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打窩誘魚很關鍵,因為氣溫、水溫降低,魚兒的活躍度、食慾都跟著下降許多,這時如果隨意在一個位置垂釣,很難會有好的收穫。因此就需要我們找準釣點,打下窩料,將魚兒聚集到釣點,這樣就方便我們快速上魚了。但很多釣友反映,冬季打窩後卻沒有魚咬鉤,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老釣友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根據本人多年的冬釣經驗來看,打完窩後沒魚咬鉤,多半是這3個方面出現了問題,以下是具體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1、發窩時間不夠
冬季垂釣,無論使用哪種窩料,都需要提前進行打窩,因為冬季窩料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發揮出作用來。尤其是在每年最寒冷的階段,魚兒的活躍度下降嚴重,有時即便發現了窩料,也不會迅速進窩,遠沒有其他季節那樣活躍。所以,我們每次垂釣可以提前1-2個小時打窩,或者選擇一些老釣位下竿,效果將大不一樣。
2、釣位選擇錯誤
釣友都知道,要想漁獲好,一個好的釣位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冬季的時候,選擇釣位需要更加仔細。冬季選擇釣位,一般以向陽,背風的位置為最佳,但也要考慮釣點水深等問題,如果水深不夠,一切也只是空談,另外冬季的魚兒都聚集在一片水域,如果發現其他釣友所在水域連續上魚,那麼這一片水域都有可能是好釣點。
3、過多投放窩料
冬季的魚兒不光食慾下降,食量也跟著下降,如果水下有太多窩料,而且容易被魚兒吃到,那麼必然會出現垂釣中突然停口等問題。所以,我們每到一處釣點,可以根據釣點的情況來決定窩料投放量,如果釣點散落有新鮮窩料,那麼水下必然不缺少窩料,這時繼續投放大量窩料,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一些陌生的水域垂釣時,我們可以多選幾處位置作為釣點,並且在每個位置都投放窩料,但不要一次性投放太多,在垂釣中根據魚情適當補充即可。
以上就是冬季釣魚打窩需要注意的3個方面,釣友還需要重視的就是窩料質量了,窩料的選擇可以根據垂釣目標魚來定,如鯽魚,使用酒米、香米即可,在冬季完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窩料質量太差,也會出現魚不咬鉤的情況,這點大家也需多加注意。