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普通人要理財,最穩健的方式有哪些?」,很多人理財都是希望能夠增加額外收益,但是收益是建立在本金有保障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是比較看重理財的穩健性的。那麼目前來說,穩健性的理財方式有哪些呢?
一、銀行存款
說到穩健性的理財產品,銀行存款是榜上有名的,因為銀行存款是固定利率,利率是不會因為市場的動蕩產生浮動的。所以就不會有負利率的產生從而導致虧本。此外還有一個風險就是銀行的兌付能力問題,也就是銀行破產導致的資金損失,由於我國對於銀行的監管比較嚴格,每家銀行的成立都是經過層層審核的,倒閉的可能性很小,此外,銀行存款都是受到銀行保險條例保障的,本息在50萬元之內的存款,有銀行全額進行賠付。
除開穩健性,還需要考慮的就是存款利率,普通銀行存款的確是偏低,甚至於不能夠良好的起到抵禦通脹的作用,但是銀行的特殊存款方式利率還是比較可觀的。
1、大額存款
大額存單的起存門檻比較高,它的門檻是20萬元起存,四大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是4.125%部分中小型銀行的利率會更高。
2、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由於在存款之外進一步衍生了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因此它的利率要比一般性的銀行存款高出一些,依據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的所佔比重不同,結構性存款的利率也不一樣,就目前來說,銀行主推的都是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因此理財產品所佔的比重比較小,利率大約是在5%左右。
3、智能型存款
智能型存款是由民營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主要就是可選的存期彈性更大, 利率跟高,可以支持高檔計息的提前預支。它的利率最高可達5.5%至6%。
二、國債
國債是大家公認的安全性最高的債券,並且也是信譽度最高的理財方式,因為國債的安全背書是由國家財政部進行保障的。當然風險性與收益率是成正比的,國債的利率並不是特別高,在5%左右。
三、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極強,基本上可以做到隨時兌付的功能,並且安全性很高,基本上是不會產生本金的虧損,就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過貨幣基金出現負利率的情況。但是貨幣基金的利率是比較低的,基本上在2%-3%之間。
總結而言,對於穩健型理財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它對本金的保障,因此這部分的理財產品利率都是很高,基本是在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