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軍從俄羅斯引進在東海艦隊服役的現代級驅逐艦2號艦,也即137福州號,繼1號艦136杭州號完成改造歸建以後,也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改造升級工作,最大排水量8000噸的大型驅逐艦,終於有了艦垂直發射裝置,也算得上是高大上的水面艦艇了。
靠泊在碼頭上的137福州號,已在艦尾升起了海軍旗,估計會在近期投入海試工作,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將重新歸建東海艦隊著名的海上「鐵拳」支隊。
137福州號,於2000年11月30日,在舟山海軍基地正式成軍,時隔18年以後,繼現代級1號艦136杭州號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由於有了136杭州號耗時5年改造的經驗,因此,137福州號的改造提升工程幾乎較之136杭州號縮短了一半時間,用了二年多時間就完成了改建提升工程。
在未改造提升以前,137福州號艦長156米,寬17米,採用蒸汽輪機驅動,航速32節,續航力14000海裡/14節,自持了32天,艦員含軍官300餘人。
艦載武器主要有2座AK-130型射程29.5公裡的雙130mm主炮、4座AK-630型射程2-5公裡的6管30mm近防炮、2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2座6管RBU-6000型6管射程1公裡的火箭深水炸彈發射器,以及PK-2、PK-10型誘餌發射器和「斯塔特」-2電子戰系統,1架卡-27反潛直升機。
此外,擁有2座4聯裝射程120公裡的3M80「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2座有彈庫的單臂防空飛彈發射架,全艦備彈48枚,SA-N-7防空飛彈射程40公裡。
從136杭州號和137福州號上傳到網絡上改造提升以後的照片來判斷,保留了2座AK-130型雙130mm主炮,以及4座AK-630型近防炮,有報導稱拆除了2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換上了我海軍驅逐艦、護衛艦上通用的2座3聯裝324mm輕型魚雷發射管。
此外,拆除了2座SA-N-7單臂防空飛彈發射架,在艦艏雙130mm艦炮後面位置設置了4座8聯裝共32單元艦載防空飛彈系統,其垂髮裝置和054A型護衛艦一模一樣,內置射程40/70公裡的紅旗-16/B 中程防空飛彈。
為了有效彌補改裝艦載垂直發射裝置以後,反艦飛彈數量反而由原先的總共48枚,銳減到只有24枚,根據054A型護衛艦的垂髮裝置的備彈來看,有1隻8聯裝的垂髮是用來裝備魚-8反潛飛彈的。
因此,在垂直發射裝置前,艦艏雙130mm艦炮後,增設了具備再裝填能力的1座24聯裝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發射架,這座發射架在艦炮後面看上去非常醒目。
據此,即便不考慮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的再裝填能力,改造提升以後的137福州號驅逐艦的防空飛彈數量為24枚(紅旗-16/B)+24(紅旗-10),剛好和原先艦上的48枚防空飛彈數量相當,但卻增加了8枚魚-8反潛飛彈,就增強了137福州號的遠程反潛作戰能力。
137艦上最主要的作戰武器是2座4聯裝3M80「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反艦飛彈,在136杭州號改造時,就已經被證實換成了國產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由原先隨艦引進的俄制飛彈的120公裡提升至300公裡,擁有了遠距離反艦打擊的能力,這點對於137福州號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