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尖消費時代,
微信、微博、支付寶、銀行卡等
與手機號碼緊密相連。
不少人手機換號時,
常常因為忘記解除舊號的綁定業務
而遇到很多麻煩,
甚至損失錢財。
(網絡圖片)
11月20日17時許,泰順縣羅陽鎮的盧某(化名)收到妻子李某(化名)發來的微信消息,稱忘記支付密碼,向盧某索要微信的支付密碼。盧某沒有絲毫懷疑,就將支付密碼發給了對方,之後銀行帳戶被轉走6000元。
隨後,盧某向李某核實後發現被騙,立即前往泰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報案。
但讓李某想不通的是,自己平日一直很小心,從沒有把微信帳號密碼透露給任何人,也沒點開過任何木馬連結,微信怎麼會被其他人盜用?
經查,李某四五年前曾在外地因業務拓展需要,購買了一個手機號碼,並用該手機號碼註冊了微信號。生意受挫後回到泰順,她就更換了新的手機號碼,但微信號仍在使用,原先的手機號碼則沒有繼續使用。
一段時間後,李某忘記了這個事情,不但沒有註銷原來的手機號碼,也沒有將微信號與原來的手機號碼進行解綁。最終,這個手機號碼停用後被移動公司收回轉賣給他人。
而購買這個手機號碼的用戶,通過簡訊找回驗證的方式,登錄了李某的微信號,並冒充李某從盧某處得到支付密碼,先是將李某微信號綁定的銀行卡的錢轉到微信錢包,再通過二維碼轉帳的方式,分兩次盜刷了6000元。
目前,泰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已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在此提醒手機用戶
另外
還需要注意
使用微信錢包(轉帳、支付)功能的用戶,切記不要將支付密碼告知他人,就算是家人,也要電話或者當面核實。
一旦更換手機號碼,要對之前綁定的相關軟體進行解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及時前往營業廳,註銷原先手機號碼,不要隨意丟棄SIM卡,應及時銷毀,以免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冒用實施詐騙。
來源:泰順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