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外地來廣州的打工者來說,廣州汽車站也許就是他們對這座繁華都市的第一印象,多少次懷揣著改變家庭和個人命運的夢想到達這裡,又有多少次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失望從這裡離開。今天,2020年4月1日,這個車站結束了35年的營運歷史,完成了歷史使命的這座車站留給了太多人的記憶。
廣州汽車客運站,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地標,更像是一個精神地標,指引著無數旅客的出發與歸來。流花車站與廣州火車站相距不過百米,在流花車站下車後直接上樓梯走天橋到對面,然後右拐就可以到廣州火車站。
廣州汽車客運站成立於1985年,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環市西路158號,已有35年歷史。2004年,車站進行了重新投資改造,建成了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國家一級公路客運站場,有效地緩解了流花地區的交通壓力。2002年2月18日,這裡創下了日運送旅客17.4萬人次的全國單站配客最高紀錄。
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10年,是中國汽車客運的「黃金時代」,也是流花車站最為輝煌熱鬧的時候。從廣州火車站南廣場經人行天橋到廣州汽車客運站,大約是一百步的距離。這座車站承載了很多「淘金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夢想,也背負了太多漂泊異鄉的辛酸與孤獨。第一次來廣州的打工者,一下火車,就會看到很大的牌子畫著箭頭:去市內公交車站往左,去省汽車站和流花車站往右,上了天橋,又有牌子告訴你,流花車站往右,省汽車站下天橋過街。
從1985年開始的每一年春天,都會有成千上萬來廣東務工、求學的人經由流花車站去往珠三角各市。對很多人來說,流花車站是他們真正踏上來到廣東的第一站,車票則成了他們在廣東打拼的精神起點。過去的五六年來,他每次去江門打工都是在流花車站轉車,順便在這附近打發候車的無聊時光。很多人會到流花車站前的天橋上站一會兒。橋下人潮擁擠,接踵摩肩,那一帶都是幹服裝生意的地方,像白馬大廈,世貿服裝城,流花服裝批發市場等,這些搞服裝生意的人們都匯聚於此。城市白天的車水馬龍,夜晚的璀璨霓虹就是他們眼裡的風景。
但隨著近年來地鐵、高鐵的相繼開通,以及網約車的普及,大家乘坐公路客運班車長途出行的需求持續下降,市汽車站旅客發送量大幅降低,一天只有千人次客流量。根據《廣州市城市建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及廣州交通運輸局要求,為減輕公路客運通行對中心城區的影響申請歇業,原有線路將調整至滘口、芳村等市內其他客運站場發班。
車站見證了流動的鄉愁,時代在發展,難免要和曾經的「回憶」說再見,那就將這份美好存留在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