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傳奇永不落幕:雅安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2020-12-10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傳奇永不落幕

雅安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伍 悅 張雨蝶

對話抗戰老兵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暨雅安解放70周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70年過去了,英雄們解甲歸田,隱功藏名,但大江日夜流,慷慨歌未央。我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可能來自中學的教材,可能來自黑白的影像,還可能是剛上映的電影……

被修復的影像資料好像足夠讓你看見;買上一張IMAX的電影票似乎也能「身臨其境」……我們有太多的途徑,去了解,但似乎也僅限於「了解」。

我們想更深度地觸摸這段歷史,而老兵們就是「活著的歷史」。他們年輕的有80多歲,年長的已是期頤之壽。下一個10年,他們有的人可能就不在了。尋訪他們,就是為這個世界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年6月,一場策劃已久的尋訪之旅開始。皺紋已經爬滿了他們的臉,他們平平淡淡地講述著那段戰火紛飛的日子,我們在旁邊乖乖地聽著、記錄著,眼淚不知不覺就掛在了眼角,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他們讓我們看到,也讓我們相信:什麼是民族風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和民族智慧!

歷時五個月,行走三千多公裡,跋山涉水,四處尋訪,活動終於在今天「成熟」。我們製作了微紀錄片、VR展館、線下展館等產品,推出了深度報導。

今天,我們試圖通過與老兵交談,同尋訪活動策展者、攝影師對話,還原這段歷史。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讓你也能觸摸到這份沉澱了70年的歷史溫度。

龍九成:幫我找找劉道貴

龍九成講述細菌戰經歷,當時衣服拉開用手指就能輕易刮下一團蝨子

龍九成,1930年3月生,1951年1月入伍,1951年11月隨部入朝參戰,1966年8月退伍。中國人民志願軍64軍191師573團2營5連2排5班戰士,曾參加上甘嶺戰役中的馬良山戰鬥。

「你走了我生了娃娃咋辦?」一心想當兵的龍九成決定入伍時,懷有身孕的老婆說什麼也不讓他走。龍九成勸道,「我兩三個月就回來了。」他哪料得到,這匆匆一別後,再見時,兒子都四五歲了。

1951年春節剛過,龍九成和同鄉的夥伴從滎經縣徒步到了雅安主城區,接著坐汽車到了重慶,上輪船抵達武漢,乘火車來到河北……隨著交通工具不斷地改變,龍九成心裡越犯嘀咕,「拐了,這下兩三年都走不回來了。」

進入朝鮮後,龍九成第一次收到了家人的來信,信中的內容把他高興壞了,「我當爸爸了!我一定要爭取活著回去,看看娃娃。」

龍九成估摸著時間,兒子出生那天,剛好是他們渡過鴨綠江的時候。於是,他給兒子取名「龍渡江」。

1951年秋,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對志願軍陣地開展瘋狂進攻,龍九成隨部奪取馬良山陣地。

「敵人坦克炮轟炸20分鐘,我們也重炮還擊20分鐘,馬良山滿山的松樹被打得一根不剩。」這次戰鬥志願軍採用迂迴戰術,最終圍殲馬良山「聯合國軍」守軍4400餘人,一舉奪得馬良山陣地。

奪取陣地後,龍九成所在的通訊班一共12人又奉命前往馬良山打掃戰場。那時,山裡的炮火併未消停。

「炮彈來了就趴下,炮彈停了就快跑。」一向「悶膽大」的龍九成走在了隊伍最前面,他最要好的夥伴劉道貴緊緊跟在他身後。

行至半山腰時,又是一陣轟炸。一時間,整個山頭被濃濃的煙霧瀰漫,什麼都看不見。等煙霧散去,龍九成耳邊傳來了哀嚎聲,循聲望去,只見一旁的劉道貴已經渾身是血。

「手就剩下一層皮連著,屁股被炸了一個洞。」想也沒想,龍九成背著劉道貴就沒命地向山下跑去。

頭頂上,飛機依舊在咆哮,腳下是沒過膝蓋的炮土和積雪,劉道貴被炸斷的手臂在龍九成的眼前來回晃蕩,滾燙的血浸透了倆人的衣服。

「我也不知道我哪裡來的力氣,我就怕他死在了山上。」跑!跑得越快越好!一步、兩步……一分鐘、兩分鐘……不知過了多久,龍九成終於把劉道貴送到了衛生所。

「快!快!快!」剛放下劉道貴,龍九成又被催促著去抬別的傷員。而這一轉身,他便再也沒了劉道貴的消息。「我想他得很!他是重慶璧山人,我們倆歲數一樣大,睡覺都挨在一塊兒。」

那天上戰場前,劉道貴還跟龍九成說,「我要依賴你,你走哪兒,我就去哪兒。」

龍九成回答他,「不要怕。」

「我現在就想知道他還在不在,你們幫我找找他。有生之年能夠見到他的話,我讓家屬帶我去重慶找他,就了我這個心願了。」這段話,龍九成重複著,又重複著……

周清云:勇敢殺敵 絕不後退

周清雲在戰鬥中,右手中指被子彈打斷

周清雲,1932年3月生,1951年4月入伍,1952年5月隨部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604團2營1連2排3班戰士,曾參加玉雲山防禦戰、1953年夏季全面反擊戰。

周清雲還未參軍的時候,父親帶回來一個12歲的小女孩。儘管家裡也揭不開鍋,但家裡人還是不忍心看著小女孩在街上流離失所,想著如果將來能處就給周清雲做老婆,不能處就當作侄女兒吧!那時,周清雲也是十多歲的黃毛小子,因為窮,只在私塾念過半本《百家姓》。

19歲,正耕地的周清雲被同鄉的夥伴吆喝一聲「打美國鬼子」,便跟著上了車,直到家裡收到周清雲換下來的衣服才知道,他當兵去了。

在朝鮮四年期間,不太會認字的他從未同家裡有過一封書信往來。

因為個頭小、年紀也小,在部隊裡,大伙兒都管他叫「小鬼」。

不過,可別看小瞧他,周清雲可是玩兒衝鋒鎗的。

1953年夏,志願軍發起夏季全面反擊戰。戰前,周清雲立下戰書:「我保證,聽從指揮,勇敢殺敵,永不退縮。」

隨後,他奉命隨部堅守陣地,多次打退美軍的瘋狂進攻。「那真是炮打出來的,人轟出來的,打得土都是紅的、焦的。」

一天,當周清雲一撥人追擊到一個小山包上,突然,敵人從側面反撲上來。「照著我們就『突突突』開槍,一下就把我的槍打成了兩半截,被擊穿的棉衣到處往外蹦棉花。」

沒有了槍,周清雲連忙掏出手榴彈給敵人扔去。直到手裡空了,才發覺手心黏糊糊的,定睛一看,「糟了,中指沒了」!這下,周清雲便成了「九根手指的『小鬼』」。

即便這樣,他仍然堅持輕傷不下火線,英勇頑強戰鬥,與所在部隊進攻至漢城城下。至此,全連130餘名指戰員,僅40餘人倖存。「我們每一個戰士、每一個兵,頭腦當中只有一句話——勇敢殺敵,絕不後退!」

1955年8月,周清雲回國留在了青島,終於託人給家裡去了一封信和50塊錢。信裡,他對「小女孩」說,「你有兩個選擇,拿著錢愛去哪兒去哪兒,我不留;或者,來青島找我,我待你。」

於是,「小女孩」不遠千裡到了青島。

很多人都不解,憑著周清雲的軍功章,他完全可以在青島處個對象,十多歲孩子間的關係怕是連感情都談不上吧……

「二十出頭,穿著軍裝,走在街上,我還是很漂亮的,好多女孩都想跟著我。但是,沒必要。我參軍後,她沒有走,一直在我家吃苦耐勞,有功勞。把她撇開,這就沒有良心。」周清雲說,他們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四世同堂,很滿足。

時紹鈺:我是平凡的更是幸運的

時紹鈺展示當年的才藝

時紹鈺,1936年11月生,1951年6月入伍,1952年1月隨部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606團2營4連4班戰士,曾參加上甘嶺戰役(左右側翼)、十字架山戰役、轎巖山戰役。

唱歌、扭秧歌……時紹鈺打小就是遠近聞名的文藝尖子。也正是看中了他的這個特長,不滿16歲,連長就破例允許他入伍了。

那是時紹鈺第一次走出村子,他倆手拽著前面連長的背包,緊緊地閉著眼睛,走過了鐵索橋,離開了雅安;又同戰士們抓著一條毛巾,在夜裡行軍一個月,走到了「三八線」。直到通過封鎖線,槍聲響起,眼前的戰士突然倒下,他才陡然明白,「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

時紹鈺被補充進了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606團2營4連4班,能歌善舞的他又被抽調到師部的文訓隊進行學習,並擔任戰前鼓動宣傳隊員。那段日子,戰士們上前線,他們便組成啦啦隊,以歌聲鼓舞士氣。平常日子,他們就組織隊伍到各個部隊開展文藝演出。

他們的演出場地通常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坑道。「我們準備了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叫《戰士之家》,實際上應該叫《坑道之家》。」在狹窄的坑道裡,時紹鈺操著一口「椒鹽普通話」有滋有味地唱道:

坑道工事堅無比

古今中外屬第一

坑道堅又堅

敵人看到就打顫顫

你別看著坑道門口小

裡邊兒東西可不少

有圖書館、有炊事班、有衛生間

樣樣都俱全

同志們

你聽我講

前面就是圖書館

你別看這書店小

裡邊兒東西可不少

小人書、連環畫

打仗不忘學文化

小人書是看得歡

一篇一篇又一篇

……

同志們你再往前看

前面就是炊事班

炊事班的同志是真辛苦

白天黑夜磨豆腐

大豆腐汁小豆腐汁

油炸豆腐炒豆腐

油炒豆腐燴豆腐

……

「在坑道裡演出的過程,記憶猶新。」直到如今,時紹鈺依舊能神採飛揚地演上這麼一出。他永遠忘不了在那片被炮火炙烤的土地下面,他和戰士們曾在歌聲中短暫地忘記傷痛,開懷大笑。

1953年夏季反擊戰打響,時紹鈺繼續擔任通訊員,負責向附近的部隊傳達上級的指示。「白天有任務,就靠運氣活著,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子彈會從哪裡飛過來;晚上出任務,沒有照明,就從死人堆裡爬過去送信。」時紹鈺心裡比誰都清楚,敵人的槍,一打指戰員,二打通訊員。但他寬慰自己,「比起一直奮戰在前線的戰士,我已經安全多了。」

所幸,他活著回來了。

「我不僅活下來了,回國後還給我安排了工作。所以,我是平凡的,更是幸運的。」如今,時紹鈺家成了名副其實的「軍人之家」。「我是抗美援朝老兵,我老大是陸軍,老二是運輸兵,小閨女是海軍的通信兵。」

小學生參觀攝影展

和自己合個影,緬懷那段熱血的歲月

離鄉出徵千萬裡

捨生忘死保家鄉

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字:伍 悅 張雨蝶

攝影:郝立藝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

視頻來源:「四川雅安」微信公眾號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傳奇永不落幕:雅安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詩詞選
    編者按: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精神如星光般閃耀,激勵中華兒女在復興路上只爭朝夕,砥礪奮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早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前行。為此,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這個重大節點,選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 日前,黔南州四舉措開展好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傳承和...
    日前,黔南州四舉措開展好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是開展走訪慰問,傳遞關心關愛。黔南州及時制定了走訪慰問等系列活動方案,州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帶隊到部分健在的在黔南(黔南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家屬及擁軍支前模範代表家中進行走訪慰問,送上慰問金,給他們送去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 長沙86歲教師榮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紅網時刻長沙11月4日訊(通訊員 胡蘭 周易)「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11月13日,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袁義和將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親自遞交到退休老教師柳克昌同志手中,並聆聽了這位「最可愛的人」的英雄故事。
  •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些紀錄片、電視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緬懷先烈,表達對志願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上海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將在近期推出一系列特別節目。  精心策劃大版面特別直播報導  10月23日,北京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當日上午9點至12點,東方衛視將推出「氣壯山河——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直播報導。
  •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紀念章使用紫銅胎鍍金、銀材質,通徑為50毫米    紀念章核心部分為志願軍戰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鴿、水紋和中朝兩國國旗元素編制的綬帶環繞四周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小學手抄報資料
    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觀後感(匯總)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好文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起,經歷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北京市徐悲鴻中學開展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講座
    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新時代青年砥礪前行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來,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激勵著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而且鼓舞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振奮人心的樂章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活動,老戰士再唱「雄赳赳...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昨日在京開幕。今日(20日)上午9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親屬代表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 【方志四川•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三十八軍後代、老兵...
    三十八軍後代、老兵祭掃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實申衛平抗美援朝是發生在70年前一場波瀾壯闊、史詩般的戰爭,偉大領袖毛主席親筆題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抗美援朝戰戰爭中,近二十萬中華好兒女犧牲在戰場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經常祭奠、憑弔這些抗美援朝、為國捐軀的英雄們。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地址在哪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地址在哪裡?  答: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軍博展覽大樓一層西側1至3展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9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地址在哪裡及怎麼坐車(交通指南一覽)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間是什麼時候?
  • 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宣良、梅世雄、徐揚、王琦  闊別祖國近七十載的英雄,終於回家了!  「兄弟們,你們終於回來了!」88歲的志願軍老兵李維波嗓音嘶啞,眼眶溼潤,「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這是正義的勝利,這是和平的勝利,這是人民的勝利!
  • ...無恙,國泰民安」——一個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老兵的回憶錄
    當這沉甸甸的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佩戴在胸前的時候,他的內心百感交集,許多畫面又一次浮現起來……「70年了,祖國沒有忘記我們」,他強忍著淚水,努力起身,向祖國深深的敬了個軍禮。1951年4月22歲的他,服役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149師0169部隊,先後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四次戰役。當中國人民懷揣美好的生活憧憬,新中國百廢待興,,但美帝國主義卻野心不死。美國武裝幹涉朝鮮內戰並武裝侵略中國臺灣,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妄想在我們家門口駐兵,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同意。「過江,殺敵,保家衛國,」那時候每個人心裡都熱血沸騰!
  • 【鐵血榮光——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鐵血榮光——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我們是鋼鐵的軍隊」——抗美援朝老兵尚瑞堯的故事 2020-10-19 06:55:53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肖暢] [
  • ...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戰火青春...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戰火青春 英雄永生 2020年10月16日 16:15:00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的《英雄不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為您講述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的故事。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從流浪兒到勇猛戰士...
    【鐵血榮光——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從流浪兒到勇猛戰士——抗美援朝老兵申太恆的故事 2020-10-15 07:47:13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昌小英] [
  • 抗美援朝70周年|劉啟永:敢打敢拼,有勇有謀
    70周年 系列報導 【每日推送2篇 共8篇】 讓我們一起聆聽 烏蘭察布的老兵們 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1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
    致敬「最可愛的人」 共憶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 ——凱裡學院「戰火與青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專題訪談會圓滿舉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懷著滿腔熱血,趕赴朝鮮,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保家衛國。
  • 大崇鄉:鄉人大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11月3日,大崇鄉人大主席李斌同志帶領部分鄉人大代表和鄉退役軍人站工作人員,走訪慰問了抗美援朝老兵蔣明連和楊春蒲。在老戰士家中,李斌與老人們促膝交談,認真聆聽他們當年參加抗美援朝的經歷,重溫紅色革命歷史,並親自為老兵佩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慰問中,李斌仔細詢問了老人的身體、生活等狀況,表達了黨委和政府對老兵們的關懷。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
    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的《英雄不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為您講述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的故事。1953年7月,李家發所在的連隊主攻敵人扼守的轎巖山。在攻佔主峰的戰鬥中,為了給受阻的部隊掃清前進障礙,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地堡機槍眼,壯烈犧牲,年僅19歲。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蘭州老奶奶汪桂蘭...
    蘭州老奶奶汪桂蘭 曾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小不點」汪桂蘭老人。房子有70多平方米,當初單位分房時,她本應該可以分到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但她讓給了別人,自己選了小的。家裡樸素整潔,汪桂蘭老人滿頭銀髮,戴著深色眼鏡,「我的眼睛不好使,看電視也只是聽聽聲音,畫面模糊得看不清。」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1月20日,汪桂蘭老人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蘭州鐵路公司轉來的紀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