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製版是服裝設計的一部分。服裝設計包括款式設計(款式圖,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達);結構設計(也叫製版,版型處理或打版,每個部位的具體規格尺寸);工藝設計(也叫車位,一件成品的縫製過程)。其中製版在中間是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整個服裝設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服裝結構設計是指將服裝款式造型設計提出的要求與人體形態、規格尺寸、縫製工藝等相結合形成可供裁剪的各種樣板,也稱紙樣。
服裝規格設計的依據是客戶的要求、針織面料的特點、服裝的款式結構、市場流行趨勢以及相關標準。服裝規格的相關標準是服裝規格設計的重要依據。目前針織服裝規格設計的標準主要有客供規格、國家標準和地區或企業標準。對於來樣加工、訂單生產的產品,由客戶提供詳細的規格尺寸或主要部位的規格尺寸,組織生產、交貨驗收均以客戶的要求為依據。④樣板設計應考慮:縫紉損耗、縫製工藝回縮性、面料的下垂性、拉伸擴張等因素;⑧針織外衣製作處理不能生搬硬套梭織物的處理技巧,應根據面料的彈性、懸垂等性能選用方法處理。
①.款式設計:畫服裝效果圖、修改效果圖、主輔料選擇、畫款式圖。
②.款式分析與規格尺寸的確定:款式分析、確定測量部位與測量方法、確定主要部位規格尺寸、繪製系列產品規格尺寸表。③.樣板設計:工藝回縮率確定、選用縫跡類型確定縫紉損耗、計算製圖尺寸、結構製圖、樣板製作、小批量試製、樣衣修改、排料套料。④.縫製工藝設計:選擇合適的線跡類型和線跡密度;確定使用縫針的號型;確定所用縫線的類型;確定所用的設備型號;根據產品的類型設計產品的工藝流程,排列出生產工藝流程圖。本文以縫紉機、包縫機、繃縫機為機器,以女式曲腰長袖T恤為例,從款式設計、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等方面論述針織服裝製版和生產工藝的過程。
款式特徵:合肩、合腰,領型為滾邊領,底擺、袖口邊為雙針卷邊。縫耗0.75,折邊縫耗0.5,落肩3。坯布成分:主料為18tex(40英支)股線滌棉珠地網眼汗布,克重為180g/m2。段耗1%,回潮率8%,斜肩套進1.5。①以樣板衣長、了1胸寬作矩形OACB,OA=BC=了1胸寬,OB=AC=衣長。②在線段OA上分別取D點、H點,AD=挖肩(OD=1/2肩寬),OH=1/2領寬,過D點作OA的垂線DI。③確定肩斜線:這款落肩為3cm,即DN=3cm,也可以肩斜角為依據確定肩斜線。④以N點為圓心、大身掛肩尺寸為半徑畫弧,與線段AC交於E點,即NE=大身掛肩尺寸。⑤在ID線上取中點F,以矩形EIFM對角線上G點(GI=1/3MI)為參考點,延長MF至K點,使FK=0.5~1cm,順滑連接點N、點K、點G、點E,作出弧線EN,且使弧線EN與肩斜線HN在N點處垂直。⑥在直線AC上分別取T點、L點和R點,ET=2 cm,AL=中腰部位,AR=下腰部位(即衣長規格+合肩縫耗)。⑧在線a上取點P,使P點到直線OB的距離等於1/2腰寬(1/2中腰寬);在線b上取點Q,Q點到直線OB的距離等於1/2下腰寬(擺寬),b線即為成品衣長線。⑨CR為折邊寬+折邊縫耗。順滑連接點E、點T、點P、點Q、點S,作出側縫曲線。⑩連接點O、點H、點N、點K、點G、點E、點T、點P、點Q、點S、點B,該款產品的大身樣板完成。①作水平線a,在水平線a上取OA=袖挖肩。此處袖挖肩=大身挖肩+縫耗=2.5+0.75cm。②由A點作線b,並使其垂直於線a,以O點為圓心、袖掛肩長為半徑畫弧,與線b相交於B,點。③在OB的中點C下1cm處作點D,按圖示作曲線ODB,ODB即為袖山曲線。④在線a上取OE=樣板袖長=58.7cm,取EF=折邊寬+縫耗=2cm +0.5cm=2.5cm。⑤過E點、F點作線a的垂直線,並使FG=袖口寬=11cm。⑥連接BG線,並四等分BG線,其中點為H,按圖示要求圓順連接BHGI曲線,並在靠近袖山的1/4等分處,使曲線凹進0.3~0.5cm,在靠近袖口的1/4等分處,使曲線外凸0.3cm。連接點O、點A、點F、點E、點I、點G、點H、點B、點D,袖樣板完成。因為此款為合肩圓領,與連肩圓領樣板製圖方法稍有不同處在於要考慮合肩縫耗對領樣板的影響。具體作圖步驟見圖四。①作水平線a(相當於肩平線的位置)、垂直線b(領窩的對稱線),兩線交於O點。②在水平線a上取OC=1/2領寬=9.25cm,在線b的上端取OA=後領深=4.4cm,在線b的下端取OB=前領深=9 cm。
③按圖示要求作出CDB弧,弧在C點處有0.75cm(合肩縫耗)長為直線,與線a垂直;弧的B點處有1cm長為直線,並與線b垂直。OCDB即為前領窩的1/2樣板。④在線a上取ON=0.5cm,延長EA線至M,使AM=ON,按圖示要求作出MAEC弧,CE弧與AE線相切,在C點處有0.75cm(合肩縫耗)長為直線,並與線a垂直。NMAECO即為後領窩1/2樣板。①規格演算法:根據款式結構的要求及適穿對象的體型來確定服裝的成衣規格,以成衣規格為主要依據,結合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樣板規格演算與設計,並以樣板規格為依據進行樣板製圖。適用於常用針織內衣和結構簡單的針織外衣。(1)根據選用的坯布原料及組織結構等因素,選取工藝回縮率。(2)根據面料的懸垂性、拉伸性等,確定樣板某些部位尺寸的修正值。(3)根據選用的縫跡類型及縫紉設備,確定縫紉損耗值。(4)計算製圖時所用尺寸。根據以上工藝設計所確定的測量部位的規格尺寸、縫製工藝回縮率以及產品的款式要求等,計算出淨樣製圖時所用尺寸。(5)從所繪製的淨樣圖裡分解出各衣片的淨樣圖,然後考慮縫跡類型、縫紉損耗、折邊、滾邊等因素,對各淨樣圖加放縫份成為各衣片的毛板。(6)畫樣裁剪,小批量試製。按設計的樣板畫樣裁剪,縫製出少量的服裝,在縫製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抽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7)修改複製。對試製的樣衣,發現有不合理之處,應對樣板進行修改,然後再重複進行試製,直到符合要求為止。(8)排料套料。用修改後的合格樣板進行排料和套料,並在此過程中對套彎部分進行修改,以達到省料的目的。「工序」是構成作業系列分工的單位,是生產過程的基本環節,是工藝過程的組成部分,也是產品質量檢驗、制定工時定額的基本單位。由於服裝款式的不同及所用設備的差異,即使是同一類服裝,其工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縫製加工生產線的變化。縫製工序分析是指對基本材料加工使之成為成品這一過程的所有作業進行分解,明確各加工步驟的作業性質、先後順序、所用設備以及需耗費的時間等內容,以便有效地利用勞動力和設備,將產品快速且低成本地加工出來。(1) 工序分析表示方法工序分析的結果有以下三種表示方法。①工序流程法:即按工序順序列出工序名稱,其後用括號表明該工序所用設備,並用箭頭表示工序流動方向。這種方法簡單、直觀、明了,是目前我國針織成衣企業多數採用的方法。女式曲腰長袖T恤的工藝流程為:四線拷合右肩縫一單針滾領口一四線拷左肩一袖口雙針卷邊一鞝袖一四線拷合左右側縫、袖底縫一雙針卷下擺一釘商標。②工序分析圖:工序分析圖應包括加工工序的名稱、加工時間(純加工時間或標準加工時間)、所用設備的機種和型號或工藝設備、工序號等內容,圖五所示。這種方法詳細、全面,易於作業指導。通常使用各種固定的圖形符號,來區分各工序的作業性質,如表所示。③先列出使用設備,再在其後說明用於哪幾道工序和有關縫製要求(凡符合統一規定的縫製要求,就不必詳細說明)。這種方法對所用的設備一目了然,可以較直觀地判斷各種設備的大致負荷,對設備的配備比例能有所了解。a.滾領機:滾領(從左肩線後2㎝處開始),雙面光邊。b.平縫機:接滾領縫(接縫在肩縫線後1—3cm處,重針不得超3cm)。c.四線(或三線)包縫機:鞝袖、合袖、合腰(掛肩下角前、後縫對齊)。d.三線(挽邊)包縫機:做袖挽邊、下擺挽邊(寬窄要一致,正面明針長度不超過0.2cra,不能脫縫)。①明確產品加工工序的內容、順序、所用時間及需要的工具和設備,使生產有條不紊,便於生產指導和管理。②工序分析表或工序分析圖可作為工序編制、生產計劃與安排等工作的基礎資料,有利於生產線平衡。③在生產中,找出加工工藝的不足,將工序進一步改善。通過對以往產品加工工序的改進,提高工作效率。滾領機滾邊折進0.5cm,包縫機0.75cm,平縫機1cm,三線挽邊0.5cm。①雙針卷邊:針距0.6cm,龍頭2.5 cm;雙針捲袖口邊、下擺邊,注意上下車寬窄一致,側縫、袖子左右、前後要對稱;②雙針繃縫:領一周雙針繃縫,倒縫,縫居中;兩針止口寬窄一致;底線為尼龍線。裁剪工程主要主要包括備料與配料、驗布、提縫、鋪料與斷料、劃樣與裁剪、打標記與綑紮等工藝內容。排料時必須保證成衣規格的準確。但對於既不影響成衣規格、且穿著舒適美觀,又能明顯提高坯布使用率的部位,可對樣板的相應部位做適當調整。排料時必須注意各衣片的排列方向與坯布紋路的方向,尤其是織物表面的光澤、毛絨及花紋方向之間的關係,否則,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減少損耗、提高坯布使用率是排料的關鍵,一般可以從合理地選擇坯布幅寬、正確地選擇排料方法等方面著手。合理地選擇坯布幅寬對提高坯布使用率的效果十分顯著,針織服裝的衣片零件比較多,且隨著服裝款式的變化而各有不同。排料方法應在綜合分析樣板的特點及坯布幅寬的基礎上確定。一般來說,針織外衣的衣片零件比較多,排料的方法比較複雜。無論哪種產品,尤其是批量較大的產品,都應該多做幾個排料方案進行比較,從中選擇最佳方案,使排料更為合理,達到節約用料,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坯布的幅寬俗稱門幅,這裡是指筒狀針織物經整理定形後坯布的寬度。我國生產的各種筒狀緯編針織坯布,經過染整加工定形後的幅寬範圍通常為35-70cra(對應坯布圓筒周長的範圍為70-140cm),且幅寬每2.5cm為一檔,則相應坯布圓筒周長的檔差為5em。坯布的幅寬主要是根據衣片種類、樣板特點及相應部位成衣規格來估算確定。面積=(45*2)*(115.9*5)=52155 cm²面積=(32.5*2)*(293.5*2)= 38155cm²(3)10件用料面積計算(10件用料面積包括大身、袖長)10件用料面積=大身用料面積+袖子=52155 cm²+38155cm² = 90310 cm²10件總用料面積的實際用料=90310 cm² / (1-1℅) = 91222 cm²10件產品光坯用料重量(g)=10件產品實際面積*乾重*(1+回潮率)/1000=91222cm²*180g/m²*(1+8%)/10000000=1.77㎏針織坯布在裁剪之前,一般都經過定形和軋光整理,坯布外形和針織物線圈結構已經比較穩定,但是經過裁剪、縫製等操作,成品不可避免會產生皺摺和摺痕,不僅影響美觀,而且也不能順利進行質量檢驗與包裝,因此必須加以整燙。(1)針織品在整燙時,要嚴格控制熨鬥的溫度,切忌使成品燙黃、變色變質或使印花滲色模糊不清,熨鬥的溫度和重量應根據坯布種類和纖維原料的構成來確定,尤其是使用機械整燙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壓力、時間及蒸汽量。(2)縫子要燙直燙平,衣服的輪廓要燙正,衣領等重要部位不得變形。(3)手工燙衣時要用力自然,嚴防拉拽而影響成品的規格尺寸。有彈力的產品應保持原有的彈性,例如有下擺羅紋的,羅紋部位應在抽出撐板後再燙。(4)一般針織品要燙兩面,先燙衣服後面,再燙前面,高級產品要燙三面,即燙板抽出後正面再燙一次。熨鬥溫度如果不是自動調溫的,可用如下方法鑑別,在熨鬥的底面滴上一滴水,觀察水滴形狀和水滴蒸發時發出的聲音。產品經過檢驗評等後,就要按規定要求摺疊起來,以便進行包裝。有些針織服裝必須用衣架支撐進行儲運,就不必進行摺疊。①按包裝袋、盒、箱的規格摺疊成一定尺寸(長X寬)的長方形;②衣服的領子要疊在前面正中,領形左右對稱,領子上的商標要便於觀察;③摺疊好以後,四周厚薄要儘可能均勻,這樣不僅美觀,而且便於碼放。摺疊時可以用襯板比折,這樣容易做到大小統一,提高摺疊速度和質量。(4)輔料計算(10件用量)a.縫線41g。b.商標、洗水標各10個。c.環保膠袋1/5個。紙箱1/5個。
親,如果你需要哪些方面服裝知識,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加老師微信並告訴我
老師微信:ef5120hh
聲明:部分文章轉載於各類紙媒、網媒之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分享信息,提供閱讀,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者不願意被轉載,請與小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