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中才女多,《紅樓夢》開篇就借石頭之口講出為女兒立傳的初衷。「石頭」經歷過的紅塵眾女子,個個讓鬚眉男兒汗顏,金陵十二釵尤其如此。大觀園詩社建立後,賈寶玉簡直被眾人摁在地板上揉搓。說到詩社,不免令人想起那些優秀的詩文。不過有一點令人奇怪,作為文人騷客吹捧的「四君子」,「梅蘭竹菊」的詩文自古多如過江之鯽。大觀園詩社作了「紅梅詩」與「菊花詩」,卻沒有蘭與竹的詩文。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
《紅樓夢》沒有「蘭花詩」原因不複雜,只因「蘭」是賈蘭的名字。李紈的判詞這樣描述:
後面又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賈蘭名「蘭」,叔叔姑姑們作詩,一般不會拿小輩的名字調侃。尤其李紈領袖大觀園眾人,又因為賈珠之死孤兒寡母,大觀園詩社之所以沒有蘭花詩,主要是照顧李紈孤兒寡母的情緒。
[二]
不作「蘭花詩」與賈蘭有關,不作「詠竹詩」同樣與林黛玉有關。瀟湘館最多的就是竹子,大觀園眾人詠「海棠、菊花、桃花、芙蓉、柳絮」,唯獨沒有竹子,自然是怕林黛玉多想。
瀟湘館竹子最多,閨閣女子詠竹子,勢必要涉及到湘妃,湘妃竹,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的一系列典故,而不是「節節高」之類男子風骨作為歌詠。
林黛玉小性,動輒生氣,她號瀟湘妃子,雖然竹子是好題材,眾人害怕林黛玉生氣,也都避諱不敢提議詠竹子。
[三]
另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竹子關乎林黛玉一生命運,甚至對寶黛二人來說極其重要。
賈元春之所以將「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就在於由竹子想到瀟湘妃子再想到舜帝。藉以歌頌當今皇帝賢明。但林黛玉居住瀟湘館有鳳來儀,又號瀟湘妃子,註定她的結局與妃子相關。尤其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說的就是王昭君出塞嫁於匈奴為王妃的典故。
關於寶黛愛情的結局,林黛玉寫過唯一一首與竹子相關的詩文,就是誰也沒看過的《題帕三絕》。
《題帕三絕》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其二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其三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四]
《題帕三絕》主要詠「眼淚」,但第三首卻借湘妃灑淚翠竹成斑,寫出瀟湘妃子林黛玉的最終結局。
《題帕三絕》對寶黛愛情來說至關重要,是林黛玉在賈寶玉對她訴肺腑後,又叫晴雯給她送兩條舊手帕傳情後直抒胸臆的三首詩。
《題帕三絕》從來沒有人見過。皆因詩中對寶黛愛情的緣起到結束,林黛玉的心路歷程交待的清清楚楚。尤其第三首,借「湘妃竹」典故,交代出寶黛愛情的悲劇結局。
湘妃竹借舜帝死於蒼梧之地,其妻子娥皇女英二女尋於湘地得知舜帝已死。淚灑翠竹成斑後,相繼而死。後世為紀念湘妃也就是瀟湘妃子之名命名斑竹為「湘妃竹」。這背後瀟湘妃子的故事至關重要。
[五]
寶黛愛情的結局,根據脂硯齋批語《一捧雪》的故事,以及《姽嫿詞》和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昭君出塞)暗示:賈寶玉遭難,林黛玉不得已被賈元春賜婚,像王昭君一樣遠嫁異國,成為真正的「瀟湘妃子」,並最終死在異國他鄉。
根據《題帕三絕》第三首推測,林黛玉嫁到異國後,男方對她很不錯,生活場景也與瀟湘館類似,奈何林黛玉心有所屬,不可能再屈身他人。身邊人、身邊事再好也不如當初大觀園中瀟湘館與賈寶玉相處的日子。「物是人非事事休」,林黛玉最後如《牡丹亭》中杜麗娘一般,相思成災,淚盡而亡。
[六]
竹子也是林黛玉的化身。在《紅樓夢》中有特殊意義。所以沒有「詠竹詩」,是曹雪芹有意為之,不言而喻。
當然,「梅蘭竹菊」代表冬、春、夏、秋。只詠秋冬代表的菊花詩以及梅花詩,自然是蘭、竹有生命,有希望,而菊花、梅花代表肅殺,代表賈家的末世,以及大觀園群芳離散。您覺得呢?
「文/君箋雅侃紅樓」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