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選妃子,是將才放在第一位嗎

2020-12-22 未晶說紅樓

第十六回的回目是《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才選這兩個字,極富諷刺意味。

皇帝選妃子,是將才放在第一位嗎?當然不是。不管是選妃子還是選宮女,都是將貌放在第一位,然後是德,才華或才能之是否有無,並不是皇家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說白了,就是第一要好看的,第二要聽話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皇帝的個人慾望。

而且,很多人都一直在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混帳話的意思是,女子要是乖乖地聽話,就已經很好了,聽話比才能更重要,這一句,就能把所有女子都擺平:你沒本事,固然會讓人看不起;你有本事?那說明你德行還不夠!可是,男人們,真的會喜歡沒有才能的女子嗎?當然不是,連生存能力都沒有,或者經常會糊塗事,都會讓人十分厭惡的,怎麼還有可能喜歡?他們只是希望女子們不要顯露出自己的才能,尤其是不要以自己有才而在男人們面前張狂。

其實,男人們,以及站在某些男人背後維護著男權的女人們,心裡也是很清楚的:如果真的將沒有才能的女子娶進門來,一來家務沒有料理,日子過不好;二來,從遺傳和教育這兩個角度去看,後代子孫也會難以出色。

所以,不管是皇帝家選擇妃子或宮女,還是平常人家裡迎娶兒媳,都希望選擇有才能的,卻又希望她們不要因為自己有才能就膽大妄為不知收斂。

可以這麼說,元春之所以能夠入主鳳藻宮,主要是因為貌美,其次是因為德健,最後或許是因為一點點才的因素。而賈家,當然願意相信她是因為才高而被選上的,是而,有回目中的「才選」這兩個字。

再回過頭去看寶釵的落選,我們就能猜度出其中的原因。寶釵入京的本意是: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按清朝的制度,寶釵不是官員家的女兒,參加的也不是妃嬪的入選,而是準備著選作宮女。而清朝選宮女的第一個原則是「選醜不選美」,因為要是選了美的,就有可能引起皇帝的注意,會給妃嬪甚至皇后增了競爭壓力。當然,在醜的裡面,最好選有才或有能的,才能更好地在宮廷中做好服務工作。而寶釵,因為長得美,不滿足第一個條件,不用考慮是否有才,就被排除在外了。

一部《紅樓夢》中,有那麼多美麗、美好又極有個性有才華的女子,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中,能夠看到女性的美好,並且願意用自己的筆墨將她們的美好描摹出來, 是作者的偉大之處。這部書,既是對女性的讚歌,也是哀歌,恰恰是在讚歌之中讓讀者看到了這些女子的光彩與才能,之後到來的悲劇性結局才更有震撼力量。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慘皇帝,妃子一共生了12個兒子,但是沒有一個孩子是親生的
    雖然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但是只有皇帝能娶這麼多的妃子。不過娶這麼多的妃子為皇帝取樂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讓皇家可以開枝散葉。而且皇室一向非常注重血脈的傳承,為了讓皇室的血脈純正,甚至出現後宮出現太監的原因還是為了讓妃子跟太監之間保持純潔,不會發生關係,從而保證皇室血脈的純正,可見,皇室對血脈得有多麼的重視。若是一個妃子給皇帝戴上了綠帽子被查出來了,肯定是一個株連九族的大罪。
  • 林黛玉後來被皇帝敕封為瀟湘妃子
    《紅樓夢》裡,如果賈府送林黛玉進宮待選,林黛玉是否能選上?如果賈府送林黛玉去待選,以林黛玉的性格,她在進宮前就會自盡身亡。除去賈寶玉,她不會對任何人動情,也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妻子,哪怕這個人貴為王爺,或者皇帝也不行。林黛玉父母雙亡,她有資格入宮待選嗎?林黛玉雖然父母雙亡,但是可以入宮待選。唐太宗的皇后,長孫皇后,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後來嫁給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後成為皇后。
  • 中國第一位皇帝誕生於秦朝,而第一位皇后,為何卻是劉邦的老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這個毋庸置疑,皇帝這個名都是人家從三皇五帝中自己創造出來的。但問題是有個很弔詭的現象,中國第一個皇帝出在秦朝,第一位皇后卻沒有出在秦朝,而在秦之後的漢朝。今天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后,建國之後我們在文物挖掘的時候,還挖掘出一枚皇后之印,這枚印被確認為是呂后當年使用的。
  • 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首位皇后卻不是他老婆,那是誰?
    嬴政掃六合,統一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人稱「秦始皇」。此外,秦朝以前,「朕」相當於「我」,屈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曾用「朕」自稱,但嬴政稱帝之後,就將「朕」設為了皇帝的專有名詞,其他人不能用它自稱。
  • 皇帝為何不要年過50的妃子侍寢,年老色衰只是一點,真相太現實
    這些妃子進入後宮的途徑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通過正常的選秀,這種一般是各地的地方官員選來的,可能是當地的普通民女,也有可能是地方官的關係戶家的子女。第二種是王公貴族家的女子,憑藉著自己的家族勢力入選後宮。
  • 新皇帝登基時,面對父皇留下的眾多妃子,會怎麼處理?
    那麼,問題來了,新皇帝登基時,面對父皇留下的眾多妃子,會怎麼處理呢?一首先,對於老皇帝留下的眾多妃子,最好的結局應該就是追隨子嗣,當然,這是建立在妃子們有兒女的情況下。在古代歷史上,嬪妃和佳麗為皇帝剩下子女後,這些子女一般都會被封為王爺、公主等。在老皇帝去世後,母以子貴,這些妃子可以去子嗣的封地享福。
  • 歷史上這三位妃子,雖是妃子但地位不輸皇后,最後結局如何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經歷著時代的更迭,皇位的更替,在皇位更替過程中,隨之變更的是他們的皇后和後宮的妃子,不少人都看過宮鬥劇,對妃子也有初步的印象,也有人是從歷史書上了解他們,今天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妃子。第一位:楊貴妃。
  • 在清朝,皇帝的普通妃子和親王的正妻之間,誰地位更高?
    那麼在這複雜的人物關係網中,王爺嫡福晉的級別與皇帝妃子的級別相比,誰的級別會高些呢?顯然是皇帝的妃子的級別更高些,即便是王爺在朝中的地位再高,畢竟還是皇帝的臣子,那麼作為王爺的正妻,也就是嫡福晉,自然是臣子之妻,而皇帝的妃子,是作為皇帝的妻妾,即便是封號低一點,也是高於王爺的嫡福晉的。
  • 皇帝想讓妃子陪葬,妃子不願陪葬,便賦歌一首,歌剛唱完,妃子卒
    皇帝想讓妃子陪葬,妃子不願陪葬,便賦歌一首,歌剛唱完,妃子卒對於很多的古代帝王來說,死的時候總會拉上一大幫人陪葬,在這些人裡面有很多的宮女太監也有很多的後宮嬪妃。陪葬制度自從夏商時期便一直非常盛行,一直到了明清時期才逐漸的被廢除。
  • 皇帝死後,被迫陪葬的妃子為何雙腿是分開的?她們死前經歷了什麼
    特別是古代的皇帝,在駕崩之後會要求自己後宮的妃子殉葬,特別是那些沒有生孩子的妃子,是被陪葬的主要人選,歷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在去世之後,就有很多的後宮妃子被迫殉葬。殉葬制度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殘忍的一項制度,而且在奴隸制社會時期表現的就更加的殘忍了,是用活人來殉葬,這比用死人來陪葬更加殘忍的多。
  • 皇帝擔心兒子不會生孩子讓妃子去教,結果生下孩子卻不知道是誰的
    都羨慕皇帝的後宮三千佳麗,殊不知,這些佳麗給皇帝享樂是次要,最重要的就是給皇帝生下孩子,後繼有人,江山才能一直在自家人手中握著,所以,皇室中人,尤其是皇帝是非常看重自己有沒有孩子的。但是,縱然有那麼多的妃子,想要有一個優秀的繼承人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古代的皇位繼承向來都是嫡長子繼承制,立長不立賢,只要有長子在上面,下面的皇子有多麼賢明都很難繼承皇位,這也是晉朝皇帝司馬炎明知自己的孩子司馬衷智商低下還讓他繼承皇位的原因。
  • 史上最奇葩的皇帝: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竟讓妃子嫁給大臣借種
    古代皇帝處於權力的巔峰,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沒有金銀珠寶,會有人進貢,沒有山珍海味,會有人搜刮,這位皇帝就不一樣,沒有兒子,怎麼辦?他就是宋明帝劉彧(yù)。宋明皇帝劉彧(公元439年―472年),字休炳,小字榮期,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初封淮陽王,後改封湘東王。 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入朝遣人刺殺前廢帝,自立為帝,年號泰始。前廢帝指的就是劉子業,這個皇帝登基的時候剛剛18歲,竟然和姐姐LL,還讓手下妃子和大臣在朝廷上LL,他則坐在龍椅上看直播。
  • 清朝皇帝、王爺為什麼願意娶醜妃子?因為有一條不可違背的祖訓
    清宮戲總是大行其道,比如《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電視劇中的嬪妃、王妃總是身材婀娜、姿色出眾、氣質典雅,然而其實電視劇是騙人的,皇帝、王爺們娶的妃子們往往姿色平平,有的甚至很醜,不過幾乎無一例外,她們的家世都十分顯赫。
  • 皇帝的床頭為什麼會掛一個木棒,讓很多妃子害怕,後來為什麼沒了
    每天晚上皇帝上床之後,太監都會遞過來一個木棒,掛在床頭。很多妃子一看到就嚇得兩腿發軟,這是為什麼呢?這可是讓身邊的太監和妃子吃盡了苦頭,基本沒有沒挨過打的,尤其那些妃子們細皮嫩肉,睡覺前還溫存無比,睡覺後卻被莫名其妙打一頓,很多妃子都被他打怕了,一看到那個木棒就瑟瑟發抖。後來北涼被滅以後,這個習慣竟然傳到了其它朝代,還變成了慣例,很多朝代的皇帝床頭都放著這麼一個木棒。
  • 《清平樂》:張妼晗幫助自己的仇人成為妃子,真是諷刺
    在劇情中,宋仁宗的子女相繼去世,在電視劇中這些孩子因為瘟疫或各種疾病而死亡,作為一部古代宮廷劇,相信太子之死一定沒有那麼簡單,但宋仁宗並沒有追查事件的真相,張妼晗是宋仁宗最喜歡的妃子,她為宋仁宗生了三個女兒,但三個女兒都相繼去世,而她們去世的原因也是因為先天心力不足。
  • 清朝妃子脖子上戴的白圍脖有何用處?不是為了保暖,是為方便皇帝
    尤其是一些宮鬥劇中可以看出,清朝後宮妃子妹的穿著打扮都是非常精美的,特別是後宮妃子的穿著,和歷朝歷代是不一樣的,特別的精緻,而且她們脖子上也都帶著一條白圍脖,不管是宮女還是妃子,脖子上都戴著,只不過花色長短有些不同而已,這些白圍脖有何作用呢?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整個早起過程,皇帝是不需要親自動手的,真正的實現了「衣來伸手」。皇帝穿什麼也不都能憑藉著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如果這一天是上朝日,皇帝就需要穿吉服上朝,也就是龍袍。平時的時候皇帝穿常服就可以了。常服比較輕便,對於皇帝來說也比較舒適。皇帝洗漱完畢之後就需要前往乾清宮去上朝。上朝時間大約有兩個小時。
  • 皇帝的漱口水被叫做洗龍溝,宮女不怕髒嗎?為何搶著去做?
    出身一般的宮女十分害怕古代皇帝的正妻皇后才是真正的出自名門,因為皇帝的身份也不可能讓一個貧寒女子來當自己的皇后,而許多妃子又是朝廷之中的大臣之後,她們有錢有勢,是根本看不上為皇帝洗龍溝所獲得的這點收入的
  • 皇帝駕崩:13歲太子霸佔父親妃子,還妄圖染指嶽母,嶽父氣急上位
    皇帝駕崩:13歲的太子霸佔父親妃子,還妄圖染指嶽母,嶽父氣急上位大家好,這裡是深析歷史那些事兒,歡迎來到我的頻道!皇帝駕崩:13歲太子霸佔父親妃子,還妄圖染指嶽母,嶽父氣急上位典妻制度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錢娶媳婦兒的古代男子,可以與有妻子的男人籤訂合同,可以是勞動力,也可以是錢財之類的,籤訂協議之後,男子就會將自己的妾或是妻子典當給這個男人,之後這個被典當的女子,就會給買下自己時間的男人生孩子,最後再回到自己男人身邊。我們今天要說的雖然不是典妻,但概念差不多。
  • 她並非皇帝妃子,也沒有生下子嗣,為何卻獲得皇后封號
    眾所周知,皇后指的就是皇帝的妻子。有的人是皇帝的原配,可她在皇帝即位前就去世了,這時候一般皇帝會追封她為皇后。有的人原本只是妃子,可皇后突然去世,她就被冊立為皇后。有的人在世時沒有做過皇后,可皇帝對她有感情,或者是她的兒子最終繼承皇位,這種情況下,她也能得到皇后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