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轉本」擴招13635人,南郵、南中醫、南林等部分「雙一流...

2020-12-19 瀟湘晨報

揚子晚報網4月19日訊(記者 楊甜子)近日,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專轉本」擴招工作的通知》,擴大全省2020年普通高校"專轉本"招生規模,新增13635個招生計劃。要求考生4月17日起至4月20日重新報名、重新填志願。

據悉,擴招後,江蘇省58所本科院校"專轉本"計劃總數達30285人。新加入的14所院校不乏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南京郵電大學拿出的3個招生專業分別是信息工程、郵政管理和財務管理,每個專業計劃招100人。南京林業大學「專轉本」招生的兩個專業分別是自動化和物流工程。原有的44所招生院校,招生計劃也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增招70人,工程管理、自動化等品牌熱門專業的計劃數均有上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原計劃招630人,增招770人,增招後計劃總數達1400人。

從今年起,江蘇省開展普通本科與具備條件的高職院校聯合培養「專轉本」學生試點工作,「專轉本」學生按照相關要求在高職院校就讀,畢業證書由本科院校發放。高校招辦老師提醒,不少專業都是文理兼招,只要符合本科院校專業對專科專業大類的要求,考生即可填報。有所不同的是考試科目,除計算機、英語兩門必考外,文科生另考語文、理科生另考高數。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江蘇「專轉本」考試,專科生的「第二春」
    好多朋友私信小路問小路最近忙什麼事情呢,怎麼一直沒有更新旅遊文章呢,這就是小路今天要講的,因為小路一直在參加專轉本考試,今天回歸的第一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學習轉本的一個經歷吧。江蘇的專轉本考試一直是很多江蘇的專科生的一個「跳板」。
  • 江蘇五年制專轉本:志當存高遠,人生貴追求
    2020年受各方面影響,中小型企業為維持生存採取了裁員、縮招等措施,工作崗位的減少意味著職場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同時校招的延遲,各大院校雖有擴招,但還是杯水車薪,專轉本的人群也愈加壯大。專科生提升學歷的方式有很多,按含金量的排序從高到低分別是: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五年制專轉本是國家針對五年制學生提升全日制學歷的唯一途徑,其政策的優勢在於考上本科後是全日制本科,是五年制高職生就讀本科的最佳途徑,屬於含金量極高的「統招本科」,而專接本、專升本都屬於「成人教育學歷」,都是非全日制本科學歷,含金量都遠差於專轉本學歷。
  • 江蘇發布2021年「專轉本」最新內容
    揚子晚報網12月10日訊(記者 王贇) 江蘇省教育廳10日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年「專轉本」工作的通知,記者了解到,2021年「專轉本」計劃在2020年基礎上適當增加,主要安排在普通本科高校和獨立學院,此外,今年江蘇繼續開展普通高職(專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轉本」工作,計劃900個。
  • 五年制高職專轉本學生如何專轉本專升本
    什麼叫五年制專轉本? 五年制專轉本:顧名思義就是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在籍學生第5年參加本科院校的選撥考試,考試錄取通過後,到本科院校就讀2年,畢業頒發全日制本科學歷。屬於第一學歷,畢業後很多單位都是要求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而非成人學歷。機會也只有一次。不要混淆概念(專接本、專升本)它們是不一樣的。
  • 2021江蘇高校「專轉本」自主招生計劃950人
    江蘇省教育廳日前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專轉本」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確定南京曉莊學院、蘇州科技大學、常熟理工學院、鹽城工學院、淮陰工學院、徐州工程學院6所院校開展自主招生工作,確定會計學等22個專業為接收專業,招生計劃安排950人。
  • 沒有人的南林,櫻花怎麼樣了?
    後知後覺中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畢業了呀/ 不再人人人的櫻花大道,有多美?/南林vs雞鳴寺,誰能佔據南京賞櫻Top1的位置?沒有標答。但南林櫻花的名頭,不是隨口一說的。今年,數百米長的路上,沒有人潮的擁擠,欣賞櫻花也變成了double的快樂。
  • 江蘇省的專轉本考試,對計算機類的專科生,要求很高!
    在2020年的江蘇省專轉本考試中,針對於6102計算機類的考生,很多院校都在招收,我匯總了各個院校的招收專業以及最低投檔線。需要說明的是:1 所列學校都是公辦的本科院校;2 所列專業因為各個院校規定不同,課程不同,授課書本不一等等,即便是相同的專業,課程內容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對專科生本來的專業也是要求不一;3 在各個院校各個專業的後邊所列出的數字是2020年本校本專業的最低投檔分數線
  • 江蘇五年制專轉本與專接本、專升本的差別
    提升學歷也有多種選擇,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專轉本、專接本與專升本了。三者在社會認知和含金量上有明顯的差別。下面簡單說一下三者的區別,以便各位考生和家長選擇最合適的一種。1、五年制專轉本江蘇五年制專轉本具體說法是江蘇五年一貫制專轉本,是較之專接本、專升本含金量最高的一個。
  • 最被低估的「雙一流」院校——南京郵電大學
    網上對於南郵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網上對於南郵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江蘇省屬高校眾多,僧多粥少,給予南郵的資源較少,以至於南郵相對於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校來說略顯「窮」,但是地理位置位於鍾靈毓秀的南京,能在眾多高校中有一席之地,品質絕對是有的,加上近幾年南郵的發展勢頭良好,對於應屆考生來說,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 都2020了你們還不知道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的是什麼嗎
    報考本科的人越來越多,報考本科的方式也有三種: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不管是哪種本科,也不管是哪種專業,沒有更高一些的學歷,人生會失去許多機會。什麼是專轉本呢?專轉本指五年制的高職生在最後一年下半學期的時候參加的由江蘇省教育廳負責組織考試,招生院校獨立招生專轉本考試。
  • 北理工、南理工,不僅名字南北對應,就連學科專業都極為相似
    北郵VS南郵,北航VS南航,北林VS南林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對應的學校一看校名就知道學科也是類似的。現在說說北理工VS南理工。這兩所大學不僅名字對應,而且還是專業類似的兄弟呢。北京理工大學就是原來的北京工業學院。是原兵器工業部直屬高校,後來歸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國防科工委管理,現在又歸工業和信息化部了。
  • 南郵學生眼中的張宏梅:上課有水平,但很愛遲到,罵人不留情面
    2011年12月,憑藉著此前在國企和吉林大學工作的經歷,張宏梅以高層次人才、校長特聘教授身份加盟南郵,主要從事半導體光電子器件與器件物理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研究過一些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這樣一位學識淵博、前途光明的「雙一流」名校教授、老師、長輩,為何會對敬仰自己的學生如此冷酷無情? 其實,在此事發生後,張宏梅雖然上課有一定水平,但在帶過課的學生眼中已經口碑盡失,甚至不配為人師。
  • 專升本轉本接本的區別有哪些?
    專升本轉本接本的區別有哪些?小編為大家綜合的整理了一些大家在江蘇專轉本學習、填報志願和考試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專轉本是什麼專轉本是江蘇省內全日制專科生從普通高等專科學校轉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選拔考試,簡稱「專轉本」。目前「專轉本」已經成為了除通過高考之外唯一取得普通本科統招文憑的途徑。
  • 五年制專轉本與專接本、專升本的區別
    但是目前的教育體系下,就讀本科的方式有好幾種,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近期了解到,依然有很多同學對這3種就讀本科的途徑還是有點雲裡霧裡,今天就讓我為同學們徹底解讀這3種本科形式。讓大家更好地選擇自己最為合適的就讀本科的途徑。 江蘇專接本 首先談一談江蘇省的專接本!
  • 93年南郵投檔線超南大卻憾失211,如今成為雙一流卻學科評估敗北
    而當時的江蘇省高考總分為660分,也就是說怎麼著也考不到660分以上,所以若是高考可以考到600分以上絕不亞於現在680-690分的水平了,而且當年只有本科非本科之分沒有現在的一二本概念,但是可以看到不少老牌院校的分數差距並不是很大,比如從93年江蘇省高考的理科本科院校錄取情況來看,當時的南大進校分為540分,而東南大學則為505分,不少的江蘇省內211院校的錄取分也都維持在了
  • 江蘇高校「網紅」通知書大合集,快來pick哪家最走心
    交匯點訊 近日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紛紛「抵達」2020「小萌新」們的手上,作為與新生的首次「會面」,江蘇各高校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在原有風格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新的創意和設計。這一份份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不僅傳遞著大學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情懷,也承載著高校對學子的美好期許和願景。
  • 江蘇繼中堂中醫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安建
    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近視率高達70%,戴眼鏡的青少年多達2億,且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失明的風險。此外,許多老年人也面臨著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脫落等視力問題。正是在青少年或老年人對視力保護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江蘇繼中堂中醫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 高職擴招,醫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今天繼續聊高職擴招專業方面的問題。在討論醫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之前,我們先弄清一個問題,醫學類專業都有哪些?一、醫學類專業都有哪些?如果只看統計的數字,醫學類專業的就業情況還是不錯的,因為人總是會生病的,生病就得看病。但要想找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三、主要就業領域有哪些?
  • 南郵的黨建思政「生機勃勃」
    聽著這樣的介紹,不久前參加南郵海內外青年學者論壇的青年俊才們感到學校「生機勃勃」。今年7月21日,南郵黨委書記劉陳出席全省高校年輕幹部培養工作推進會並作交流發言,以《涵養年輕幹部隊伍「一池活水」》為題,交流了學校年輕幹部隊伍培養工作情況。 基層黨建「同臺打擂」曬紅色。這一年做了啥?來年怎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