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健忘的,最近這一年來討論最多的是勒布朗稱王、卡哇伊轉投快船、字母哥衛冕mvp、登哥「亂殺」各種得分紀錄。而在一年多以前大家關心的還是那個四星甚至五星勇士能否完成三連冠,甚至全聯盟都籠罩在勇士的「金色恐怖」中,然後2019年總決賽,「勇士王朝」就塌了。
而其中一切的導火索其實就是杜蘭特的受傷。
杜蘭特在2019年總決賽的受傷徹底改變了整個nba
19年西部半決賽對火箭第五場,小腿拉傷,
19年總決賽對猛龍第五場,跟腱斷裂。
受傷前的他剛剛迎來了自己生涯最恐怖的季後賽表現。首輪對陣快船場均35分命中率56.7%,第六場50分、其中上半場38分和巴克利爵士並列季後賽半場得分第一。
在他沒有倒下前,估計包括猛龍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們能夠扳倒擁有杜蘭特的勇士、史上最頂尖的進攻體系+歷史頂級的季後賽殺手。
倒下時的杜蘭特正值31歲、歷史僅次於喬丹(10次)和「大北鬥」張伯倫(7次)的四屆得分王、同時還是最年輕的得分王(21歲零197天)以及第二年輕的兩萬分先生(依舊僅次於詹姆斯)。
杜蘭特的整個生涯都是以聯盟頂級得分手的身份出現
一、阿杜的影響力——是死神更是挑戰者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裡,他是唯一可以與勒布朗·詹姆斯全面抗衡的球員。
如果說勒布朗的統治力覆蓋了這個十年,然後被庫裡率領的勇士王朝一把奪走後,那麼凱文·杜蘭特就是這個十年裡最大的挑戰者。
2011年西部決賽,還在新秀合同裡的他和那一年封神的諾維斯基在首場比賽就40分對飆,最後輸給了老辣的德國天王。
2012年總決賽,勒布朗拿第一個冠軍時的總決賽對手就是他,甚至他場均30.6的得分還要高過勒布朗(28.6)
2012-16年他是馬刺在西部的第一對手,三次碰面兩次勝出,至少讓偉大的「GDP」組合少拿了一個總冠軍。
2016年他們又差點把73勝的勇士在西部決賽裡拉下馬,最後輸給了「G6湯」天神下凡般的11個三分球。
然後他想通了,投入了勇士大家庭,成為了「死亡五小」裡的終極死神,補強了勇士王朝最後的短板。他不但收穫了兩次總冠軍+fmvp的雙黃蛋,而且都是從老對手勒布朗手裡,大仇得報。
縱觀詹姆斯17年職業生涯,只有杜蘭特是能和他等量齊觀的對手
但事實上,這幾年杜蘭特在聯盟的影響力事實上是在減弱的。
2011-15年,他和雷霆都是聯盟中備受期待的最大潛力股,年紀輕輕就進軍總決賽,拿下四屆得分王又加冕mvp。即使哈登出走,他和威少爺的組合也是聯盟中無論實力還是影響力都僅次於「詹韋連線」的存在。
但無論是總決賽還是常規賽mvp的評選,老詹始終都壓過杜蘭特一頭。但那時人們對杜蘭特的態度是寬容的,正如喬丹也曾活在「黑白雙煞」的光輝下,鄧肯也見證了奧尼爾的「三連冠」,杜蘭特超越勒布朗打下一片天地,應該也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他還是眾人眼中溫文爾雅、才華橫溢的「書包杜」。
但是隨著2014-15他和威少各自受傷耽誤兩年、2016年西部決賽3:1領先又被勇士翻盤,眼看著步入而立之年的杜蘭特也「不想努力了」,他選擇接受庫裡和勇士的懷抱,在被淘汰2個月後就披上了剛剛擊敗自己的對手的球衣。
加盟勇士的杜蘭特,終於拿到了總冠軍
冒天下之大不韙,顛覆了很多人的三觀。尤其在很多「忠誠粉」、「傳統粉」眼裡,他這麼做就是詹姆斯「2010決定」的2.0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後面兩年他連續拿下總冠軍、fmvp,但關於mvp、關於歷史地位等一系列的評價好像都開始跟他無關,他從一個「乖乖仔」成了一個「BAD GUY」(壞小子),再加上後來一系列的「洗澡水梗」、「小號梗」,讓在勇士的他一度成為了滅霸一般的存在,甚至間接洗白了詹姆斯的那個決定。
尤其2018年他雖然橫掃了詹姆斯的騎士,但在外界眼裡那一年包攬總冠軍和fmvp的他,依然沒有獨自帶隊殺穿東部,最後被他的「宇宙勇」一擊即潰的詹姆斯來得偉大。
連續兩年在詹姆斯頭上投進準絕殺的大號三分,但杜蘭特卻沒有拿到渴望已久的「天下第一人」稱號
現實是公平的,你選擇了一些東西,註定了也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這個時期的杜蘭特,即使已經冠軍加身,卻還是nba裡的「反派」。
但以他的天賦和身手,原本並不該如此的。
二、巔峰杜蘭特——屬於未來的超級死神
雖然註冊身高是2米08,但杜蘭特身高在2米1以上已經是個公開的秘密。這是個放在之前任何時代都應該歸於內線的體格,但哪怕是剛進入聯盟時期都沒有人認為杜蘭特的才華該打內線。
他的投射在大學時期就已經鍛造到了nba平均水平以上,天賦的手感讓他即使起初骨瘦如柴也依然可以探囊取物般得分,新秀賽季他就是憑藉出色的跑位和優質的投射拿下了20.3分,成為了那屆新秀當之無愧的第一。
新秀賽季的杜蘭特就顯露出頂級殺手的潛質
生涯第三個賽季他就拿下了得分王,在10年前的那個時代,小前鋒還都是些兩米出頭的標準身材,面對矮一頭的對手杜蘭特可以輕鬆地在他們頭上完成各種跳投,一旦他能將籃球舉過頭頂,那麼你只能祈禱籃筐站在你的那一邊。所以那些年杜蘭特跟mvp時的諾維斯基一樣反而是面對小個防守者(阿泰斯特、託尼·阿倫),被封下盤時效率會低一些。
但是在2012年以後,理論上杜蘭特已經補強了技術上最後一塊短板。他的持球突破變得更加地細膩,招牌式地身側運球接交叉步啟動不但可以急停幹拔、同時也能夠作為起速突破的起手式,然後直接殺入內線或者接一個側身中投。
2米11的杜蘭特擁有著與身材完全不相符的控運技巧
背身時他的腰位翻身中投也是幾乎無法封蓋的,2米1以上的身高加上2米28的臂展讓他和姚明一樣只要能夠順利地抬手、起跳就已經能夠讓對手絕望,那時的他無論是陣地戰還是運動戰中都是近乎無解的大殺器。
如果只是又高又快那他也許還只能像今天的字母哥那樣在常規賽稱王稱霸,但他投籃的技藝和效率即使放在nba歷史長河中都是頂尖級別,他的生涯真實命中率達到了61.3%,作為對比勒布朗是58.6%,同為頂尖投籃手的拉裡·伯德是56.4%,如今的nba投籃效率之王哈登是61%。
在以投射為主要武器的球員中,也就只有史蒂芬·庫裡比他略高一籌(62.3%)。
杜蘭特的後仰中投一度是無解的殺器
更為難得的是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有一位頂尖攻擊型後衛在身邊,前半段的威少、後半段的庫裡。作為聯盟歷史頂尖級別的得分手,12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有4個賽季出手數量都不是球隊老大,有10個賽季身邊有一個場均出手超過15次的搭檔,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拿到了四個得分王,他在進攻端的無解程度和得分效率可見一斑!
在他進入「得分王」階段時,他有著中鋒一般的身高、前鋒一般的技巧和頂級分衛的投射,幾乎面對所有位置的球員都能形成錯位,除了勒布朗聯盟幾乎沒有人能夠在正面與他抗衡。
在小球時代來臨之前,杜蘭特和勒布朗就是超前於這個時代的未來戰士。
曾經的詹杜是聯盟公認的「大小王」
但是他在球場上的影響力似乎只限於得分層面。雷霆時期他除了mvp賽季場均助攻都沒有超過5次,那時雷霆最具有殺傷力的戰術就是他和威少的單打,在進攻端對手很容易將他和威少與隊友們分開,形成「2+3」打一個隊的情況,而在防守端他的影響力就遠比進攻端小得多,他是一個不錯的單防者,但除了偶爾的飛身大帽,他對球隊防守體系的加成就小得多了,相比於他在進攻端拿得分王如喝水,職業生涯他可從來沒有進入過最佳防守陣容。
直到去了勇士,杜蘭特才擁有了一個能夠匹配他絕世天賦的頂級平臺,不單因為身邊有庫裡、湯普森這樣的頂級隊友,而是勇士歷史頂尖的進攻體系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團隊氛圍,不但讓阿杜享受到了在雷霆從未有過的精妙戰術,同時也逼迫著他從一名單純的得分大王向一個攻防兩端更全面、更高級別的巨星拓展。
在勇士隊杜蘭特的全面才華得以更好地施展
勇士期間,在庫裡、格林、伊戈達拉精妙傳球的灌溉下,他的投籃命中率一度達到恐怖的53.9%,真實命中率是生涯最高的65.1%,而他自己生涯助攻次數也第一次達到了5.5次以上,而防守端他是「死亡五小」中事實上的護筐者,籃板和封蓋數都達到了生涯最高,在勇士杜蘭特雖然出場時間、出手數、得分都有所下降,但其實進化成了更全面也更具影響力的存在。
三、新的時代——阿杜的選擇我們永遠不懂
2018年與勇士分道揚鑣後,阿杜選擇了布魯克林籃網。這本無可厚非,地處大城市紐約、nba第二有錢的蔡老闆、擁有丁維迪、勒維特、阿倫等當打之年的實力派。但讓人費解的是他選擇攜手的搭檔是凱裡·歐文。
一個和他一樣,得分能力超群的頂尖殺手。
作為聯盟又一對巨星組合,杜蘭特和歐文的打法風格卻高度重合
作為前幾年「騎勇大戰」的絕對主角之一,歐文個人的進攻能力毋庸置疑,即使放到歷史長河中歐文都擁有同位置頂尖的個人進攻能力。但讓人尷尬的是歐文在帶隊能力和組織串聯上從來沒有得到過證明。
生涯前三年當他獨自帶隊時騎士的總戰績是78勝168負幾乎年年是東部魚腩,到了凱爾特人之後也壓不住塔圖姆、羅齊爾這樣的年輕後生,最後被凱爾特人無奈放棄。而更讓人尷尬的是作為聯盟頂尖一號位,他整個生涯助攻次數都沒有達到過7次以上,組織進攻幾乎從來不是歐文的強項。
再加上球隊原先的丁維迪、勒維特也是單打強於組織的得分高手,如今的籃網就像是擁有頂級火力的武器庫,卻缺少一套成熟的火控系統。
即使如今的教練是史蒂夫·納什,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後衛之一,但如何將這兩名極限單打手捏合成為機具破壞力的「頂級雙拳」也是決定球隊賽季成敗的關鍵之舉。
新賽季納什攜恩師丹東尼執掌籃網教鞭
到底是師從安東尼將歐文改造成哈登、納什那樣的大持球者、杜蘭特充當終結點,還是效法原先的雷霆打造新版的「杜歐雙少」?無論怎樣都是聯盟中攻擊力炸裂的「巨星組合」。
至於阿杜在跟腱斷裂後的狀態恢復問題,我只想說頂級得分手的彈跳、速度、敏捷都會因為年齡和傷病的原因而出現不可逆轉的下滑,唯有那天賦的投籃手感永遠不會背叛自己,而說到投籃,這個聯盟又有幾人能跟這位「死神」相比呢?
新的賽季,就讓聯盟重新體會到「死神收割」的恐怖吧。
新賽季曾經讓聯盟戰慄的死神即將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