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就是這麼特別,經歷了嚴峻的疫情與複賽,因為選秀一再順延到11月17日,又突然告訴大家我們;12月22日就要開始下一季了喔,導致所有的休賽季真正操作,都集中在一個星期內;11月15日開放交易,隔兩天開始選秀,再隔不到48小時開啟自由球員市場。
而底特律活塞在這一星期內一連串的動作,肯定跌破不少人眼鏡,且看起來有點雜亂無章,一下拿一堆新秀,一下又溢價籤即戰力,上一秒不斷籤人,下一秒又開始不斷裁人,經歷了大幅度的人員替換,不只是底特律球迷,其他NBA球迷也都在問;活塞到底在幹嘛?
1、快刀斬亂麻,即使亂麻看起來像美麗的鮮花園藝
活塞經歷了大幅度的陣容替換,上季的班底中,目前只剩下德裡克·羅斯(Derrick Rose)、布雷克·格裡芬(Blake Griffin)、斯維亞託斯拉夫·米哈伊柳克(Sviatoslav Mykhailiuk)和塞古·敦布亞(Sekou Doumbouya),其中動刀的格裡芬目前歸期未定,因此不到一個月後開打的球賽,會看到幾乎都是陌生的面孔。
其實一般的預測,都以為活塞的動作會是以交易羅斯和格裡芬為主,新聞、傳言也都是圍繞這兩位活塞最有交易價值的主力,沒想到最後是他們還在隊中。從布魯斯·布朗(Bruce Brown Jr.)送往籃網、盧克·肯納德(Luke Kennard)到快船,最後連克裡斯蒂安·伍德(Christian Wood)也是很快宣布就放掉,這三位預估是活塞未來核心的球員,活塞新總經理特洛伊·韋弗(Troy Weaver)的放得非常果斷。
整個過程,韋弗只有三個字形容;」快、狠、準」,
交易時間都還沒正式開放,布朗就被送走換來扎南·穆薩(Dzanan Musa);選秀過程當天,經歷了平靜沒有交易的樂透區,你以為要結束時,到首輪中段馬上大動作,用明年的首輪、未來四個二輪和肯納德換來今年的16和19順位;自由球員市場開始,伍德都還沒消息,馬上先找來梅森·普拉姆利(Mason Plumlee)與賈利爾·奧卡福(Jahlil Okafor),很快就告訴全聯盟;伍德我們沒有要留了,你們請自取。最後包括像索恩·梅克(Thon Maker),或蘭斯頓·加洛韋(Langston Galloway)、布蘭登·奈特(Brandon Knight)、約翰·漢森(John Henson)等有完整伯德條款的球員,活塞一個都不留。
「我們未來的方向將是重構,而非重建」。
這方面挺耐人尋味的,活塞球迷習慣的休賽季,」照理來說」除了針對弱點小補強,應該是像當年特別大約拿下約什·史密斯(Josh Smith)、本·戈登(Ben Gordon)、查理·維蘭紐瓦(Charlie Villanueva),這樣非明星但能成為主力的球員,不然就是像前年球季中,突然梭哈找來格裡芬這樣的全明星助陣,球隊才有機會給自己一個突破困境的機會。除此之外,活塞自從五虎瓦解後的這10多年,一直都在盡力」掙扎」,勉強保持水準左右的戰力,但例行賽戰績一直都差不多,目前是季後賽14連敗,而從2003年的達科·米裡西奇(Darko Milicic)後,最高的選秀順位是今年和2010的第7順位。
如果活塞想複製往年,當然就是把格裡芬或羅斯交易掉,拿回一些資產後,剩下的薪資空間,拿來續約伍德,自由市場小年補一些功能性球員,並用伯德條款簡單續留原有部分人馬,就能維持上季的戰力開局了。
上季的戰績如何呢?20勝46敗,聯盟倒數第五。
而這裡,也是我認為韋弗大破大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出身於雷霆體系的韋弗,活塞最希望的,當然是仰賴他的挑人眼光,打造下一支潛力勁旅,而在韋弗眼中,上季的陣容完全不行,他看不上眼。大家都喜歡布朗的防守拼勁,喜歡肯納德的三分神射,喜歡伍德全能的身手和勁爆體能,但這些在韋弗的眼中都不夠,他選擇在這些人價值不錯時轉賣為現有資產,換回選秀籤、球員,並接下來的籤約和未來的續約問題丟給別人。
2、置死地而後生,我們幹大事都幹大的
每支球隊都有每支球隊必須突破的困境,爭冠球隊想補進關鍵戰力,避免季後賽差那臨門一腳,有些球隊則是在戰績低檔徘徊已久,希望能現在兌現這些年累積的天賦和努力,那我想問大家,活塞長久以來的困境是什麼? 至少絕對不是前兩者。
活塞的困境就是脫離不上不下的窘境,這句話看似簡單,但這十幾年來活塞管理層從來沒有徹底實踐過。
我們可以看看之前76人,當年是如何拆解陣容,不論是拿下新人王的麥可·卡特-威廉士(Michael Carter-Williams),還是高順位選來的奧卡福、諾倫斯·諾爾(Nerlens Noel),逮到時機該放手的就是會放手,才終於確立喬爾·恩比德(Joel Embiid)和本·西蒙斯(Ben Simmons)為核心,組成充滿競爭力的陣容。亦或是60勝之後五虎瓦解的老鷹,當時五虎一個一個賣,不斷吃爛約、累積選秀權,才終於拿到特雷·楊(Trae Young),也找到一批年輕有潛力的球員搭配,休賽季漂亮的操作讓老鷹下個球季很有機會重返季後賽。還有近年的太陽,包括德拉甘·本德爾(Dragan Bender)、馬奎斯·克裡斯(Marquese Chriss)、約什·傑克遜(Josh Jackson)等不少選秀高順位以悲劇收場,T.J.沃倫(T.J.Warren)等好用球員也便宜脫手,確立德文·布克(Devin Booker)為核心,以及一步步篩選更適合人選,終於在上季破繭而出,這季非常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這三支球隊在重建期間,受到的冷嘲熱諷曾來沒有少過,自家的球迷更是受不了球團一次次的詭異操作,但事實證明,
這就是重建球隊的陣痛期。
當然這一切,建立在球團有沒有精準的眼光篩選到合適的球員,也有像國王那樣不斷累積年輕戰力,更迭主力汰換,卻仍不見起色的球隊在,但活塞尋求的是一個契機,
不再走過去的保守路線,這是活塞管理層今年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膽方向。
活塞一次多了三名首輪選秀,基利安·海斯(Killian Hayes)是理想中的選擇,還好沒有因為抽籤掉到第7而失去他,在後場攻擊發動逐漸重要的現代,海斯是活塞在重建過程中的重要拼圖,當然他的投射和非慣用手持球,還需要不少時間去練,但活塞有的是時間。薩迪克·貝(Saddiq Bey)是即戰力側翼,以賽亞·斯圖爾特(Isaiah Stewart)則是有一點尷尬的矮壯型中鋒,這兩人都是選秀當天付出不少代價換來的新血,估計薩迪克貝在活塞應能正常進入輪替,斯圖爾特則可能要磨練一陣子,甚至需要一些機遇例如有傷兵、交易之類,才會開始有表現機會。
傑克遜和傑拉米·格蘭特(Jerami Grant)則是活塞的另外兩個重要賭注,這兩個賭注有些不同,傑克遜來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他的天賦可能是2017那梯最高的,卻因場內外問題一直沒有機會兌現;格蘭特則是將要進入巔峰期的3D球員代表,逐漸進步的他,活塞開出的3年6000萬卻被許多人認為不值。活塞這次賭得比往年多,但這就是活塞心目中的成功之道。
3、革命尚未成功,但先累積足夠的口糧
最後一個主要原因,也是猜想,這些變動是為了一些沒有成功的操作,還有一些未來操作的籌碼做準備。什麼意思呢?交易市場開啟當天,在活塞確定和普拉姆利和格裡芬達成協議後,有消息指出活塞希望能用格裡芬和掘金進行先籤後換。
當然最後是沒有成功,有沒有談判過,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普拉姆利的3年2500萬加格蘭特的3年6000萬合約,是有機會匹配格裡芬剩餘的2年7500萬合約,可能活塞有想過談類似的先籤後換交易,但卻無疾而終(高機率是掘金沒有意願)。韋弗的眼中,沒有人是非賣品,且今年1月動手術的格裡芬,下季應該不會太久就還能重返球場,到時根據復出狀況,韋弗和其他球隊可以更進一步評估格裡芬交易的可行性,這時陣中也有各式各樣的籌碼能一起搭配談判。
包括籤來又裁掉的德維恩·戴德蒙(Dewayne Dedmon)、羅德尼·麥格魯德(Rodney McGruder),和交易來又交易走的託尼·布拉德利(Tony Bradley),上周韋弗快速找人、快速累積資產,可能都是為有可能發生的交易做準備,畢竟手上的籌碼永遠不嫌多,這可能也是他過去在雷霆所學到,並想加以應用的手段。可惜事與為願,最終的操作包含交易或籤人都以負評居多,沒有讓人特別驚奇的普遍好評操作出現,也導致最後的陣容似乎有些違和,
陣中充滿了年輕潛力,又有大約的年輕球員,有亟欲證明自己實力的過去潛力股,又有仍具戰力的老將,好像完整,但幾乎都非一時之選,加在一起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
以上三點原因,造就了活塞近年來最大的人事異動,大部分的操作都讓人匪夷所思,但NBA就是這樣,底特律無法期待球星自己想要喊吹密來報到,小市場球隊有小市場球隊的玩法,
不能期望每個人都能了解這些年球隊不上不下的痛。
這是一次特別的機會,我們可以來看看」打掉重練」能得到怎麼樣的成果,能不能像老鷹、76人、太陽那樣東山再起,還是會成為另一個更大的笑話。
當然各界專家是不看好居多,目前最新的Power Ranking已經將活塞排在聯盟倒數第二的位置,好像活塞的終極目標是鎖定明年的選秀大年。當然這也有可能,活塞若想要想要突破戰績瓶頸,需要的除了天賦、天賦就是更多的天賦,現在的活塞球迷需要的,是給敦布亞、米哈伊柳克、本屆的新秀傑克遜、格蘭特等人更多的耐心,也要對球團高層有更多的信心,只是這樣快狠準的果斷力和大膽程度,球迷一時之間絕對難以適應就是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各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