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小寒,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2個節氣。此時節,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時段,「滴水成冰手難舒」。
然而,在這樣「冰上走」的寒冬裡,50多歲的老趙和他的兩名同伴,在魯北這片近百畝的藕池中,在刺骨的冰水中,穿著橡膠工作服,腰上纏著衝冰水槍,趴在水中,艱難前行,雙手也在泥中不停的摸索著,也或是低頭整理剛挖出的白藕。
太陽升起,陽光照在身上,卻也沒有驅散刺骨的寒意。藕池的四周,高高的蘆葦杆,隨寒風肆意舞動。挖藕師傅們彎腰苦幹,仿佛一說話、一起身,身上僅有的熱氣就會被吹散。四周冷冷清清,只留下風從耳邊吹過的「呼呼」聲,寒意陣陣。
「今年冬天真是特別冷,你看砸開的那些冰,有一紮厚。」老趙指著藕池邊,20多公分厚的冰塊說到,「哎!越冷越麻煩,冬天本來天就短,還要花時間砸冰。」
2021年的第二天,老趙和他的同伴們便開始下水挖藕了,然而他們還要在這冰冷的泥水中繼續幹上一兩個月。披星而出,戴月而歸,在他們身上也不是玩笑話,整整一白天,他們能坐下來歇歇的空兒,也僅有中午吃飯的那點時間了。
天很冷,水很冰,泥很深,挖藕師傅們趴在水中,有時臉甚至要貼近水面或是冰面,而每挖出一段藕都要費很大力氣。但相比起來,最難的還是冬日的寒冰。「又髒又累,還冷,人家年輕人可不幹,也就是我們幹這個。」整理著剛挖出藕,老趙無奈的說道。
天寒地凍,即使砸開的水面上,依然漂浮著大量碎冰,挖藕師傅們不時用水槍將身邊的碎冰衝開,也是將蓮藕周圍的淤泥衝開。「今年收藕的價格還不錯,工錢一斤也能給到7毛錢,一天幹下來能有三四百吧。」老趙說,「這都是拿命換的,老了全身是病,現在一到晚上就渾身酸疼。」
近百畝的藕塘,因為這些挖藕人的辛苦勞作,換來了我們餐桌上的鮮美白藕,這也為我們寒冷的冬日帶來了許多暖意。
【來源:濱州傳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