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惠州,記者 丁蓉)訊,中美貿易摩擦下,華為產業鏈備受外界關注。作為華為產業鏈EMS(電子製造服務)核心企業,在疫情衝擊及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重影響下,光弘科技(300735.SZ)二季度業績逆勢增長,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二季度淨利潤預計在1.53億元至1.63億元,同比增長37.82%至46.83%。
「預計三季度將繼續平穩增長,四季度將達到一個高峰。」光弘科技董秘楊榮對前往公司採訪的財聯社記者表示。
5月份創20年來單月出貨量最高
走進惠州市大亞灣響水河工業園的光弘科技公司,公司內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基層員工,均身著統一工服。「光弘科技是日系管理體系下成長起來的公司,實施精細化管理,把製造做到極致。」楊榮向記者介紹,「在一些細節上可能許多人會不習慣,例如如果在大會議室開會同時參會人員不多的情況下,只會開一邊的燈。」
光弘科技是國內領先的EMS廠商,為電子產品品牌擁有者提供製造、採購、部分設計以及物流等服務。光弘科技與華為、小米、OPPO等保持穩定的客戶關係,目前華為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記者了解到,EMS行業目前全球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華為產業鏈的EMS供應商目前主要有富士康、比亞迪(002594.SZ)、深科技(000021.SZ)和光弘科技。而國際代工大廠偉創力於去年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光弘科技相比富士康、比亞迪等來說,營收規模較小。不過,近年來光弘科技的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均保持高增長。根據2014年至2019年年報數據,營收分別為7.38億元、9.18億元、12.27億元、12.74億元、15.98億元、21.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899萬元、9517萬元、1.54億元、1.74億元、2.73億元、4.29億元。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員工返工受限,光弘科技第一季度產銷量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二季度訂單充裕,受益於5G市場帶來的需求量大增,公司5G業務增長,公司二期全面陸續投產,提升了公司整體產能。
「作為華為產業鏈企業,華為在光弘科技的營收佔比達到50%至60%之間,」楊榮坦承,「不過從第二季度的經營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中美貿易摩擦事件對我們沒有影響,反而在今年5月公司創下20年來的單月出貨量新高。」
受益於5G手機廠商中低端機型布局
「今年是4G手機到5G手機過渡的元年。從光弘科技的產品來看,今年年初是沒有5G產品的,到6月30日,5G手機出貨量佔比大約是20%,到年底預計是50%以上。」楊榮分析,「預計今年三季度將平穩增長,給到光弘科技全年一個重要支撐,四季度將是全年最旺季,達到一個高峰。」
在華為遭受美國「晶片斷供」制裁措施的背景下,5G手機品牌廠商加速布局中低端機型,也助推了手機代工行業訂單逆勢增長。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隨著5G手機市場加速布局中低端機型,EMS/ODM廠商的產業地位和議價能力將進一步強化,頭部效應明顯,龍頭EMS/ODM廠商未來的出貨量及單價盈利將進一步提升。
記者了解到,短短兩年,光弘科技從2018年的 8000 多名員工,上升至目前的近2萬人。相比較國內外 EMS 企業,海外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規模效應,而光弘科技的優勢則是精細化管理下的高效。公司的品質管控能力也得到了客戶的肯定,曾獲華為「低成本自動化優秀獎」、「華勤通訊供應商最佳質量獎」等。
「全球EMS行業一般是根據營收來排名,這一點光弘科技還尚小,我們敬重偉創力、富士康等同行業企業。未來光弘科技在產業鏈上具有巨大的空間。公司短期戰略將通過卓越品質、高效運營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核心優勢,不斷增加產能擴大主營業務,提高市佔率。中長期實施垂直整合產業鏈、橫向拓展客戶和產品、以及全球布局戰略,憑藉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雙輪驅動的模式,可持續發展。」楊榮談到對公司展望時表示。
物聯網時代,除了手機,平板和電腦等傳統硬體,新型智能硬體,包括智能穿戴,安防以及WIFI終端都將為電子製造行業帶來巨大的產業機會。光弘科技今年開始在智能穿戴和tws無線耳機、安防等領域發力。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經歷中美貿易摩擦事件,華為產業鏈上具備國產替代能力的部分優質企業有望打破現有競爭格局,迎來新一輪的彎道超車機遇,有望迎來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