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樂麥牌魚皮花生等12批次食品不合格

2021-01-09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 張文章)4月4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1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此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20大類食品535批次,合格523批次,不合格12批次。

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不合格3批次:莆田市涵江區梧塘陸加叄生鮮超市銷售的標稱龍海市樂麥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1月16日生產的魚皮花生、廈門夏商百貨集團南平有限公司嘉聯店銷售的標稱龍海市漳龍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1月11日生產的魚皮花生、福建好多多商貿集團有限公司橋西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廈門白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2018年11月13日生產的魚皮花生,經初檢和復檢,均是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

糕點不合格3批次: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融僑新天地超市銷售的標稱湘潭市錦春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10日生產的奶香味吐司麵包,納他黴素不合格;莆田市涵江區中團便利店銷售的標稱莆田市昕寧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2日生產的綠豆餅,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合格;平潭縣興福興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福州菡香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23日生產的紫米吐司,菌落總數不合格。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6批次:長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預冷鮮豬腰(購進日期為2018年12月25日),經初檢和復檢,磺胺類(總量)不合格;寧德市萬佳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全番鴨肉(購進日期為2019年1月2日),呋喃唑酮代謝物不合格;古田縣益號超市有限公司時代廣場店銷售的鮮蝦(購進日期為2019年1月7日),經初檢和復檢,呋喃唑酮代謝物及土黴素等2項不合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忠門志榮海鮮店銷售的明蝦(活海水蝦)(購進日期為2019年1月8日),土黴素不合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忠門志榮海鮮店銷售的石鱘(活海水蟹)(購進日期為2019年1月8日),鎘(以Cd計)不合格;泉州鯉城福德龍商貿有限公司興賢路分店銷售的黃豆芽(購進日期為2019年1月23日),經初檢和復檢,4-氯苯氧乙酸鈉不合格。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相關焦點

  • 福建通報24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
    摘要: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共抽檢食品2448批次,其中,不合格24批次。其中,不合格24批次,涉及重金屬汙染問題、微生物汙染問題、質量指標問題、農獸藥殘留問題、食品添加劑問題、其他汙染問題。重金屬汙染問題武夷山泓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三眼蟹(購進日期為2020年8月25日),鎘(以Cd計)不合格,初檢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復檢機構為福建中檢華日食品安全檢測有限公司。
  • 革命小酒、芝士麵包、味極鮮蠔油……福建22批次食品不合格
    12月4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4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此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包括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等在內的22大類食品2572批次,合格2550批次,不合格22批次。
  • 3批次花生不合格,江蘇百年蘇花食品被罰14萬元
    2020年12月1日,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11批次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及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期)。 通告顯示,江蘇百年蘇花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因其生產的3批次花生不合格,共被罰款14萬元。
  • 福建曝光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7月17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341批次,合格338批次,不合格3批次。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不合格1批次,為標稱漳州市薌城三輝瓜籽廠2019年9月29日生產的核桃味瓜籽,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長汀縣新百盛貿易有限公司。
  • 福建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糕點等
    合格1335批次,不合格16批次。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1批次,肉製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8批次,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不合格1批次,薯類和膨化食品不合格2批次,蔬菜製品不合格1批次,水產製品不合格1批次。
  •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2月18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0期)。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400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情況如下:一、南京鴨研貢坊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江西泓福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芝麻花生酥,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江蘇華測品標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二、江寧區曦太食品店銷售的黑芝麻,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
  • 廣東這25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其他指標...
    9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   9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分別為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銘旺商行銷售的標稱廣東全佳食品有限公司(分裝)生產的醬香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銘旺商行銷售的標稱紫金樂味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花生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6批次食品不合格
    合格1202批次,不合格26批次。其中,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9批次:1、長泰縣武安湯耐東小吃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為2019年12月10日),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合格,檢驗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2、南安市水頭鎮許真真麻辣燙店銷售的油條(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24日),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合格,檢驗機構為漳州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3、晉江市梅嶺洪寶快餐店的菜碟(消毒日期為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6批次食品不合格
    合格830批次,不合格16批次。2019年12月17日),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不合格,檢驗機構為福建中檢華日食品安全檢測有限公司;3、福安市智相餅店銷售的麻花(加工日期為2019年12月19日),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合格,檢驗機構為福建中檢華日食品安全檢測有限公司;4、霞浦縣陸青貴小吃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為2019年12月26日),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合格,初檢機構為福建中檢華日食品安全檢測有限公司,
  • 福建通報14批次不合格食品 新華都、海潤萬佳超市等被點名
    人民網福州10月20日電(林東曉)19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第38期食品抽檢結果,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1大類食品1218批次,包括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餅乾、速凍食品等。
  • 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7批次餐飲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2月18日,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餐飲食品170批次,其中合格163批次,不合格7批次。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查處。
  • 30批次食品不合格!廣東茂林食品醬香花生氧化變質、恆大包裝飲用水...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21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3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1期)。廣東茂林食品醬香花生氧化變質通告顯示,原陽縣光洋博大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茂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醬香花生(規格型號為200g/盒,生產日期為2020-03-07),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0.70g
  • 天貓蘇花旗艦店1批次花生黴菌超標,生產商江蘇百年蘇花食品曾被罰...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20年12月1日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11批次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及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期),江蘇百年蘇花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因其生產的3批次花生不合格,共被罰款14萬元。
  •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0期)
    近期,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市本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412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以及食用農產品等食品。
  • 湖南省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12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12月21日,湖南省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關於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公告 (2020年第10號)顯示,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檢工作中,對涉及湘潭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12批次的不合格食品
  • 食藥監總局:12批次嬰幼兒輔助食品不合格
    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網發布通告稱,2015年7~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嬰幼兒輔助食品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檢40家生產企業的8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2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10批次;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2批次。
  • 廣東省汕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信息顯示,近期,汕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市範圍內生產經營銷售的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乳製品等1182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25批次,不合格食品發現率為2.12%。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8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4月2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3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5期)。據通告,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酒類,調味品,肉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飲料,罐頭,水果製品,食用農產品,豆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糖,餅乾,餐飲食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乳製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方便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蜂產品,糖果製品26大類食品198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950批次,不合格樣品38批次。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乳製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粽子等糕點共21大類食品142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粽子等糕點5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8月19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食用農產品,糕點,冷凍飲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罐頭,餅乾,調味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方便食品12大類食品79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77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