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如果說有一種小零食,既能消遣時間,又能減肥,你是不是想迫不及待的想來一口呢?有種零食叫麻子,抓一把塞嘴裡,用舌頭尖頂一個出來,在門牙上,上下一碰,籽就出來了,皮掛在嘴邊能掛滿滿一嘴邊,然後一臉的滿足感。今天帶給大家詳細聊一下這種減肥小零食,有了它不僅可以追劇,還能鍛鍊口技。
麻籽,桑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多生於甘肅、陝西、山西等地。別小看這種植物,曾經麻籽也是「五穀」之一,以前穿的麻衣就是它的莖幹剝皮後,做成麻繩再織成麻布做成的。它的子也叫麻子,可以作為一種油料來榨油,所出的油叫麻籽油。這種油入鍋有種淡綠色的樣子,西北地區烹飪經常用,比起菜籽油來多了些清香味,但是比起胡麻油差了不止一截。
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描述:「麻子,海東來者最勝,大如蓮實,出柘蘿島。其次上郡 、 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餘皆下材。」便把這種美食單獨拿出來記錄,也說明麻子自古以來在人們生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味道。這一切,也是麻子本身營養價值做決定。
別看麻子雖小,營養價值不可小覷。麻子本身含有豐富的脂肪油,是潤燥養腸的食物,也是滋陰補腎的美食,能促進消化將體內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是一種健康的小零食。
在大西北,麻子是普通百姓極為喜歡的零食,無論生熟,都能嗑出耐人尋味的感覺。朋友見面要是兜裡能抓出一把麻子奉上,那便是可以邊嗑邊聊,友誼也會增進幾分。但是,對於南方人來講,嗑麻子那就是門技術活。因為麻子太小,而且是光滑的圓球狀,不能用手捏住嗑,也無法用手剝殼,只能用牙和舌頭緊密配和,將裡面的仁嗑出。吃得好的朋友會一嗑兩半,整整齊齊將麻仁取出殼吐出,吃的是津津有味。
這是一種修心的零食,也是麻子火不起來的緣故,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吃麻子很費時間,因為個頭小,每個麻子也就半個米粒大小,要把這麼小的東西當作零食,而且一個一個吃,那確實是浪費時間,不過也是打發時間的最佳美食「耐吃」。
第二、麻子品味不高,這主要是現在很多人攀比心態導致。很多人認為麻子土裡土氣,沒有高大上的包裝,也沒用洋氣的名字,所以總是囊中羞澀,不敢示於人前。
第三、食客過於浮躁,靜不下心。嗑麻子確實需要耐心,要是心煩意亂,的確無法把麻仁和麻子殼分離,所以這也是一款修心的零食。
除了把麻子當作油料和零食以外,現在還有很多麻仁做的美食,也很有名氣。比如麻仁包子、麻仁燒排骨、麻仁雞翅、麻仁回鍋肉等各種菜譜紛紛出現,味道清香獨特。這裡我特別的推薦麻籽油做的紅燒肉,如果裡面在加點麻仁,那味道老字號的感覺。
你的家鄉有麻子這種小零食嗎?這種減肥小零食,有了它不僅可以追劇,還能修心打發時間。是不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吃法,記住麻子雖好不要貪嘴,吃的太多也對身體有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