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無疑將是被銘刻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循序已久的世界秩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擴散的消息讓人緊張、擔憂、揪心,同時也擾亂了環球經濟的步伐。
不可否認,市場氣氛短期內難免會受到打擊,股市熔斷、油價暴跌這些都讓金融市場的氣氛降到冰點,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中國金融開放的速率,更沒有影響艾德控股集團大力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打造一站式環球金融交易平臺的步伐。
2020 年 4 月 1 日,中國金融市場正式開放!證券公司的外資佔股比限制將會被取消。從此,國際大型投資銀行可以在國內全面參與市場競爭,而不用與國內合作夥伴以合資方式開展業務。這一消息,比原計劃提前了 8 個月。
對於中國金融業來講,這無疑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再提速,彰顯了以金融服務業為代表的更高層次水平的改革開放已箭在弦上。
正式宣布金融開放的同時,國際頂級金融機構也已經摩拳擦掌進駐中國,中國證監會公布的行政許可顯示:核准高盛集團成為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股東,核准摩根史坦利成為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股東。二級市場也對國際金融大鱷的正式入駐做出回應。據艾德控股集團統計,
截至 2020 年 4 月 7 日,摩根史坦利控股的證券公司華鑫股份(600621)近期已經漲超30%,而同期券商整體板塊卻僅僅只有「橫盤」的表現。足見市場對於「金融開放」是多麼興奮。
華鑫股份近期市場表現;數據來源同花順
A股證券板塊近期表現;數據來源同花順
中國金融業對外全面開放,勢必吸引優秀的外資機構跑步入場,這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改革開放從來都是雙贏之舉。中國需要高水平的機構進來參與建設和競爭,世界上的其他機構需要更充分地進入中國市場來獲得利益與發展。總體來看,一個多元化、開放化、更加市場化的金融體系對於蒸蒸日上的中國來說是應該存在的更是必須存在的。
但是,在為金融開放更進一步開放歡呼的同時,我們卻也不得不思考金融開放的「另一端」,即「日益增長的居民財富與優質資產稀缺」的矛盾。金融開放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而非只進不出的單向。對於中國居民而言,當前的金融業正面臨一個突出矛盾——即儲蓄有餘,但投資意識相對不足;社會財富規模龐大,但財富所能投向的投資品相對稀缺。
一直以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接軌中國的窗口,一直是內地居民投資海外的橋頭堡, 2019 年 2 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更加強調了香港「超級聯繫人」的定位,在「引進來」如火如荼的境況下,如何「走出去」也必將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下一個待解之題,香港也將在潮流之下被賦予更重的責任。
作為香港本地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艾德控股集團自成立之初就始終以「搭建一站式環球金融交易平臺」為理念,具體業務層面,在C端艾德控股集團為個人客戶提供涵蓋港美股、香港期貨、環球期貨交易、資產管理、貴金屬交易、貸款、信託與保險經紀等金融投資服務。同時,艾德控股集團還在積極拓展機構業務,集團旗下艾德資本正向香港證監會申請第 1 及 6 類受規管活動牌照,未來,集團更將為B端企業客戶提供企業上市保薦、重組、併購、二級市場配售以及債券發行、財務顧問、股權融資等一站式個性化金融解決方案。不僅是業務層面的多點開花,在金融科技領域,艾德控股集團還搭建了規模超 200 人的金融科技團隊,並自主研發了一站式金融交易軟體——艾德一站通,在未來金融開放的道路上,艾德控股集團將持續以金融科技創新的能力為依託助力中國金融「走出去」。
回望過去,四十年前改革開放出發點,是為了解決新中國億萬百姓的溫飽問題,打開國門追趕現代化的歷史車輪。
放眼未來,四十年後的金融開放,中國站在歷史更高的起點上,是為了解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為了主動「引進來,走出去」實現富起來、強起來的願望。這一切,都需要更好的金融行業來助力與推動。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
今天的金融開放,正是大國成長的必然路徑!
作者:艾德控股集團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布給閣下的資料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它信息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布者自己的分析。艾德控股及發布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布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布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布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控股及發布者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