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昆明終於有了「入冬成功」的經歷,但伴隨而來的也是對城市各個環節的考驗。作為城市環境中的重要部分,為了讓植物們安全越冬,市城市管理局在12月初就做好了冬季園林植物管養的相關部署,目前已經在全市開展綠化植物防寒防凍、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不少市民最近發現,在路上不少行道樹的樹幹都被刷白了,有的還包上了一層薄膜,這些都是樹木冬季防寒的一些措施。市城市管理局介紹,為應對2020年至2021年冬春季可能出現的極端低溫災害性天氣,增強植物的抗寒性,確保植物安全越冬並做好今冬明春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市城市管理局早在11月5日就組織召開2020年冬季園林綠化管養工作專題會議,並於11月中旬向各縣(市)區下發《關於做好冬季園林植物管養工作通知》。
路邊的行道樹都完成了防寒保暖措施
「12月8日,我們再次組織召開了冬季防寒防凍工作專題會,進一步督促和指導各縣(市)區加強冬季精細化管養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冬季綠化管養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各區都紛紛動員起來做好相應的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全市已鋪設綠色遮陰網119.9萬多平方米
據統計,目前全市的冬季園林植物管養工作主要包括綠化植物防寒防凍工作、綠化植物整形修剪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等。
綠化植物防寒防凍方面,全市完成樹木刷白215.9萬多株,樹幹包裹24.5萬多株,灌木、地被鋪置綠色遮陰網119.9萬多平方米。此外,完成喬木修剪105.5萬多株,灌木、地被修剪536.9萬多平方米。
曇華寺公園內的樹木已完成遮陰覆蓋
針對病蟲害的防治,目前各縣區正在積極開展,主要是結合冬季修剪工作,及時對病蟲枝葉進行修剪,對綠地內的枯枝落葉和雜草進行清理,併集中處理綠化垃圾,直接消滅害蟲,減少病原物;對各園林植物普遍噴灑石硫合劑,有效殺滅附著在植物枝條、芽腋以及樹皮縫隙內的害蟲越冬體,同時根據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做好昆明地區高發和重點關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如白粉病、蚧殼蟲、紅棕象甲、材小蠹、紅火蟻等。
行道樹已包裹上薄膜
「截止目前,五華區病蟲害防治喬木3800株,綠地4500平方米;官渡區出動打藥車42臺,防治工人119人,總計使用農藥62.9噸;西山區對全區範圍內海棗根據染病情況防治紅棕象甲353株;經開區出動打藥車60臺次,防治工人892名,噴灑藥物3659噸;嵩明病蟲害防治喬木808株,15株加拿利海棗樹還需要防治;尋甸縣實施綠地藥物噴施病蟲害防治75261平方米;昆明市服務中心病蟲害防治2次。」該工作人員介紹。
在全市的幾大公園內,樹木防寒防凍工作也在開展。以曇華寺公園為例,針對園內的樹木也開展了塗白和灌木加蓋防寒措施的工作。「優曇樹我們開展了塗白和外圍處理的相關工作,目前園內共塗白喬木2700多株,防寒地被已覆蓋1000多平方米。」曇華寺公園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樹木做好防護的同時,目前園內的玉蘭花正在最後一波盛花期,市民也可到袁嘉穀紀念園中觀賞。
本周內將完成易倒伏樹木排查檢查
除了開展相應的針對性管養工作外,精細化管養工作也在日常實行。按照全市要求,各縣市區都在加強日常水肥管理,及時灌溉,適當追肥,以增強植株機體抗病抗蟲抗寒的能力,確保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針對於新栽的植株,要求規範種植,設立和加固支撐,並及時澆灌定根水,提高植物成活率;同時對作業中產生的綠化垃圾,要求做到日產日清,確保綠地整潔。
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透露,全市各縣(市)區將在本周內再次對轄區範圍內易倒伏的樹木進行排查檢查,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各項防範措施。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我們也在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對接,密切關注天氣動向,做好大風、暴雨、霜降、大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以及突發事故的預警、預防工作,制定詳盡的應急預案及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建立應急快速響應機制,確保能第一時間科學處置,杜絕園林綠化管養安全事故發生。」該工作人員表示。
【名詞解釋】
刷白:進入冬季後,對樹幹刷上塗白劑,可有效地防禦凍害,防止病蟲在樹幹上越冬,並殺死在樹幹上越冬的病蟲害。同時預防寒冷溫度對果樹等的侵害,起到保溫防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