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列印全尺寸人體心臟的模型

2020-12-10 白令三維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3D生物列印方法,該方法可以生成逼真的全尺寸人類心臟模型。

科學家的懸浮水凝膠自由形式可逆嵌入技術(FRESH)涉及將環保型藻酸鹽聚合物擠出到定製的明膠容器中。利用他們新穎的過程,該團隊旨在與外科醫生合作,為手術訓練和預計劃應用創建針對患者的臨床模型。

該項目的負責人亞當·費恩伯格教授說:「外科醫生可以對其進行操縱,並使其真正像真實的組織一樣做出反應。」 「因此,當他們進入手術現場時,他們在該環境中又增加了一層實際實踐。」

「我們現在可以建立一個模型,該模型不僅可以進行視覺規劃,還可以進行體育鍛鍊。」

一種「新鮮」的新型3D列印方法

越來越多的外科醫生正在採用3D列印作為開發定製模型的方法,這些模型可以使他們向患者解釋心臟程序。使用生物印記生產這些複製品使它們變得現實,但也為將來進行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諸如立體光刻(SLA)和熔融沉積建模(FDM)之類的常見3D列印技術正在用於再現逼真的器官。儘管這樣的方法通常已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迄今為止,其廣泛採用受到其成本和製造它們所需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限制。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Feinberg教授和他的同事們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如何以全尺寸列印人類心臟模型,並提出了一種FRESH新方法。該團隊的新穎技術始於使用從MRI掃描和其他掃描過程中收集的數據來設計準確的3D模型。

然後使用直徑為250微米的針頭列印最終的設計,該針頭將藻酸鹽擠出到定製的容器中,該容器的大小足以容納完整尺寸的複製品。最終發現該團隊的新方法可以產生比以前更耐用的模型,從而有可能使它們更有效地用作外科手術訓練工具。

該圖顯示了Feinberg及其團隊製造的全尺寸3D列印成人心臟模型。圖片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

3D列印全尺寸手術模型

在3D列印過程中,科學家將藻酸鹽用作模型的主要材料,因為它與有機心臟組織的質地和機械特性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較軟的材料(例如TPU和矽樹脂)在重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從而使剛性稍高的藻酸鹽成為更合適的選擇。

在製造出一系列原型後,研究人員在明膠容器中對它們進行了12小時的後處理,然後將它們放入培養箱中過夜以去除明膠支持物。一旦準備好了附加心臟模型,Feinberg和他的團隊便通過查看聚合物在縫合過程中可以伸展多遠的位置來進行測試。

結果表明,藻酸鹽具有足夠的抗張強度,可以製成心臟模型供外科醫生進行練習。然後,研究人員開始使用他們的FRESH方法來製造較小的模型,該模型由充滿假血的冠狀動脈組成,這也可能對培訓外科醫生有用。

有趣的是,該團隊發現擠出機的針尖存在問題,因為它需要足夠長的長度才能到達熔池的底部,並支撐印刷材料。為解決此問題,創建了3D列印的針頭支撐環,可以將其更換並隨意連接到印表機的擠出機頭上。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3D模型適合作為外科手術訓練工具來進行縫合以及可以在人的真實心臟上進行的其他手術。總體而言,該項目可以開拓其他研究途徑,並且在將來,該團隊希望他們的FRESH方法能夠導致生物醫學測試工具的開發。

圖像顯示四次掃描,第一幅圖像顯示基於MRI掃描的心臟,最後一張圖像是使用藻酸鹽的全尺寸FRESH列印圖像。圖片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

3D列印和以往的事情

近年來,各種科學家已經採用3D列印作為產生逼真的器官模型的方法,從而擴大了我們對人體的了解。

2020年7月,明尼蘇達大學開發了一種新型生物墨水,該墨水幫助他們創建了一種功能強大的3D列印跳動心臟,該心臟由充滿細胞的生物材料製成。該團隊的新穎材料使他們能夠3D列印具有更多腔室,心室和高細胞壁厚度的主動脈副本。

今年早些時候,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UTEP)和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埃爾帕索分校(TTUHSC El Paso)的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共同致力於3D列印迷你心臟。充滿細胞的結構被送到國際空間站(ISS),研究微重力如何影響人類心臟的功能。

同樣在2018年,鄭州大學的一群醫生對25名患者進行了一項研究,以強調如何在心臟手術中使用3D列印的解剖模型。該團隊最終使用CT掃描來開發特定於患者的模型,該模型可以1:1比例進行3D列印。

相關焦點

  • 懸浮生物3D列印人類心臟的全尺寸模型
    該組去年Science主刊發表「生物3D列印膠原心臟」,轟動一時,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閱讀。摘要:三維(3D)生物列印技術的最新進展擴大了使用具有與人體天然組織和器官相當的機械性能的水凝膠來製造幾何形狀複雜的組織支架的設計空間。懸浮水凝膠等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將柔軟的生物材料嵌入尺寸從幾毫米到幾釐米的熱可逆支持浴中。
  • 3D生物列印再立新功!美國科學家成功列印柔軟的全尺寸心臟模型
    近日,美國化學學會發布的一段視頻展示全球第1個全尺寸3D生物列印的人體心臟模型,它利用一臺特製的3D印表機,依照核磁共振數據製程,逼真地模擬了心臟組織。 大醫院通常有3D列印病人身體模型的設施,供外科醫生現場使用,然而這些組織和器官只能用硬塑料或橡膠建模。 此前,費恩伯格實驗室發明了新的3D生物列印技術,以滿足人們對3D列印軟性聚合物的需求。這種軟性聚合物缺乏剛度,無法像普通3D列印物一樣支撐起來。
  • 【VOA慢速 12.25】科學家3D列印人類心臟的全尺寸模型
    美國研究人員稱自己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了第一個全尺寸的人類心臟模型。 該團隊已研製過一臺可以生物列印膠原質的3D印表機。 Collagen is the main structural protein that is found in tissues throughout the human body. 膠原質是主要的結構蛋白質,存在於人體各個組織中。
  • 繼第一顆3D列印心臟問世後 現在怎麼樣了?
    儘管這顆心臟的長度只有2.5釐米,但卻是第一次使用人類細胞對完全血管化的3D列印人心臟,向功能性人體器官生物列印邁出關鍵一步。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WFIRM宣布創建一個微型人體 「模型」,包含不同的生物工程人體組織,將專門用於藥物測試。微小的類器官結構大約是成年人大小的百萬分之一,並且包括微型心臟組織。
  • 科學家3D列印出逼真的心臟瓣膜模型
    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公司的支持下,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用多材料3D列印出了逼真的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模型,它可以模仿真實病人的外觀和感覺。這些特定於患者的器官模型,包括集成到結構中的3D列印軟傳感器陣列,是使用專用墨水和定製的3D列印過程製造的。
  •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 Federal Reserve Bank)的支持下,開發了一個開創性的工藝,可以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
  • 優秀,房山區3d列印骨架模型價格
    房山區3d列印骨架模型價格  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棲息地的人來說,白天會是一個優勢,但還有其他關鍵的考慮,如結構材料的選擇。「構成冰穹的材料必須在火星惡劣的環境中經受多年的使用,包括紫外線輻射、帶電粒子輻射,可能還有一些原子氧、高氯酸鹽以及沙塵。」Langley研究員Sheila Ann Thibelt說道。  冰穹項目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可以更快地從火星中提取水的方法。
  • 從零件到心臟模型:卡特彼勒擴展3D列印的應用
    顯然,我們列印的不是一顆真正的心,而是一個心臟模型。在過去一年中,位於美國伊利諾州Mossville市的增材製造(3D列印)工廠的卡特彼勒工程師與位於皮奧利亞市的Jump模擬交易與教育中心的工程師和醫生合作,憑藉超過Jump中心自有設備能力的技術製造出了兩個3D列印的心臟模型。在製造這兩個模型的過程中,卡特彼勒工程師與Jump中心工程師密切合作,審閱真實患者核磁共振(MRI)和CT掃描的數據,並將其轉換為可列印文件。
  • Stratasys改進3D印表機的功能 列印人體骨骼模型力學性能更真實
    打開APP Stratasys改進3D印表機的功能 列印人體骨骼模型力學性能更真實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7 17:32:34
  •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
    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公司的支持下,開發了一種突破性的工藝,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3D列印,模擬患者的真實外觀和感受,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預後。 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主動脈根部,主動脈根部是離心臟最近並與心臟相連的部分,由主動脈瓣和冠狀動脈開口組成,具有三個瓣膜,稱為小葉,被纖維環包圍。該模型還包括左心室肌肉和升主動脈的一部分。
  • 波蘭科學家用3D列印 造人造心臟功能模型
    【PConline 3D列印資訊】對整個3D列印領域來說,一個功能齊全的3D列印心臟就是這個世界的聖杯,而現在,華沙的軍事技術大學控制系的科學家們向著這座聖杯又邁進了一步。據悉, 來自波蘭的這所大學正在研究使用增強現實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製造出完整、具有功能的心腔。
  • 3d列印房屋模型有什麼優勢
    傳統3D列印房屋模型的整個製作過程複雜艱巨,而且製作周期長,細節精度低,價格也非常昂貴。3d列印房屋模型有著傳統製造工藝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不僅能快速精確地製造出縮小比例的三維實體模型,還能滿足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讓3d列印房屋模型走向了更廣闊的空間。
  • 國際生物製造協會重磅發布《生物3D列印路線圖》
    有待應用的生物3D列印技術:3D生物列印技術的醫學應用主要集中於檢查、模型、工具、內置物、生物內植物等方面。具體包括:1、列印個性化器官結構模型:3D生物列印的器官結構模型可以精細地顯現病灶,這將很好地指導醫生進行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列印個性化工具模具:3D生物列印技術可根據患者個體尺寸打造適應性臨床手術工具;2、列印個性化內植物假體:3D生物列印技術可根據患者個體尺寸來打造個性化內植物假體
  • 膽小勿進:超逼真的彩色3D列印醫學人體模型!
    驚到了吧?其實它是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TU)聯合其它幾家機構(包括英國國防部皇家國防醫學中心和諾丁漢女王醫療中心)和一些製造商為訓練外科醫生專門打造的人體模型,採用的技術當然是3D列印啦!由於列印用到的3D數字模型是根據對真正人體的CT掃描創建的,同時在設計上下了足夠的功夫,這具模型非常的逼真,尤其是內部的臟器,因為採用了不同屬性的矽膠,所以不但硬度各不相同,而且表面紋理十分精細。
  •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真實感受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一種用於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微創手術,旨在通過導管輸送系統將生物修復瓣膜植入患病的天然瓣膜來治療該疾病。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公司的支持下,開發了一種突破性的工藝,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3D列印,模擬患者的真實外觀和感受,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預後。
  • 3D列印模型修復服務
    3D列印模型時,需要考慮到一些問題:如設計物品的尺寸、列印材料、壁厚、列印工藝等,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產品的效果。壁厚 影響3D列印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3D模型沒有壁厚,都是片和線,3D印表機將無法列印。對於3D列印服務商來說,一般也會對壁厚有個要求,這個要求會比列印的工藝極限稍微保守一點,降低物品在運輸和清理過程中被損壞的機率。
  • 漢高醫療3D列印材料 用於心臟解剖模型
    漢高化學公司宣布與溫哥華的聚合物3D列印公司NewPro3D合作。兩家公司將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領域,共同開發用於醫療行業的先進3D列印解決方案,以用於製作解剖模型和假肢等領域。漢高醫療材料 3D列印心臟軟組織結構模型NewPro3D是數字光處理(DLP)3D列印技術的專家,最近成為漢高開放材料平臺的成員,目標是達到生產規模的增材製造。
  • 3D列印人體骨骼模型力學性能更真實
    原標題:3D列印人體骨骼模型力學性能更真實   2020年12月4日,南極熊獲悉,3D印表機
  • 用核磁共振圖就能3D列印出心臟模型—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劉歲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科研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的計算機算法系統,可以在幾小時內將患者心臟的核磁共振(
  • 3D列印人像模型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3D人像比肖像畫立體,比雕塑色彩更豐富,造型栩栩如生,幾乎是完全「克隆」了本人的模樣,還可以任意比例「縮放」自己如此神奇的造物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悟空列印坊3D列印在這裡為大家揭秘3d人像製作全過程第一步:掃描3D數據,將人物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