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的回目是《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才選這兩個字,極富諷刺意味。
皇帝選妃子,是將才放在第一位嗎?當然不是。不管是選妃子還是選宮女,都是將貌放在第一位,然後是德,才華或才能之是否有無,並不是皇家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說白了,就是第一要好看的,第二要聽話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皇帝的個人慾望。
而且,很多人都一直在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混帳話的意思是,女子要是乖乖地聽話,就已經很好了,聽話比才能更重要,這一句,就能把所有女子都擺平:你沒本事,固然會讓人看不起;你有本事?那說明你德行還不夠!可是,男人們,真的會喜歡沒有才能的女子嗎?當然不是,連生存能力都沒有,或者經常會糊塗事,都會讓人十分厭惡的,怎麼還有可能喜歡?他們只是希望女子們不要顯露出自己的才能,尤其是不要以自己有才而在男人們面前張狂。
其實,男人們,以及站在某些男人背後維護著男權的女人們,心裡也是很清楚的:如果真的將沒有才能的女子娶進門來,一來家務沒有料理,日子過不好;二來,從遺傳和教育這兩個角度去看,後代子孫也會難以出色。
所以,不管是皇帝家選擇妃子或宮女,還是平常人家裡迎娶兒媳,都希望選擇有才能的,卻又希望她們不要因為自己有才能就膽大妄為不知收斂。
可以這麼說,元春之所以能夠入主鳳藻宮,主要是因為貌美,其次是因為德健,最後或許是因為一點點才的因素。而賈家,當然願意相信她是因為才高而被選上的,是而,有回目中的「才選」這兩個字。
再回過頭去看寶釵的落選,我們就能猜度出其中的原因。寶釵入京的本意是: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按清朝的制度,寶釵不是官員家的女兒,參加的也不是妃嬪的入選,而是準備著選作宮女。而清朝選宮女的第一個原則是「選醜不選美」,因為要是選了美的,就有可能引起皇帝的注意,會給妃嬪甚至皇后增了競爭壓力。當然,在醜的裡面,最好選有才或有能的,才能更好地在宮廷中做好服務工作。而寶釵,因為長得美,不滿足第一個條件,不用考慮是否有才,就被排除在外了。
一部《紅樓夢》中,有那麼多美麗、美好又極有個性有才華的女子,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中,能夠看到女性的美好,並且願意用自己的筆墨將她們的美好描摹出來, 是作者的偉大之處。這部書,既是對女性的讚歌,也是哀歌,恰恰是在讚歌之中讓讀者看到了這些女子的光彩與才能,之後到來的悲劇性結局才更有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