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又到春耕的時節了,自從2004年我國發現首例紅火蟻傷人案,入侵紅火蟻進入我國15年以來,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一、紅火蟻復甦的季節
每年到春天的這個時節,驚蟄一過紅火蟻就開始了復甦,工蟻開始四處尋覓食物,也正是在這個時間,人們由於不太注意防護,導致紅火蟻傷人的報導屢見不鮮。
「一看到地上的小土包,我就想起被紅火蟻咬了之後又癢又痛的感覺。」談起紅火蟻,一年前被紅火蟻叮蟄過的農戶王先生依然心有餘悸。 據了解,紅火蟻幾乎能在任何土壤裡築巢,尤其喜歡溫暖潮溼有陽光的環境。在田間勞作時,對於農戶來說紅火蟻真是防不勝防。
二、識別紅火蟻
紅火蟻(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難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蟻,則指被其蜇傷後會出現火灼感。紅火蟻分布廣泛,為極具破壞力入侵生物之一。
紅火蟻的毒液中還含有少量水溶性蛋白等物質,會導致少數過敏體質的人產生過敏性反應,嚴重者引發過敏性休克,如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喉頭或支氣管水腫與痙攣,血壓降低,以及頭暈乏力、昏迷、抽搐等,嚴重可導致死亡。紅火蟻常在農田、荒地、綠化帶、路邊、果園、公園、堤壩等地出現,對於非專業防治人員來說,可通過三種方式進行識別。
(一)觀察紅火蟻的題構造
紅火蟻為極具破壞力入侵生物,體型長度約為3-7毫米,與其他螞蟻差不多。之所以叫「火蟻」,就是為了描述被它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的疼痛感。
(二)觀察紅火蟻巢穴
通過巢穴外觀進行識別,紅火蟻蟻巢在地面有隆起的土堆狀蟻丘,內部呈現蜂窩狀,而一般螞蟻的巢穴不會隆起。
(三)觀察蟻群顏色
如果蟻巢外面有工蟻活動,便可通過觀察螞蟻顏色初步判斷。紅火蟻在陽光下為亮棕紅色,體長3-9mm。
(四)試探螞蟻的攻擊性
當紅火蟻的蟻巢受到幹擾時,工蟻會迅速湧出巢穴,攻擊入侵者。據此,我們可以用棍子迅速插入蟻丘,觀察其攻擊性。
三、滅殺紅火蟻
(一)非建議性方法
方法一:搗巢法
使用鐵鍬等工具破壞紅火蟻的巢穴,通過挖掘將紅火蟻的巢穴完全挖出來,之後用鐵鍬將紅火蟻拍死。通過深挖,將整個蟻巢進行破壞。
方法二:火燒法
先用木棍輕敲蟻丘,將紅火蟻趕出,再用噴槍在蟻丘表面燒,邊挖邊燒;或直接將可燃液體,如酒精、汽油,灑在蟻丘表面,將其點燃。
方法三:水淹法
先用開水澆溼蟻丘的表面,再用鏟子挖開蟻丘的土壤,再繼續澆灌,一層一層持續此法。
方法四:自製觸殺類藥物
使用劇毒性藥物的一種或者多種混合製成液體,對紅火蟻巢穴進行澆灌。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之外,還有一些朋友採用奇思妙想的方法去消滅紅火蟻,如向紅火蟻的巢穴灌注液態氮,灌注融化的鐵水和鋁水,先不論滅殺效果如何,單就操作難度而言,這些方法就難以得到普及應用。
注意:以上四種方法,只能殺死蟻巢表面及淺層的紅火蟻,並不能對蟻后造成危害,而且可能會促進紅火蟻的移巢、分巢,疫情加重情況的發生。
(二)建議性方法——毒餌誘殺法
將對紅火蟻具有慢性胃毒的毒餌投放在紅火蟻的蟻巢四周有工蟻活動的區域,利用紅火蟻交哺、整理和清潔的特性,將藥劑傳遞到整個紅火蟻群體,從而殺滅整個群體的方法。
該法具有安全、靶標確定、效果明顯等優點。毒餌的作用效果較緩慢,一般在施用餌劑後14~42天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1、處理方法
對蟻巢密度較小、分布較分散的發生區,建議進行單個蟻巢處理。在距蟻巢10~50釐米處,點狀或環狀撒放毒餌。一般直徑在20~40釐米的蟻巢,使用毒餌劑標籤中推薦用量的中間值,直徑小於20釐米或大於40釐米的蟻巢,使用其推薦用量的下限值或上限值。
對蟻巢密度較大、分布普遍的發生區,則採取普遍撒施法。處理較大面積區域時,可用手搖式撒播器撒施;處理較小面積區域時,可直接用手(穿戴手套)撒播。撒施毒餌劑時,要覆蓋所有發生區的所有地點。
2、注意事項
投放時間:一般選擇晴天的晨早和傍晚,最佳時間為雨後,這是紅火蟻外出最活躍的時段。投餌前,先用竹枝或其他物件輕拍觸動巢體,待工蟻出巢時直接投放餌料,但投餌時不可毀壞巢體。
3、藥劑選擇
選用氟蟻腙類藥物,氟蟻腙是昆蟲體內線粒體電子傳遞鏈抑制劑,通過抑制線粒體內能量轉化,阻止ATP合成,使維持昆蟲生存的能量無法傳遞,昆蟲最終麻痺死亡。
4、小貼士
為了避免浪費毒餌,在施藥前可進行快速測試,以確保紅火蟻會積極覓食。具體方法為:在蟻巢附近放置少許薯片,2小時後,檢測紅火蟻對薯片的覓食行為,若它們食用薯片,則證明其也會吃毒餌。
小結:對於非專業人士防治紅火蟻的三點建議:一是,要保證防治過程中不能被叮蟄,保障人身安全;二是,撒施餌劑時注意天氣要合適不要在雨天或者即將出現雨天時灑藥,也不要破壞蟻巢,否則防效不好;三是,要用專業的防治藥劑如巴斯夫開銳,不能隨便使用殺蟲劑,否則可能會促進紅火蟻的移巢、分巢,加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