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每個崗位對學歷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崗位門檻很高,需要研究生等以上學歷才行。但有得崗位門檻則不太高,一些基層單位會將條件放的很寬,大專生去報考也一樣能成功「上岸」。
文/教育號角
最近國考的報名結束了,權威統計顯示今年公務員的競爭度極高,有的只招一人的崗位甚至報考人數近4000人。雖然每年的「國考」都非常火爆,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下,短短幾天的功夫,報名人數就超過了10萬人,由此也能看出「公務員」的競爭多麼激烈。
就業難一直是困擾當代大學畢業生的問題,在今年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的背景之下,就業難搖身一變,成了「就業難上加難」。眾多企業紛紛倒閉,下崗人數增多,剩餘未倒閉的企業大部分都選擇大量裁員縮短收支,剩餘還招人的公司除了「騙子」公司,正經公司招人的沒幾個。
於是更多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轉移到公務員身上,畢竟這次疫情之下,公務員的崗位不僅沒有裁員,在大家每個月都停止發薪的時候,他們能正常的拿到薪水和補助,所以公務員在我國社會地位高也不奇怪了。
因為大部分公務員招考的崗位,都是收本科生居多,所以人們提起公務員就下意識覺得是本科生才能去考。其實並非如此,雖然沒有招錄本科生的崗位選擇多,但是招大專生的崗位也有很多。那麼接下來就說說,本科公務員和大專公務員的區別吧!
本科和專科考上的「公務員」有啥不同?
1、薪資待遇
首先要說的肯定是薪資待遇了!當你成功考取心儀崗位的時候,過了試用期你就會得到「編制」。編制是有等級之分的,一般大專公務員轉正後,通常會比本科公務員編制低一級,薪資待遇和日常的公司福利自然就都不同,總的來說本科生會略勝一籌。
2、崗位選擇
崗位的選擇性,大專生也比本科生少很多。熱門城市的公務員幾乎不用考慮了,大專生只能選擇一些周邊的偏遠城市。還有些崗位雖然門檻不高,但是大專生進去以後通常被淪為「陪跑員」,所以大專生不靠資源能成功上岸的,都非常有實力,也極其幸運。
3、晉升機會
雖然都是公務員,但是工作內容卻千差萬別。大專生應該自己心裡也明白「學歷歧視」的問題吧?很多工作沒辦法快速的掌握,這個時候領導對待大專生和本科生的態度截然不同。所以,在工作上本科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畢竟你高考的時候不努力,在未來都是要還回來的。
如何增加大專生「上岸」概率?
1、合理選擇崗位
對於大專生可選擇的崗位並不多,但可不要因為這樣就「眼高手低」,要明白很多崗位的大專生都是陪跑員。看好崗位的報名條件,找好適合的崗位,這裡說的適合不是崗位適合你,而是你適合崗位的工作。不要將目標一味地放在本地,其實如果外地崗位更適合,你可以選擇考慮外地的崗位等等。
2、做好學習計劃
學習最怕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備考前建立學習計劃並為之努力。既然是考試,自然要放棄一些業餘的休息時間。你要明報公務員這個崗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的,本科生甚至碩士生都為了考試辛苦備考,而大專生本來在學歷這塊處於劣勢,自然是要更努力的學習才行。
3、堅持並且努力
學習除了堅持和努力並無捷徑可言,除非你是智商200+的天才。但是如果智商真的這麼高,也不會淪為大專水平了,或者緊盯公務員的崗位啦,是不是?其次決定報考後,就無條件地相信自己吧!不要總擔心自己能不能考上,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太陽每天都會按時升起。
寫在最後:
其實本科生公務員和專科生的公務員差距真的很大,無論是在崗位的選擇方面,還是考試成功率及未來工作晉升等等,大專生相對於本科生都處於劣勢地位,這一點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公務員的考試每年都非常激烈,如果真的決定要報考的話,還是要充分地做好公務員備考,然後在考試的時候全力以赴。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考取自己心儀的職位,每天都過得開心!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你覺得大專公務員和本科公務員有什麼不同?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出來,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來源:教育號角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