靈。
我的大表哥確實沒有二表哥精明,讀書也比不過。
所以大表哥沒考上大學,就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娶妻生子。
二表哥不同,他不僅考上了名牌大學,還在美國工作。
一年難得回來一次。
照他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是打算長期定居在國外了。
沒生病前,舅舅更加看中老二,說他一個人在外面打拼怎麼不容易,是家裡的驕傲,卻很少誇獎我的大表哥,對他的默默付出視而不見。
人沒出息連親爸都會嫌棄。
我搞不懂舅舅怎麼想的,明明大表哥更好,那個幾個月也不打一通電話的二兒子比得過嗎?
舅舅腦溢血,在醫院一呆就是大半年。
在這期間,全是大表哥和他媳婦忙前忙後,二表哥沒有出過面。
舅舅生命體徵不穩定的幾天,大表哥疲憊了就直接躺在ICU病房外面的過道上打個盹,不敢深入睡眠,怕到時有情況,醫生找不到家屬。
我和丈夫去看望回家的舅舅,舅舅一直拉著我的手情緒激動地說,「錯了,錯了,搞錯了,小~婉,舅~舅,錯,錯了。」
舅舅的後遺症很明顯,除了半邊身子不能動外,還伴有語言障礙,腦袋有時清醒,有時糊塗。
我和丈夫相視一眼,明白了他表達的意思。
舅舅沒偏癱前,一直是個說一不二的人物,年輕時當過大官,到了年紀才退下來,沒想到晚年竟落得個如此場景。
舅舅以前就看不上大表哥,現在卻流著眼淚說他錯了。
是呀!人只有經歷過生死才會明白誰對你是真好。
那些打著關心幌子的小兵小將根本上不得臺面。
丈夫安慰我,兒子學習成績是不好,他父母也就是個普通人,他怎麼就不能是個普通人了?
他說我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普通一本就很好了,還在家附近,回家方便多了,不像某些人常年不著家。到時你想見孩子都見不到。
丈夫:你不覺得兒子很像大表哥嗎?是個孝順的孩子。當我們老了,兒子會像大表哥照顧舅舅一樣照顧我們。讀書差沒什麼的。
我瞪了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很開。
丈夫搖頭晃腦:都是悟出來的……
後面兒子上了大學,每兩個禮拜回來一次,這種感覺確實不錯!
很早就聽過這樣一句話:成績好的孩子是過路的,沒有父母緣;而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陪伴父母。
年紀大了,我越來越能體會這種感受,也能虛心接受人生的第三重境界,我的孩子很平庸,但我很愛他,不求他大富大貴,只求他平平安安。
如果他能一直陪伴在我們夫妻身邊,更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