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蔣文瀾講述日本老兵的懺悔故事
萬家嶺大捷中被圍困的日本軍官
八年抗戰期間,侵華日軍無惡不作,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日本戰敗投降後,投降官兵被遣送回國,其中一部分老兵開始反省自己在侵華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他們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深深地感到懺悔,有些人還來到中國,向中國人民謝罪。研究抗戰三十餘年的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蔣文瀾,向記者講述了幾個曾在江西作戰的日本老兵懺悔的故事。
安藤君
日本教師被迫入伍來江西作戰
上世紀30年代,日本九州教師安藤君被強迫徵召入伍,成為第106師團的一名士官。1938年夏,106師團被派遣來華,編入第11軍,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佔領九江。此後,他們在南潯線多次慘敗,聯隊長、大隊長死傷7名,中、小隊長傷亡過半,士兵減員數千。經過整補,該師團於9月26日偷偷摸摸由馬迴嶺出發,向江西德安西南轉進。10月2日竄到萬家嶺山區,被中國軍隊包圍,血戰至10月10日106師團幾乎全軍覆滅,安藤君也於10月上旬在爭奪萬家嶺西南的張古山的戰鬥中陣亡。
安藤君死後,他的妻子生活得很悽涼。她怨恨日本軍閥侵華給她的家庭帶來的不幸,同時想到丈夫在這場不義之戰中充當劊子手的角色,深感對不起中國人民。臨終前,她交代女兒安藤娟一定要親自去中國找到張古山,代亡父向當地老百姓謝罪。安藤娟遵照母親遺囑來中國尋找父親葬身之地,她翻遍了所能看到的中國地圖,又拜託好幾位中國朋友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坐落於江西省德安縣西南30公裡歸磨溪鄉所屬的小山——張古山。
不遠千裡代父謝罪
1995年10月4日,德安縣張古山曙光村來了一位年過花甲的日本女士,她自稱叫安藤娟,想尋找幾十年前父親陣亡的地方。在翻譯和鄉村幹部的幫助下,安藤娟與村裡幾位老人相見座談。老人們詳細說出了張古山的具體位置,以及當年日軍第106師團為搶佔張古山反覆激戰,被中國軍隊第74軍打敗,滿山遍野都是日軍遺體的情景。一位老人說,日軍曾在此處大肆燒殺,附近一個名叫水溝壟萬村的村子,房屋被燒光,沒來得及逃走的農民幾乎被日軍全部刺死。
聽著老人們的講述,安藤娟流下了眼淚。她說,父親被迫徵召來華參加了這場侵略戰爭,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她專程來到舊戰場,代表父親和全家成員向中國人民賠罪。同時,她又哀訴其父戰死在張古山,拋屍異域,成為這次不義之戰的殉葬品,她的家庭也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最後,安藤娟留下1000元人民幣作為曙光村公益之用,表示她的一點心意。
「中國人民的友好令人感動」
在村民的指引下,安藤娟冒著霏霏細雨登上張古山之巔。來到父親當年戰死的地方,望著眼前的一草一木,想像著當年子彈呼嘯、血肉橫飛的場景,安藤娟百感交集。下山時,安藤娟還特地抓了一把黃土放進隨身行囊中,帶回去留作紀念。
安藤娟一行回到磨溪鄉,她深情地說:「來中國之前,我有些擔心村民會因為父親當年的罪行為難我,想不到中國人民對我如此友好,真令我萬分感激。謝謝你們,有機會我要帶弟弟和全家再來。」安藤娟女士對日本侵華歷史所持的正確態度,得到了一致的讚賞,大家歡迎她再來做客。安藤娟回日本後,又給磨溪鄉政府寄來5000元公益資金。
有田正雄
上高會戰日本老兵向中國百姓謝罪
有田正雄,日本侵華時為第34師團的一名工兵小隊長。1941年3月中下旬,他參加上高會戰,吃了敗仗。中國軍隊兩次包圍日軍第34師團,摧毀其師團司令部,打傷日軍少將,俘虜日軍中佐,斃傷1.5萬餘人,取得了上高會戰的重大勝利。在這場慘烈戰役中有田正雄保全了性命,戰後回到日本。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有田正雄經過長期反省,深感那次戰爭之不義,自己很對不起中國人民。1994年12月6日,有田正雄來到南昌,拜訪了當年的上高縣縣長、已年近九旬的黃賢度老先生,以負罪之身,深深一鞠躬,請求寬恕。年長有田12歲的黃賢度以長者的風範說:「過去我們是敵人,現在我們是朋友,要教育後代,不忘過去,面向未來,增進友誼,維護和平,決不能讓過去悲劇的歷史重演。」有田表示完全接受黃老的教誨,回去之後,一定在有生之年為中日友好出力。
有田正雄還前往上高縣鏡山口中國「上高會戰陣亡將士墓」,在墓前恭敬地獻上花圈,供上親自帶來的水果,然後向中國死難的將士,向中國人民深深地鞠躬謝罪。
「每次來安義必到萬家埠橋頭齊齊跪下」
對於有田正雄的來訪,江西相關方面領導表示歡迎。有田談到那次上高會戰打得很殘酷,日軍遭到中國軍隊的猛烈阻擊,第34師團死了大量年輕的士兵。他所在的第34師團工兵聯隊,在搶架泗溪橋和從泗溪橋撤退的過程中也死傷枕藉,拋屍荒野;中國軍民也犧牲不少,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我還聽安義縣的朋友說過,當年侵佔過南昌、安義的日軍官兵,曾多次組團來安義訪問,向中國人民賠罪。他們每次來安義都必到萬家埠橋頭齊齊跪下,低頭面向潦河,久久不起,為他們過去在這座橋上大肆屠殺中國平民,拋屍橋下的殘暴罪行,深深地表示懺悔。」蔣文瀾告訴記者。
遠藤三郎
「正確認識歷史,日本才有希望」
遠藤三郎曾是日本陸軍航空兵中將,日中友好軍人協會的創始人。據蔣文瀾介紹,遠藤三郎曾任日本侵華陸軍航空兵第3飛行團少將飛行團長,1941年他的航空基地就在南昌機場。日軍攻打上高期間,幾乎每天都出動大批飛機飛到上高前線,進行狂轟濫炸。日軍第34師團第二次被圍時,遠藤親自率機助戰,並從空中投下一封信,鼓動第34師團的師團長大賀茂拼死突圍。然而作戰中,中國軍隊神槍手用機槍仰射將他擊傷,遠藤狼狽逃回南昌。
日本投降後,遠藤三郎回到日本。1956年,遠藤三郎任「日本前軍人訪華團」團長,來到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看望老同學、在押戰犯藤田茂。談話中,遠藤接受藤田的意見,認為能在撫順相見,得感謝中國人民的寬宏大量,使戰犯有了重新做人的機會。兩人列舉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認為忘記歷史,今後日本就沒有希望,只有深刻反省,取得中國人民的諒解,才有資格談中日友好。
首席記者 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