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城市夢》,真實還原了一個社會底層人物的城市夢

2020-12-09 二狗侃影視

一部小商販與城管抗爭的真實記錄

這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沒有編劇更沒有任何的演員,但他比許多商業大片好看百倍,這就是不久前上映的紀錄片《城市夢》豆瓣評分高達8.2分,超越同期的許多商業大作,因為它真實接地氣,它是一部小商販與城管抗爭的真實記錄,更是一個小人物城市追夢歷程的真實呈現。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位來自河南農村的農民,14年前他帶著一家老小靠著一個報刊亭和水果攤在武漢這個城市紮根生存,但就是這個看著和善的老人所做的一舉一動卻會讓你大跌眼鏡,他竟然直接當著城管的面撕掉了罰款單。

為何他會如此激動,因為他的攤位違規佔道經營,城管要給他開罰單,一場小商販和城管的攻防戰就此拉開帷幕,老人一家幾口人在這裡經營多年,就在這個幾十平米的小地方,他們不僅經營水果攤還有一個小雜貨鋪,因為價格便宜而且童叟無欺,所以有很多老顧客生意非常不錯,老人很會做生意待人和善口碑也不錯。

但是面對城管他立刻就像是變了一個人脾氣暴躁,為何老人如此激動了,矛盾的起源就是這條路的城市規劃,因為他們所在的這條路即將成為城市的名片,所有的佔道經營都將會取締,而他的攤位正是被整治的重點,但對老人來說這就是要斷他的飯碗,所以城管工作人員以來老人立馬就會翻臉,如臨大敵。

老人一家五口14年前背井離鄉來到這座城市,老伴身患癌症而且兒子還是殘疾,老人自己已經70多歲,也是各種病症纏身,還有一個剛上初中的孫女,一家老小每天的生活開支加上自己和老伴的醫藥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眼前這個攤位就是支撐他們所有開支的唯一經濟來源,也是他們在這座城市生存下去的希望,現在有人要動他的飯碗,所以他才要拼命。

但在城管工作人員的眼裡這個老人就是一個無賴滾刀肉,不講任何道理,城市要發展而他們的工作就是城市治理,面對這樣的釘子戶工作遲遲得不到進展,他們也很是頭痛,他們要維護城市的發展,一邊是老人一家的生存問題,他們也要維護自己的生存空間,兩者的矛盾在城市發展面前開始激化。

但是問題總是要解決的,城管經過開會商討決定先做實地調研,暗中調查摸排老人攤位的經營狀況,看他是否符合入室經營的條件,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老人的能力,調查一開始的明察很快就被老人發現了,它不僅撕碎了工作人員的筆記,還大鬧城管局。

看來明察是不行了,那就只能進行暗訪,城管工作人員假扮招生的人員,遠距離監控記錄他每天的經營狀況,這招奏效了,調查結果發現他的生意還不錯,已經符合入室經營的條件,那麼接下來就是對違法行為進行取證,測量他的實際佔道經營面積,但是很快又遇到了麻煩,老人直接以身體阻擋城管工作人員執法,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暫時撤退另想辦法。

城市需要發展城市需要發展,城市治理的工作更需要推進,眼前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作為城市治理的執法者,工作還是要進行,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再次上,新的一輪執法又開始了,但是面對老人的無理蠻纏這次勸說再次失敗。

有了前幾次取證失敗的教訓,工作人員研究之後決定強制執行,這次派出了大量的工作人員防止老人再次暴力抗法,大批工作人員浩浩蕩蕩向著老人的攤位進發了,這次終於取證成功了,但是老人也被徹底激怒了。

他為什麼非要這樣?

看到這裡跟多人不明白,老人為什麼非要這樣,其實他也很無奈,這是他的生存法則,他所作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他的抗爭也是為了家人,為的是他們能夠在這個城市生存立足,這是他的城市夢也是一家人的城市夢。

因為自己老家土地稀少,一家人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這是他無奈地選擇,在生存面前他沒有辦法妥協,但這次之後老人的兒子終於醒悟了,他也明白自己這樣抗爭下去並不是長久之計,城市的發展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他沒有跟老人一樣再次激動,而是選擇了心平氣和的談判,城管工作人員也理解他們家的生活處境,作出了很多讓步和妥協,最終在他們的多次協商之後問題終於有了解決的突破口,工作人員了答應幫他們找一個新的地址重新經營。

老人一家也真切體會到了工作人員的用心良苦,他們也最終明白了合法經營才是支持城市發展的道理,最終問題得到了一個圓滿的解決。

這部紀錄片真實還原了社會底層一個小人物的生活狀態,也是中國城市發展歷程中農民過渡到城市人的一個縮影,它道出了千千萬萬農村人在進入城市後的艱辛,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城市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它表達了一種力量,一種對生命和生活的敬畏,讓我們備受鼓舞,激勵我們奮鬥前行。

相關焦點

  • 《城市夢》:紀錄電影參與城市治理
    試想,如果《城市夢》的結局不是一個團圓的結局,而是城管暴力執法,王爹爹一家流落街頭或者被迫去別的城市打工,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是否會更加深刻?答案並不明確。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真實的生活往往是比較複雜的,不是二元對立或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是模糊的灰色地帶。我們所追求的城市夢,應該是所有人的夢,不是單純底層人民的夢,也不是單純執法者的夢。他們雖然存在衝突,但不是對立者。
  • 《生門》導演陳為軍推出紀錄片新作《城市夢》記錄城市管理「攻防...
    《城市夢》海報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生門》《好死不如賴活著》等高分紀錄片的導演陳為軍近日推出新作《城市夢》,該片將於8月28日上映。《城市夢》以城市治理為題材,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一場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攻防大戰」。8月24日,《城市夢》在廣州舉行提前看片會,有觀眾表示該片「非常真實」,「可以引發不同角度的討論」。《城市夢》的故事圍繞武漢一支城管中隊與小攤販王天成一家展開。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
  • 武漢《城市夢》8.2分超過《八佰》,影迷:近年來最好的紀錄片
    今天要給大家安利一部關於武漢的紀錄片《城市夢》。片長102分鐘,如實講述了2014年9月,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局,對攤販王天成一家佔道經營的處理情況。8月28日上映,小編查了下武漢只有一家影院有排片,這或許就是紀錄片的「生存現狀」。
  • 《生門》原班主創傾力打造,紀錄片《城市夢》將於8月上映
    由陳為軍、戴年文等紀錄片《生門》幕後主創的新作《城市夢》7月30日亮相上海,這也是該片自去年參加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後的首次公開放映。劇照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紀錄片創作的陳為軍,憑藉《好死不如賴活著》、《請為我投票》、《生門》等紀錄片而廣受觀眾歡迎,在豆瓣上口碑不俗。新作《城市夢》歷時六年完成,主要聚焦於武漢市魯磨路的一家佔道經營的水果攤,這是河南農民王天成一家人的主要謀生之所。
  • 《生門》導演告別之作,是一場城管與小販的「城市夢」
    《城市夢》故事背景發生在江城,導演陳為軍。自1994年進入武漢電視臺之後,就開始拍武漢故事,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拍出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出路》《生門》等紀錄片——他的作品拿過美國廣播電視成就獎、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也曾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單元。
  • 《城市夢》豆瓣評分超《信條》,學者與城管對談城市管理的人文關懷
    可喜的是,隨著評分走高,影迷口口相傳,為《城市夢》自來水安利。於是,許多單位包場觀影,越來越多的影院為這部小眾的電影排片,讓觀眾在光影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城市夢。
  • 真實影像|紮根於城市的孤注一擲,左右手互搏的貓鼠故事
    監製陳梁在一場分享會上說,《城市夢》屬於陳為軍團隊的「中國三部曲」第二部;他們計劃分別從醫院、城管、公安的角度講述真實故事,展現身體治理、城市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具體過程。也許源於一種類似平衡報導的觀念,《城市夢》在描述治理時,並非以某個視角作為絕對的道德判斷框架。紀錄片的雙視角,讓我們看到城市治理中的抵抗、計算和對話。
  • 電影《城市夢》:無序背後,更多的是街頭的活力
    文 | 呂德文電影《城市夢》記錄了街頭「地攤王」王天成一家和城管鬥法,最終紮根武漢的故事。這個紀錄片的拍攝地點,是筆者這幾年的田野工作地點。電影裡的主人公和故事,筆者再熟悉不過。筆者視《城市夢》為一部標準的影視人類學作品,它真實記錄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某個歷史切片。在社會學的學術史中,幾乎所有街頭研究作品都將街角社會作為城市陰暗面來展現。街頭可謂是城市失序的代名詞,這裡有發達的非正規經濟和地下經濟,有複雜勾連各色人等的社會網絡。
  • 周末三部新片上映,《城市夢》豆瓣評分碾壓「卷福」新作
    讓人意外的是,這部國產紀錄電影的豆瓣評分超過兩部進口商業電影,截至8月29日下午三點,《城市夢》的分數是7.9分,《電力之戰》和《漫長的告別》分別是6.4和7.8,作為一部口碑之作,影迷對《城市夢》的評價非常高,不少觀眾也要求影院增加排片,以讓這部笑中帶淚的紀錄電影能讓更多人看到。8月28日,《城市夢》、《電力之戰》和《漫長的告別》三部風格迥異的電影同時殺入周末檔。
  • 真情語錄詮釋《城市夢》:就算再艱難再困難,我也要在城市裡待下去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8月28日,曾執導過豆瓣評分高達9.5分的現象級紀錄片《生門》的導演陳為軍,將會為觀眾奉獻一部全新的記錄片《城市夢》。影片聚焦一個依靠在武漢擺地攤生活的普通家庭與城管之間的故事,講述了這個家庭14年來與城管有淚有笑,衝突與互動的真實故事,反應了當下中國人蓬勃生長的「城市夢」。影片中被稱為魯磨路地攤釘子戶的王天成,他依靠著人行道上一個舊電話亭和簡陋的水果攤謀生。一家人留在城裡,讓孫女成為武漢人是全家人的夢想,日子過得艱難而平實。
  • 《城市夢》口碑超過《八佰》,影迷說是近年來最好看的國產紀錄電影
    引發觀眾熱議,沒想到紀錄片能拍這麼好看《城市夢》以城市治理為題材,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一場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攻防大戰」。8月28日,《城市夢》在國內正式上映,引發各界觀眾熱議。網友雞蛋說:」觀影過程中忍不住一直在想,王天成這一身撒潑打滾的戲劇化性格是如何養成的。他邊走邊給城管局工作人員讀憲法的那一段尤其荒誕,結合17年發生的事情來看。
  • 網友評分8.2分《城市夢》口碑超過《八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實習生鄭豔8月28日,我國首部反映城管和攤販關係的紀錄電影《城市夢》正式上映,8月3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豆瓣電影上看到,上映三天的《城市夢》豆瓣評分為8.2分(滿分10分),超過熱映大片《八佰》的7.7分
  • 觀影福利丨豆瓣評分超過《信條》《八佰》,《城市夢》到底好不好看...
    在豆瓣電影《城市夢》的短評區,有一條影評讓人莫名感動。《生門》導演陳為軍最新紀錄電影《城市夢》,上映12天累計票房224萬。與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部電影的超高口碑,豆瓣開分之後一直在8.2分堅挺,超過最近大熱的《信條》(7.8分)、《八佰》(7.7分)。
  • 「武漢是一座特別大、特別亂、特別土的城市」
    《城市夢》有一個非常精巧的結構,題材也很難得,因為城管非常有中國特色,平時很難打交道。跟他們打交道的過程當中,總是感覺他們有非常多的顧慮,能接受劇組拍攝可謂不同尋常,不知道你們怎麼獲得拍攝許可的?我知道有你們兩組攝影。你負責拍城管,趙驊老師拍攝王天成一家。趙老師讓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戲劇化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在武漢這個大城市生存下去的決心、意志和手段。
  • 奮進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一名抗疫志願者的告白:我的夢 武漢夢
    在成長道路上努力鑄就中國夢、青春夢正是無悔青春的選擇。我的夢勞動不分貴賤,夢想沒有遠大和卑微。這裡要說到的是我自己,一個小小的地鐵司機。「一個人、一列車,穿行於高樓大廈;六節車、千百人,溝通在大江南北」這段文字或許就是對我們地鐵司機的真實寫照。
  • 精靈寶可夢:被粉光籠罩的城市,寶可夢全都陷入沉睡?
    精靈寶可夢:被粉光籠罩的城市,寶可夢全都陷入沉睡?眾所周知合眾地區以米國為原型,因此相比較以前的角色,bw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較誇張,比如遇上的以小精靈侍酒師為目標的丹特,性格十分有趣。而成功踢館的智爺也帶著光榮負傷的皮神,與道館館主丹特一起來到寶可夢中心。
  • 道不盡的澳大利亞——帶著烏託邦的夢,我們在城市間漂流
    烏託邦是人類意識中最美好的嚮往,外界總是喜歡猜測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一直以來,我們只是在別人的烏託邦世界裡尋找自己的感受,但當你有機會置身其中時,這種感受才是最真實的,澳大利亞,世界上最早擁抱陽光的國家之一,也許是一個我們可以暫時放置烏託邦夢想的地方。
  • 《文豪野犬》人物角色還原——夢野久作
    確切地說,《文豪野犬》中的人物與其稱之為在文豪本人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異能多以歷史上文豪的作品名為異能名。 今天便當君要為大家還原的文豪,就是——夢野久作。 在《文豪野犬》中有著眾多的異能者們,有一個可愛的男孩子的異能力卻令太宰都忌憚。
  • 數夢工場用大數據助廣州等城市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數字新基建將加速智慧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經濟的到來。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夢工場」),通過幫助各級政府完成數據治理,實現流程再造,讓老百姓和企業辦事更方便、更高效。  在公共安全領域,數夢工場服務應急管理部,構建符合大數據發展的應急數據治理體系,實現從數據接入、處理、存儲、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助力形成應急管理部統一大數據資源中心,實現應急大數據全方位獲取、全網絡匯聚、全維度整合。通過建成的應急管理數據中臺,對外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數據應用等服務。
  • 還原《哆啦A夢》中大雄的家,模型整體小巧可愛,人物形象生動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哆啦A夢》各種系列都在更新中,不管是動畫還是周邊,只要能夠被大家認知,從不同方面都開始了解哆啦A夢。大雄的家已經有模型出現,看似小巧可愛的物件對愛好者們有致命的吸引力,從人物的形象到動畫裡人物接觸的東西,不管什麼物品從大到小都充滿著可愛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