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致命的甜蜜負擔

2020-12-19 臺海網

來源:華夏經緯網

據臺灣《旺報》報導在民進黨壓力下,臺灣華航公布「提高臺灣辨識度」的新飛機塗裝,卻引來一片罵聲。沒有「臺灣」兩字,只有臺灣圖形,而且還包在字母「C」裡面,國民黨「立委」李德維酸「臺灣被吞了」,自家「綠委」王定宇也看不下去,認為臺灣辨識度不足。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響應,飛得出去才要緊,如果飛不出去都是白費。

華航這波爭議源自今春,臺當局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要求華航正名,認為損失航權都不是理由。不到一年時光,對照林佳龍當時的「大義凜然」、蘇貞昌今日的老實說,和華航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標示,可謂極其諷刺。藍營當時批評蔡英文「笑你不敢」,果真一語成真。

華航從正名、改名到改標示、換塗裝,很明顯就是陳水扁當年那句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是國際結構的限制,也是島內民意的制約。即使是當年集「獨派」期望於一身的「臺灣之子」,都被迫在第二任時,公開向支持者言明「臺獨」不可能,以遏止島內外的不信任危機。時過境遷,如今乘載著817萬選票支持連任,看似權位鞏固的蔡英文,也面臨類似的處境。

蔡的困境,來自於今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獲得到意想不到的史上最高票。通常來說,在民主體制裡,政治人物通過選舉獲得權力正當性,票越高,權力越大。從此來看,獲得史前無例817萬張選票的小英,應當擁有前所未有,能呼風喚雨的權力。然而這個自詡「抗中保臺」、「臺灣主體性」的政黨,在擁有權力之後,從華航改名、「護照正名」到故宮降格爭議,所有做法似乎都只是在應付支持者,並未有完整實現承諾的打算,讓許多對蔡英文有高度期許的民進黨人備感失望,甚至可說是到了絕望的地步。

倘若連一位甫獲最高票、掌握立法機構多數,任命多數大法官和「監察委員」的臺當局領導人,在對手幾無還手能力情況下,都無法遂行「獨派」數十年來心心念念的「大業」時,這自然會讓綠營必須面對一個相當殘酷的問題,那就是所謂的「臺獨建國」,到底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成功,而這些條件,現實嗎?

另一方面,護照、華航到故宮案,固然打了「獨派」一大巴掌,但這更顯示蔡英文已然陷入困境之中,必須在支持者不切實際的期盼與險峻的情勢及框架裡做出取捨。很明顯,蔡沒有陳水扁的勇氣,不願擾動上層框架,只能在枝微末節上打擦邊球,對「獨派」採取尊而不重的態度。

蔡固然可以對只有精神象徵的「老獨派」採取分而化之的安撫做法,然而面對網絡新興的「臺派」,蔡的保守作風及「中華民國臺灣」的論述,是否能滿足民粹浪潮的胃口,就不是那麼踏實。

對臺灣政治大環境來說,2019年興起的「抗中保臺」浪潮,並非根源自「老獨派」、傳統民進黨人,而是來自於這群年輕、或與政治淵源不深的「臺派」,在網絡推波助瀾下,這個群體追求的目標不是「老獨派」的「臺獨建國」,而是不明所以的「新臺獨論」。這個目標,從理論脈絡上雖然符合綠營的論述,然而模糊的是,相較於「法理臺獨」的清晰界定,「臺派」並沒有鮮明的追求目標。於是,「臺派」就只是一種妥協的「臺獨」,在選舉激情退去之後,就只剩下陳水扁「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言猶在耳。

蔡的妥協很難走遠。當「獨派」一次次地幻滅,「臺派」一步步地發現不知走向何方,對蔡英文來說,曾經最甜蜜的選票,也會變成最沉重、最致命的負擔。當無法響應「817」的期望,就會迎來民意的反撲。

更宏觀來說,這不只對蔡英文的民意基礎是致命的,對民進黨的路線選擇和臺灣的命運也同樣如此。催化的民粹主義,就如同武俠小說裡的七傷拳,雖能傷人,但也傷己。護照、華航與故宮終究餵不飽極端訴求的胃口,如何面對「制憲」、如何面對「臺派」的進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粹主義認識到國際與島內結構的框架限制,如何讓臺灣走務實和平的路線,才是蔡英文最後任期不可迴避的責任。

相關焦點

  • 臺灣未獲ICAO邀請 小馬哥指出蔡英文致命錯誤
    臺灣未獲ICAO邀請 小馬哥指出蔡英文致命錯誤談到27日在加拿大舉行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臺灣沒收到邀請函,他向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喊話,做事情要講方法,不是應該有權利就能有,還是需要經過努力的過程。  馬英九26日談到臺灣的國際參與,先是談到2009年臺灣接獲世界衛生大會邀請函,是38年來首次可以到當地開會並有「觀察員」的正式名稱,「這是當初在『九二共識』發展下的模式」。
  • 阿嬌曬傷口照自侃是「甜蜜的負擔」 縫合痕跡清晰可見卻不影響美貌
    阿嬌曬傷口照自侃是「甜蜜的負擔」 縫合痕跡清晰可見卻不影響美貌時間:2020-09-24 16: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阿嬌曬傷口照自侃是甜蜜的負擔 縫合痕跡清晰可見卻不影響美貌 在9月24日 ,阿嬌鍾欣潼發布一條動態,首次曬出了眉毛上的傷口照,同時她還表示,在經歷十幾天的恢復後
  • 蔡英文競選主軸:解決貧富差距
    東南網8月4日訊 民進黨3日召開日擴大輔選會議,蔡英文致詞表示,臺灣社會強烈表達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稅制需要改革,資本利得者應該負擔比較大的責任來平衡受薪者的負擔。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林錫耀則進一步說明,未來文宣主軸將著重在貧富差距、社會正義議題上,尤其是20-30幾歲,不敢結婚、生小孩、或付不起房貸族群將是民進黨全力爭取支持、認同的對象。
  • 終於,臺灣還是被蔡英文「掏空」了
    這一消息一出,立馬有人感慨臺灣地區墮落了,好底子都經不住蔡英文和民進黨瞎搞。臺灣地區,已經被民進黨和蔡英文掏空了。 蔡英文和民進黨到底做了什麼,讓臺灣地區負債如此多? 據報導,臺灣地區今年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一年來,臺灣地區在軍事上和衛生領域開銷最大,其中軍事上的花費佔據了不小的分量。
  • 因為這事,蔡英文民意大增?
    導讀:不管是瘦肉精豬肉,還是近來一直被熱議的日本核食,蔡英文所謂「守護臺灣」的形象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蔡英文最注重的還要屬能不能將臺灣民眾「忽悠」住,以充分達到其政治目的。據媒體消息,繼蔡英文現身臺海軍「沱江級」巡防艦新艦下水及快速布雷艇首艇交付儀式之後。近日,蔡英文又以為臺軍「打氣」為名義,現身臺軍空勤總隊,為自己「衝業績」。蔡英文的激情遭外界大潑冷水據報導,臺軍6架空勤總隊重裝型UH-60M黑鷹直升機剛剛完成特殊搜救裝備加裝,蔡英文到現場為此大加讚賞。
  • 臺大教授:蔡英文的817萬票「由甜轉澀」
    蔡英文連任勝選贏得817萬票支持,但須避免被這817萬票背後的激情拉著走,否則不利於理性決策。目前剛投完票,817萬票的超高民意造成「戰略負擔」,一開始當然對勝選者是「甜蜜的負擔」,慢慢地卻逼使蔡當局要跟1月11日那個瞬間高峰的民意走,對「政府」來說負擔逐漸「由甜轉澀」。那麼該如何緩解這些負擔和壓力?張登及認為,蔡當局目前只能採取「減法」策略,因為去年迄今臺灣的所謂「反中」情緒被點燃後,就不容易很快衰退。
  • 魔道祖師:魏無羨不喜歡姑蘇藍氏的原因,最後一個成甜蜜負擔
    第三點:甜蜜的負擔如果門規森嚴,在魏無羨這都不算什麼事,畢竟只要藍湛遇到了魏嬰什麼底線都沒有了,這就是愛情啊,甜蜜的負擔才是最幸福的呀。
  • 幼兒園寶寶的「糖果書包」火了,肩帶都是棒棒糖,真是甜蜜的負擔
    幼兒園寶寶的「糖果書包」火了,肩帶都是棒棒糖,網友:甜蜜的負擔價值指數:★★★☆大部分寶寶都不喜歡上幼兒園,他們在家裡待久了,不喜歡面對新環境。網友看到這個書包後,也是羨慕不已,紛紛留言道:「真是甜蜜的負擔!」「想要同款爸爸啊!」韓國小學生的「糖果背包」火了,由垃圾零食製成,網友:書放哪?
  • 哈哈哈甜蜜的負擔?
    哈哈哈,這算不算是一種甜蜜的負擔?02誰都不敢保證我們的生活會一帆風順的,但如果你足夠幸運,就會在遇到麻煩的同時遇到能夠幫助你的貴人。不過有時候幫助別人也要擦亮眼睛,免得遇上像下面這樣沒有良心的朋友,把錢借出去了,還白白受氣。
  • 僅僅5天就扛不住,蔡英文再收噩耗,大陸傳來讓「臺獨」心涼消息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是一個典型的「臺獨」分子,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且公開宣揚「臺獨」言論,並且大肆購買軍事裝備,企圖用武力挑釁中國大陸,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蔡英文的囂張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多次通過對臺軍售的法案,將大量二手軍事裝備賣給臺灣,不僅可以從中攫取利益,還可以遏制中國對外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 蔡英文,這就是你想要的「對等」?
    8月28日,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美豬、美牛的進口。早在之前,臺灣地區嚴令禁止包含瘦肉精肉製品的進口,且在馬英九時期,民進黨更是當頭衝鋒,多次反對瘦肉精豬肉的進口。然而蔡英文上臺後卻宣布開放進口,一時間在島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 蔡英文「作假」新證據?如此事件證明,蔡英文已經不擇手段!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選舉正在火熱進行,各種黨候選人互相攻擊藉此來為自己提升臺灣地區的支持率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近日有臺灣學者爆出蔡英文重大職務作假,並且提出新的證據證明蔡英文職務造假事件是真實存在的。這也為蔡英文在臺灣選舉過程中製造相當大的麻煩。
  • 大陸火速行動後,島內嗅出不尋常的信號,3日蔡英文邁出危險一步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是一個堅定的「臺獨」分子,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且仰仗美國的少數極端政客,從美國購買大量軍事裝備據報導,蔡英文在2020年已經花費了3422億元新臺幣來購買美國軍火,平均每個臺灣民眾要負擔1.45萬元,再創臺灣軍費新高。雖然臺灣投入了海量金錢,但是買來的僅僅是美國淘汰的二手裝備,相較於中國大陸的精良裝備,依然差距頗大。
  • 繼「每個籃子都沒你」後,「嘴硬」的蔡英文被罵得更「扎心」:我們...
    對於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蔡英文曾回應稱「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時,有島內網友諷刺蔡英文「嘴硬」。▲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截圖亞太15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臺灣地區卻不在其中。
  • 華春瑩揭露軍售真相,蔡英文花出去的錢,都要臺灣民眾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直言,「相當於臺灣民眾人均負擔1.45萬元」。蔡英文做主花出去的錢,最終還是要臺灣民眾來承擔。「美臺」軍售在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美國進行過10次對臺軍售,總額高達上千億新臺幣。而在2020年,「美臺」軍售更是變本加厲,比如在10月底和11月初短短14天內,美國宣布了三項對臺軍售案。
  • 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
    同時蔡英文還得意地宣稱:過去四年裡,臺灣「國防預算」一再創下歷史新高,投資於戰力的提升。向美國人高調炫耀軍費投入,蔡英文想幹什麼?無非三句話:第一,向美國獻媚。臺灣連年上漲的軍費花在哪?地球人都知道,花在向美國購買武器上。
  • 看來,蔡英文「失敗了」
    《亞洲周刊》「蔡英文身著龍袍圖」封面一事,再度把民進黨獨裁的真相推向高潮。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表示,民進黨正逼著臺灣往「民選獨裁」方向前進,這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汙點。蔡英文專斷獨裁《中國時報》報導稱,蔡英文自執政後,每一步都是加劇「獨裁」,不論是清算政敵的資產,還是廝殺政敵,或者是修改相關規定。多年來,蔡英文手段狠辣、不斷變本加厲。
  • 蔡英文認慫了?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蔡英文向北京伸出橄欖枝」「蔡英文發出了溫和聲音」「蔡英文呼籲與北京進行 『有意義的對話』」……蔡英文雙十講話的調門突然變軟首先是最近臺海局勢持續緊張,讓蔡英文和「臺獨」勢力意識到可能會付出代價。就在10月10日當天,蔡英文發表講話前,兩架解放軍軍機於早上七八點鐘兩度飛入臺灣西南空域。不少外媒都注意到這個細節,並稱這是9月16日以來解放軍軍機第16次類似行動。
  • 蔡英文抽水式「聲援」
    這幾天正當筆者好奇為何「眾裡不見蔡英文」時,昨天她終於在其社交平臺為黎智英「發聲」了。筆者猜想,或許是覺得時機到,又或者是看準了風向、找好了角度,蔡英文稱:「基於對民主自由價值的堅持,我要公開聲援黎智英先生。」她僅僅只是為了「聲援」?不,當然不止!她還在藉機給自己臉上「貼金」。
  • 「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
    也難怪有人質疑,搞這樣的「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聯美去中」美國總統川普一直試圖主導盟友們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在今年4至5月間,川普政府和日韓澳等國曾磋商過將生產基地轉出中國和與限制中國企業交易。可是幾個月後,隨著RCEP的籤定和亞洲各國的表現,都證明川普呼籲的經濟「去中國化」是徹底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