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隨著我們多少年來的發展更替,導致在人類進化成長的歷程裡面有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消失了,這樣的情況涵蓋了各行各業。這裡我們要說的是我們之前在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零食,寶塔糖,當年可謂是風靡全國,但是逐漸成為製藥史上的悲劇,現在消失不見蹤跡了。
95年之前的孩子都對寶塔糖比較熟悉一些,名字和外形一樣是一座塔,當年大街小巷基本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吃並且手中拿有寶塔糖。寶塔糖這種童年美好的回憶卻消失了。
剛建國後國家內許多行業都開始發展起來,可是人民的衛生意識並沒有提高很多,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垃圾四散,當時各個角落都有蚊蟲,特別是蛔蟲。
蛔蟲是一種寄生在我們人體內的一種寄生蟲,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導致蛔蟲的誕生,小孩子得蛔蟲的概率是人們中最高的。如果一個人體內長有蛔蟲的人的話臉色就會變蠟黃,食欲不振,人體的免疫力還會下降。可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家怎麼來預防蛔蟲病的呢?
寶塔糖就是治療蛔蟲的解藥,寶塔糖裡面包含的主要成分是蛔篙是一種草本植物,功效主要就是驅蟲治療蛔蟲。草本植物有著很強的藥味,所以那些得了蛔蟲的小孩子都很難直接吃這些藥物。為了可以有效的治療蛔蟲病,於是就把藥物和糖果混合在一起成為了寶塔糖。
當年研製蛔蟲藥的過程並不簡單,技術曾經還向蘇聯請教,蘇聯的專家從蘇聯帶來了治療蛔蟲病的提取物,因此可以治療蛔蟲病的藥物就在這時候研發出來,因為這些提取物的原材料只有蘇聯本地才有他們提出要求中國只能從蘇聯進口這些藥物。
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因為國際上一些事情,導致蘇聯從此停止向中國提供這些治療蛔蟲的藥。不過,中國這時已經掌握了技術,所以整體成本價並不是很高的蛔蟲藥,便出現在了大街小巷,孩子們也把這些寶塔糖當成一個糖果來吃。等後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國家的衛生,蛔蟲從此也逐漸不再是一個問題,所以曾經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