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小平:疫情之下不乏亮點,把握關鍵譜寫「十四五」新篇​

2021-01-09 紡織網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跌宕起伏、充滿變數的2020年已經過去,時光的指針已經撥進2021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大幕已經拉開。

  回首2020年,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上天就好像跟全世界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和紡織產業發展造成重創,且疫情至今仍在蔓延,實體經濟所受創傷何時能夠修複目前仍未可知。這讓我們難免心生感慨。然而,當站上「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歷史新起點,我國建設紡織強國,紡織工業推進高質量發展又踏上了新徵程。這又讓我們不禁心生憧憬。

  那麼,剛剛過去的2020年,

  疫情給我國化纖行業造成的實際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如何看待2020年化纖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

  疫情之下,化纖行業又凸顯出哪些發展亮點?

  面對已經啟幕的「十四五」,化纖行業需要把握住哪些發展關鍵點?

  新年伊始,《中國紡織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他就以上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疫情衝擊結構調整加速

  全球疫情目前仍在蔓延,對經濟造成的巨大影響仍在持續。顯然,剛剛過去的2020年,影響我國化纖行業運行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嚴重影響化纖行業經濟運行。」端小平指出,由於疫情暴發在2020年春節前不久,很多企業當時都處於放假減產或者停工狀態。突發的疫情讓企業措手不及,導致復工推遲、交通物流受阻、市場訂單減少、原輔材料供應不足、防護用品緊缺、產品庫存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在我國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後,化纖行業運行也逐步開始恢復。但是,隨著海外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經濟受到重創,引發市場信心坍塌,也引發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比如4月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為負值,「史所未見」。油價大跌,一方面加重了市場的看跌心態,化纖市場價格頻頻刷新歷史新低,以PTA和滌綸POY為例,2020年的均價比2019年分別下跌37%和30%;另一方面也導致化纖企業的原料及產品庫存損失較大。

  端小平進一步指出,疫情對化纖行業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需求方面。疫情之下,行業陷入內需不振、出口受阻的困局,聚酯產能投產高峰遇上終端需求下滑,產業鏈供需矛盾階段性凸顯。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回升,行業各項運行指標的降幅在逐步收窄,質效水平逐步改善,但行業運行壓力仍較明顯。

  二季度後,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化纖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紡織終端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化纖行業經濟運行呈現回升態勢,生產、投資及質效等主要運行指標降幅持續收窄;特別是九、十月,在國內經濟回升、冷冬預期、「雙11」等下遊需求刺激下,化纖行業總體開工負荷基本趕超去年同期水平,出現「金九銀十」。

  來自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我國化纖產量為4985萬噸,同比增長0.26%;實現營收6579.4億元,同比減少11.81%;實現利潤總額161.9億元,同比減少29.97%;營收利潤率為2.46%,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48.49%;化纖行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同比下降20.6%。

  如何理解這組數據?端小平指出:「從產量角度看,0.26%的同比增速顯然比化纖行業自身以往的增速都慢,但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在紡織工業主要產品門類中,實現正增長的只有非織造布和化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0月,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7%,其中,受防疫類物資需求拉動,產業用紡織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6%;化學纖維製造業保持低速增長水平,1~10月同比增長1.1%。從下遊服裝領域看,2020年1~10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78.18億件,同比下降8.38%。

  端小平表示:「這基本能說明,疫情之下,儘管受下遊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但化纖行業運行相對較好,其剛需特徵仍比較明顯,而且,這種剛需特徵與鋼鐵、煤炭等其他大宗原材料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要看到,目前,行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尚未完全緩解,發展信心仍顯不足,效益及投資尚未扭轉負增長態勢。如果從長遠看,疫情將加速行業的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促使企業思考未來應如何布局。」

  「危中藏機」運行不乏亮點

  疫情雖然使化纖行業2020年的運行面臨著重重困難和考驗,但同時也應認識到,「危中藏機」,化纖行業2020年的整體運行也不乏一些亮點。

  端小平分析指出,亮點一是疫情之下,與防疫物資相關的化纖產品的經營效益都相對不錯,如氨綸、滌綸短纖、瓶片等產品,甚至在一定時間段內出現了缺貨情況。

  亮點二是實行「煉化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大型龍頭企業的業績相對亮眼。恆力石化、榮盛石化、恆逸石化等一批較早實現上下遊一體化發展的企業,在應對本輪嚴峻市場形勢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2020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期內,恆力石化、榮盛石化、恆逸石化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5.16%、206.17%和38.09%。

  對此,端小平強調,綜觀整個「十三五」期間,我國化纖行業凸顯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大型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煉化一體化」,深入向產業鏈上遊拓展,努力打造「從原油到紡織」的全產業鏈布局,以確保上遊大宗原料的穩定和更具性價比的供應,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而且,這些由大型民營化纖企業主導投資的煉化項目,都採用了最先進的裝備及工藝技術,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能為化纖行業提供更多、更好、更具性價比的原料,促進了整個產業鏈運行質量的提升。接下來,這些企業有能力、有實力進一步完善產業鏈,行業整體產能也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

  「從實際看,2020年滌綸產品的價格整體漲不上去,滌綸業務佔比大的公司業績下滑得比較厲害,而上了煉化的公司業績搶眼,淨利潤大幅增長。同時,撇開影響利潤率的多重因素,單看銷售利潤率,相比傳統大型石化企業,上了煉化的化纖企業銷售利潤率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化纖企業涉足煉化受益良多,有自身的特點,有比較明顯的產業鏈配套優勢,以及民營企業的效率和成本優勢。」端小平說。

  不過,端小平也提醒:「化纖企業要維護行業整體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應根據市場實際需要,合理控制聚酯滌綸產能的投放。」

  亮點三是化纖產品的消費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這跟疫情密切相關。」端小平指出,疫情導致全球消費者參加正式場合所需的服裝種類需求遞減,整體居家時間增多,更加注重鍛鍊,由此帶來了對休閒、運動類服裝產品以及家用紡織品的需求出現新增長。受下遊這種需求變化影響,上遊化纖原料的消費結構也出現變化。2020年,由於下遊對針織面料、經編類產品需求量增加,以滌綸為例,帶動了對DTY產品的用量增加,而對FDY產品的用量減少。

  「這種趨勢只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疫情是否會對消費者長期的消費習慣造成深遠影響?這些現象目前可能還無法得出一個定論,但值得企業好好思考,從而有利於企業把握住未來趨勢,未雨綢繆。」端小平說。

  亮點四是國產碳纖維這一戰略性新材料行業經歷了產業化近20年的磨礪後,在2020年的極端行情下卻出現了逆勢上揚的勢頭,全年的產量增長至大約15000噸,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對此,端小平指出,究其背後原因,第一,碳纖維的用途廣泛,涉及體育休閒、航空航天,以及風電等工業領域。2020年,我國碳纖維市場受風電葉片需求驅動明顯。第二,說明國產碳纖維的整體質量已經基本過關。第三,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國外碳纖維企業的生產不正常,且運輸不暢,導致國外企業此前在中國投資設立的後道復材或製品廠的自身配套原料供應不暢。這類企業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開始採購我國碳纖維企業的產品,結果證明,我國碳纖維的質量符合要求。「這是本次疫情給我國碳纖維企業創造出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

  把握關鍵譜寫「十四五」新篇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化纖工業也將步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要點。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進步成果顯著,智能製造技術發展迅速,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推進效果顯著。」端小平指出,雖然2020年行業運行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從整個「十三五」發展區間看,我國化纖工業取得的發展成就仍很突出,在全球化纖工業和我國紡織工業大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那麼在「十三五」的發展基礎上,「十四五」期間,我國化纖工業需要把握住哪些發展關鍵點?

  一是要繼續推進行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在這方面,端小平強調:「我們要認識到,化纖行業此前多年那種動輒十幾個百分點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雖然疫情造成的影響何時才能過去目前仍無法確定,但可以預判,『十四五』期間,我國化纖行業的年均增速將與世界水平同步,基本維持在3%~4%左右,屬於需求端驅動的自然增長。當速度降下來後,行業整體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二是要努力順應「綠色發展」的大潮,繼續促進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端小平指出:「當前,世界各國對微塑料汙染問題高度關注,雖然疫情暫時降低了國外對此問題的關注熱度,但預計後續該問題將會持續發酵。同時,各國普遍對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問題十分關注。一批國際知名品牌也都紛紛制定了用再生滌綸替代原生滌綸的時間表,並加速落實。在此大趨勢下,『十四五』期間,我國化纖產業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就要繼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更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具體來看,要實行『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大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的發展力度,不斷提高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大生物可降解化纖產品的發展力度。」

  其實,受制於我國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我國再生聚酯滌綸行業的回收、資源化處理的組織體系目前仍不盡合理,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綜合利用技術水平還相對落後,且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分揀、流通、製造、銷售的整體產業鏈條仍未形成。

  「當前,行業能實現回收再利用的產品,集中在廢棄聚酯瓶、化纖廠殘次廢品和終端品牌的邊角料幾個方面,但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的,還包括海量的廢舊紡織品。對於海量的廢舊紡織品如何實現『閉環』循環再利用,是『十四五』時期行業要攻克的一大難點。其實,這不止是化纖行業自身要面對的課題,紡織產業鏈上下遊也要統一認識,積極面對並落實,甚至還需要全社會更廣泛層面的配套。比如,為了順應消費潮流,提高服飾產品穿著的舒適性,一方面,服裝品牌時常會選用含有多種纖維成分的混紡面料;但另一方面,如果從後續能更方便地實現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的角度考慮,企業在設計和選擇面料時就需要儘可能考慮面料成分的相對單一性。這二者之間如何平衡,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總體來看,紡織行業在不斷滿足消費者更高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倡導綠色消費,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端小平強調。

  三是要繼續加大機器換人力度,不斷提高行業整體的智能製造水平。

  「耐人尋味的是,相較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化纖行業當前『機器換人』的特徵比較明顯,勞動力成本在企業經營總成本中的佔比相對較小,但是,在協會對化纖企業進行的關於『十四五』時期所關注的成本問題的相關調研中,企業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關注度仍然排在第一位,而原材料成本、融資成本等排在後面。」端小平說。

  他就此進一步分析指出:「隨著我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青年一代對職業選擇方向的變化,『十四五』期間,在勞動力成本將繼續剛性上升的同時,用工難問題會更加凸顯。作為應對,化纖行業要進一步提高智能製造水平。其實,企業實行智能製造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會提升整個流程的運作效率,使產品質量更加穩定,更方便管理等。可以說,企業一旦用上了智能製造,就會發現離不開。」

  「『十四五』期間,隨著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入運用,化纖企業通過實施智能製造,將會逐步把上遊供應商、企業自身和下遊客戶全產業鏈多環節的數據都打通,實現數據流共享,逐步做到『萬物互聯』。從實際看,當前大力推進智能製造的化纖企業,基本都屬於『大塊頭』企業,未來,這類企業的客戶粘性越持續增加,越有可能在『萬物互聯』的市場上佔得先機。」端小平指出,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十四五」時期,我國紡織工業面臨著新的歷史任務,我國化纖行業也將繼續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環境
    原標題: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要乘勢而上、奮力前行,科學研判國際國內大勢,釐清發展思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科學謀劃 主動求變——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時代背景與重要意義
    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內疫情傳播得到基本控制的情況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仍不容樂觀,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關鍵歷史時期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如何統籌民族復興和百年變局,是時代交付「十四五」規劃所必須面對的中心任務。
  • 奮力譜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陶然、甘源、王勃報導:12月17日,中共崇陽縣委十四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縣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縣委常委會黨建工作報告,以及《中共崇陽縣委關於制定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共崇陽縣委十四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決議》(詳見第二版)。
  • 向業順:準確把握「十四五」主要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報告「十三五」時期以及過去一年縣委常委會工作,審議《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關於制定秀山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安排部署「十四五」時期以及2021
  • 蔡豔: 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
    區委書記蔡豔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標,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新優勢,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區領導陳旭輝、範鋒鑫、王興國參加會議。
  • 理上網來|編制「十四五」規劃,需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當前,各級各部門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如何既全面精準地把握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高質量地完成規劃編制工作?依筆者看來,關鍵是在這「五個字」上下好功夫。圍繞「變」字,客觀分析「十四五」發展環境,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十四五」期間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
    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在新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謀劃和推動上海「十四五」發展,必須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指引,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放在」,在新徵程上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準確把握「十四五」發展環境和背景的深刻變化
  • 汲取英雄力量,鬥志昂揚奮進「十四五」
    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現場。11月30日,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長沙舉行。省委書記許達哲出席並講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毛偉明主持,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出席。會前,許達哲、毛偉明等會見了受表彰的個人和集體代表併合影。
  • 知情明政 | 虹口: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開啟新發展階段的第一個五年,是虹口在新的起點上「脫胎換骨、功能重塑、能級躍升」的關鍵階段,也是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杆的重要時期。謀劃和推動「十四五」發展,必須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指引,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團結一心、砥礪奮進,在新徵程上奮力創造新時代虹口發展新奇蹟。
  • 面向「十四五」,準確把握「兩高四新」產業的戰略機遇
    趙越12月17日,佛山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召開,總結「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在佛山全市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熱潮中,南海必須更好把握「兩高四新」產業的戰略機遇。幸運的是,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正是「兩高四新」產業重要的發展窗口期。這是國內大環境和南海自身改革發展趨勢所決定的。創新環境將更完善。與傳統製造業相比,「兩高四新」產業與創新要素的互動更緊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新發展格局中的站位和使命
    今天,《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這份重磅文件,為接下來上海的發展描繪藍圖。《建議》起草小組相關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就《建議》的主線、要點和亮點等作了一番解讀。
  • 台州徵求對市五屆五次黨代會報告和「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意見
    12月17日,台州市委書記李躍旗先後主持召開部分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座談會,以及老幹部代表座談會,徵求對市五屆五次黨代會市委報告、市紀委報告、市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徵求意見稿)》和市委常委會民主生活會的意見。市領導張加波、趙海濱、周凌翔參加座談。
  • 溫州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權威解讀來了!
    一、歷史節點的關鍵謀劃——站在新發展階段把握溫州特質和使命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十四五」將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吹響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十四五」時期是溫州在新的起點上趕超跨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十四五」期間以至未來十五年,溫州將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提速期、新發展格局構建的窗口期、都市能級躍升的關鍵期、改革系統集成的深化期、市域現代治理的迭代期,在這樣的歷史關鍵期,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建議,具有特殊而深遠的重大意義。
  • 上海浦東「十四五」和未來長遠發展需要把握六大重大問題
    第一板塊是總論,包括導語和第一、第二部分,主要總結浦東發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時期浦東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浦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是分論,由第三至第九部分構成,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
  • 每經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十四五」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個關鍵詞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這也是統領「十四五」時期的戰略舉措。第三個關鍵詞,我認為是「突破」,即要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方面能有全面的突破,使我們創新驅動戰略能夠取得全面的成功。民生也會成為「十四五」時期一個重要的關鍵詞。
  • 香港菁英會主席曾鳳珠:香港青年要把握「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歷史性...
    新華社香港11月21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菁英會主席曾鳳珠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十四五」規劃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作為國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不能缺席,而代表香港未來的年輕人則更不能缺席,香港青年要珍惜並把握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 ...聽取「十四五」發展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情況匯報
    王鈞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 聽取「十四五」發展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情況匯報 2020-12-02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方日報社論: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東篇章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形勢任務,自覺肩負起在新徵程中的使命擔當。
  • 「評論」唱響最美「和弦」 譜寫「五個鹹豐」新篇章
    沐浴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春風,在全黨全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關鍵時刻,190名政協委員將來自五湖四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共商發展大計,共謀治理之策!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圓滿答卷!回眸過去,我們不負韶華,砥礪前行!——五年來,我們一以貫之,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 市委用一天時間開展「頭腦風暴」,為武漢「十四五」發展把「脈」開...
    12月15日,市委用一天時間召開工作務虛會,圍繞謀劃和制定我市「十四五」規劃開展「頭腦風暴」。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主持會議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時的殷殷囑託,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錨定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目標不放鬆,科學謀劃「十四五」,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武漢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