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是疫情後的第一個小長假。數據反映,"禁足"小半年的消費者們終於得以釋放消費熱情,線上線下集體引來了一波消費小高潮。
根據《五一消費大數據》顯示,疫後經濟正在滿血復活,吃穿住行各個方面都有顯著增長。五一期間(4月29日-5月4日),線下銷量激增,線上也不甘示弱,空調銷量環比增長482%,冰箱銷量環比增長310%,洗衣機銷量環比增長342%。
同時,來自蘇寧易購假期數據顯示,90%的用戶購物時選擇使用優惠券,50元以下拼購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110%。
餐飲行業的客流量也重回昔日火爆場面。根據微信和美團聯合發布《"五一"夜經濟數據》,小長假期間,全國人民都在"報復性夜宵"。5月1日-3日晚上9點至次日2點,全國微信支付餐飲線下支付金額環比增長447%,武漢人民夜宵支付金額環比增長270%,其中烏魯木齊增幅最大,對比3月環比增長16倍。
整個五一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4月環比增長30%,已經恢復並超過去年12月的消費水平。環比3月份同期,五一期間休閒娛樂行業增幅521.60%,餐飲行業增幅216.25%。
除了網購餐飲等消費,出行也是五一假期的主基調。不過,相比往年火爆的出境旅行,今年受疫情影響,國人紛紛將目光瞄準了周邊遊。
據文化和旅遊部綜合測算,2020年"五一"假日期間(5月1日至5月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這一數據雖然超過了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預測的165.78億元的收入水平,但相比2019年四天假期實現收入1176.7億元,尚有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往年迎接五一小高峰的電影院來說,卻今非昔比。
4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提到,影劇院、遊藝廳等娛樂性或休閒性場所,建議暫不開業。此前,一些地方影院在3月下旬曾短暫開業,但3月27日,國家電影局緊急喊停,全國影院再次全線停業。
而影院不開業,收入清零,只能消耗現有資金,很多等不到春天的企業永遠的留在了這個"冬天"。有媒體報導,僅僅三月份,我國就有超過2000家的電影院倒閉。
許多影院也開啟了副業之路,有些商家開始在線上銷售電影周邊產品,出租場地設備、折扣代金券等等,不過這些只是杯水車薪,煎熬度日。
顯然,線下觀影仍有待時日。等到電影院宣布復業那一天,你會去看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