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幻的裡程碑:回望《攻殼機動隊》

2021-01-09 無二君

到2017年9月,距離《攻殼機動隊》的問世就將過去整整22年。

20年彈指一揮間,這部曾經無比超前的電影也最終變成了一部老電影。不管我們內心有沒有覺得它變老,時間的車輪都已經迫使我們不得不用面對《教父》的態度來面對它了。

不知是從哪裡湧來的激情,讓我很想做一次回望,回望這部偉大的「老電影」。

一部老電影

「科幻、懸疑、哲學思考」,「鏡頭,音效、電腦繪畫」,「槍械、人設、暴力美學」,甚至於「《黑客帝國》、詹姆斯卡梅隆」。有的時候很難理解這部20多年前的電影為何會在如此多的領域激起如此持久廣泛的討論和迴響。而更難理解的是,在「大眾」與「小眾」之間,更多的人會覺得「小眾」更適合用來定義《攻殼機動隊》,即使是將之奉為圭臬的忠實擁躉恐怕也不會反對。一種可能合理的猜測是:《攻殼機動隊》的受眾是兩極化的,喜歡的會奉若至寶,不斷重看;不喜歡的恐怕連看完的耐心都沒有。我甚至有的時候會覺得,但凡能夠將《攻殼機動隊》看完的人,幾乎都會被它徵服;那些不喜歡《攻殼機動隊》的人,大部分人應該不會有耐心看完,《攻殼機動隊》是一部挑選觀眾的電影,要麼同一頻率,要麼不在同一次元,沒有灰色地帶。

押井守說:「如果有1萬個人,每個人都看了100遍我的電影,對我來說,比100萬個只看了一遍的人要更讓我開心。我拍電影不是給一般大眾看的,我的電影面對的是核心的一群fans,我希望電影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成功了,那麼我就很高興。」如果他說的實話,那這20年來,他應該過得很幸福。

押井守,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導演總是喜歡口出「狂言」,至少對於我這種「擁躉」來說,時間已經一次次的讓他的狂言變成了現實。22年過去了,他的擁躉們的確沒有忘記《攻殼機動隊》。

時間是一把刀,它讓曾經的風靡一時變成如今的淘汰落伍,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便是能夠在時光的流逝中不改本色、甚至歷久彌新。當我第一次意識到《攻殼機動隊》已經是一部22年前的電影的時候,一種怪異的陌生感撲面而來,真的已經是22年前的電影了嗎?為何我依舊在像研究新電影一樣,試圖完全理解這部電影的內涵?22年了,不經意間,也許我們真的已經不得不用面對《教父》的態度來面對《攻殼機動隊》了。《攻殼機動隊》已經是一部老電影了…………

回望1995

1995年的日本,正是動畫產業的鼎盛時期,此時的動畫市場早已完成了艾黎福爾的夢想,動畫片早已甩掉了「兒童向的包袱,大踏步的邁向了各個年齡段和社會的各個階層,各種超越真人電影的深邃思考屢見不鮮。加之泡沫經濟破碎所帶來的「口紅效應」,受眾無甚衰減,甚至在繼續膨脹。低迷的社會情緒也讓那時本就已經有陰暗傾向的日本動畫愈發肆無忌憚的走向限制級,直接暴力亦或是露骨的價值觀衝擊變的愈加常態化。

而那時的大師們則一個個摩拳擦掌,腦子裡想的不是如何體面的退休,而是如何繼續在動畫藝術的殿堂揚名立萬,那時的風氣是創造、革新,那是一個大踏步的年代。

那時,大師宮崎駿正開足馬力,不舍晝夜的趕工自己的「收山巨製」《幽靈公主》;漫畫家兼動畫導演的大友克洋正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他借鑑徐克的工作模式,招徠了一群天才,完成了名垂青史的《回憶三部曲》;那時的「痞子」庵野秀明真的是一個痞子,他將《藍寶石之謎》失敗的滿腔鬱悶全部發洩到了《新世界福音戰士》中,然後意想不到的取得了近乎空前的轟動效應…………《攻殼機動隊》《回憶三部曲》《新世界福音戰士》,三部裡程碑式的巨作居然在同一年公開,1995年絕對是被填滿的一年。那是一個不同於今時今日的年代,那時《七龍珠》正在國內熱播,《美少女戰士》還在更新,國內一大波激情的少年正處在圍觀《聖鬥士》的狂熱中。

三張海報,締造了不可複製的1995。

彼時的押井守

同樣,那時的押井守已經完成了口碑與票房齊飛的《機動警察》兩部劇場版,尤其是《機動警察劇場版2:和平保衛戰》這部大膽、深刻的政治寓言讓人看到了動畫作為一種電影形式的無限可能,「政治動畫」的奇妙混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其間畢露的大師氣象也正式宣告押井守在《天使之卵》的失敗之後在藝術和商業上都重新站了起來。

堪稱偉大的《機動警察:和平保衛戰》,在哪個方面都堪稱押井守的代表作,押井守驚人的「政治智慧」震撼到了看過這部電影的每一個人。而日後押式電影所獨有的「獨白」、「音樂蒙太奇」、「政治陰謀」的招牌式的元素在這部電影中迎來了成熟。

2014年加拿大舉行的TIFF,押井守詳細講述了為什麼會選擇拍攝《攻殼機動隊》。「拍攝完《機動警察:和平保衛戰》,自己對東京產生了巨大的陌生感,所以用拍這部電影賺來的錢在郊外買了房子並打算從此隱居下去…………但很快就發現自己沒錢了…………於是,帶著一份新的企划去見了石川光久(原話是:製作人),結果我還沒有拿出來自己的企劃,石川光久就已經先拿出了他的企劃——《攻殼機動隊》的原著漫畫,「咱們這次拍這個。」(當時,押井守帶去的是《人狼》的最初企劃。)

1995年11月18日,《攻殼機動隊》上映,最初在日本並不成功,而之後的事實已經無須贅述:《攻殼機動隊》這部大師級作品徹底將押井守推上神壇,它衝出亞洲,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迴響,它還啟迪了之後的《黑客帝國》系列,讓大洋彼岸的「世界之王」卡梅隆嘆不已…………直到今天,觀者依然在不斷的討論這部作品的方方面面。

傀儡師與素子

傀儡師是「他」還是「她」?我更傾向於是「他」,因為最後和素子的融合明顯的帶有性侵的意味,而素子執著的追尋著有關傀儡師的答案,也像極了熱戀中的女人,不顧一切的投懷送抱……

六課的中村:為什麼傀儡師偏偏要到九課去?

威利斯:或許那裡有她的情人呢

也許從一開始,傀儡師就盯上了素子。開場精緻複雜的義體人建造流程在素子醒來的瞬間被證實是一個夢,也許這個夢就是傀儡師的手筆。素子望向外交大臣翻譯時的似曾相識眼神也似乎在交代:素子和傀儡師並不陌生。

直升飛機上,素子一個人走向了宿命的選擇。

這個鏡頭幾乎成了《攻殼機動隊》最有代入感的鏡頭,鏡頭裡的素子分明是沒有表情,但卻散發出強大的感染力,人對自己存在感的懷疑以及對真相不惜一切代價的追求被無言的展現到了極致,一部動畫片能夠達到如此的境界,實在是不可思議。

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Floating Museum,巴特以為是傀儡師的指引,但我更願意相信,是素子的直覺,她和傀儡師是鏡子的兩面,一面走到哪裡,另一面就會跟到哪裡。

博物館大戰是教科書式的。伶俐、乾脆、行雲流水;悲壯、孤獨、殘酷…………川井憲次的一曲Floating Museum將節奏串聯的天衣無縫。素子用幾乎粉身碎骨的代價終於見到了魂牽夢繞的傀儡師。不惜一切,是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參見《攻殼機動隊新劇場版》),她要找一個答案,一個關於「to be or not to be」的答案。

融合是否完成?巴特桌子上那個奇怪的工藝品比素子更早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你和我實在太過相像,就像在看鏡中的自己。」 這句話出自傀儡師,但卻最終由素子完成,素子醒來的第一視角鏡頭便是鏡子的映像。

巴特與素子

「素子!」 這句情急之下喊出的話暴露了巴特內心潛藏的情感。

巴特愛素子,愛的很深沉。它是素子的部下,但卻敢於在素子糾結於自身存在的時候訓斥素子,也同樣敢盤問素子潛水的習慣。只在到了愛人生死未卜的時候,他才在情急之下喊出了素子,而不是少佐。這不是東方人的含蓄,是當面對一份絕對不會有結果的感情,無言,才是最好的守護。

素子走了。

直到《無罪》的最後,巴特再一次見到了素子,他像往常一樣為自己最愛的人披上了防彈衣。

「巴特,你還是老樣子……」

「上吧,先鋒官,後面的就交給我,就像以前那樣……」

一個威風八面的電子警察,只在這個女人面前心甘情願的追隨。

那一瞬間,一語抵千言…………

素子愛不愛巴特?愛。

《攻殼機動隊》的結尾,巴特說:(房子)是我的,你是第一個客人,想住的話,可以一直待下去。《無罪》的結尾,素子回答道:巴特,不要忘記,只要你聯網,我就在你身邊。

不得不說,大冢明夫和田中敦子這對聲優堪稱絕配均是極高辨識度的音色;當然,也不能少了大神級別的山寺宏一。

網絡無限寬廣

最終,草薙素子化身 the one, 開始了自己獨步天下,吾心自潔,無欲無求,如林中之象的孤獨之旅…………看過這一瞬間,《黑客帝國》的借鑑說就基本可以坐實了。

電影最後的鏡頭,一幅龐大的城市群景徐徐展開,和大友克洋在《阿基拉》開場的城市不同,押井守的城市雖然同樣細節豐富,但卻充滿了迷離和虛無,並最終幻化成一個聯通的網絡世界。

「城市是不是存在」也許並不是真正的要點,押井守所真正要拷問的,也許是包括你我在內的每一個生活在喧囂城市中的真實個體:你我是否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正慢慢的湮滅在面前的這座喧囂城市中?

補充:槍、熱光學迷彩與直升機

槍:

槍,各種槍,恐怕每個攻殼的擁躉都應該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槍械的考究一如《空中殺手》對飛機設計的專業,押井守和他的團隊絕對是強迫症天團。

說到槍,也許《攻殼機動隊2.0》最大的價值不是畫面的升級,而是SkyWalker 音效公司的音效,各種槍械的不同聲音全部完美的重現,就連子彈殼蹦出的聲音就是根據不同的子彈設計的。

熱光學迷彩:

至於熱光學迷彩,好吧,2016年出品的《次世代機動警察》居然也可以用,押井守究竟是有多麼熱愛並自我陶醉於熱光學迷彩啊!!

直升機:

不得不說,直升機的構想即使放到今天也足夠驚人,在飛機上狙擊的難度在於飛機不穩,而影片中直升機如鳥般張開的帶羽毛的翅膀則恰恰提供了絕佳的穩定性。同樣的設計出現在了《攻殼機動隊:無罪》中。

展望未來

2017年春季檔,由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在北美公映。實事求是的說,我對這部真人版電影所達到的水準感到大失所望…………說到底,複製《攻殼機動隊》的故事並不複雜,但想要重塑其精神氣質,卻是一個困難到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也可以另闢蹊徑,在原作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再創作,但對此我更加懷疑,不是人人都是羅曼波蘭斯基,可以隨隨便便再創作拍個《霧都孤兒》,照本片的這個製作班底配備,似乎更加不可能。

儘管有很多人不買帳,但《攻殼機動隊新劇場版》我非常滿意,因為它真正的抓住了《攻殼機動隊》的精髓,在懸疑片內核之上搭建複雜的科幻世界觀,這是一條通往榮耀的道路,20多年前的《攻殼機動隊》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電影真人版,終於要來了!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正式預告片終於上線了!早在2008年夢工廠就曾透露有意將《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拍攝成真人出演的3D立體電影,但是在這近乎8年的拉鋸戰中,除了隔三差五放出來有的沒的劇照和就沒超過10秒的片花以外,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有可能上映,然而在我們都快忘記這一切的時候,《攻殼機動隊》的正式預告片來了!
  • 從《攻殼機動隊》,看日本的IP邏輯
    林品押井守導演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與《攻殼機動隊2:無罪》,這兩部電影分別上映於1995年和2004年,前者是作為「賽博朋克」類型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對歐美電影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沃卓斯基姐弟所導演的《黑客帝國》就深受《攻殼機動隊》的啟發;後者則成為第一部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日本動畫電影。
  • 靈魂預言詩的開篇——士郎正宗的《攻殼機動隊》
    序:靈魂預言詩的開篇作為動畫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攻殼機動隊》動畫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不僅在日本,甚至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攻殼機動隊》中對於未來世界的預言令人驚嘆,關於生命與靈魂的思考更是發人深省,這也讓它的高度凌駕於其他同類作品之上。
  • 攻殼機動隊劇情介紹 攻殼機動隊講了什麼故事?
    《攻殼機動隊》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奇幻動作片,由魯伯特·山德斯執導,斯嘉麗·詹森、皮魯·埃斯貝克、麥可·皮特、麥可·溫科特等聯合主演。  《攻殼機動隊》於2017年3月31日在美國上映。
  • 攻殼機動隊,還是空殼機動隊?
    押井守在 1995 年執導的劇場版《攻殼機動隊》被奉為不可複製的動畫神作。如今,這部神作被好萊塢改編成了真人版電影。假設我們忽略原作的基礎,僅僅把《攻殼機動隊》看作是一部帶有科幻元素的好萊塢爆米花大片,它其實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上佳之作。如果你是漫威系列的粉絲,大可將它當成一部「黑寡婦」的單人電影來欣賞,基本不會有什麼違和感。
  • 聊電影《攻殼機動隊》
    如果沒看過22年前由押井守執導的《攻殼機動隊1995》,作為一名普通觀眾來看這次真人版《攻殼機動隊》,也算是個及格的爆米花片。作為一名僅僅看過幾部《攻殼機動隊》的偽粉絲來講,這次由魯伯特山德斯導演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不僅是大家說的沒有魂。 個人看來,連殼都是偷來的。 本以為有《攻殼機動隊》的原作在前,再加上主角草薙素子的「改名」風波,這次的真人版多少也會有些向原作致敬的情節。
  • 《攻殼機動隊》為什麼依舊耐看?
    一、攻殼機動隊之緣起1、名字內涵《攻殼機動隊》,原名Ghost in the Shell,「Ghost」是指靈魂,而「Shell」則指肉體軀殼。在漫畫、改編的動畫以及電影中,攻殼機動隊是指「公安九課」。2、原版漫畫①漫畫連載:1989年4月22日首次連載於講談社青年漫畫月刊《Young Magazine海賊版》的漫畫。
  • 電影攻殼機動隊豆瓣評分高嗎?攻殼機動隊國外評價如何?
    《攻殼機動隊》中斯嘉麗·詹森  《南洋早報》:好評  如果僅從視覺效果上看,《攻殼機動隊》絕對有十足的吸引力。  The Wrap:60分  《攻殼機動隊》是一場技術上的完勝,就像一份集中展示了好萊塢設計魔法的情人節禮物。
  • 《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虎嗅網
    時隔多年後,動畫新作《攻殼機動隊:SAC_2045》於近期開播,標誌著「攻殼機動隊」系列重出江湖。沿著賽博朋克題材的歷史軌跡去追尋這一系列的源頭和發展演變,我們大約要回到40年前。然而,出版方講談社的編輯要求士郎起一個日語標題,他只得寫下《攻殼機動隊》5個漢字。本作的女主角草薙素子沿用了士郎熱愛的女性模板:短髮、幹練、充滿活力。相比《蘋果核戰記》中那個略顯稚嫩的迪娜,《攻殼機動隊》中的素子更為成熟,是一名無所畏懼的全能女王,代表賽博朋克世界中人類的終極形態。
  • 《攻殼機動隊》:成就電影的是思維
    影迷們表示,單就電影而言,它算得上優秀之作,但1982年的《銀翼殺手》和1999年的《黑客帝國》已確立了類似科幻片的經典地位,如今《攻殼機動隊》若要想再超越,很難。    人類和機器人如何和平相處?「攻殼機動隊」是為了對付各種新型犯罪而設立的組織,由斯佳麗·詹森飾演的少佐(素子)就是其中的一員。她是一名除了大腦外的器官全部人造的「仿生人」,也是研發者失敗了98次後最完美的產品。但所屬公司發現少佐越來越不聽話了,從而認定她也是一個殘次品——因為她擁有獨立的靈魂。    電影版《攻殼機動隊》顯而易見地提出了好萊塢電影人自認為的哲學問題,機器人和人類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 從《攻殼機動隊》看日本動漫的科幻裡程碑
    隨著電影版《攻殼機動隊》的上映,它那堪稱科幻經典的劇場動畫原型也再次進入大眾視野。人們發現,日本的「二次元」並非只是充斥著精美畫面和熱血故事的商業娛樂產業,其中同樣也有大量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達到相當高度的優秀作品。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日本動畫中的科幻裡程碑。
  • 《攻殼機動隊:SAC_2045》《機動奧特曼》合作PV公開
    近日,Netfli官方發布了3DCG動畫《攻殼機動隊SAC_2045》聯動《機動奧特曼》特別合作PV,兩部作品監督均為神山健治和荒牧伸志。《攻殼機動隊:SAC_2045》將於4月23日在Netflix獨家播出。
  • 動畫劇集《攻殼機動隊》曝預告片
    摘要: 近日,Netflix全新日漫動畫劇集《攻殼機動隊:SAC_2045》發布與《機動奧特曼》聯動版預告及海報,兩部作品都由荒牧伸志和神山健治執導,預告片全程高燃,兩大IP聯動更是讓動畫迷倍感驚喜。
  • 你心目中的攻殼機動隊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4月天了,對於眾多的攻殼粉來說即將上映的《攻殼機動隊 SAC_2045》又將是一部殿堂級的作品。說到《攻殼機動隊》這部由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押井守於1995年創作,雖說迄今已然走過了25年時間,但在豆瓣超過8.8萬人評價處9.0的高分就足夠說明這部動畫的犀利程度了。
  • 坂本真綾配音《攻殼機動隊ARISE》
    士郎正宗原作的SF漫畫《攻殼機動隊》最新系列《攻殼機動隊ARISE》2月12日在日本東京召開了製作發布會,公布自6月22日開始,以新宿電影院為首的院線將在全國範圍內公映《攻殼機動隊ARISE》,屆時會同時開始提供付費點播服務
  • 中國版的「攻殼機動隊」——《女僕軍團》
    在由甲魚不是龜和月面聯合創作的《女僕軍團》上線後,另外一部同類型的大作《攻殼機動隊》也有重磅消息發出。   幾天前,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創作的同名漫畫《攻殼機動隊》,改編的真人電影終於放出了正式預告片,並且毫無意外的引發了一部分《攻殼機動隊》硬核粉絲的議論。   這部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賽博朋克風格科幻動作片,由魯伯特·山德斯執導,《攻殼機動隊》講述了在未來的日本,全世界被龐大信息網絡連為一體,人類的各種組織器官均可被人造化。
  • 攻殼機動隊1.75來襲 全新漫畫連載開啟
    《攻殼機動隊》的全新作《攻殼機動隊:THE HUMAN ALGORITHM》於今日正式開啟連載!新作中草薙素子已經消失,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士郎正宗的經典科幻漫畫《攻殼機動隊》的全新作《攻殼機動隊:THE HUMAN ALGORITHM》今日正式開啟連載!
  • 「攻殼機動隊」,與「星際牛仔」和「EVA」齊名的作品,附資源
    「攻殼機動隊」是由士郎正宗於1989年5月連載的漫畫,在連載開始的時候由於其與當時流行趨勢相背的灰暗基調而不被大眾看好,但士郎正宗憑藉其精湛的節奏把握,精細的分鏡和精巧的劇情安排成功引起了讀者的震撼,一時間攻殼成為日本的熱門話題。
  • Netflix《攻殼機動隊》劇集導演專訪
    時光網訊 Netflix原創動畫劇集《攻殼機動隊:SAC_2045 》發布導演專訪與幕後花絮(中字)!導演神山健治和荒牧伸志現身解讀最新這版「攻殼」,還帶來了配音、動作捕捉等幕後乾貨。該劇已於Netflix全集上線,看過的朋友感覺如何?
  • 【今日上映】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攻殼機動隊》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Masamune Shirow)創作,故事設定在未來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