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出版社走出校園開書店,帶來的是教育的溢出效應。書店就像點亮城市中的一盞盞燈,讓人感到城市的溫度。這其中,教育與閱讀尤為重要。」作家孫甘露說。與虹橋交通樞紐相連通,位於虹橋商務區麗寶樂園地下一層的大夏書店·麗寶店19日正式揭牌開業。這是一家書店,又不止於書店,其中容納的文博、藝展、教育資源為書店增加了更多附加值。「實體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為讀者提供不間斷的、遇見不同文化的可能。」在擔任開業儀式主持人的媒體人、學者曹景行看來,閱讀與美術、文博等藝術的融合碰撞,讓新開業的大夏書店·麗寶店得以探索書店模式的另一種可能。
大夏書店是隸屬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人文書店,定位人文通識,圖書包含人文、社科、文學、科普、生活休閒五大分類。作為大夏書店成立一年多後推出的首家品牌授權店,大夏書店·麗寶店與總店既有相通之處,又有基於虹橋商務區地理位置打造的特點。書店位於麗寶樂園主打文創的主題區域「留忙塢」,與商場公共空間結合,為讀者提供了充足的閱讀休閒空間。階梯式主體區域給讀者曲徑通幽的探索樂趣,兒童區位於閱讀階梯的最頂部,童趣盎然。書店挑空的頂部則以漢字為設計元素,設計感和文化氣息兼具。
正是基於虹橋商務區的白領、商務人群需求及家庭親子的定位,大夏書店·麗寶店引入了展覽、賽事、互動體驗等文化內容,將通過舉辦大夏讀書會、美術館奇妙日、博物館奇妙夜、特色展覽、非遺手作等活動,讓書店成為複合型的文化空間。今年,大夏書店·麗寶店將重點圍繞在新時代如何繼承和發展「連環畫」藝術的寶貴經驗,推出「人民文藝的創製——連環畫與社會主義文化」系列講座13講。由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邀請北大、華東師大、復旦、武大、首師大、四川大學、上海社科院等的專家,包括黎魯、羅崗、毛尖、莫艾、朱楓、張煉紅、倪偉、蔡小榮、顧炳鑫和賀友直親屬等主講,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小人書大文章。從連環畫再出發重回歷史現場,彰顯了人民文藝創製的必要性和時代性。」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主任劉亞軍說,「連環畫」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具「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藝術形態,是因為它在社會主義時期獲得了新生,煥發了活力。一方面轉化傳統,融合新知,將不登大雅之堂的「畫術」提升為人民美術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克服盲目追捧市場的弊端,堅持「目光向下」的啟蒙,成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群眾藝術」。「群眾藝術與書店的結合,符合連環畫的特質。」
當天,大夏書店·麗寶店還迎來「粟上海」文化品牌的入駐。「粟上海」由劉海粟美術館發起,藝術展「濾鏡:版畫與新城」成為「粟上海」走進大夏書店·麗寶店的首展,不僅展示重量級版面作品,還引入絲網版畫、木刻版畫、木口木刻和橡皮章體驗等項目。未來還有「漸入——變廢為寶」互動體驗等一系列創意活動,普及美術知識,讓參與者在商場的書店裡切身感受美術的魅力。此外,書店將與上博學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劉海粟美術館等聯合舉辦「博物館奇妙夜」「美術館奇妙日」,通過一場展覽配套三場互動體驗活動的「1+3」創新方式,整合博物館公共文化美育資源,推出相關課程和活動。賽事活動也將成為打造大夏書店品牌的內容之一,引入「足跡」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相關活動等。「海上文創」等文化品牌也將走進書店,打造「上海文創」集中展示地。
「大夏書店·麗寶店不僅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書籍,更希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助理王京說,大夏書店的首次品牌輸出做足準備,「疫情得到緩解後,更多消費者期待體驗一種生活方式的新變化。書店應該成為有特色的人文空間,把學習閱讀與生活休閒的需求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